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论第十九讲
【前言】
很多学长对中医相当有兴趣,例如前阵子我在社会大学提出构想,要把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中收集的一万一千个附方,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,然后再筛选出有用的方子,这个工作有学长热情参与,相当令人感动。
最近又构想,按照植物的科属种类来重编排药物学,包括科属、学名、主治、功效,再加上药物本身,与制成药品后的照片,最后再加上临床经验,这样子来编一本书,很多学长都想积极参与。编成这样一本书,对初学者或临床医师肯定都有帮助。
最近我想把星期天的诊停掉,改成上课,上一些临床的课。有很多已经考取执照、已经执业很多年的学长还是很认真的想增进医术,对病人来讲是一大福音。
我一直主张一定要认真看病。例如昨天有一位喻姓病人咳嗽十几年,结果服一星期的药就痊愈了。又如今天早上有一位邱姓病人,长久以来 B 型肝炎呈现阳性反应,但今天来诊讲到最近的检查,已经转成阴性反应了。
我一直以来都是毫无保留的,有很多学长传抄我的处方,甚至要走处方笺,我都没有意见。到任何地方演讲都一样,从来不保留「私房钱」,把口袋淘空,就是要让更多人有实力,每个人都会自己处理自己的毛病。
当然有很多同道会反对,认为这样会破坏他们的生意。甚至我还亲耳听过有人要「放长线钓大鱼」,要慢慢的钓,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。
我们一次就把病人治好,对病人是一大福音。不要担心病人痊愈了就不会来诊了,因为他会再找十个、百个病人来求诊。
还有人建议我,如果病人开宾士车,收费就收高一点,这种观念也是非常要不得。其实老天是公平的,有亿万财产的人一样会生病,所以在我的眼中,众生都是平等的,「财多身弱」这些有钱人压力又大,反而更会生病。
回归正题,进入到〈太阳病下篇〉。
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
太阳中风者,风伤于卫也。伤寒者,寒伤于荣也。其说已详上中二篇。兹以风寒两伤,荣卫俱病者,疏为下篇。
盖风寒二气,多相因而少相离。有寒时不皆无风,有风时不皆无寒,风寒并发,邪中于人,则荣卫兼病,惟其证均无汗,皆谓之实邪,故立大青龙汤两解之法,发其寒邪外闭,风邪内郁,不汗出而烦躁之汗也。
然必审其人脉不微弱,无少阴证者,乃可与之。若误施之,大汗淋漓,厥逆筋惕肉瞤,致亡阳之变。故又立真武一汤,以救青龙之误。
夫表寒里热者,大青龙固所宜也。若表里俱热,则又非大青龙之所胜任。爰立白虎一汤,以辅青龙之不逮。
至于寒热轻者,则更出桂枝二越婢一汤,麻黄桂枝各半汤,桂枝二麻黄一汤,皆两解荣卫法也。
合上中二篇而熟读之,则三法了然,以之施治,庶不紊耳。
「惟其证均无汗,皆谓之实邪,故立大青龙汤两解之法」,大青龙汤其实是麻黄汤与桂枝汤合方,麻黄汤 4 味药,桂枝汤 5 味药,因为桂枝、甘草重复,所以大青龙汤有 7 味药。不过风寒两伤实邪,要发其汗,所以去掉收敛的白芍。又因有内热烦躁,因此去芍药再加入石膏。
其中石膏是针对里证,为了预防病邪继续往阳明发展,所以用石膏有清里热、作为预防的效果。麻黄、桂枝为发表;石膏为清里,所以称为「两解之法」。
「寒邪外闭」就是〈太阳上篇〉第 1、2 条有项强项痛、恶风恶寒的症状,也有中篇第 54、55 条头痛、身疼腰痛、骨节疼痛的症状。「风邪内郁」,表邪如果没有解除,继续发展,会内郁化热,如果病邪再不解除,继续向内发展,就可能传变成阳明病胃家实证。临床上,有人一感冒,大便就开始变硬,就有向阳明病发展的趋势,以后在〈阳明篇〉有因应的措施。
「不汗出而烦躁之汗也」,在《伤寒论》中一旦出现「烦躁」的症状,仲景大部份都会用到石膏。在第 20 条「服桂枝汤,大汗出后,大烦渴不解,脉洪大者,白虎加人参汤主之」,第 66 条「舌上干燥而烦,欲饮水数升者,白虎加人参汤主之」,有烦渴、烦躁的现象,大多使用石膏。
不过用大青龙汤有使用的时机,「然必审其人脉不微弱,无少阴证者」。少阴证指「少阴之为病,脉微细,但欲寐」,很困倦,整天昏昏沉沉的想睡觉,表示心脏无力、血液循环不良,脉搏自然就微细,血液氧气无法充足供应大脑,大脑缺氧。像这样的少阴证,就不能用大青龙汤。
「若误施之,大汗淋漓,厥逆筋惕肉瞤,必致亡阳之变」。如有少阴证还误用大青龙汤,会造成大汗淋漓,使身体内电解质不平衡。而且原本就心脏无力,血液循环不良,血液送不到四肢末稍,于是出现「厥逆」四肢冰冷。「厥逆」又可称为「厥冷」、「逆冷」。另外,因为大汗淋漓造成脱水现象、电解质不平衡,使得病人的肌肉一直抽动。所谓「筋惕肉瞤」就是肌肉一直抽动,严重会抽筋。「瞤」就是肌肉跳动。最后大汗淋漓、脱水过多,气随液脱,造成亡阳的现象,就是心脏衰竭了。
所以药不能乱吃。据说,有位大董事长的亲家、亲家母,由美国返台,到大董事长的医院作体检,发现有些问题,就开药吃,结果一吃就昏迷不醒。所以不要小看小小一颗的药丸。
「故又立真武一汤,以救青龙之误」,针对误用大青龙造成的大汗淋漓、心脏衰竭,已经濒临休克了,就必须用强心效果的方剂了。真武汤有温寒散水的作用,也是一个强心的方子。真武汤中有生姜发散,有茯苓淡渗利水,白术燥湿吸收水份,最主要有附子可以强心。
「夫表寒里热者,小青龙固所宜也」,原文的「小青龙」是错误,应该是大青龙才对。因为大青龙中麻、桂二药针对表寒,而石膏针对里热。「若表里俱热,则又非大青龙之所胜任。爰立白虎一汤,以补大青龙汤之不足」。所以在第 112 条条文会有白虎加人参汤证。
「桂枝二越婢一汤」可以简称为桂二越一汤。「麻黄桂枝各半汤」简称为麻桂各半汤。「桂枝二麻黄一汤」简称桂二麻一汤。读起来比较省事。这三个方其实都是麻黄汤与桂枝汤的合方。
