伤寒论第十八讲
【前言】
上次进行到第 96 条,「其人下利,日数十行」,一般人没有亲自遇到这种状况,会怀疑。不过上次我已经举例说明,我想仲景的条文都是实实在在的记录病案,不会骗人。
临床上也有严重腹泻的病人,会有脱水现象,甚至休克。
【甘草泻心汤方】
甘草四两;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一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;洗 大枣十二枚;擘
右六味,以水一斗,煮取六升,去滓,再煎取三升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【方解】
方以甘草命名者,取和缓之意也。
用甘草大枣之甘,补中之虚,缓中之急。
半夏之辛,降逆止呕。
芩连之寒,泻阳陷之痞热。
干姜之热,散阴凝之痞寒。
缓中降逆,泻痞除烦,寒热并用也。
甘草泻心汤重用甘草,一般甘草的用量,在桂枝汤等方中只用到三两,但此方用到四两。
上次提到甘草泻心汤的适用范围很广。例如:肠胃道轻微发炎,使肚子有胀胀闷闷的感觉,所以有黄连、黄芩消炎而又有健胃的作用。
另外甘草、干姜是四逆汤的三分之二,也可以说是理中汤少了人参、白术,有理中汤的四分之二。实际上在《伤寒论》〈坏病篇〉中就有一个「甘草干姜汤」的方子,在〈坏病篇〉中可以治疗手脚冰冷。另外,在《金匮要略》〈肺痿肺痈、咳逆上气〉那章节中,也有「肺中冷」证,「肺中冷」的症状就是口水很多,也是用甘草干姜汤来治疗。
临床上常见口水多的症状,有些是「肺中冷」造成的。但是我们可以加以扩充,例如脑中风病人、脑受伤病人也会整天流口水,这是中枢的控制有问题,不是肺中冷证,但是我们使用甘草干姜汤,效果还是很理想。
又例如:很多小婴儿,尤其要长牙齿的时候,很会流口水,整个脖子都黏黏的,甚至衣服也黏黏的。所以要围围兜兜。民间会在脖子上挂一个圈圈饼来收口水。我们可以用甘草干姜汤、或理中汤,一定会减少口水。
我有一位车祸受伤好几年的病人,整天流口水,服了甘草干姜汤后,口水明显减少。
在文献报告中,甘草泻心汤可以治疗肠胃功能引起的睡眠障碍。也有文献指出甘草泻心汤可以治疗梦游症。不过我没有用过甘草泻心汤来治疗梦游症。
我治过几个梦游症的病例,用温胆汤的效果很不错,例如:南港高工彭同学,住在中和复兴路,用温胆汤效果不错。另外一例○智光先生,他是一位特殊病例,只要他的后项枕大骨压到枕头,他就想要吃东西,每次睡觉一压到枕头就爬起来找东西吃,所以他的体型很胖,我也是用温胆汤。一方面温胆汤是二陈汤的变方,所谓「肥人多痰」,所以一方面可以治疗梦游,一方面也可以减肥。
另外在《金匮要略》第三章〈百合、狐惑、阴阳毒病〉中,用甘草泻心汤来治疗狐惑病,「蚀于喉为惑,蚀于阴为狐」,「蚀于上部则声嗄,甘草泻心汤主之」,「蚀于下部则咽干」。另外「目赤如鸠眼」,眼睛红红的像鸽子一样。
综合狐惑病的症状,「目赤如鸠眼」眼睛红得像鸽子一样。「蚀于上部则声嗄」咽喉溃烂,声音沙哑。蚀于前阴部会痒会溃烂。蚀于后阴肛门,会痒也会溃烂。
根据不同部位也提出不同的治疗方式。蚀于上部、声音沙哑用甘草泻心汤治疗。目赤如鸠眼用赤小豆当归散治疗。蚀于前阴用苦参汤来洗。蚀于肛门要用雄黄来熏。
狐惑病是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出现了这些不同的证候。所以有人称为眼、口腔、生殖系统联合症候群。在 1937 年土耳其有一位医师白塞氏,发现了这种病例,就是病人身上眼睛睫状虹膜体发炎,口腔出现溃烂,前阴后阴会搔痒溃烂,他就在世界医学杂志发表论文,认为是他发现的疾病,就命名为「白塞氏症候群」。
没想到这篇文章发表没多久,就被日本的清水保医师读到,他也写了一篇文章订正,他认为这疾病早在 1700 多年前的中国汉朝,就有一位张仲景医师就已经发现这一种眼睛、口腔、生殖器的联合症候群,就是狐惑病,不是白塞氏最早发现。
大约五年前,在圆山诊所每个周六都会举办病例学术研讨会,当时有荣总家医科的蔡世滋医师、主任秘书白医师、阳明医学院崔玖教授。蔡医师提出在家医科看过白塞氏症候群的病例,我就跟他们讲:在汉朝张仲景早就发现狐惑病了,他们感到很讶异。
也就是说,甘草泻心汤可以治疗狐惑病中的「蚀于上部则声嗄」的症状,不是眼睛、生殖器的症状都能治疗。眼睛的部份要用赤小豆当归散,前阴用苦参汤洗,肛门用雄黄去熏。
由此可知,不论男女的前阴部份,如果搔痒、溃烂,包括阴道搔痒、子宫颈糜烂等,都可以用苦参煮汤来洗。苦参是豆科植物,煮水来洗,包括一般的皮肤病也可以用苦参来洗。
药浴方中,我喜欢用一个主方来加减,就是麻杏甘石汤,因为基于肺主皮毛的观点,最早用麻杏甘石汤加减煮水,用来洗头皮屑、头皮痒效果很好。用来洗异位性皮肤炎效果也不错。用麻杏甘石汤为基础加苦参、百部、黄柏,如果皮肤没有伤口还可以加薄荷、荆芥,因为薄荷、荆芥凉凉的,洗了以后感觉很舒服。
狐惑病,蚀于肛门的部份,使用雄黄燃烧的烟熏,雄黄有防腐、杀菌的作用。所以一些皮肤科的药膏里面也会有雄黄的成份。另外,端午节有应景的雄黄酒。而带状疱疹也可以用雄黄酒去敷,配合内服药,治疗带状疱疹可以三天不痛、六天结痂,效果不错。
回到正题,甘草泻心汤共六味药,用黄连、黄芩有消炎健胃的作用。
「以甘草命名者,取和缓之意也」,因为一天拉肚子拉了数十次,来势汹汹,属急证,而「急者缓之」,所以重用甘草,甘能缓之。一般的方子如桂枝汤、柴胡汤甘草只用三两,而此方用到四两。
「半夏之辛,降逆止呕」,半夏配上生姜、或干姜就能治疗呕吐,所谓「姜半为止呕圣药」。
因为有大苦大寒的黄连、黄芩,又有大热的干姜,因此称之「寒热并用也」。
【条文】
97、伤寒汗出,解之后,胃中不和,心下痞鞭,干噫食臭,胁下有水气,腹中雷鸣下利者,生姜泻心汤主之。
这条条文,并没有误下,是用发汗法。我们在第 40 条条文「病发于阳而反下之,热入因作结胸。病发于阴而反下之,因作痞。所以成结胸者,以下之太早故也」,原则上,误下才会造成结胸与痞鞭,但在第 44 条也提到有些结胸不是因为误下造成的。同理,表示有些痞鞭也不是误下造成的。
这第 97 条就不是因为误下而造成痞鞭。「胃中不和,心下痞鞭」胃脘部位出现闷闷胀胀的感觉。「干噫食臭」,一直呃逆,还有食物发酵的酸腐味道。「胁下有水气」,两胁下大约是升降结肠的部位,表示肠管中水份较多。「腹中雷鸣下利者」,肠管水份多,肠子蠕动时就会发出声响,而且肠管水份太多势必要排出,就会造成下利的症状。
针对胁下的水气,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加入生姜,增加辛散的作用。
【吴谦注】
