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论第二十讲
【条文】
109、太阳病,得之八九日,如疟状发热恶寒,热多寒少,其人不呕,清便欲自可,一日二,三度发,脉微缓者,为欲愈也。
脉微而恶寒者,此阴阳俱虚,不可更发汗,更下,更吐也。面色反有热色者,未欲解也,以其不能得小汗出,身必痒,宜桂枝麻黄各半汤。
「其人不呕,清便欲自可」,表示病人肠胃功能还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,肠胃功能还正常,还可以正常的大便小便。
在第 108 条条文「形似疟,一日再发者」,而第 109 条是「如疟状发热恶寒,热多寒少……一日二三度发」可见第 109 条的发作频率比桂二麻一汤多。
在《内经·素问》中有一篇专门讲疟疾的〈疟病篇〉。当然〈疟病篇〉中所谈的病因、机转,以现在医学的角度来看,当然比较不令人接受。因为现在医学已经找到疟蚊是传媒,疟蚊会传递疟原虫到人体,使得产生往来寒热的症状。但是,也有不是经由疟蚊传递的。三年前,荣总作血管摄影,当时有 6 个人遭受院内感染疟原虫,其中 4 人当场死亡,2 人下落不明。
因为疟病的发展,最后会变成肝脾肿大,《金匮要略》第四章〈疟病篇〉,开宗明义第二条条文「当月尽解,如其不差,当云何?此结为症瘕,名曰疟母」。疟病如果超过一个月,这会变成肿硬,也就是肝脾肿大。
有一位刘先生由中非回来,因为非洲非常落后,感染疟原虫,在回台湾的时候就已经肝脾肿大,住进荣总,由发病,到肝脾肿大,到荣总住院已经一个多月。打电话求我出诊,我在电话中问其症状:病人已经不只肝脾肿大,已经有内出血现象。我在电话回答:「很抱歉,无能为力了」。
因为如果只是肝脾肿大,我们也许还可以用《金匮》的鳖甲煎圆,因为鳖甲煎圆有软坚散结的效果。已经内出血了,预后比较不乐观。
老祖宗对疟疾的成因、病理机转、变化,现代的我们不太能接受,但是老祖宗留下来治疗疟疾,甚至演变到肝脾肿大的处方用药,都是很灵光的。包括小柴胡汤变化出来的清脾饮、常山饮子,包括截疟的处方。
1980 年代大陆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开发出青蒿素,交给南方的广州中医药大学作临床,发现效果很不错。
此条第 109 有三种发展:第一种,「脉微缓者,为欲愈也」,说明了预后诊断,因为正气已经恢复,已经慢慢痊愈了。
第二种「脉微而恶寒者,此阴阳俱虚,不可更发汗,更下更吐。」因脉微恶寒,是属虚证的恶寒,所以不可以再用麻黄汤、大青龙汤发汗。不可以用承气汤来攻下,不可以瓜蒂散来催吐。
第三种「面色反有热色,未欲解也,以其不能得小汗出,身必痒」。「面色反有热色者」与前面第 102 条的「其人外气怫郁」,脸上看起来都有热感红红的,但是二者的机转不同。此第 109 条是因不能充分散热,导致望诊上病人的脸色红红的。除了「面色反有热色」的症状外,还有「身必痒」的症状。
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来,遭受风邪寒邪之后,不能充分散热,往往会造成代谢废物沉淀在皮肤下,干扰了皮肤中的感觉神经,特别是痒觉,所以会导致皮肤会有搔痒的感觉。所以仲景方其实也可以说是为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所设定。再过二天就清明节,清明之后是谷雨,谷雨之后是立夏,马上就要进入夏季,立夏之后是小满、芒种、夏至,然后小暑、大暑又要放暑假了。一到夏天,难免会在外面活动,夏季天气可能会有 35、36 度,会一直冒汗。如果一回室内冷气房 25 度,室温相差近 10 度。原本的毛细孔是扩张的,一到室内马上快速收缩。原本皮肤的代谢速率是很快的,马上转慢,造成代谢废物排不出来了。毛细孔闭塞了,代谢废物堆积在皮下,干扰了痒觉神经,当然皮肤就会觉得痒。