「合上中二篇而熟读之,则三法了然」,这种「风伤卫」、「寒伤荣」、「风寒两感」大纲三法的观念。吴谦应该是深深地受了方有执、喻嘉言的影响。因为方有执著有《伤寒条辨》,喻嘉言著有《尚论》、《后尚论》,都是在探讨《伤寒论》的书籍。虽然吴谦在《医宗金鉴》中引述柯琴的文章资料很多,但是却没有受柯琴的影响,反而这种大纲三法的观念,深深受了方、喻二人的影响。
我在一开始就提过,所谓「风伤卫、有汗、虚邪,桂枝汤证」,「寒伤荣、无汗、实邪,麻黄汤证」,「风寒两伤、荣卫俱病、无汗、实邪,大青龙汤证」大纲三法。其实应该从用药来了解。大青龙、小青龙汤证是比较严重,麻黄汤证其次,桂枝汤证最轻。应该这样子来理解,就不会受到三纲三法的约束。因为风与寒不会单纯地出现,通常都是风与寒夹杂,这些症状也不是光靠有汗、无汗就能区别。而且「寒伤荣」就不能用桂枝汤吗?「风伤卫」就不能用麻黄汤吗?不是这样子的,还是得看症状。例如:马上可以读到的第 103 条条文太阳中风严重的话出现了浮紧脉,而且出现了类似太阳伤寒的症状。而第 104 条太阳伤寒也会出现浮缓脉。因为每个人体质不同,生病后的状况也会不同,也没有办法用秤子去秤轻重。
【条文】
103、太阳中风,脉浮紧,发热恶寒,身疼痛,不汗出而烦躁者,大青龙汤主之。若脉微弱,汗出恶风者,不可服,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,此为逆也。
「太阳中风,脉浮紧」,根据第 1、2 条太阳中风,「太阳之为病,脉浮,头项强痛而恶寒」「太阳病,发热汗出恶风,脉缓者,名为中风」,太阳中风应该脉浮缓,但是太阳中风病情严重一点的话,也会出现脉浮紧。
「发热恶寒」,这是典型的太阳病症状。而且太阳病一定会恶寒,不恶寒就不是太阳病,就是第 1 条条文「头项强痛而恶寒」与第 54 条「太阳病,或已发热,或未发热,必恶寒」,所以太阳病一定会恶寒。
「发热恶寒,身疼痛」,在太阳中风第 1、2 条没有身疼痛的症状,第 3 条也没提到身疼痛的症状。所以「身疼痛」不是太阳中风的典型症状。只有在第 54 条有「体痛呕逆」,第 55 条有「身疼腰痛,骨节疼痛」的症状。「身体痛」的原因是太阳伤寒感受到的病邪病毒比较严重,体表受到病邪病毒干扰,使得代谢废物无法排出体外,沉积在皮下,甚至渗透到肌肉层,就会酸痛。有的人一感冒就全身骨节、肌肉酸痛。这就表示伤于寒邪的症状会比伤于风邪重。
但是此第 103 条,前头已经标明是太阳中风,结果出现了「脉浮紧」与「身疼痛」。
「不汗出而烦躁者,大青龙汤主之」,「烦躁」表示已经郁而化热,故用大青龙汤(内含石膏)来治疗。这是第一段。
第二段「若脉微弱,汗出恶风者,不可服,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,此为逆也」。在吴谦篇首就提过了。这是辨证不清楚,误用大青龙汤,大汗淋漓,造成四肢冰冷,肌肉抽动、抽筋,严重会造成心脏衰竭的现象。
【吴谦注】
太阳中风,脉当浮缓,今脉浮紧,是中风之病,而兼伤寒之脉也。中风当身不痛,汗自出。今身疼痛,不汗出,是中风之病而兼伤寒之证也。不汗出而烦躁者,太阳郁蒸之所致也。
风,阳邪也,寒,阴邪也。阴寒郁于外则无汗,阳热蒸于内则烦躁。此风寒两伤,荣卫同病,故合麻桂二汤,加石膏,制为大青龙汤,用以解荣卫同病之实邪也。
若脉微弱,汗出恶风者,即有烦躁,乃少阴之烦躁,非太阳之烦躁也,禁不可服。服之则厥逆,筋惕肉瞤之患生,而速其亡阳之变矣。故曰此为逆也。
「是中风之病,而兼伤寒之脉也」,「是中风之病而兼伤寒之证也」。我们刚刚就提过,每一个人体质不同感受病邪的轻重不一,自然每个人会出现不同的症状,仲景只是据实加以描述。
「即有烦躁,乃少阴之烦躁」,在〈少阴篇〉有〈少阴篇〉的方子,不可误用大青龙汤,否则会有「厥逆筋惕肉瞤」的症状。
【集注】
成无己曰:风并于卫者,为荣弱卫强。寒并于荣者,为荣强卫弱。今风寒两伤,故为荣卫俱实,所以宜大青龙汤主之也。
喻 昌曰:大青龙汤为太阳无汗而设,与麻黄汤证何异?因有烦躁一证兼见,则非此法不解。
程应旄曰:此汤非为烦躁设,为不汗出之烦躁设,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,虽有烦躁证,乃少阴亡阳之象,全非汗不出而郁蒸者比也。
【条文】
104、伤寒,脉浮缓,身不疼,但重,乍有轻时,无少阴证者,大青龙汤发之。
「伤寒脉浮缓」,在第 54、55 条就已经提过,第 54 条「或已发热,或未发热,必恶寒体痛呕逆,脉阴阳俱紧,名曰伤寒」,第 55 条「头痛发热,身疼腰痛,骨节疼痛,恶风无汗而喘者,麻黄汤主之」,我们可以知道伤寒的脉应该是浮紧脉,所以此第 104 条是伤寒出现中风的脉象。
「身不疼但重,乍有轻时」,身不疼痛,但觉得笨重,而笨重的感觉并不是一直持续着,有时候会比较轻。
「无少阴证者」,本条文以「无少阴证」作警告。前条以「若脉微弱」作警告。
「大青龙汤发之」,前第 103 条是「大青龙汤主之」,这里用「发之」。仲景的用词也可以写成一篇大文章。例如:「○○汤主之」是指很明确的、不容怀疑的,一定要用○○汤主治治疗,也就是辨证明确、脉证相符的时候会直接了当地用「主之」。如果是要再考虑、再思考的会用「宜○○汤」。
【吴谦注】
伤寒脉当浮紧,今脉浮缓,是伤寒之病而兼中风之脉也。伤寒当身疼,今身不疼,是伤寒之病而兼中风之证也。
身轻,邪在阳也。身重,邪在阴也。乍有轻时,谓身重而有时轻也。
若但欲寐,身重无轻时,是少阴证也。今无但欲寐,身虽重,乍有轻时,则非少阴证,乃荣卫兼病之太阳证也。脉虽浮缓,证则无汗,属实邪也,故宜大青龙汤发之。
前条以脉微汗出示禁,此条以无少阴证发明,盖详审慎重之至也。
此二条承上篇首条次条,中篇首条次条,再揭太阳风寒两伤,以为下篇荣卫兼病之提纲,后凡称太阳中风伤寒,涉及荣卫同病者,皆指此二条而言也。