伤寒汗出,表解之后,余邪转属阳明,心下痞满鞭痛,不大便者,必其人胃素燥热,因而成实,攻之可也。
今其人平素胃虚兼胁下有水气,即不误下,而余热亦乘虚入里,以致胃中不和,谷气不化,故心下痞鞭,干噫食臭也。水气不行,故腹中雷鸣下利也。
主之以生姜泻心汤者,其意重在散水气之虚痞耳。
吴谦用「胃素燥热」、「平素胃虚」,来说明为何有的人汗出后转属阳明实证,而有的人汗出后转变成心下痞鞭。「不大便者,必其人胃素燥热,因而成实,攻之可也」,可以用承气汤攻之。
「余热亦乘虚入里,以致胃中不和」,临床经常遇到肠胃功能差的病人,一有外感就引发肠胃不舒服。例如:有一位○世峰小男生,他每次感冒就上吐下泻,但是每次上吐下泻、发烧到 41 度奄奄一息,他还是要找我看病,家长要带他去西医打针,他就是不肯,才 5、6 岁而已,就坚持己见,每次服了几包药后,症状就缓解了。
「谷气不化,故心下痞鞭,干噫食臭也」,肠胃消化不好,胃脘部就闷闷胀胀的,甚至有硬块,然后会干呕呃逆,呃出食物发酵的味道。成年人能表达,一般小孩子没有办法表达,但是家长要去观察,呕出物或排泄物有酸臭的味道。
「水气不行,故腹中雷鸣下利也」,肠管中的水份较多,所以肠子蠕动时会有叽哩咕噜的声响,而且会有下利的现象。
「主之以生姜泻心汤者,其意重在散水气之虚痞耳」因为生姜泻心汤有人参、甘草、干姜,就有理中汤之四分之三,只少了白术。其实如果水份很多,我们还是可以再加白术。
【集注】
喻 昌曰:篇中论结胸及痞之根源,云胃中空虚,此云胃中不和,以其未经误下而致空虚耳,故但言不和也。然不和已足成痞,胃气所关之巨,固若此哉。
程 知曰:此为汗后,未经误下,心中痞鞭,水饮搏聚者,立治法也。外邪虽解,然必胃气通和,始得脱然无恙。汗出解后,胃中不和,饮食搏结,故心下痞鞭。中焦不能消谷,故干噫食臭。土弱不能制水,故胁下有水气旁流。腹中雷鸣者,搏击有声,下利而清浊不分也。故于泻心汤内,君生姜以散之。法用再煮,取其熟而和胃也。
程应旄曰:汗多亡阳,人皆知之矣,然人身之阳,部分各有所主。有卫外之阳,为周身荣卫之主,此阳虚,遂有汗漏不止,恶寒身疼痛之证。有肾中之阳,为下焦真元之主,此阳虚,遂有发热眩悸,身瞤动欲擗地之证。有膻中之阳,为上焦心气之主,此阳虚,遂有叉手冒心,耳聋及奔豚之证。有胃中之阳,为中焦水谷化生之主,此阳虚,遂有腹胀满,胃中不和,而成心下痞之证。惟皆从发汗后所得,然救误者,须观其脉证,知犯何逆,以法治之,不得以汗多亡阳一语,混同漫及之也。
喻嘉言的说法,也是要回归到第 40 条条文「以下之太早故也」讨论了结胸及痞的根源。在第 41 条提到了「胃中空虚、客气动膈」,而此 97 条是「胃中不和」。因为 41 条曾经误下而使胃中空虚。而此 97 条未经误下所以只是胃中不和。
「胃气所关之巨」,脾胃为后天之本,所以胃气是很重要的。
程知「下利而清浊不分也」,因为肠中水份太多,原因应该走到前阴小便道、清道的水份,跑到后阴大便道、浊道来,造成清浊不分,所以下利腹泻。
对于「清浊不分」造成的腹泻,没有细菌病毒引起的,可以使用五苓散、胃苓汤,让水份回到小便道、清道,肠管水份自然减少。但是如果有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,就必须加抗细菌病毒的药物了,就可以用第 35 条的葛根黄芩黄连汤,因为有黄芩、黄连,就像泻心汤中也有芩连的意思一样,不过葛根芩连汤用葛根升胃阳、用甘草缓和芩连苦寒。另外一个治疗细菌病毒感染的热痢方子是〈厥阴篇〉的白头翁汤,含有黄连、黄柏也是抗细菌病毒,用白头翁清热,用秦皮有断下之功,「断下」就是有止泻作用。
程应旄「法用再煮,取其熟而和胃也」,指生姜泻心汤的煎煮法,煮了以后,还要「去滓再煎」。我一再的建议大家,可以把仲景每一个方的煎服法,影印下来,剪贴在一起,针对每一个方的煎煮法、服用法、服药后的护理法,集合在一起综合、归纳、比较,就成了一篇很好的文章。而且是一篇很大的文章,可以几万字也写不完。
程应旄把「汗多亡阳」中的「阳」,作了分析。
「卫外之阳,为周身荣卫之主,……」,卫外之阳是防卫功能,有些人很容易感冒,就是「卫外之阳」防卫功能不足。如果发汗后卫阳虚,就是第 19 条「太阳病发汗,遂漏不止,其人恶风,小便难,四肢微急,难以屈伸者,桂枝加附子汤主之」。用桂枝汤调和荣卫,再加附子强心敛汗。另外发汗过多引起「恶寒身疼痛之证」就可以用第 64 条的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,人参三两新加汤。
「肾中之阳,为下焦真元之主,……」,肾有肾阳、肾阴,而下焦真元也有元阴、元阳,此刻是指肾阳、元阳。如发汗过多造成肾阳虚,就是第 106 条「太阳病发汗,汗出不解,其人发热,心下悸,头眩身瞤动,振振欲擗地者,真武汤主之」因为过汗脱水,使肌肉一直跳动,严重一点会晕眩到站不住了。真武汤用附子强心,生姜散水,茯苓白术利湿,用芍药敛阴。
「有膻中之阳,为上焦心气之主……」,原字「下焦心气之主」是错字,膻中是「上焦心气之主」不是下焦。膻中之阳指心阳,如果发汗过多造成心阳虚,就是第 72、73 条「未持脉时,病人叉手自冒心,师因教试,令咳而不咳者,此必两耳聋无闻也,所以然者,以重发汗虚,故如此。」以及第 74 条「发汗后,脐下悸者,欲作奔豚,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」。第 74 条是「欲作奔豚」,如果已经形成奔豚,就是〈坏病篇〉的第 377 条桂枝加桂汤了。
「有胃中之阳,为中焦水谷化生之主……」,如果因发汗过多引起胃阳虚,胃的消化功能不佳,消化酵素无法充分作用,容易产生气体,就有膨胀感。指的就是此第 97 条条文。
「虽皆从发汗后所得,然救误者,须观其脉证,知犯何逆,以法治之」,程应旄把《伤寒论》各章节中,有关过汗亡阳,包括卫外之阳、肾中之阳、膻中之阳、胃中之阳,综合归纳在一起,并作比较,让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状况,作不同的处理与处方来治疗。
临床病例
上星期有一位永和来的老先生,咳嗽很严重,咳出血来,西医要做化疗。今天老先生来复诊,很开心,因为已经不咳血了,只剩下轻微咳嗽。如果老先生真的到西医做化疗或开刀,可能就奄奄一息了。这位老先生是南昌街○昌药舖的黄老板介绍来的。这位黄老板在民国 78 年时台大诊断为胆囊癌,台大宣判只能活三个月,结果我们处理以后现在已经 9 年了还活得好好的。不过,因为他自己开药店所以不计成本,用了很多熊胆(熊胆现在已禁用)。
今天也有一位女病人,她在公路局上班,不久前她胆脓疡,住在三总,打电话来求助,在电话中一直哭。我们只有到三总病房出诊,服药后至今,脓疡已经消掉了!