如果去看西医皮肤科医师,大概就会用抗组织胺,不过吃了抗组织胺,整天会觉得想睡觉。所以要开车时,宁可皮肤痒,也不要服抗组织胺。尤其开高速公路,三、五秒的失神就很危险。
皮肤科现在是热门的科目,因为现在生育率减低,所以妇产科的病人减少,接着小儿科的病人也减少了,但皮肤病的病人却增多。我们这一区据说有三多:师大路黄医师的皮肤病人多,据说每天 400 人以上,每次都看到半夜 2 点,不过很多是排队领药膏的。如果用药膏就治得好皮肤病,我们就没机会接到 40 年、30 年皮肤病的病人。
前天有一位前荣总皮肤科主治医师刘○南先生介绍了一位病人来。○皓明,出生二周就全身皮肤病,刘医师一开始就使用类固醇,一个月后皮肤越来越烂,于是写了一张介绍信转诊过来。
另外,在新竹工业园区,有一位李小朋友,从出生也是全身皮肤烂,头上没有一根头发。其父是一位西医师,但不是皮肤科。我保留了小朋友的照片。现在已经痊愈了。
中正区三多。师大路黄皮肤科病人多。罗斯福路二段的中医诊所病人多。高○华的补习班学生人数多。这是一位萧律师讲出来的。
所以我一直鼓励特考、后中的学长们下工夫研究皮肤病,现在皮肤病的病人很多。
另外据报导 2020 年全球会有 10 亿人参加肺结核大流行,会有 8000 万人死于肺结核。所以大家也可以专心研究肺结核。又目前人口老化,银发的病人也增多,不过看银发族的病人比较不讨好,因为大部份是久疾,而且很多是无病呻吟,劝他们主动劳动劳动,作义工,反而更好。
桂麻各半、桂二麻一、桂二越婢一汤,科学中药没有这三个方的产品,所以要自己用麻黄汤、桂枝汤合起来混合,或者用麻桂合方的葛根汤。
而其他的桂枝汤系列,如当归四逆汤,对冬季痒很有帮助。小建中汤、黄芪建中、当归建中汤、归芪建中汤等都是桂枝系列的变化方。有一些西医皮肤科都束手无策的皮肤病,使用当归四逆汤效果很不错。
锦州街有一位谢医师,他的诊所楼上住了一位金门人,30 多岁的妇女,小孩子还小,马偕医院宣判她是皮肤癌的病人,意志消沉,因为在马偕看了很久,治不好才诊为皮肤癌。结果服当归四逆汤二、三个月,皮肤病就完全好了,她就送了一打的金门高粱酒给我。
此条「以其不能得小汗出,身必痒」是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来治疗。
【吴谦注】
太阳荣卫两伤,风多寒少之病,得之八、九日,有如疟状之寒热,热多寒少,其人不呕,小便清白者,此里和不受邪。虽为欲愈,然必审其人,如疟状之寒热,一日二、三度,轻轻而发。诊其脉微且缓,则知邪已衰,正欲复,表里将和,始为欲愈也。
若脉微不缓,是正犹未复,恶寒是邪犹未衰,尚不能自愈。但已为前之汗、吐、下,虚其表里,不可更发汗、更下,更吐也。
脉微恶寒,表里俱虚,则面色当白,今色反赤,犹有余邪怫郁于表,不能得小汗出,宣发阳气,故面赤身痒,未欲解也,宜桂枝麻黄各半汤,小小汗之,以和荣卫,自可愈也。
「有如疟状之寒热」,疟病一般都会往来寒热。大部份的疟疾是由疟蚊叮到感染疟原虫,但也有例外,像刚刚提到的血管摄影。有些如疟状的往来寒热与疟原虫无关。