「伤寒之病而兼中风之脉也」,「伤寒之病而兼中风之证也」,表示伤寒的症状较轻微时,也会出现类似于中风的症状。
「身轻邪在阳也,身重邪在阴也」也就是说,感受寒邪比感受风邪严重。
「若但欲寐,身重无轻时,是少阴证也」,「但欲寐」是少阴病的症状,就是整天昏昏沉沉的、困倦。这些症状是临床辨证的重点,如果病人整天昏昏沉沉的困倦,整天都觉得身体很笨重,切脉又把到微弱的脉象,这就是少阴证。少阴证如果真的有发汗的需要,必须兼顾心脏功能,所以还是要加附子来强心,用麻黄来发汗,用细辛来作向导。就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(第 260 条)。如果担心麻黄附子细辛汤太过强烈,也可以使用麻黄附子甘草汤(第 261 条)。在〈少阴篇〉一开头就出现这二个方剂,用来治疗有太阳病的发热症状,但脉象是脉沉细,用这二个方剂来主治。
「前条以脉微汗出示禁……盖详审慎重之至也。」因为仲景时代,大概有很多蒙古大夫,因此特别提醒。
吴谦一样引述了〈太阳上篇〉首条次条(第 1、2 条),〈太阳中篇〉首条次条(第 54、55 条),我们已经重复念了很多次了。然后再提出第 103、104 条作为〈太阳下篇〉荣卫兼病的提纲条文。
以后不论太阳中风伤寒,凡是提到有关荣卫同病,指的就是第 103、104 条条文。
【集注】
方有执曰:大青龙汤,一曰主之,一曰发之,何也?主之者,以烦躁之急疾属动而言。发之者,以但重之沉默属静而言也。
喻 昌曰:无少阴证,但重乍有轻时六字,早已指明言但身重而无少阴之欲寐,其为寒因可审。况乍有轻时,不似少阴之昼夜俱重,又兼风因可审。所以力驱其在表之风寒而无疑也。若脉微弱,身重欲寐,则内顾少阴具不遑矣,敢发之乎?又曰:细玩二条文义,伤风脉本浮缓,反见浮紧。伤寒脉本浮紧,反见浮缓。是为伤风见寒,伤寒见风,两无疑矣。又当辨无少阴证相杂,则用青龙,万举万当矣。故脉见微弱,即不可用大青龙汤,以少阴病脉必微细也。方氏注,泥「弱」字牵人中风之脉,阳浮阴弱为解。不思中风之脉,以及误汗等证,〈太阳上篇〉已悉。此处但归重分别少阴。以太阳膀胱经,与少阴肾经合为表里,其在阴虚之人,表邪不俟传经,早从膀胱袭入肾藏者有之,况两感夹阴等证,临病犹当细察。设少阴不亏,表邪安能飞渡,而见身重欲寐等证耶?故有少阴证者,不得已而行表散,自有温经散邪,两相绾照之法,岂可径用青龙之猛剂,立铲孤阳之根乎。
魏荔彤曰:身重一证,必须辨明但欲寐而常重,则属少阴。误发其汗,变上厥下竭者,少阴热也。变筋惕肉瞤者,少阴寒也,其犯误汗之忌一也。
方中行也提到「主之」、「发之」的用词,不过我不太接受他的说法,因为「属动」、「属静」最后还不是都用大青龙汤。有机会,我们找陆九芝的文章,批评方中行、喻嘉言的文章来介绍。不过这些文章与考试无关。这些文章是增加自己的见地,同时也提供不同的见解,不要接触了《医宗金鉴》之后产生牢不可破的单一观念,这样也不太好。
我一直希望大家多读一些不同的版本与文章。民国 79 年特考班有一位陈医师,现在在板桥执医。他在中国医药学院受训时,就念了大约 50 种版本的《伤寒论》了,不同作者版本的《伤寒论》,据说当时有一些硕士论文是请他抓刀。
这位陈医师非常用功,在我所遇到的后辈之中,有二位非常用功的医师。另一位就是刘纪昌,他是中国医药学院中医研究所,创所以来,第一位写《伤寒论》医经医史论文。
喻嘉言「故有少阴证者,不得已而行表散,自有温经散邪,两相绾照之法」,刚刚已经提过在〈少阴篇〉中,少阴病真不得已需要表散,必须用麻黄附子细辛汤、麻黄附子甘草汤,用附子温经强心。「绾」字念ㄨㄢˇ,用绳子绑起来、联系的意思。
「岂有用青龙之猛剂,立铲孤阳之根乎」,已经脉微弱、但欲寐了,还用强烈发汗剂,大汗淋漓,当然有亡阳的危险。
《医宗金鉴》大量引用方中行、喻嘉言的注解,不过喻嘉言对方中行的看法还是有意见。
魏荔彤「误发其汗,变上厥下竭者,少阴热也」,将来在〈少阴篇〉第 285 条会提到:「少阴病,但厥无汗,而强发之,必动其血,未知从何道出,或从口鼻,或从目出者,是名上厥下竭,为难治。」少阴病用发汗法,如果发汗不当,就会由口腔吐血,或由鼻腔衄血,或由眼睛出血。所以不要以为中药没有副作用,在〈少阴篇〉第 285 条就是副作用。
「误发其汗,变上厥下竭者,少阴热也;变筋惕肉瞤者,少阴寒也」,不论是「上厥下竭」或是「筋惕肉瞤」,其问题的症结就是误汗。意思就是:少阴病热证,误汗会导致出血。在少阴病寒证,误汗就会脱水、电解质不平衡、心脏衰竭。
【大青龙汤】
麻黄六两;去节 桂枝二两 甘草二两;炙 杏仁四十枚;去皮尖 生姜三两;切 大枣十二枚;擘 石膏如鸡子大,碎,绵里
右七味,以水九升,先煮麻黄,减二升,去上沫,内诸药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取微似汗。汗出多者,温粉扑之。一服汗者,停后服。若复服,汗多亡阳,遂虚恶风,烦躁不得眠也。
大青龙汤,麻黄、杏仁、桂枝、甘草就是麻黄汤。桂枝、生姜、甘草、大枣就是桂枝汤去芍药。因为有内热烦躁所以再加石膏。所以大青龙汤是麻、桂合方去芍药加石膏。
大青龙汤重用麻黄,麻黄用到六两。(麻黄汤中用麻黄三两,麻杏甘石汤中用麻黄四两。)虽然重用麻黄六两,不过不用担心,因为用了石膏如鸡子大,像鸡子蛋一样大的一坨。有机会到药店去捏一坨石膏,可能就有四两重,因为石膏本身质量就很重。
「先煮麻黄,减二升,去上沫」,只要有麻黄的处方,一定要先煮麻黄,仲景方的煎服法始终是这个原则。不但要先煎,而且一定要去掉泡沫。在第 55 条麻黄汤的方解中提到一定要去掉泡沫的原因:「必先煮,掠去上沫者,恐令人烦」。
「温服一升,取微似汗」,就与第 3 条条文桂枝汤「遍身漐漐,微似有汗者益佳,不可令如水流漓,病必不除」一样。