就像我之前介绍,后中陈○俊学长的父亲,去年 9 月发烧,也是肝脓疡,由 9 月发烧到 12 月 13 日,已经在加护病房待了很久,健保局已经拒绝给付,光用抗生素就用 20 几万元。我开药以后,烧就退了,12 月 25 日我到台东马偕看他老先生,已经能自行吃稀饭,离开加护病房了。
我时常觉得仲景方真神效,这一类的肝胆病,我常使用四逆散去扩充,加减用药。至于咳嗽有血,通常使用清燥救肺汤,另外建议吃莲藕汁,莲藕修补组织的功能相当不错。
【生姜泻心汤方】
甘草三两;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半夏半升;洗 黄芩三两 黄连一两 生姜四两;切 大枣十二枚;擘
【煎服法】
右八味,以水一斗,煮取六升,去滓再煎,取三升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【方解】
名生姜泻心汤者,其义重在散水气之痞也。
生姜半夏,散胁下之水气。人参大枣,补中州之土虚。干姜甘草,以温里寒。黄芩、黄连,以泻痞热。
备乎虚水寒热之治,胃中不和下利之痞,焉有不愈者乎。
生姜泻心汤就是半夏泻心汤再加一味生姜,而且是重用生姜。
甘草泻心汤六味药,再加人参变成半夏泻心汤。所以半夏泻心汤是七味药。半夏泻心汤再加一味生姜变成生姜泻心汤,所以生姜泻心汤是八味药。
「去滓再煎」,用水一斗,煮成六升,把滓去掉,剩下来的药汁要再煎,六升煎到剩三升。「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」
「干姜甘草,以温里寒」,四肢冰冷可以用甘草干姜汤。而脾主四肢,所以「温里寒」主要指的还是脾胃虚寒。
「备乎虚水寒热之治」,生姜泻心汤有人参大枣补中州之土虚。有生姜半夏散胁下之水气。有干姜甘草以温里寒,有黄芩黄连以泻痞热。可以说是兵分四路。
条文中的「干噫食臭」,可以说表示胃酸过多的现象,因为情绪紧张、饮食不当、或其他疾病导致胃液分泌更旺盛,所以会导致胃酸过多。
另外长期的胃部问题也会导致胃扩张、胃下垂,都可以用生姜泻心汤来治疗。
【条文】
98、伤寒五六日,呕而发热者,柴胡汤证具,而以他药下之,柴胡证仍在者,复与柴胡汤,此虽已下之不为逆,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。
若心下满而鞭痛者,此为结胸也,大陷胸汤主之。
若满而不痛者,此为痞,柴胡不中与之,宜半夏泻心汤。
「伤寒五六日,呕而发热者,柴胡汤证具」,柴胡汤证指〈少阳篇〉第 214、215、217 条,「口苦咽干目眩」、「胸胁苦满,默默不欲饮食,心烦喜呕」,而在〈少阳篇〉中也有「呕而发热者,小柴胡汤主之」的条文。
既然已经明显的有「柴胡汤证具」,应该就要用小柴胡汤。就算真的要用攻下法,也应该用大柴胡汤或柴胡加芒硝汤。但是「以他药下之」,这一误下,就造成了下面三种不同的症状。
第一种:「柴胡证仍在者,复与柴胡汤」,表示病人并没有因为误下而演变成坏病。既然柴胡证仍在,还是要用柴胡汤也行。「此虽已下不为逆」表示误下后没有变成坏病。「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」,吃了柴胡汤以后,最好的反应就是要「蒸蒸而振却发热」,会有一股烘热感,会发抖,然后汗出而解。以上是第一段。
柴胡汤证仍在的,当然是要用柴胡汤,而服柴胡汤后最佳的反应要「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」。就像服了白术附子汤(《金匮》第 2 章)以后,最佳的反应会有「一服觉身痹」吃一服后全身有麻痹的感觉,「三服都尽,其人如冒状勿怪」吃三服的话会有昏昏沉沉的感觉。这是正常的现象,不要害怕。
老实说,现在我已经不敢肯定的说:「服了某某汤药之后,一定会有某某感觉。」因为最近有病人反应,服了小青龙汤后会有频尿的感觉,照药理分析,小青龙汤中有麻、桂、干姜、半夏、细辛这些辛散、温散的药,会促进水份由毛细孔发汗掉,应该不会造成小便频数才是。又有一位病人服了平胃散、七味白术散、薏苡仁、山药、神曲、砂仁之后,居然反而腹泻。又有一位病人反应服了甘麦大枣汤、天花粉、石斛之后,反应嘴巴干得不得了。诸如此类的例子,很不可思议,不过我还是会记录下来,让大家参考。
就像最近新庄有一位女病人反应:吃了蛇床子舌头会麻,而且闻了味道会想吐。我听了以后,就开了一瓶蛇床子,真的闻了味道会想吐,而且吃后舌头会麻。最近就不敢用蛇床子。
又有一尿毒症病人反应:服了防己黄芪汤后肚子会绞痛。防己黄芪汤是用来治疗气虚型水肿的病人,而且用了很多年从来也没有人反应过肚子会绞痛。所以最近用防己黄芪汤都有点疑虑。
诸如此类服药后的不良反应,我们都要接受并思考。这要考虑药物是不是有问题。因为这些方子我们已经用了很多年,都没有这些反应,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些反应?
关于防己黄芪汤,可能问题在防己一药。木防己是马兜铃科,不是防己科。粉防己才是防己科的,是不是用了马兜铃科的防己,所以肚子绞痛。
回到条文,第二段还是重头开始念「伤寒五六日,呕而发热者,柴胡汤证具,而以他药下之,若心下满而鞭痛者,此为结胸也,大陷胸汤主之」。因为没有使用柴胡汤,反而误下,演变成结胸,当然用大陷胸汤治疗。
第三段也是重头开始「伤寒五六日,呕而发热者,柴胡汤证具,而以他药下之,若满而不痛者,此为痞,柴胡不中与之,宜半夏泻心汤也。」误下之后,不是柴胡证,也不是结胸,而形成痞症,当然用半夏泻心汤了。
半夏泻心汤和小柴胡汤可以说是姊妹方。把半夏泻心汤的黄连改为柴胡,把干姜改为生姜,就变成小柴胡汤了。
另外一个姊妹方就是黄连汤,把黄连汤的桂枝改为柴胡,黄连改为黄芩,把干姜改为生姜就变成小柴胡汤。
我喜欢称这三个方子为「三姊妹方」。
【吴谦注】
结胸兼阳明里实者,大陷胸汤证也。兼阳明不成实者,小陷胸汤证也。
痞鞭兼少阳里实证者,大柴胡汤证也。兼少阳里不成实者,半夏泻心汤证也。
今伤寒五六日,呕而发热者,有邪传少阳之病也,既柴胡证具,乃不以柴胡和之,而以他药下之,误矣。
若柴胡证仍在者,此虽已下,尚未成逆,则当复与柴胡汤,必蒸蒸而振战,然后发热汗出而解矣。盖以下后虚中作解之状皆如是也。
若下后心下满而鞭痛者,此为结胸,大陷胸汤固所宜也。
若但满而不痛此为虚热气逆之痞,即有呕而发热之少阳证,柴胡汤亦不中与之,法当治痞也,宜半夏泻心汤主之。
结胸兼阳明里实者用大陷胸汤,结胸兼阳明不成实者用小陷胸汤。痞鞭兼少阳里实者用大柴胡汤,痞鞭兼少阳里不成实者用半夏泻心汤。
「里实」「里不成实」最简单的辨别方法就是看有没有便秘。半夏泻心汤属「里不成实」因此没有便秘的症状。