又例如开刀,我有一位林姓同事,住金华街,他老爹在台大开刀,作直肠手术,开完刀后连续三年出现像疟疾的症状,冷起来就全身一直发抖,热起来就脱光衣服。这就是往来寒热,注意一点,恶寒的时候不会发烧,发烧的时候不会恶寒,发烧与恶寒是截然分明的。
这位林老先生的儿子是一位西医,在板桥开诊所。开刀在台大医院,自己儿子又是西医,但是却没有办法治疗往来寒热如疟状的症状。有一天这位林姓同事告诉我此事,我就开了小柴胡汤,只服了三帖,林老先生往来寒热的症状就缓解了。
以前西医会用奎宁来治疗疟原虫引起的疟疾,不过奎宁副作用会使血色素降低。现在台湾的西医师好像也懂得用青蒿素来取代。
「其人不呕,小便清白者,此里和不受邪」表示消化系统尚未受病邪干扰。
「表里俱虚,则面色当白,今色反赤,犹有余邪怫郁于表。」这里的「怫郁于表」、「面色反有热色」、「面色反赤」都是同一个意思。
「故面赤身痒,未欲解也,宜桂枝麻黄各半汤,小小汗之,以和荣卫,自可愈也」,我常常在各种场合跟大家报告,仲景方其实不是治病的方子,仲景方是在调和阴阳、调和动静态平衡的。也就是符合《内经》所讲的「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」,调整阴阳平衡以后,身体功能自然就恢复了。所以仲景方不是针对病,而是针对人,因此可以治疗好很多意想不到的病。
例如:在国剧界享有盛名的牟○宗先生,咳嗽得很厉害。吃了二包药就不咳了,我用了《金匮》的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,清燥救肺汤虽然是喻嘉言的方子,但是是由《伤寒论》的炙甘草汤变化出去。麦门冬汤可以降逆,而清燥救肺汤可以润肺化痰止咳。
【集注】
吴人驹曰:此不专事桂枝而兼合乎麻黄者,谓其面热身痒,邪在轻虚浮浅之处,惟麻黄能达也。
【桂枝麻黄汤各半汤方】
桂枝一两十六铢 芍药一两 生姜一两 甘草一两;炙 麻黄一两;去节 大枣四枚;擘 杏仁二十四枚;去皮尖
右七味,以水五升,先煮麻黄,一二沸去上沫,内诸药,煮取一升八合,去滓,温服六合。
桂麻各半汤的服药量比桂二麻一汤轻。因为只煮取一升八合,温服六合。等于分成三次服用。如果一升为 300c.c.,六合等于 180c.c.,比起桂二麻一汤的一升,少了很多。
【条文】
110、脉浮而迟,面热赤而战惕者,六、七日当汗出而解,反发热者差迟,迟为无阳,不能作汗,其身必痒也。
第 110 条是针对前面第 109 条条文,说明为什么会「面色反有热色者」?在第 109 条提到「以其不能得小汗出」。
而第 110 条除了面色热赤之外,还多了「战惕者」,就是会发抖、起鸡皮疙瘩。发抖是一种运动,能够让骨骼肌中的营养物质转变成热量,发抖是人体适应外在环境温度变化所产生的自然反应。
所以,天气变冷了、太饥饿了就会发抖。血糖低时,不但发抖而且冒冷汗。就是要利用骨骼肌中储存的营养物质产生能量。
有些人吃西药的口服降血糖药,又再吃中药,结果血糖降得太低,就会冒冷汗然后一直发抖。这时候反而要吃糖增加能量。
「迟为无阳,不能作汗,其身必痒」,因为热能的不足,无法作汗,所以身体才会发痒。补充说明了第 109 条。
【吴谦注】
此承上条,发明面赤、身痒之义也。
表阳气虚,故脉浮迟。邪气怫郁,故面热赤。正虚邪盛相争,故战惕也。
至六、七日,则邪当衰,应汗出而解。若反发热,是邪未衰,故差迟也。迟者正不胜邪也。
阳微怫郁,其身必痒,以无阳气,不能宣发作汗故也。
「若反发热,是邪未衰,故差迟也」,「差迟」指复原得比较慢。