「汗出多者,温粉扑之」,「温粉」就是糯米粉。还可以再加入龙骨、牡蛎粉,收涩的作用更好。一般而言,糯米粉对皮肤还有滋养的作用,在中医儿科学中,有一些婴幼儿一出生就没有皮肤,就用糯米粉敷在上面,然后用猪瘦肉,切得薄薄的舖在上面,一直更换一直更换。古代都还可以把没有皮肤的小孩养活,现代一定要放在保温箱中。
现代很多妇女不孕,人工受孕要打排卵药,几乎成功都是多胞胎、三胞胎、四胞胎,甚至七胞胎,生出来每个像小老鼠一样,要放在保温箱生存。这些都不算稀奇,我在林口○○医院,有一天西医妇产科问我要不要到楼上会诊一位病人,她打了排卵针后,一次排了 100 颗卵,腰围有 100 吋大,等于我的肚子三倍大。在诊所这里也看过一位妇人排了 106 颗卵。
西医治疗不孕症的成功率不算高,江汉声医师提供的数据比较可靠,大约两成,而且要花很多钱作试管。一次大约十万,有些人作了六、七次还失败。
最近我去上一个电台的客家节目,居然有一位听众 CALL In 进来,提到她的女儿原本不孕,找我看诊之后,不久怀孕,而且怀孕 12 周以后把脉就知道是男的,现在她女儿已经自然地怀第二胎。很奇怪,通常这些不孕妇女,不生则已,一生惊人。
「温粉扑之」,用糯米粉。不用糯米粉的话,也可以用滑石粉、痱子粉。一般会用一个袋子、丝质、绢质的袋子装起来,然后在汗多的部份拍一拍。
【方解】
名大青龙者,取龙兴云雨之义也。
治风不外乎桂枝,治寒不外乎麻黄,合桂枝麻黄二汤以成剂,故为兼风寒中伤者之主剂也。二证俱无汗,故减芍药,不欲其收也。二证俱烦躁,故加石膏,以解其热也。设无烦躁,则又当从事于麻黄桂枝各半汤矣。
仲景于表剂中,加大寒辛甘之品,则知麻黄证之发热,热全在表,大青龙汤证之烦躁,热兼肌里矣。初病太阳,即用石膏者,以其辛能解肌热,寒能清胃火,甘能生津液,是预保阳明存津液之先着也。粗工疑而畏之,当用不用,必到热结阳明,斑黄狂冒,纷然变出矣。观此则可知,「石膏乃中风伤寒之要药」。故得麻桂而有青龙之名,得知草而有白虎之号也。
服后取微汗,汗出多者,温粉扑之,一服得汗,停其后服,盖戒人即当汗之证,亦不可过汗也。所以仲景桂枝汤中,不用麻黄者,是欲其不大发汗也。麻黄汤中用桂枝者,恐其过汗无制也。若不慎守其法,汗多亡阳,变生诸逆,表遂空虚,而不任风,阴盛格阳,而更烦躁不得眠也。
【集注】
许叔微曰:仲景治伤寒,一则桂枝,二则麻黄,三则青龙。桂枝治风,麻黄治寒,青龙兼治风寒,不拘时候,施与脉证相对者,无不应手而愈。今人皆能言之,而未晓前人处方用药之意,多不敢用,无足怪也。
吴 绶曰:大青龙汤,治伤寒发热,恶寒不得汗出,烦躁不安,脉浮紧或浮数者,急用此汤发汗则愈,乃仲景之妙法也。譬若亢热已极,一雨而凉,其理可见也。若不晓此理,见其躁热,投以寒凉之药,其害可胜言哉?若脉微弱,汗出恶风者,不可用也。如误用之,其害亦不浅。所以脉证不明者,多不敢用也。
「名大青龙者,取龙兴云雨之义也」自古以来的传说,龙都与雨水有关。久旱不雨时,当天子国王的都要向龙王求雨。提一些题外话,在《封神榜》中,最后姜太公封神台上封神,封了四海龙王专管雨水,你们知道龙王姓什么吗?姓敖,东海龙王叫敖广。不过姜太公封到最后,大家都封完了,却忘了自己没有封。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,实在比现代的政客好太多了。不过这样也好,姜太公变成「不管部会」的政务官,所有部门不管的,就归姜太公管。所以马桶不通了,就贴一张「姜太公在此」。以后临时要动土、搬家、出门,也不用看日子,就写一张「姜太公在此」,就百无禁忌。
没事看看杂书,尤其看书看累了,换一个轻松的书,让脑子休息,可以调剂。所以可以看看《水浒传》、《封神榜》……。我一天可以读完一本《水浒传》,每一个人的绰号很有意思,例如:浪子燕青,拼命三郎石秀,浪里白条张顺……,我小学三年级就哴哴上口,吴用(无用)还可以当军师,有用的人都占着茅坑不拉屎。
《西游记》也很有趣,不过书中的海龙王很可怜,层级太低,一只猴子就搞得很惨。托塔天王的儿子哪吒一条毛巾就搞得四海震动,虾兵虾将头破血流,大闹龙宫。所以现代的过动儿根本不算什么,前几天看了一个过动儿,我训了他二次,问他:「除了在教室鬼叫之外,还有什么本事?」骂了二顿以后,居然主动会帮妈妈作家事了。我们看病,针对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看法。有的就规定他每天抄一次心经,下周来复诊要交 7 篇心经,看字迹就知道心有没有静下来。有的就要他画国画,每周验收。对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治法。
念杂书有好处,才不会每天条文、条文、条文,脑子会爆炸。我小学六年级就看《火烧红莲寺》、《西游记》、《东周列国传》……。
回归正题,「初病太阳,即用石膏者,以辛能解肌热,寒能清胃火,甘能生津液,是预保阳明存津液之先着也。」就是不要让外邪热邪继续传为阳明病。
今天有一位不满 2 岁的小病人,名叫李浚○小朋友,上周发烧来诊,我开了小柴胡汤合白虎加人参汤,再加玄参、芦苇根等,吃二包药就退烧了,现在他妈妈○美玲女士说小朋友根本不要再吃西药,所以整个家庭都变成「中医家族」。现在越来越多这样的家族。例如:有一位吴○珊小朋友,她的弟弟吴○升小朋友发烧到 40 度还是不看西医。他们的妈妈还是荣总的护士,以前没有接触中医之前,小朋友发烧一定由新庄坐车到荣总找小儿科主任黄○○主任。自从认识我以后,小朋友发烧就变成找我看。有一次光复节,吴妈妈带小朋友回云林北斗镇娘家,吴○升突发气喘,晚上十点打电话来台北求救,我开了处方用麻杏甘石汤与泻白散合方,并且给吴妈妈六家诊所的电话,让她照处方配药,结果问到第六家愿意配合,但是也配不出全方,因为麻杏甘石汤与泻白散很少医师会用。只勉强配出半个处方,不过吴○升吃了还是有效。第二天由北斗赶回台北。
另外,王○仪小朋友也是全家族都是「中医家族」,王小朋友整个口腔都烂掉了,还是要找我看,全家也都不吃西药要找中医看。越来越多这种「中医家族」。