吴谦注文中提到「蒸蒸而振战」,就是会有烘热感,而会发抖。「然后发热汗出而解矣」,所以原文中的「却」字就是「然后」的意思。我们在前面第 7 条条文中「太阳病,初服桂枝汤,反烦不解者,先刺风池风府,却与桂枝汤则愈」,也提到「却」字,也是「然后」的意思。
至于为何服了柴胡汤之后会有「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」呢?吴谦的解释是「以下后虚中作解之状」,因为误下之后,病人身体变虚,光靠药力的作用还不够,还得靠病人生理发抖的动作,因为发抖是一种运动,燃烧能量产生热的运动。所以会感到烘热感,发抖,然后发热流汗出来。这些过程都要亲自作临床观察才会理解。如果不真正临床观察病人,光靠理论很难理解服了小柴胡之后,为什么会「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」。
第二种病理发展成结胸,用大陷胸汤来治疗。
第三种发展成痞鞭,用半夏泻心来治疗。
【集注】
成无己曰:若下后阳邪传里者,则结于胸中为结胸。以胸中为阳受气之分也。阴邪传里者,则留于心下为痞,以心下为阴受气之分也。
程应旄曰:泻心虽同,而证中具呕,则功专涤饮,故以半夏名汤也。曰泻心者,言满在心下清阳之位,热邪挟饮,尚未成实,故清热涤饮,使心下之气得通,上下自无阻留,阴阳自然交互矣。然枢机全在于胃,故复补胃家之虚,以为之斡旋。与实热入胃而泻其蓄满者,大相迳庭矣。痞虽虚邪,乃表气入里,寒成热矣。寒虽成热而热非实,故用苦寒以泻其热,兼佐辛甘以补其虚。不必攻痞而痞自散,所以一方之中,寒热互用。若阴痞不关阳郁,即郁而亦未成热,泻心之法概可用也。
汪 琥曰:少阳病误下,邪在半表半里,居阴阳之间,故有痞结证。夫人身膈以下属阴,膈以上属阳,少阳居清道而介乎膈之间,亦为半表半里。此可征少阳病误下,邪气乘虚入里,而结胸痞气所由分也。
成无己「胸中为阳受气之分也」,胸中是心、肺之所在,人体呼吸气体转换的所在。人体以肚脐为界,分阴阳,肚脐以上为阳,肚脐以下为阴。成无己认为「下后阳邪入里」,会结于胸中成为结胸证,而「阴邪传里」会留在心下成为痞证。
程应旄认为半夏泻心汤因「功专涤饮」所以以半夏为名。而泻心汤有「清热涤饮」、「复补胃家之虚」,是寒热互用之法。与「实热入胃而泻其蓄满者」的承气汤是大不相同的。
「用苦寒以泻其热」,指黄芩黄连。「兼佐辛甘以补其虚」指人参、甘草、大枣。泻心汤中有半夏干姜是热药,黄芩黄连是寒药,所以是「寒热互用」。
而汪琥以膈为界,膈以上为阳、膈以下为阴。少阳则介乎膈之间,为半表半里。我们常说少阳属「皮里膜外」,讲的也是少阳在半表半里之间,既不在皮肤表层、亦不在内脏组织,因此称之「半表半里」。
我们可以用简单的方式来区分结胸与痞。有便秘、痛感的是结胸。而有下利、只是闷闷胀胀没有痛感的是痞气、痞鞭。
结胸 | 便秘 | 痛 |
---|---|---|
痞鞭 | 下利 | 不痛 |
【半夏泻心汤方】
半夏半升;洗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人参三两 黄连一两 甘草三两;炙 大枣十二枚;擘
右七味,以水一斗,煮取六升,去滓再煮,取三升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如果以药物数目与组成变化来看,甘草泻心汤(6 味)之后应该是半夏泻心汤(7 味),然后再生姜泻心汤(8 味)。以条文编排方式来看,第 98 条与第 97 条对调亦无不可。
甘草泻心汤加一味人参,变成半夏泻心汤。半夏泻心汤加一味生姜,就变成生姜泻心汤。
我们记方剂,最好用这种方法,知道方义,然后加减药物变化,化裁出不同的方子,这样的记忆法不容易忘记。不要去编一些没有格调的怪歌诀。
像我们提供的「药物组成一览表」,把 117 个方分成系统之后,记忆的速度很快,而且可以了解方子与方子之间的关系。例如:半夏泻心汤去芩、连,改成旋覆花、代赭石,再把干姜改成生姜,就是旋覆代赭石汤了。
半夏泻心汤「以水一斗,煮取六升,去滓再煮」与前面的生姜泻心汤煮法一样,去掉滓后要再煮,把六升再煮成三升,「取三升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」也与生姜泻心汤相同。
【条文】
99、本以下之,故心下痞,与泻心汤,痞不解,其人渴而口燥烦,小便不利者,五苓散主之。
「本以下之,故心下痞」,这句话也是源自第 40 条条文「病发于阳而反下之,热入因作结胸。病发于阴而反下之,因作痞。所以成结胸者,以下之太早故也」。
原本有表证,误用了攻下法,演变成了心下痞。心下痞用泻心汤治疗,原则上是药证相符,没有错的。但是服了泻心汤后结果心下痞也没有缓解。
由此可见,临床上不是每个病例都能很灵光。病因、病证、用药都没有错误,心下痞用泻心汤是正确的,可是痞还是不缓解,而且多了「其人渴而口燥烦,小便不利」的症状。由「渴而燥烦」「小便不利」可以知道病人原来有水饮。因为有水饮所以泻心汤没有效。
泻心汤系列中,除了生姜泻心汤有发散水气的功效外,没有增加排尿的作用。所以要用五苓散来消除水饮。
【吴谦注】
本以下之早,故成心下痞。如系结热成实之痞,则宜大黄黄连泻心汤,寒攻之法也。如系外寒内热之痞,则宜附子泻心汤,温攻之法也。如系虚热水气之痞,则宜生姜泻心汤,散饮之法也。如系虚热而呕之痞,则宜半夏泻心汤,折逆之法也。如系虚热益甚之痞,则宜甘草泻心汤,缓急之法也。
今以诸泻心汤,审证与之,而痞不解。则当审其人,若渴而口燥,心烦,小便不利者,非辨证不明、药力之不及也。
盖水饮内蓄,津液不行,故痞病不解耳,宜五苓散外发内利,汗出小便利则愈,于此可类推矣。
吴谦把泻心汤系列作了归纳比较。但「如系外寒内热之痞,则宜附子泻心汤,温攻之法也」,用「温攻」二字似乎有些不妥。附子泻心汤中虽有温热的附子,但是它还含有大苦大寒的大黄、黄连、黄芩,尤其比大黄黄连泻心汤还多了一味黄芩。所以「温攻」二字要如何措词才妥当?大家可以思考一下!我自己是不太同意「温攻」二字,就像汪昂的《医方集解》把所有的泻心汤编排在「泻火之剂」中,我很不苟同。虽然泻心汤中有芩、连是泻火的,但是泻心汤中也有干姜啊!我觉得不应该把所有的泻心汤都列在泻火之剂中。
「如系虚热而呕之痞,则宜半夏泻心汤,折逆之法也」,「折逆」就是降逆的意思。因为半夏有降逆的作用。
五苓散与泻心汤一样都可以治疗下利腹泻,不过二者的作用机转不一样。泻心汤一方面有清热消炎的作用,一方面又有补正祛邪的效果。而五苓散则纯粹由茯苓、猪苓、泽泻让水份走小便道,使肠管中的水份减少,而达到止泻的效果。
【集注】