「阳微怫郁,其身必痒,以无阳气,不能宣发作汗故也」,此时如果喝杯热茶、吃碗热汤、或泡个热水,增加热量、出出汗,说不定痒就消失了。所以我们用芫荽(香菜)泡酒,擦在皮肤上可以改善皮肤痒,因为酒精有挥发作用,而芫荽有蒸散作用,芫荽为繖形科植物有挥发精油。所以皮肤痒就改善了。和痱子粉止痒的效果不同,痱子粉是因为凉,所以忘记痒。
另外韭菜煮水,用韭菜水来擦拭,纯粹是因为能解百药毒的作用。包括富贵手可以在韭菜水中洗一洗。韭菜是高营养的食物。韭菜可以捞起来当菜吃,韭菜水不要丢掉,可以拿来洗皮肤。
烫过苦瓜的水,拿来洗痱子,效果很好。
【集注】
程 知曰:此言阳虚不能作汗之脉也,浮则邪在肌表,迟则阳虚,气怫郁而不得越,则面热赤,正与邪争而不得出,则身战惕。至六、七日传经尽,当汗解之时,乃不得汗,反发热者,其差必迟,盖阳虚不能领汗外出,其热邪浮于肌肤,必作身痒也。
「则身战惕」,「战」是发抖,「惕」是肌肉跳动。
「其差必迟」,「差」只缓解,并不是痊愈。表示缓解的时间变得比较长,因为外邪无法由出汗带出来,于是皮肤就会搔痒。
由此可知,皮肤的排汗、调节体温、颤抖等生理现象,老祖宗在仲景的时代就已经观察得很仔细。因此仲景方到了现代二十一世纪,历久弥新、历千古而不朽。
【条文】
111、太阳病,发热恶寒,热多寒少,脉微弱者,此无阳也,不可发汗,宜桂枝二越婢一汤。
「此无阳也,不可发汗」,指不可以用大青龙汤或麻黄汤发汗。其实桂二越婢一汤也是算发汗剂,只是发汗的作用没有青龙、麻黄汤那样明显、强烈而已。「不可发汗」就是不可以用强烈发汗剂的意思。
【吴谦注】
太阳病发热恶寒,热多寒少,此为荣卫兼病,风邪多而寒邪少也。
若脉浮紧,或脉浮数,是表有阳邪郁蒸,则为无汗热多之实邪,以大青龙汤汗之可也。
今脉阳微阴弱,乃为虚邪之诊,即有无汗热多之实邪,亦不可用大青龙更汗也,盖以脉微弱是无太阳表脉也,故不可更大汗也。
然既有无汗热多寒少之表证,麻黄桂枝石膏之药,终不可无,故只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之轻剂,令微微似汗,以解肌表而和荣卫也。
「热多寒少,此为荣卫兼病,风邪多而寒邪少也」,因为热多寒少就推论出风邪多而寒邪少,这样的说明不太能接受。
如果身体壮实,脉不微弱,没有少阴病的脉证的话,可以用大青龙汤来发汗。
「只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之轻剂,令微微似汗」,轻微的出汗即可,不可大发汗。
这个方与大青龙汤来比较的话,大青龙汤是麻、桂合方去芍药加石膏。而此方是麻、桂合方,去杏仁加石膏。所以此方与大青龙汤只差一味药。
大青龙汤 | 麻黄 | 杏仁 | 桂枝 | X | 生姜 | 大枣 | 甘草 | 石膏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6 两 | 40 枚 | 2 两 | 3 两 | 12 枚 | 2 两 | 鸡子大 | ||
桂二越婢一汤 | 麻黄 | X | 桂枝 | 芍药 | 生姜 | 大枣 | 甘草 | 石膏 |
18 铢 | 18 铢 | 18 铢 | 1 两 2 铢 | 4 枚 | 18 铢 | 24 铢 |
【集注】
喻 昌曰:此亦风多寒少之证,无阳二字,仲景言之不一,无阳乃无表无津液之通称也,故以不可更汗为戒。然非汗则风寒终不能解,惟取桂枝之二以治风,越婢之一以治寒,乃为合法耳。
汪 琥曰:不可更汗四字,当是不可更大发汗之意。因其人脉微弱无阳也,此方比上方小发汗之方更轻。