「粗工疑而畏之,当用不用,必到热结阳明」,大青龙汤的使用时机很重要,如果当用不用,热邪传入阳明,发烧温度继续上升,体温越高,水份越蒸散。而且体温持续升高,会引起血液成份的改变,会干扰脑部中枢,于是在皮肤上产生状况。「斑黄」,「斑」就是在皮肤上产生一片一片像云彩一样的红斑。一般而言,斑还会突起来一朵朵的。如果是一点一点小红点,好像被蚊子咬的称之为「疹」。通常「斑」与「疹」经常并在一起的称为「斑疹」,其实形状是不一样的。斑疹都与血液有关系,西医的用药只有类固醇。有位病人一天要吃 28 颗类固醇,由国中时期开始吃,吃到 28 岁那年,大腿髋臼关节股骨头就疏松掉了,吃了 12 年就去换人工髋关节。
又例如:红斑性狼疮,西医好像也只有类固醇,不过好像也没听说吃类固醇治愈的病人。好像什么病都用类固醇。
最近南部来了一位幼儿小病人,10 月 25 日有些呕吐,10 月 26 日突然脚就不会动,到○大医院作脊椎穿刺,诊断为横断式脊髓炎,整个下半身不会动了,没有力气,在生病过程中曾发烧到 41.5 度,在没有发病之前,多汗,解羊屎般硬便。我根据「肺热叶焦则成痿」来思考。
就像竹东吴先生,6 月 28 日到香港,是天气炎热的季节,在台湾上飞机没有问题,到香港启德机场却不能下飞机。我怀疑吴先生在飞机上大概有吃冰品,造成痿症,所以下半身不会动。我是用四妙散、当归四逆汤再加木瓜、丹参来处理,服药三次,就可以站起来走动。
红斑性狼疮平常时状况还算稳定,一旦感冒时,因为感冒病毒的侵犯,造成血液的变化,两颧骨上蝴蝶斑会变得明显,咽喉会疼痛,关节也会开始疼痛。今天有一位○雯雯小姐,是研究所学生,红斑性狼疮又感冒以后,血液发生变化,血小板的数值马上下降,血红素也下降。
在《温病条辨》〈上焦温病篇〉中提到:「温病不可发汗,发汗而汗不出者,必发斑疹,汗出过多者,必神昏谵语」。所以用药太过也是会造成斑疹。而温病发汗太过,汗多亡阳,造成神昏谵语,在《温病条辨》中用清宫汤、牛黄丸、紫雪丹、局方至宝丹。而汗不出必发斑疹,《温病条辨》中仍然用银翘散加减。
不过对于红斑性狼疮的症状,我从来没用过银翘散,但用单味连翘、银花。通常我用六味地黄丸,因为在望诊上两颧属肾,蝴蝶斑在两颧骨上当属肾。六味地黄丸一方面补肾水来降火,一方面补肾即补骨填髓。可增加造血机能。然后会搭配玉女煎,玉女煎中有石膏,也有地黄。另外,再加丹参、玄参、仙鹤草、鸡血藤、阿胶。马上○雯雯小姐的血小板、血色素就上升,然后蝴蝶斑就消退。
找一天要统计一下红斑性狼疮的病例,大概有几十例,症状都可以平稳。有一位○玉贵女士,母女两位都是红斑性狼疮的病人。
如果在皮肤上呈现红色的斑或疹,多属血分病。而皮肤上出现白色的,称为「痧」或「㾦」,多属气分病。针对气分病,白虎汤、白虎加人参汤、竹叶石膏汤是属气分热证的方子。而区别气分病与血分病的辨证要点在于:气分病会口渴,血分病不会口渴。所以由白虎汤、白虎加人参汤变化出玉女煎,因为玉女煎有地黄、麦门冬、牛膝所以就入血分了。
关于玉女煎在《温病条辨》〈上焦温病篇〉第 41、42、43、44 条提及,也提到了「气血两燔」一词,就是气分病与血分病一起,气血两病用玉女煎。如果针对痧、㾦用竹叶玉女煎。
我们这样分析下来,斑疹与龙胆泻肝汤完全没有关系。与知柏八味丸还有关连,因为知母、黄柏可以补水降火,但是苦寒的药对肠胃功能还是不好。我时常奉劝那些动手开方就是龙胆泻肝汤、知柏八味丸、血府逐瘀汤,九成病人都是开这个处方的医师们,开方真的不是这种开法。
我每次都提醒那位念研究所○雯雯小姐,如果症状不稳定时,一定要把功课停下来。因为红斑性狼疮,最容易由感冒诱因、或疲劳引起发作。
星期三看了一位清华大学研究所二年级小男生,吐血、鼻血、肺叶中密密麻麻的小肿瘤,西医要从胸腔挖一个洞。
之前,跟各位报告过一位永和来的王先生,咳血,西医诊断为肺癌,要化疗、开刀。今天来第三诊,已经不咳血了,只剩轻咳嗽。
「斑黄」,「黄」就是黄疸病,包括急性黄疸、急性肝炎。包括因为外感之后血液变化造成的黄疸,与外感之后影响了肝胆功能,引起胆囊发炎、胆汁分泌异常,因此黄疸出现了。当然造成黄疸的原因还有很多,如:饮食。以后在〈阳明篇〉或《金匮要略》会再介绍。甚至有的黄疸是溶血性的黄疸。
猛暴型肝炎,是危症。西医处理的死亡率也很高。我们如果能掌握最佳时机,还是有机会抢救回来。有一位罗女士,就是吴○珊的姑妈,猛暴性肝炎,送到和平医院西医部,西医部请中医部内科与妇科二位主任会诊,没有效果,发病危通知。我用茵陈蒿汤加减,但有用了熊胆(现已禁用),三天之后就出加护病房,不到一个月出院。罗女士是慈济功德会的委员,出院后又开始从事义工活动。
(同学提问有关痧与㾦的问题)
痧与㾦都是白色的。痧像白色芝蔴在皮肤上一点一点的。有时候发痧与中暑有关,㾦与湿热有关。二者多是气分病。民间讲的「刮痧」,指的是动作。而汗斑是皮肤色素变化,与痧、㾦不同。斑与疹是红色的,多属血分。
「狂冒」,「狂」就是神智不清楚、乱吼乱叫、不别亲疏。我们在第 88、89、90、91 条桃核承气汤那里,就提过「其人如狂」「其人发狂」,热性病一旦发高烧之后,干扰了脑部,或是导致瘀血、蓄血证,造成血液循环障碍,脑部受到影响也会造成如狂、发狂的症候。
如果「狂」的症状已经更深一层,发烧更高,类似脑膜炎的症状,在温病方中都用一些贵重的药物,如牛黄、麝香、犀角、羚羊角,现在都禁用了,所以现在很多温病方配不出来了。在仲景方中没有用这些贵重药物,仲景用白虎汤,或用承气汤,所谓「病在上取之下」。将来在〈阳明篇〉会介绍,用大承气汤治疗神昏谵语、循衣摸床的症状,包括一些脑部、脑膜炎等疾病。
「冒」,就是昏冒,昏迷的意思。
所以感冒也是很可怕的,《内经》时代就提到「风为百病之长」,二千年前就知道外感风邪会诱发层出不穷,各种不同的疾病出来,在心脏血管就产生心脏病,在脑部就产生脑病,在眼睛就出现结膜炎、角膜炎,在鼻子就有鼻炎,在耳朵就有中耳炎,在咽喉部就出现咽喉炎、扁桃腺发炎,在气管就出现支气管炎,在肺叶就出现肺炎。所以不要小看伤风感冒,这里的「斑黄狂冒,纷然变出」就是这个道理。