方有执曰:泻心汤治痞而痞不解,则非气聚之痞可知。渴而口燥烦,小便不利者,津液涩而不行,伏饮凝结也。五苓散利水生津,津生而渴烦止,水利而痞自除,所以又为消痞满之一法也。
程应旄曰:泻心诸方,开结荡热益虚可谓备矣。然其治法实在上中二焦。亦有痞在上、而治在下焦者,斯又不同其法也。若痞之来路虽同,而其人口渴燥烦,小便不利,则知下后胃虚,以致水饮内蓄,津液不行,痞无去路,非结热也。以五苓散主之者,使浊阴出下窍,而清阳之在上焦者,自无阻留矣。况五苓散宣通气化兼行表里之邪,使心邪不从心泻,而从膀胱泻,又一法也。
方中行:「五苓散利水生津,津生而渴烦止,水利而痞自除,所以又为消痞满之一法也」,可知五苓散也可以消除胃部胀胀的感觉,不过主要作用是在消水饮、伏饮所造成的闷胀感。一般而言,五苓散对于肚脐以下、膀胱部位的闷胀感尤其有效。所以一样是痞鞭、闷胀,因为病因、部位的不同,使用的方剂也会不同。
方中行指出此条文的「心下痞」不是气聚之痞,而是津液不行、伏饮凝结。程应旄也认为是「水饮内蓄、津液不行」,更进一步说明泻心汤作用在上中二焦,而五苓散「有痞在上而治在下焦者」,「使浊阴出下窍,而清阳之在上焦者,自无阻留」。
同理,临床上,也可以使用五苓散来治疗眩晕,治疗因为水饮内蓄引起「浊阴不降,清阳不升」的眩晕。因为水饮的浊阴不降造成清阳不升。五苓散组成中有茯苓、桂、白术,如果再多一味甘草就变成苓桂术甘汤,苓桂术甘汤就是治疗水饮、眩晕的好方子。而五苓散除了少了甘草一味之外,多了泽泻与猪苓,使浊阴出下窍的作用更强,自然清阳能上升。
「况五苓散……,使心邪不从心泻,而从膀胱泻」,注意,这里的「心」与泻心汤的「心」,都不是心脏,而是指「心下」,就是胃,千万不要误导了。
【条文】
100、伤寒服汤药,下利不止,心下痞鞭,服泻心汤已,复以他药下之,利不止,医以理中与之,利益甚。理中者,理中焦,此利在下焦,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。复利不止者,当利其小便。
「伤寒服汤药」,伤寒就是第 54、55 条的症状,第 54 条「或已发热,或未发热,必恶寒体痛呕逆,脉阴阳俱紧者,名曰伤寒」,第 55 条「头痛发热,身疼腰痛,骨节疼痛,恶风无汗而喘者,麻黄汤主之」,已经很明显的描述出症状,而且也有主治方剂麻黄汤解表了。结果此第 100 条「伤寒服汤药,下利不止」,可见所服的汤药一定是攻下剂、泻下剂。不论是用承气汤寒下,或用三物白散热下,都是误治。尤其造成下利不止,胃又闷胀,甚至有硬块。
条文由「伤寒服汤药,下利不止,心下痞鞭」,已经服了第一次药,没有说明是服了什么汤药,而且是误治。
第二次用药是「服泻心汤」,因为有「心下痞鞭」的症状,所以找了泻心汤来服用。照道理用泻心汤是对症的,应该会有效。可是在临床上经常有这种病人,心态非常着急。
例如:有一位病人,看完诊,才服了一包药,身体有些反应,就打电话来了,然后说了很多很多的反应,剩下的二十包药就不吃了。昨天才看完诊,今天又来看诊。甚至有些病人,早上看了第一位医师,吃了一包药后,下午又找第二个医师看诊。第二位医师看完,又觉得不满意,晚上又找第三位医师看诊,又不满意,半夜还找第四位医师看急诊。临床上经常遇到这类心态着急的病人。
「服泻心汤已,复以他药下之」,服了泻心汤也没有等待药物发挥药效,评估疗效。就又急着服其他药攻下了。到此时已经第三次用药了。结果又造成「利不止」。
既然「利不止」,于是医师就用理中汤来治疗,第四次服药了。「医以理中与之,利益甚」,用了理中汤以后,竟然拉肚子更厉害。老实说,早先我读这条文时,非常无法想像,因为理中汤治疗下利的效果很好,怎么会反而变成「利益甚」?结果有一位欧姓先生,我开理中汤给他服用,他的反应就是拉肚子,吃一次就拉一次,我才知道临床上真的有这种病例,更深刻去体会、思考。「理中者,理中焦,此利在下焦」,原来这类的下利,问题不在中焦,而在下焦。下焦的肠子黏膜吸收水份的作用太差,肠黏膜太平滑了,这时用理中汤没有效果,反而要用矿石类粉末的药物。一方面矿石类有镇定的效果,一方面矿石类粉末附着在肠黏膜上,就像在光滑的地板上洒满了油,走过去一定滑倒,如果在油上面舖上一层砂石,就不会滑倒了。
相同道理,有一些便秘的病人,根本不须要用大黄猛攻,用一些润滑、滋润的药物,就像在地板上洒油,大便自然容易滑动,就不便秘了。而对于一些下利的病人,用一些矿石粉末的药物,就可以改善下利。
「此利在下焦,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」,一方面有镇静肠壁蠕动的效果,另一方面用赤石脂、禹余粮的粉末附着在肠黏膜上,增加收涩减少滑动。所以到赤石脂禹余粮汤一共服了五次药了。
最后,有些病人用了固涩剂之后,还是继续再拉肚子,仲景就告诉我们「复利不止者,当利其小便」。由此可知,二千多年前,仲景时代,就对人体生理有深刻了解。因为人体的水份只有几个出路:皮肤、呼吸、大便道、小便道。如果肠管中的水份太多,造成大便稀、大便溏,甚至每天拉肚子很多次,我们可以用药物使水份由小便道排出,减少肠管中的水份。所以用利尿的药物,让水份走清道(小便道),不要走浊道(大便道)。「当利其小便」,这种观念相当了不起。
因此,临床治疗腹泻的病人,不一定要用止泻剂,有时候用利水渗湿的药也可以治疗腹泻。仲景在条文中并无明确指出利小便的方子。一般而言,五苓散、猪苓汤都可以使用,如果用单味药可以加车前子、牛膝,或车前子与茯苓,就可以达到利小便的作用。
现在大部份的人,一听到拉肚子,想到的几乎一定是用止泻剂。不过,我比较常用五苓散、胃苓汤,单味药常用山药、薏苡仁,当然要先了解排泄物的状况。
如果排泄物是粘粘稠稠,属于有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「痢」,要选用黄芩、黄连一类有清热消炎的药物。
因为西医没有在区分「痢」与「利」,所以我才有机会看到一位台东关山镇的病人,由民国 38 年到民国 82 年 3 月 1 日一直腹泻。也看过另一位吴姓病人由民国 53 年拉肚子到民国 86 年 5 月。后来又看过一位林姓女士也拉了整整三十年。通常这类的病人只要辨证用药正确,一个星期都会有改善。
如果排泄物是粘粘稠稠的,可以用葛根芩连汤、白头翁汤、黄芩汤等。如果排泄物松散散,甚至下利清谷、完谷不化、飧泄,可以使用五苓散、平胃散,或合方成胃苓汤。平胃散的苍术、五苓散的白术,二术燥湿,还有茯苓、猪苓、泽泻淡渗利湿,使肠管中水份减少,自然不再腹泻,而严重虚寒的可进一步使用理中汤。
由这个条文可以发现,仲景对人体生理机转相当清楚,而且使用的治法、方剂相当高明。光这条条文就出现了三种治疗下利的方法:理中汤的温中、赤石脂禹余粮汤的固涩,与利其小便的三种方法。《伤寒论》还有许多方法。