吴人驹曰:微乃微甚之微,非微细之微,但不过强耳,既曰热多,脉安得微。无阳者,谓表之阳邪微,故不可更大汗。热多者,谓肌之热邪甚,故佐以石膏,越婢者,发越之力如婢子之职,狭小其制,不似大青龙之张大也。
喻嘉言:「无阳二字,仲景言之不一」,「无阳」二字,仲景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意义、论点。「无阳乃无表无津液之通称也」,指没有表证、没有热象,有时候无阳又指身体的津液水份因热性病而流失尽了。
汪琥:「此方比上方小发汗之方更轻」,我们刚刚就提过桂二越婢一汤其实也算是发汗剂。这里的「不可发汗」指不可以用大青龙汤、麻黄汤大发汗的意思。而桂二越婢一汤比前面的桂麻各半汤、桂二麻一汤的发汗作用更缓和。
吴人驹:「故佐以石膏,越婢者,发越之力如婢子之职」,因为有石膏制衡,又有芍药。而麻黄、桂枝的剂量却与前二方差不多而已。
【桂枝二越婢一汤方】
桂枝十八铢 芍药十八铢 甘草十八铢;炙 石膏二十四铢;碎,绵里 麻黄十八铢;去节 大枣四枚;擘 生姜一两二铢
右七味,以水五升,煮麻黄一二沸,去上沫,内诸药,煮取二升,去滓,温服一升。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,饮一升,今合为一方,乃桂枝汤二分,越婢汤一分。
【方解】
此方即大青龙汤,以芍药易杏仁也,名虽越婢辅桂枝,实则大青龙汤之变制也。
去杏仁,恶其从阳而辛散。用芍药,以其走阴而酸收。以此易彼裁而用之,则主治不同矣。
以桂枝二主之,则不发汗,可知越婢一者乃麻黄石膏二物,不过取其辛凉之性,佐桂枝二以和表而清肌热,则是寓微汗于不发之中亦可识也。非若大青龙汤,以石膏佐麻黄,而为发汗驱肌热之重剂也。
桂枝、芍药、甘草、大枣、生姜五味药就是桂枝汤。麻黄、石膏、甘草、大枣、生姜五味就是越婢汤。桂枝汤的比重较重。
在方解中,「名虽越婢辅桂枝,实则大青龙之变制也」,所以不要小看婢女,家中的婢女如果罢工的话,就没人清洁打扫了,老人家也没人照顾了,小朋友上下学也没人接送了,会鸡飞狗跳。
去杏仁,因为杏仁会配合麻黄,发汗的作用会比较明显。恢复芍药,因为芍药「走阴而酸收」。居然一味药的差异,主治就不同。所以,不能随便乱用药,也不要随便加减。
【吴谦按】
桂枝二麻黄一汤,治形如疟,日再发者,汗出必解。而无热多寒少,故不用石膏之凉也。
桂枝麻黄各半汤,治如疟状,热多寒少,而不用石膏,更倍麻黄者,以其面有怫郁热色,身有皮肤作痒,是知热不向里而向表,令得小汗,以顺其势,故亦不用石膏之凉里也。
桂枝二越婢一汤,治发热恶寒,热多寒少,而用石膏者,以其表邪寒少,肌里热多,故用石膏之凉,佐麻桂以和营卫,非发营卫也。
今人一见麻桂,不问轻重,亦不问温覆与不温覆,取汗与不取汗,总不敢用,皆因未究仲景之旨。麻黄桂枝只是荣卫之药,若重剂温覆取汗,则为发荣卫之药;轻剂不温覆取汗,则为和荣卫之方也。
【集注】
吴人驹曰:发散表邪,皆以石膏同用者,盖石膏其性寒,寒能胜热,其味薄,薄能走表,非若芩连之辈,性寒味苦而厚,不能升达也。
「桂枝麻黄各半汤,治如疟状,热多寒少,而不用石膏更倍麻黄者」,其实不到「倍」,只是麻黄剂量高一些而已。「令得小汗,以顺其势。」就是因势利导。
另外吴谦提出桂枝二越婢一汤是「和」营卫,而非「发」营卫。
「今人一见麻桂,不问轻重」,现在的人看到麻桂合方,也不问剂量轻重。「亦不问温覆与不温覆」,桂枝汤服后要温覆,盖被子休息一时许,麻黄汤也须温覆只是不必喝热稀粥。