「阴盛格阳」,汗多亡阳,阳气虚微,又遭受风寒,使阴气、寒气盛,而阴阳无法平衡。
集注中,许叔微是宋朝的一位名医,著有《本事方》,全名是《普济本事方》,另外有一本《伤寒百证歌》。《普济本事方》是许叔微收集与创制的方剂。《伤寒百证歌》是把《伤寒论》编成歌括。
把《伤寒论》编成歌括的书,在民国初年包识生先生也有一本书,好像是《国是粹言》,包识生的儿子是包天白先生,曾经担任过中国医药研究所的副所长。包天白先生也已经往生。
这一类的歌括,方便于背诵,像《医宗金鉴》中的〈妇科心法〉〈儿科心法〉等,也都是歌括型态。编得好的歌括可以马上哴哴上口,但是编得烂的马上就忘光了,倒不如自己编,例如:汤头歌就可以自己编一本,不要去背记别人编的。
许叔微原本家中贫穷,参加科举考试,结果一而再、再而三考运极差,考不取。结果在回家途中遇到一位白衣秀士,告诉许叔微:「因为祖上无德,所以考不取。」所以考运与积德还是有点关联。
有一位医师家产已经十几亿以上,病人的药费一天三包药收 800 元,每次都告诉病人健保的药吃不好的,一定要自费,而且一次要带二个月份的药。结果这样的人,儿子全部当医生,抽奖还抽到第一特奖二百万的钻戒。我是觉得很没天理。结果别人告诉我:「不对,有天理,人家是祖上积德,不晓得累积了几代。」不过,如果不晓得珍惜福报,有一天会用尽。
所以,我们现在就要积德,多作善事。现在多念点书,以后下辈子说不定念书念得比较松愉快。就像六祖惠能,不识一字竟然可以传五祖衣钵。我想六祖上辈子一定念了很多佛书。
许叔微:「不拘时候,施与脉证相对者,无不应手而愈」,此言不假,只要真的懂得仲景方,用对了,效果极为神验。「今人皆能言之,而未晓前人处方用药之意,多不敢用,无足怪也」,不敢用的原因症结所在,就是辨证不明确。因为大部份的人读《伤寒论》都只在一条文一条文的解释,没有办法真正体会仲景全意。
我介绍条文时,例如:介绍蓄血、瘀血证时,就把第 88、89、90、91 条一起介绍,还要跟章节到第 176、177 条,这几条条文总合起来。「其人喜忘」。「其人善忘」「其人如狂」「其人发狂」「小腹鞭满」「小腹拘急」「小便自利」「脉沉结」「身黄」「消谷善饥」「大便反易,其色必黑」……所有的症状全部归纳出来。只要掌握到其中一种症状,就可以推论为内有瘀血。这就是《伤寒》、《金匮》提供给我们的辨证重点,根据这些辨证重点,就能掌握症状,至于处方用药喜欢用哪一家哪一派的方药比较不重要。重要的是辨证论治的方向要正确。
很多人不敢用大青龙汤,其实我们只要掌握住条文中的二个重点,只要没有「脉微弱」、没有「但欲寐」,而有内热、发烧、烦躁,就可以用大青龙汤,不要害怕。
「若不晓其理,见其躁热,投以寒凉之药,其害可胜言哉」。所有任何病都开黄连解毒汤,这种方式是对的吗?在这一期的《台北市中医论丛》,有一位老医师发表了一篇有关感冒的治疗法,一次开了五个方,其中一定有个黄连解毒汤。这种开药方式,我不以为然。就像以前南阳街有位老医师,百病一律先开黄芪一两、党参一两、杜仲一两、枸杞一两,任何病一定是有这四味药,而且剂量一定是一两,感冒也是黄芪一两。
大家去翻《伤寒论》,没有一个方子用到黄芪的,不过《金匮要略》用了很多次黄芪。下次我们会发〈金匮要略方药一览表〉,逐一来讲解,一共 170 多个方,把这份资料 170 个方讲完,就等于讲了一本《金匮要略》。
《金匮要略》这 170 个方从葛根汤开始讲,讲完 170 多个方剂,《金匮要略》就讲完了。就像《伤寒论》,我也可以三小时就讲完,也可以三百个小时,就看如何表达。这一份〈金匮要略方药一览表〉,相当珍贵。《金匮要略》的编排方式与《伤寒论》不同,通常是一证一方,或一证四、五个方。例如:胸痹,有栝蒌薤白白酒汤、栝蒌薤白半夏汤、赤石脂圆、薏苡附子散、茯苓杏甘汤、橘皮枳姜汤、枳实薤白桂枝汤、人参汤、桂枝生姜枳实汤。
也有一个方可以用在不同证的,例如:肾气丸在〈虚劳篇〉、〈消渴病篇〉、〈痰饮篇〉、在〈妇人杂病篇〉中「转胞」小便不出,也用肾气丸。
吴绶:「如误用之,其害亦不浅,所以脉证不明者,多不敢用也」,也因为如此,伤寒方很多人不敢用,金匮方还好。伤寒方很多人不敢用,我所认识的同道中,有人开石膏只开一钱,甚至只开几分。有人不敢用附子,不敢用附子自然也不敢用四逆汤,真武汤也不敢用。石膏不敢用,自然也不敢用麻杏甘石汤了。
【条文】
105、脉浮而紧,浮则为风,紧则为寒,风则伤卫,寒则伤荣,荣卫俱病,骨节烦疼,当发其汗而不可下也。
第 105 条在说明第 103、104 条的病理机转。事实上这些观念在前面都有提过。此条强调风寒两伤荣卫、荣卫相俱病。
然后提出治疗法,「当发其汗而不可下也」。「当发其汗」是正确治疗。「而不可下也」是禁忌。
【吴谦注】
此发明风寒两伤,荣卫俱病之义也。
浮,风邪脉也。风,阳也。卫,阳也。
紧,寒邪脉也。寒,阴也。荣,阴也。各从其类而伤之。
荣卫俱病,骨节烦疼,是大青龙发汗之脉证。虽发热烦躁,其热在肌而不在胃,不可下也。
「虽发热烦躁,其热在肌而不在胃,不可下也」,也就是虽然发热烦躁,但不是胃家实证,没有大便不通,没有燥屎的症状,就不可以用承气汤类来攻下。
【条文】
106、太阳病发汗,汗出不解,其人仍发热,心下悸,头眩身瞤动,振振欲擗地者,真武汤主之。
在第 103、104 条就提醒过,如果脉微弱、或但欲寐少阴证的,不能用大青龙汤发汗。不然可能就会造成「身瞤动,振振欲擗地者」的症状。
「太阳病发汗,汗出不解」,可能是方剂选错了,或者是剂量太轻了。有些医师,用麻黄只敢用 3~5 分,用桂枝也只敢用 3~7 分,连甘草也只敢用 7 分,砂仁也只敢用 3~5 分。砂仁一粒大概就 3 分了,所以每次都只放砂仁一粒,用杆臼一杵,冲入药汤,用筷子搞一搞。这样的开药法有什么用?