临床上大部份的医师还是只会用止泻剂来治疗腹泻,不一定是正确的,所以才会有很多腹泻的病人一直看不好。
【吴谦注】
伤寒服汤药,下利不止,心中痞鞭者,误下之所致也。下利痞鞭,乃虚痞也,服泻心汤已合法矣,而痞不愈,复以他药下之,痞虽去而利不止。医与理中汤温之,其利益甚,不知理中者,理中焦也。此利在下焦,属滑脱也,故用赤石脂禹余粮汤,涩滑固脱,利可止也。
若止而复利,则当审其小便之利与不利。小便若利,当佐以温补之药,以收全功。小便不利,是水无去路,固涩日久,所以复利不止,则又当利其小便,使水道通而利止矣。
「此利在下焦,属滑脱也」,下焦指肠管,肠管过度的滑动,称之为滑脱,「故用赤石脂禹余粮汤,涩滑固脱,利可止也。」所有的矿石类药物都有镇静作用,尤其有收涩作用,可以附着在肠黏膜上。作用在大脑有镇定中枢神经的作用。在肠胃消化道有收涩作用,使肠道黏膜不要太滑脱。但是,这一类的矿石类药物用太多的话,我们也会担心会不会沉积在身体中,例如:古代的人追求长生不老仙丹,喜欢吃五石散之类的矿石类药物,这些药物能代谢排除的就排出体外,不能代谢的就沉积在体内,日积月累下来,最先会堵塞尿道,就无法排尿了。所以韩愈(韩昌黎)先生,在文献中被怀疑就是吃丹药导致无法排尿死的。因为花草树木随季节变化,而矿石是与日月同寿,所以古代人追求长生不老喜欢炼丹。
「小便若利,当佐以温补之药,以收全功」,可以用四神丸、四逆汤之类温性药物来治疗下利的症状。「小便不利,是水无去路,固涩日久,所以复利不止,则又当利其小便,使水道通而利止矣」,刚刚提过可以用五苓散、猪苓汤,或单用车前子、茯苓等。
【集注】
郑重光曰:汤者,荡也,即下药也。误下利不止,心下痞鞭,服泻心汤为合法矣。乃复以他药下之,误而又误,用理中开痞止利,原不为过,而利益甚者。以屡下伤肾,下焦失守也。故用赤石脂禹余粮,固肠虚而收滑脱。利仍不止,当利其小便。盖膀胱者,肾之府也,肾主二便,开窍于二阴。利小便者,令藏府各司其事,庶水谷分而下利自止也。
「汤者,荡也」,所以用煎剂是在扫荡。
「以屡下伤肾,下焦失守也」,这里的「肾」不是西医的肾脏,这里的肾可以当成命门火,屡下使命门相火能量燃烧不足,无法提供能量给脾胃腐熟水谷,造成下利。不过这种腹泻应属「五更泻」,用四神丸的症状了。
「盖膀胱者,肾之府也,肾主二便,开窍于二阴。……庶水谷分而下利自止也」,郑重光由「当利其小便」牵涉到膀胱与肾的关系,我觉得太牵强了一点。
其实很简单的道理就是肠管中的水份太多,造成下利。我们把水份移到小便道,让水份由尿液排出,肠管水份减少,自然不再下利。郑重光解释成肾与膀胱的功能失调,这种说法不能让人接受。
同学提问
本条文用了理中汤温之、赤石脂禹余粮汤的固涩,都无法止利,最后用「当利其小便」,这种治法是不是「通因通用」?
回答
这不算是「通因通用」,只是把肠管的水份移到小便道排出。
真正的通因通用法,在《伤寒论》〈阳明篇〉有「下利纯清水」条文,类似急性肠炎,就要用通因通用法。一般通因通用法使用在因为细菌病毒引起的腹泻,如肠炎腹泻一直拉水,没有任何糟粕。在〈阳明篇〉会介绍。
另外在〈少阴篇〉最后也有条文,「少阴病,自利清水,色纯青,心下必痛,口干燥者,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」。用通因通用法的时机,大概都是有细菌病毒感染的。就是「痢」。可以用通因通用,而「利」不能用通因通用。
这条文是误下、又复以他药下之,人为造成的利,虚证的利,不是细菌感染的「痢」,不适合通因通用法。
【赤石脂禹余粮方】
赤石脂一斤;碎 太乙禹余粮一斤;碎
右二味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去滓,分温三服。
【方解】
柯 琴曰:甘姜参术,可以补中宫元气之虚,而不足以固下焦脂膏之脱。此利在下焦,未可以理中之剂收功也。然大肠之不固,仍责在胃。关门之不紧,仍责在脾。此二味皆土之精气所结,能实胃而涩肠,盖急以治下焦之标者,实以培中宫之本也。要之此证是土虚而非火虚,故不宜于姜附。若水不利而湿甚,复利不止者,则又当利其小便矣。
「煮取二升去滓,分温三服」,二升约 600c.c.分成三服,就是一次喝大约 200c.c.就够了。
柯韵伯:「甘姜参术」就是理中汤「可以补中宫元气之虚」,「中宫」指脾胃。以固下焦脂膏之脱。
「然大肠之不固,仍责在胃」,柯韵伯的思路还是比较清楚的,认为下焦指大肠。
「此二味皆土之精气所结」,赤石脂是铁的氧化物。禹余粮据说是大禹治水时,吃剩下的泥土,所以又称为「救荒土」,闹饥荒时可以吃的土。
据说在大陆文革时期,一穷二白,山穷海尽,挖树根吃草皮,为了土法炼钢,所有山林的木材全部都砍光了,元气大伤。红卫兵小鬼把文化遗产破坏殆尽。据说也有人挖土来吃。
【条文】
101、伤寒发汗,若吐,若下,解后,心下痞鞭,噫气不除者,旋覆代赭石汤主之。
伤寒,就是第 54、55 条的症状,应该用麻黄汤来发汗。可是又「若吐、若下」,又用吐法、又用下法,可见当时的蒙古大夫很多。误治、乱搞之后竟然会「解后」,把表证治好了。
「解后」,其实也只是把表证缓解了,因为用了吐、下法,攻伐无辜,留下了新的后遗病,吐、下的药物一定会伤胃,所以我称这种被误治吐下的后遗症为「人造胃病」。
误吐、下后留下「心下痞鞭,噫气不除」的后遗症,「心下」指胃,胃部鼓鼓硬硬的,有一股食物发酵后的气体。当气体太多时就产生逆向蠕动,于是呃、呃、呃的噫气不除。
针对心下痞鞭、噫气不除的症状,用旋覆代赭石汤来治疗。代赭石也是矿石类药物,质重的药物都有镇逆的作用。而旋覆花属于菊科植物,又名金沸草,在方剂学中有「金沸草散」一方,旋覆花有化痰降逆的作用。
【吴谦注】
伤寒发汗,若吐、若下,解后,设表里俱清,自然胃和思食而愈。
今邪虽解,而心下痞鞭,胃虚结也,噫气不除,胃气逆也。
然治痞之法,无出诸泻心汤,故于生姜泻心汤方中,去芩连干姜,以病解无寒热之邪也,佐旋覆代赭石者,所以补虚宣气,涤饮镇逆也。
如果发汗、若吐、若下后,没有造成后遗症,「表里俱清,自然胃和思食而愈」,肠胃功能正常,想吃东西,当然症状就改善了。
「今邪虽解,而心下痞鞭,胃中虚结也」,胃中胀闷有硬硬的感觉,因为已经汗、吐、下,所以属于「虚结」。「噫气不除,胃气逆也」,胃中食物发酵气体太多,容易胀闷,产生逆蠕动,甚至严重一点会胃、食道痉挛,或横膈痉挛,所以气就向上发展、胃气上逆。
「治痞之法,无出诸泻心汤」,所以旋覆代赭石汤是生姜泻心汤变化出来的方子,这个方子有「补虚、宣气、涤饮、镇逆」之作用。
【集注】
方有执曰:解,谓大邪已散也。心下痞鞭,噫气不除者,正气未复,胃气尚弱,而伏饮为逆也,故用旋覆代赭石汤以养正而散余邪也。