「总不敢用」,一看到麻、桂就不敢用。有一位○老先生。这位○老先生每次用药都是三分、五分,桂枝、麻黄都只开 5 分、7 分,连甘草都开不到一钱。甚至开一些处方让病人自己去挑选。
其实,包括李东垣,金元四大家中的李杲,他也不太敢用桂枝、肉桂。大概李东垣的方子只有二个方子用到桂枝、肉桂,一个是通关丸(又名滋肾丸),其组成是知母、黄柏、肉桂。知母、黄柏重用,用到二两,(有的方书是一两),但是肉桂只用一钱。因为肉桂入肾,可以扩张血管,使通过肾脏的血液量变大,使排尿量变大。在仲景的肾气丸也是用附子与桂枝达到这种作用。
李东垣另一个用到肉桂的方子是清燥汤。东垣这么多处方中,在《医方集解》中大约共有四十个,不过使用桂枝、肉桂的处方只有这二个。他很害怕桂枝,因为以前很多文献都记载「桂枝汤下咽即毙」。我很怀疑这句话,有这么严重吗?不知道古人是怎么用药的。
很多人不敢用麻黄、桂枝。我也看过有人用蜂蜜炙麻黄,称为炙麻黄。可是炙麻黄就没有发汗力了。
「若重剂量温覆取汗,则为发荣卫之药:轻时不温覆取汗,则为和荣卫之方也」,可见剂量重、喝热稀粥、盖被子、取汗就是发汗的方子。而轻量、不喝热稀粥、不盖被子不取汗就变成了调和营卫的方子了。
吴人驹提到了石膏与黄芩、黄连的比较。不过我认为石膏的作用不能「走表」,石膏主要还是在驾御麻黄。例如:麻杏甘石汤,因为麻黄用到了四两,所以石膏用到半斤来驾御。
【条文】
112、伤寒,无大热,口燥渴,心烦,背微恶寒者,白虎加人参汤主之。
这是第三度接触到白虎加人参汤。
这一度在第 20 条「服桂枝汤,大汗出后,大烦渴不解,脉洪大者,白虎加人参汤主之」。第二度在〈太阳中篇〉第 66 条「欲饮水数升者,白虎加人参汤主之」。这是第三度。
第 20 条告诉了我们:在太阳中风,误治之后的发展过程中,提早演变为阳明病。第 66 条是太阳伤寒,误治之后加速演变成为阳明经病。
而本条第 112 条「伤寒,无大热,口燥渴,心烦,背微恶寒者,白虎加人参汤主之」。「无大热」好像不是很严重,又有「背微恶寒者」好像有表证的样子。但是不要轻忽了。重点在「口燥渴,心烦」。
「背微恶寒」,并不是有表证,而是阳明经病之热,使背部大杼、风门、肺俞、膏肓穴附近的毛细孔张开,出现了一股凉飕飕的感觉,而且摸起来也是凉凉的。
大家可以观察,大部份的人一遭外感风寒,最先感觉不适的也是这一片部位。所以,我在想作背心的用意应该也是在保护这一片风门、肺俞、膏肓的部位保暖。
另外一个部位是肚脐附近,也是要保温,小朋友晚上会踢被子,一定要把肚脐包起来保温。只要背部与肚脐保暖,就不容易感冒。肚脐就是神阙穴,北方人肚脐都要围围兜兜就是这个道理。
【吴谦注】
伤寒,身无大热,不烦不渴,口中和,背恶寒,附子汤主之者,属少阴病也。
今伤寒身无大热,知热渐去表入里也。口燥渴,心烦,知热已入阳明也。虽有背微恶寒一证,似乎少阴,但少阴证口中和,今口燥渴,是口中不和也。背恶寒,非阳虚恶寒,乃阳明内热,薰蒸于背,汗出肌疎,故微恶之也。
主白虎汤,以直走阳明,大清其热。加人参者。盖有意以顾肌疎也。
附子汤证,在以后〈少阴篇〉第 265 条条文会提到,而且在注文中吴谦也会再做一次与第 112 条的白虎加人参汤的比较。最大的鉴别诊断、区分就在于第 265 条的附子汤不会口渴,而本条第 112 条会「口燥渴,心烦」。
「背恶寒,非阳虚恶寒,乃阳明内热,薰蒸于背,汗出肌疎」,并不是因为阳虚、能量不够的恶寒,而是因为阳明经热,使毛细孔张开,汗流出来。皮肤的感觉接受器变敏感了,就产生「汗出肌疎,故微恶寒也」。