有一位○老医师,这位○老医师开方据说就是 3~5 分,甚至开了几个方子,放在病人前面,让病人自己去选方子。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。
「太阳病发汗,汗出不解」,像这样的开法有点不痛不痒,但是永和有一位韩老夫子,不得了,完全照原书剂量,麻杏甘石汤用麻黄四两,韩老夫子就开四两麻黄。有点食古不化。忠于原书。
其实,仲景很可能是采新鲜的药材,回来再晒、再制。新鲜的药材一晒就缩水了,原则上四斤的药晒完变成一斤。所以麻黄四两晒完变成一两,然后要「温分三服」,一服就会成 3.3 钱。所以开麻黄三钱是合理的。
韩老夫子一开就是麻黄四两,药店没人敢抓药,因为麻黄很轻,四两就一大堆。药店只敢拿二十分之一,因麻黄量太多,心脏会不舒服,甚至血压会升高。
前面提的那位老医师用药太轻,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,可能怕毁了一世英名。而韩老医师是用药太过。
「其人仍发热,心下悸,头眩身瞤动,振振欲擗地者」,出现了心下悸、头眩,有心脏衰竭的现象,应该使用强心剂。
真武汤是很好的强心剂,同时真武汤还有散寒利水的作用。
【吴谦注】
此申首条,示人以救逆之法也。首条言误汗,此条言过汗,互文以明其义也。盖二证皆属亡阳,故均当以真武汤主之,扶阳抑阴,以救其逆也。
大汗出,仍不解热者,阳亡于外。心下悸,筑筑然动,阳虚不能内守也。头眩者,头晕眼黑,阳微气不能升也。身瞤动者,蠕蠕然瞤动,阳虚液涸,失养于经也。振,耸动也。振振欲擗地者,耸动不已,不能兴起,欲堕于地,阳虚气力不能支也。
「此申首条」,指第 103 条的后半段,「若脉微弱,汗出恶风者,不可服,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」,指误汗。
「此条言过汗」,过汗与不及,都是发汗不如法所以病才不解。
「大汗出,仍不解热者,阳亡于外」,就与第 19 条可以比较。第 19 条「太阳病发汗,遂漏不止,其人恶风,小便难,四肢微急,难以屈伸者,桂枝加附子汤主之」也是过汗造成阳亡于外。(而第 20 条「大汗出后,大烦渴不解,脉洪大者,白虎加人参汤主之」,是阳陷于里)。
「心下悸,筑筑然动」,汗为心液,流失太多体液,心脏会加速跳动,就蹦蹦跳,把血液运送出去。
「头眩者,头晕眼黑」,就是头晕眼花,就是心脏无法把血液打到大脑,就是「阳微,气不能升」,血气不足,头就晕眩了。
「身瞤动者,蠕蠕然瞤动」,肌肉皮肤抽动跳动,因为脱水太多,造成电解质不平衡,就是「阳虚液涸,失养于经也」。
「振,耸动也」,摇摇晃晃的意思,「耸动不已,不能兴起」,连站都站不起来了。
【集注】
张 璐曰:此为误用大青龙汤因而致变者立法也。汗出虽多而热不退,则邪未尽,而正已大伤。况里虚为悸,上虚为眩,经虚为瞤,身振振摇。无往而非亡阳之象,所以用真武,把关坐镇之法也。
汪 琥曰:或问治不在表,何以方中尚用生姜,盖病自过汗而来,虽无郁热可发,其内外寒邪犹在,用生姜者,乃温中有发也。
【真武汤】
见少阴篇。
张璐:「则邪未尽,而正已大伤。」「正」就是正气,就是抗病力。「无往而非亡阳之象,所以用真武,把关坐镇之法也」,真武是北方把关的水神,南为朱雀,西为白虎,东为青龙。又称为四大守护神。
汪琥:「治不在表,何以方中尚用生姜。」这种怀疑是对的,真武汤与附子汤只相差一味药,附子汤中有人参没有生姜。而真武汤有生姜没有人参。「其内外寒邪犹在,用生姜者,乃温中有发也。」真武汤是温经散寒的,附子温经、生姜散寒。
发汗过多,水份流失,血液会变得更稠黏,总水量也减少。所以血液循环回流就不佳。一旦回流到心脏、心肌的血液减少,心脏、心肌就缺氧。一旦血液无法充足输送到大脑,大脑也会缺氧。于是就会心悸、头晕,严重一点会心脏衰竭、脑缺氧。所以最主要是附子强心。
真武汤在《医宗金鉴》·《伤寒论》中首先出现在第 76 条注文中,与苓桂术甘汤作比较,认为麻黄汤误汗用苓桂术甘汤救逆,而大青龙汤误汗用真武汤救逆。第二次出现在〈太阳下篇〉篇首。
而真正在条文中出现第 106 条是第一次。第二次条文是第 273 条,真正在《伤寒论》条文出现的只有二条条文。
真武汤适用范围广,而且有效。例如:眩晕症、梅尼尔氏症。有些人太过于疲劳,忽然间耳朵失聪,忽然间眼睛失明。
有位中兴大学女生,凌晨四点才睡,我还以为是夜间部的学生,结果不是。又有一位○义郎先生,在证券公司上班,每天熬夜,结果一次感冒后,诱发血色素、血小板下降,被医院诊为血癌。服了中药以后血色素、血小板都上升。但是只要有一点感冒迹象马上血色素、血小板又掉下来,因为造血系统已经有问题了。这些都是晚睡的后遗症与弊端。
【条文】
107、太阳病二日,反躁,反熨其背而大汗出,大热入胃,胃中水竭,烦躁,必发谵语。十余日,振栗、自下利者,此为欲解也,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,欲小便不得,反呕欲失溲,足下恶风,大便鞭,小便当数而反不数,及多大便已,头卓然而痛,其人足心必热,谷气下流故也。
「太阳病二日,反躁」,假定以二个周期来看,经过二个周期之后,病一定会有所发展有所变化,因为太阳病必恶寒,不会烦躁的。太阳病如果烦躁的话就表示有类似大青龙汤的症状。也可能表示已经要转为阳明病,就像第 20 条「大汗出后,大烦渴不解」,或是第 66 条「舌上干燥而烦,欲饮水数升者」。
现在出现了「反躁」,是不是必须考虑用大青龙汤或白虎加人参汤来治疗。结果「反熨其背而大汗出」,发汗的方法很多,例如:我们在室内把冷气关掉,然后放一个火炉,等室温高过体温就会开始冒汗了。现在,拿一个温热的东西,在背上去熨。
以前的熨斗是烧木炭放在熨斗中的,然后把盖子盖起来,然后先把锈抹去,再去烫衣服。很有趣。
「反熨其背而大汗出」,拿个熨斗在背上烫,如果烫伤了,那不是烙刑吗!结果造成大汗出就变成阳明病了,因为阳明为胃与大肠。
「大热入胃,胃中水竭」,不要只把「胃」当成解剖学上的胃。热邪入里,蒸发体液水份,水份自然减少。同时因为体温的上升,会产生「烦躁」,一旦体温升高干扰到大脑会造成意识紊乱,就会乱讲话,所谓「必发谵语」就是语无伦次,乱讲话,而且持续十几天。
虽然持续十几天,但是只要人的正气不衰,人体会自己慢慢调解,就是我们以前提过的「自然疗能」,对抗病邪病毒的本能,慢慢恢复健康。
「振栗」就是起鸡皮疙瘩或发抖,借着发抖产生能量。
「反呕」表示影响到肠胃功能,「欲失溲」因为已经干扰到意识中枢所以小便没有办法控制,小便失禁。「足下恶风」,就是脚底下穿鞋子的地方凉凉的怕风。「大便鞭,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多」,一般而言,小便多的话,会变得肠子干燥,干干硬硬的大便。所以如果大便鞭的话,小便的量应该会多一点。这是第一段。
第二段「大便已,头卓然而痛」,本来是大便鞭,现在大便已,头变得疼痛。而且本来是「足下恶风」,现在是「其人足心必热」,表示营养物质已经能充分地供应到脚的末梢。至于为什么本来「足下恶风」,现在「足心必热」,原因是「谷气下流故也」,指营养物质可以充分供应到脚的末稍而言。