喻 昌曰:大意重在噫气不除上,既心下痞鞭更加噫气不除,则胃气上逆,全不下行,有升无降。所谓弦绝者,其声嘶;土败者,其声哕也。故用代赭石领人参下行,以镇安其逆气也。
汪 琥曰:此噫气较前生姜泻心汤之干噫不同,是虽噫而不至食臭,故知其为中气虚也。
沈明宗曰:误下成痞,观此之发汗解后,亦可成痞。盖发汗吐下,皆伤内气,然最虚之处,便是容邪之处,所以微邪从虚内陷,浊阴上逆冲心,则心下痞鞭,而噫气不除也。
方中行:「解,谓大邪已散也」,「大邪」二字在《金匮要略》第一章条文「大邪中表,小邪中里」,「大邪」指外感六淫,由体表侵犯;「小邪」指内伤七情,喜怒忧思悲恐惊等。所以「大邪已散」指外感表邪已经发散了。
「故用旋覆代赭石汤以养正而散余邪也」,旋覆代赭石汤中有人参、大枣养正,培养抵抗力。
喻嘉言:「所谓弦绝者,其声嘶;土败者,其声哕」,「哕」念ㄩㄝˇ,就是气上逆干呕,发出ㄩㄝ、ㄩㄝ的声音。临床上,一些末期胃癌的病人就会有「土败者,其声哕」的症状,整天呃逆、干呕。所以我经常用旋覆代赭石汤来改善胃肿瘤、末期胃癌的一些症状,不一定能把病治愈,但是一些症状改善很多。
有一位任姓病人,胃肿瘤切除以后,经常会哕逆、呃逆、打嗝等症状。我使用旋覆代赭石汤搭配芍药甘草汤,或者改搭配乐适舒(顺天制药厂),效果不错。
汪琥把「噫气不除」和生姜泻心汤的「干噫食臭」作比较,「食臭」是有食物腐败的味道。
沈明宗:「然最虚之处,便是容邪之处」,《内经》也说:「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」,因为局部的抵抗力弱,病邪病毒才会找麻烦。例如:有的人一感冒就扁桃腺发炎,有的人一感冒就中耳炎,有的人一感冒就结膜炎、角膜炎,有的人一感冒就肠胃炎,有的人一感冒就尿道炎、肾脏炎。这是代表了这些部位的抵抗力比较弱,病毒病邪一定是先侵犯这些部位。
旋覆代赭石汤,可以治疗肠胃炎,改善胃癌的症状,尤其对「噫气不除」的症状,包括呃逆、呕吐等症状,效果相当好。
临床病例
瑞芳的一位太太,打嗝八年多,到处找医师,去年到省立○○医院中医部何廷俊大夫,何医师由后中一年级就跟我的诊到现在,所以也看过不少奇奇怪怪的病例。何医师帮这位太太扎内关穴,扎的时候有效,起针以后又没效,没有完全根治。何医师也知道用旋覆代赭石汤合芍药甘草汤一定有效,可惜所有省立医院的药材是统一标购,由医师开出清单,让厂商投标,结果清单中没有旋覆代赭石汤,因为会用经方的医师实在太少了。
可惜,通常这些公立医院的招标最后都会被一些不知名的小厂以廉价得标,例如:右归丸,三大厂的定价是 690 元左右,可是最后得标的小厂价格大约 200 元,不到三折。您会相信 200 元的右归丸品质很好吗?
我一向只用品质有保障的药厂,你们可以看到我们药局的药都是一罐一罐现场拆封的。不像有一些诊所药局排列的是大厂的药罐,罐子内放的是生粉,这样子当然看不好病,一方面是辨证论治不正确,一方面是药材品质不好。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药的品质,如果品质不好,医师的医术再好也没有用。
旋覆代赭石汤,最早在○○中医部也没有,我一直吩咐药局,很久很久才进药。我觉得○○的行政管理有问题,到我离开之前,很多药物、方剂还是没有订进来。
最近有一些药材被市场垄断,例如:款冬花,最近款冬花都订不到货了。不过不必太惊慌,没有款冬花,我就用紫菀代,二者都是菊科植物,也都有化痰止咳的作用。另外最近听说川芎也快缺货了,川芎的影响层面比较大,例如:四物汤,没有川芎就配不出来了。当归芍药散、温经汤也配不出来了。川芎几乎每天都在用,很麻烦。中医界没有忧患意识的话,会被大陆整得很惨。像麻黄、桂枝等药,有一阵子据说大陆早就把有效成份萃取了,才把药物卖到台湾来,这样的话麻黄汤、桂枝汤、葛根汤、小青龙汤可能都有问题了。台湾中医界如果没有忧患意识,药材被大陆垄断会很麻烦。
【旋覆代赭石汤】
旋覆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;切 代赭石一两 半夏半升;洗 甘草三两;炙 大枣十二枚;擘
右七味,以水一斗煮,取六升,去滓再煎,取三升,温服一升,曰三服。
【方解】
罗天益曰:汗吐下解后,邪虽去,而胃气已亏矣。胃气既亏,三焦因之失职,清无所归而不升,浊无所纳而不降,是以邪气留滞,伏饮为逆,故心下痞鞭,噫气不除也。方中以人参甘草,养正补虚。生姜大枣,和脾养胃,所以安定中州者至矣。更以代赭石之重,使之敛浮镇逆。旋覆花之辛,用以宣气涤饮。佐人参以归气于下,佐半夏以蠲饮于上。浊降则痞鞭可消,清升则噫气可除矣。观仲景治少阴水气上凌,用真武汤镇之。治下焦滑脱不守,用赤石脂禹余粮汤固之。此胃虚气失升降,复用此法理之,则胸中转否为泰,其为归元固下之法,各极其妙如此。
旋覆代赭石汤的煎服法与泻心汤相同。
罗天益先生,又名罗谦甫,是中医肺痨病的专家。方解中「汗吐下解后,邪虽去,而胃气已亏矣」,看到很多医师乱整病人,实在很痛心。我们最好还是中规中矩的按照阴阳、表里、寒热、虚实来掌握病症,再按照《内经》治疗原则,实者泻之、虚者补之;阴病用阳药、阳病用阴药;热病用寒药、寒病用热药、表证用发散药。这些都是很简明的方法,不要搞得很复杂。
「清无所归而不升,浊无所纳而不降」,就是清阳不升、浊阴不降。「邪气留滞,伏饮为逆」,这里的「伏饮」包括粘膜分泌物、消化液、未消化完全的食物……停伏在心下刺激了胃与食道,造成痉挛,气上逆,造成「心下痞鞭,噫气不除也」。
「佐半夏以蠲饮于上」,「蠲」念丩凵ㄢ,消除的意思,与「歼灭」的歼字,意思略同。「蠲饮」就是除饮、消除痰饮。
「观仲景少阴水气上凌,用真武汤镇之」,指〈少阴篇〉第 273 条,以后会介绍。「治下焦滑脱不守,用赤石脂禹余粮汤固之」指前一条,第 100 条赤石脂禹余粮汤。「胃虚气失升降」指本条旋覆代赭石汤。
临床病例
有一位翡翠水库汤小姐打嗝打了六年,这个病例没有用药,我只是用力压内关穴,只按压一次,打嗝六年就痊愈。或许因为打嗝气上逆的原因,不孕六年。后来我开了一些当归芍药散、温经汤等,就怀孕生了一位女孩。
前阵子汤小姐又有状况,乳房分泌出血水,相当惊慌,整整哭了一个晚上。后来才又想起我来,我用了加味逍遥散加蒲公英,蒲公英作用在乳房,药物学上称蒲公英「专治乳痈」,所以乳房囊肿、纤维囊肿、乳腺炎等都一定会用到蒲公英。另外再加香附理气、天花粉散结,最后加一味神曲。服药后,血水就停止。
临床病例
旋覆代赭石汤除了能治疗打嗝外,对于治疗呕吐效果也很好。有一位台中黄○婷小姐,由 8 个月大,呕吐到 2 岁 2 个月大,每天最少呕吐 4 次,每次呕吐的时间长达 30 秒,而且是喷射式的呕吐。一般我们在呕吐大概呕呃 3~5 秒,她一次居然可以呕 30 秒,食物是用喷的喷射出来。我用旋覆代赭石汤加芍药甘草汤,再加芦苇根、竹茹、神曲、砂仁等,服药一周就不再呕吐。临床上如果病人热象较重,去掉砂仁,加入一些养胃药,如石斛、葛根等。这类呕吐的病例,多得不胜枚举。
另外,刚刚提过胃癌的病人,末期会有干呕呃逆的症状,我们可以考虑用旋覆代赭石汤,搭配乐适舒,或搭配七味白术散或香砂六君子汤。这些看起来最平凡的方子,却有最不不凡的效果。
不要一直钻角尖认为治疗癌症一定要开抗癌药物,例如:白花蛇舌草、半枝莲,我从来没有用过这二种药物。如果白花蛇舌草、半枝莲真的能有效抗癌,全世界早就没有癌症病人了。有些医生治癌喜欢用有毒性药物,癌症病人抵抗力已经较虚弱了,还在使用有毒性药物,我无法接受这种「以毒攻毒」的说法。
我们有一位同道,奚○○先生,他也是一位有名的书法家,罹患胃癌,有人告诉他偏方,要生吞壁虎。我是觉得最后还是一死,生吞壁虎太恶心了,我是宁可死也不会吞壁虎的。
回归正题,旋覆代赭石汤也可以用来治疗单纯型气上逆咳嗽,一般我们治疗「大气上逆,咽喉不利」气上逆咳嗽用麦门冬汤,如果用了麦门冬汤效果不好时,可以改用旋覆代赭石汤,这是我的用药经验,大家也可以比较二方的组成,可以发现二方大概有四个药物相同,人参、半夏、甘草、大枣是一样的。而且旋覆代赭石汤镇逆的效果比麦门冬汤强。
总之,旋覆代赭石汤的适应症有:呃逆、打嗝、呕吐、气逆咳嗽、胃脘胀闷、甚至可以改善胃癌的肠胃症状,因为条文中就有「心下痞鞭」的症状,所以对胃脘胀闷,有硬块的也有良效。
有一位台东关山刘○祥先生,也是胃脘胀闷有硬块,每次到长庚医院医检,都认为是胃癌,要抓去开刀。每次来看诊,我的治疗方向也不是要治疗癌症,每次用七味白术散、旋覆代赭石汤等加减,服了几次药,医院再作检查居然找不到癌细胞了。刘○祥先生有一些智力不足的先天疾病,这也是一个好处,因为对疾病没有害怕惊慌的概念,他的脑子里根本没有「病」这个字。
【条文】
102、伤寒大吐大下之,极虚,复极汗出者,以其人外气怫郁,复与之水,以发其汗,因得哕,所以然者,胃中寒冷故也。
读了这条文,让人感觉到那时候的医师实在太糟糕了。「伤寒大吐大下之,极虚」,伤寒居然用大吐大下的方法,当然使病人极虚,奄奄一息了。结果这庸医发现错误了,回过头来「复极汗出者」,改回发汗法大发汗,不过来不及了,而且一误再误。「以其人外气怫郁」,这是假热的现象,就是病人外表脸红红的,让人误以为外表证未解,所以就「复与之水,以发其汗」,可能给病人喝热开水,因为热开水才会发汗。
结果没想到一喝水,就产生「因得哕」,发出呃呃的声音。「所以然者,胃中寒冷故也」,因为胃中寒冷,胃部比较敏感,所以喝了水以后,刺激胃壁产生胃痉挛,就一直呃呃呃的不停。
【吴谦注】
伤寒大吐大下之后,津液极虚,其人面赤,表气怫郁,渴欲引饮,复与汤水,以助发其汗,因得哕。
所以然者,大吐下已虚其中,又发其汗,阳从外亡,故曰胃中虚冷故也。宜以吴茱萸汤,温中降逆可也。
条文中的「其人外气怫郁」就是「其人面赤」,就是出现假热现象,让人误以为外证未解,误以为还在发热,就「复与汤水,以助发其汗,因得哕」。
「阳从外亡,故曰胃中虚冷故也。宜以吴茱萸汤,温中降逆可也」。因为出现了呃呃呃……不止的症状,属于胃寒而气上逆,故用吴茱萸汤。原条文并没有出方,是吴谦的见解。当然在〈阳明篇〉第 190、191、192、193 等条文也提及了呕吐、胃中虚冷、哕的条文,可以互相参阅。
【吴谦按】
胃主纳,下通地道,若胃疾失职,则不下输大小肠,不纳而反出也。
物出无声谓之吐。声物并出谓之呕。声出无物,谓之干呕。干呕者即哕也,以其有哕哕之声,故名曰哕也。
论中以呕为轻,以哕为重。盖以胃中有物,物与气并逆,所伤者轻。胃中空虚,惟气上逆,所伤者重故也。
哕与三阴证同见者,为虚为寒。与三阳证同见者,为实为热。虚寒者,四逆、理中、吴茱萸等汤。实热者,调胃、大小承气等汤。择而用之,勿谓哕者胃败不可下也。论中云:伤寒哕而腹满,视其前后,知何部不利,利之则愈是也。
又世有谓哕为呃逆吃逆噫气者,皆非也。盖哕之声气,自胃出于口,而有哕哕之声,壮而迫急也。呃逆之声,气自脐下冲上,出口而作格儿之声,散而不续也。
夫所谓呃逆者,即论中〈平脉篇〉所谓䭇䭇者,气噎结有声也。观呃逆之人,与冷水即时作格,哕则不然,自可知也。
吃逆噫气者,即今之所谓嗳气也。因饱食太急,比时作嗳,而不食臭,故名曰吃逆也。因过食伤食,过时作嗳有食臭气,故曰噫气也。
哕䭇嗳噫,俱有声无物,虽均属气之上逆,然不无虚实寒热,轻重新久之别也。
甚至以咳逆为呃逆者,殊不知咳逆即今之喘嗽也,兹乃与呃逆混而为一,皆不考之过,而得失利害系焉,不可以不辨。
干呕即哕,咳逆即喘嗽,详在《金匮要略》中。
「胃主纳,下通地道」,胃是接受、容纳食物的所在,而下接大小肠管、至直肠、肛门。
吴谦比较了吐、呕、干呕的不同,认为哕就是干呕,有声无物,而且一直发出哕、哕……的声音。
「论中以呕为轻,以哕为重」,因为呕吐胃中有食物,有食物缓冲,不会直接损伤胃壁。而哕、干呕胃中没有食物,只是气上逆,一直作逆蠕动,甚至会痉挛,比较严重,也比较难受。
接着吴谦又把哕区分,有虚寒型、与实热型。虚寒型与太阴、少阴、厥阴证同见者,用四逆汤、理中汤、吴茱萸汤。实热型与太阳、阳明、少阳证同见者,可以考虑使用大、小承气汤与调胃承气汤,不要认为哕只有虚证,或只有胃败,而不敢用攻下法。
「论中云:伤寒哕而腹满,视其前后,知何部不利,利之则愈」,就是要观察前阴、后阴何者不通畅,如果小便不利就利小便,如果大便不通就用下法。这是在〈阳明篇〉条文 196 条会提到。
然后吴谦又比较了哕、呃逆、吃逆、䭇、噫气、嗳气。「䭇」字念ㄧㄝ。最后指出哕是干呕,咳逆是喘嗽,二者不可混合一谈。这些在《金匮要略》第十三章〈痰饮病篇〉、第十五章〈水气病篇〉、第十七章〈呕、吐、哕、下利病篇〉,有连带关系。
【集注】
程应旄曰:哕之一证,有虚有实。虚自胃冷得之,缘大吐大下后,阴虚而阳无所附,因见面赤,以不能得汗,而外气怫郁也。医以面赤为热气怫郁,复与水而发汗令大出。殊不知阳从外泄而胃虚,水从内搏而邪格,胃气虚弱矣,安得不哕。
汪 琥曰:伤寒既大吐大下之后,已极虚矣。复极发其汗者何也?以其人外气怫郁,面上之气,恰如外来之邪怫郁于表也。此系阳明胃府虚极,浮热之气上升于面。医人认以为邪热胃燥过极,不得汗,复与之水以助其汗,因而得哕。
程应旄也是说明外表「外气怫郁」的假热象,但其实是「胃中虚冷」,医误以面赤是外证未解、热象仍在,而用饮水来发汗,造成哕。汪琥的注解也类似。
总之,最主要的病因就是「胃中虚冷」。
今天介绍到这里,谢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