因为阳明主脾胃,又主四肢。手脚很多毛病要从肠胃治疗。临床上,很多手脚皮肤的毛病,我都从脾胃来处理,效果很快。有一位周小姐 35 岁,皮肤病已经 30 年,由台湾头看到台湾尾,其母亲发愿只要把她看好,要打金牌答谢。第一诊看完就好了七、八成。我都用一些养血清热、健脾利湿的药。像薏苡仁有健脾利湿的作用、连翘有清热解毒作用。
在《伤寒论》中像第 107 条这种类型的条文,在〈阳明篇〉中很多,有很多条文类似这种型态,条文写作的方式用了很多倒叙的方式。
我们已经介绍过仲景写作的文法与司马迁先生的《史记》时代接近。司马迁的时代用竹简,一个字一个字地刻在竹简上,非常辛苦,所以用字遣辞非常节省。司马迁当时被宫刑,在牢狱中发奋写书,《史记》的可信度很高。《史记》一共七十多万字,文字相当简练,也用很多倒叙句文法。
【吴谦注】
太阳病中风伤寒,二日不躁,今反躁者,是不得汗出而躁,大青龙汤证也。
不以青龙汤发汗,反以火劫熨背,逼汗大出,火邪入胃,胃热水竭,则烦躁谵语所必发也。
十有余日,邪正相持,持久必争,争必振栗作解,然解非汗出及下利,邪无从解也。若自下利,此为欲从里解也。若自汗出,此为欲从表解也。
今十余日不自下利,而有欲小便不得,反呕欲失溲者,是里不解也。不自汗出,而下身无汗,足下恶风者,是表不解也。
里不解者,大便必鞭,小便当数,而反不数,则知水留胃中,久必肠润,其久积之大便自应多下而解也。
及多大便已,虽小便不得,诸病不解,其头卓然而痛,是里解,表未悉解也。表未悉解者,是因火逼汗出,而从腰以下不得汗,乃上解而下未解也,故有小便不得,诸在下之病。
今虽里解,而其人头卓然而痛者,是表之余邪上逆也。足心必热者,里之余热下流也。谷气者,即胃气也,言胃中热气随大便而下流也。
此病皆由妄行火劫致变,难以拘定成规,当诊犯何逆,随证治之可也。
「今反躁者,是不得汗出而躁,大青龙汤证也。」因为太阳病是不会烦躁的,现在会烦躁一定是不能出汗,无法散热,体温升高,内热烦躁,所以考虑用大青龙汤。(如果大汗出而烦躁,考虑用白虎加人参汤)。
「反以火劫熨背」,到底用了什么器具熨背,我们不得而知,也无从察考。以前乡下冬天很冷的时候,会用竹片编成火笼,里面放一个陶碗,放进一些炭火,有时候夹在胸里,有时候放在被窝中,先暖暖被子,但是经常有火笼起火,点燃棉被的火灾。现在比较进步,有电毯,有热水枕,有白金怀炉。不过白金怀炉体积太小。
台湾的气温其实不太冷,大陆北方比较冷,北方有炕,现在也有电暖气。冬天空气干燥,又天气冷不易发汗,所以容易烦躁,容易造成外寒内热,口腔干燥、眼睛干燥、皮肤干燥。
「十有余日,邪正相持,持久必争,争必振栗作解」,仲景把人类在感冒热性病发展的过程中,对抗病邪所出现不同的症状,详细记录下来,例如:邪正相争会出现发抖、起鸡皮疙瘩。发抖是产热运动,能够产生能量,表示能够对抗病毒病邪,能把风邪表邪驱逐出体外。「然解非汗出及下利,邪无从解也」,替病邪找出路,无非是由皮肤毛细孔用发汗法。或由大便道用泻法,使内热从大便道排出体外,使内热下降而体温下降。要不然就是由小便道尿出。
「若自下利,此为欲从里解也」,不一定要把「自下利」当成腹泻,因为前面提到「大汗出,大热入胃,胃中水竭」,表示胃肠中水份很少了。经过十余日,慢慢休息调节,功能渐渐的正常以后,能够正常排泄,就表示体内的水份已经调节到动态平衡的状态。所以「自下利」应该是可以正常大便的意思。
「足心必热者,里之余热下流也。谷气者,即胃气也,言胃中热气随大便而下流也」,这段解释我不能接受,我觉得条文「其人足心必热,谷气下流故也」是指经过调养,已经渐渐恢复正常机能后,营养物质可以运送到末梢,所以足心会热热的,末梢的温度会恢复。
「此病皆由妄行火劫致变」,这句话是关键所在,所以发汗方式也是不能乱用的,发汗不得当也会造成很多问题。同理,我想抗生素也是不能乱用的,现在一、二代抗生素因为滥用已经无效,都会直接用第三代抗生素,副作用又很大,倒不如吃一点红糖姜汤,或葱豉汤,就可以驱散风邪病毒。但是如果喉咙痛就不要喝姜汤,因为姜是热药,喝了姜汤可能会使咽部黏膜更刺激。
【条文】
108、服桂枝汤,大汗出,脉洪大者,与桂枝汤,如前法。若形似疟,一日再发者,汗出必解,宜桂枝二麻黄一汤。
第 108 与第 20 条,病情的发展很像。
「服桂枝汤,大汗出,脉洪大」与第 20 条相同,但是第 20 条出现「大烦渴不解」。而第 108 条没有出现「大烦渴」,所以继续用桂枝汤,「与桂枝汤,如前法」到此处为第一段。
很多病,被蒙古大夫误治之后,幸好病人本身的体质、正气充足,所以没有变证、或变坏病。
第二段「若形似疟,一日再发者,汗出必解,宜桂枝二麻黄一汤」。
【吴谦注】
服桂枝汤,大汗出,病不解,脉洪大,若烦渴者则为表邪已入阳明,是白虎汤证也。
今脉虽洪大,而不烦渴,则为表邪仍在太阳,当更与桂枝汤,如前法也。
服汤不解,若形如疟,日再发者,虽属轻邪,然终是为风寒所持,非汗出必不得解,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,小发荣卫之汗。其不用麻黄桂枝各半汤者,盖因大汗已出也。
吴谦也是把此条与第 20 条比较。我们经常向大家报告:《伤寒论》的条文一定要前后比较、综合归纳。例如念到〈阳明篇〉,有时候还是要回到〈太阳篇〉的条文来比较。
一般人念一念就过去了,但我一定会告诉大家,这样才能全面了解《伤寒论》。
「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,小发荣卫之汗,其不用麻黄桂枝各半汤者,盖因大汗已出也」,读这段文句可以发现,以散寒解表发汗的力量来看,大青龙汤最强、其次为麻黄汤、再其次为麻桂各半汤、然后桂二麻一汤,我们可以由药物的剂量对照。
桂枝 | 芍药 | 麻黄 | 甘草 | 杏仁 | 生姜 | 大枣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桂二麻一汤 | 41 铢 | 30 铢 | 16 铢 | 26 铢 | 16 枚 | 30 铢 | 5 枚 |
桂麻各半汤 | 40 铢 | 24 铢 | 24 铢 | 24 铢 | 24 枚 | 24 铢 | 4 枚 |
一两等于二十四铢,我们可以比对出药物剂量的差异。我们可以看出最大的差异在桂麻各半汤的麻黄、杏仁比较多,而芍药比较少,当然桂麻各半汤的发汗作用较为强烈。
所以仲景不是「斤斤计较」、也不是「两两计较」,也不是「钱钱必较」,是「铢铢必较」。而现在的医师开方子,一开四十多味药,一开五、六个方子,实在是太庞杂了。
【集注】
方有执曰:服桂枝汤,证转大汗出,脉转洪大者,乃风多寒少。风邪欲散而以微寒持之,两者皆不得解,而寒热如疟也,桂枝二麻黄一汤者,重解风而轻于散寒也。
【桂枝二麻黄一汤】
桂枝一两十七铢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;去节 甘草一两二铢 杏仁十六枚;去皮尖 生姜一两六铢;切 大枣五枚;擘
右七味,以水五升,先煮麻黄一二沸,去上沫,内诸药,煮取二升,去滓,温服一升,日再服。
【方解】
张 璐曰:详此方药品,与各半不殊,惟铢分稍异,而证治攸分,可见仲景于差多差少之间,分毫不苟也。
仲景用药锱铢必较分毫不苟,能用 1/3 药量治好的,绝不要用 1/2 药量。我们现代的医师动不动就一堆处方,而且胡乱加减,应该检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