因为热邪已经转变为阳明内热,所以用白虎汤。又因为已经「汗出肌疎」所以加人参,可以生津益气,有强心作用,可以预防心脏衰竭。再则因为汗出多,体内水份减少,所以会出现口燥渴的现象,人参有生津止渴作用。
【集注】
喻 昌曰:此条辨证最细,脉必滑而带浮,浑身无大热,又不恶寒,但背间微觉恶寒,是表邪已将罢。其人口燥渴,心烦,是里热已大炽,更不可姑待,而当急为清解,恐迟则热深津竭,无济于事矣。
有一位小男生 1 岁多的○浚铭,3 月 19 日发烧很高的身温,于是来诊,吃了二包药,烧就退了。不久又来复诊,告诉其他病人说:他们已经不再看西医了。全家变成中医家庭。现在中医家庭的数目越来越多,我们的担子也会越来越重。这个小朋友曾经发烧到 41℃,还是坚持不要看西医。整个嘴巴内烂掉了,还是要看中医。
「其人口燥渴,心烦,是里热已大炽,更不可姑待」所以千万不要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,等到发高烧了,就不好治疗。一发高烧,马上血液会有变化,西医一检查,又是一大堆奇怪名词。
有一位小朋友,平时很容易出汗,大便像羊屎一样。2 月 25 日开始呕吐,2 月 26 日发高烧 41.5 度,送到医院作脊髓穿刺,检查半天不知所以然,最后诊断为横断式脊髓炎。最后还是类固醇。
以下第 113、114 条是小青龙汤的「主治证」与「或有证」。
【条文】
113、伤寒表不解,心下有水气,干呕发热而咳,或渴或利或噎,或小便不利少腹满,或喘者,小青龙汤主之。
「或小便不利,少腹满」,肚脐正下方是小腹,小腹的两旁才是少腹。这里的少腹满是因为小便不利,水份都潴留在膀胱,所以少腹满胀。
【吴谦注】
伤寒表不解,谓脉浮紧,头痛身痛,发热无汗,恶寒之证仍在也。心下有水气,谓干呕而咳也,然水之为病不一,故曰或渴或利或噎,或小便不利,少腹满,或喘者,皆有水气之证,故均以小青龙汤如法加减主之也。
经曰:「三焦者,决渎之官,水道出焉。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气化则能出矣。」太阳受邪,若无水气,病自在经。若有水气,病必犯府,府病则膀胱之气化不行,三焦之水气失道。停上焦则或咳或喘或噎,停中焦则或渴或干呕或满,停下焦则或小便不利,少腹满,或下利。凡水所行之处,皆得而病之也。
小青龙汤外发太阳之表实,内散三焦之寒饮,亦汗法中之峻剂,与大青龙汤并得其名。一以治太阳表实之热躁,一以治太阳表实之寒饮也。
吴谦注文一开始也是引述第 54 条「太阳病,或已发热,或未发热,必恶寒体痛呕逆,脉阴阳俱紧者,名曰伤寒」,第 55 条「太阳病,头痛发热,身疼腰痛,骨节疼痛,恶风无汗而喘者」,这些症状就是太阳伤寒仍在。
「心下有水气」,指胃部有水气。「然水之为病不一,故曰或渴或利或噎,或小便不利,少腹满,或喘者,皆有水气之证。」小青龙汤八味药中,有四味是温热的药。还可治口渴,因为有五味子、芍药可敛阴。「或利」小青龙汤也可以治疗拉肚子。「或小便不利,少腹满」小青龙汤也可以治疗小便不利,水分潴留在膀胱引起的少腹满。
最近我看了一位病人,他服了小青龙汤之后居然出现小便频数的现象,真的很有意思。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中没有任何一味药有利尿作用,但是药理机转就会使小便增多。所以越念《伤寒》、《金匮》,再作临床后,就有更深一层的感触,每念一次就多一层的感触,有更深一层的心得。
《内经》·〈灵兰秘典论〉:「三焦者,决渎之官,水道出焉。」三焦是主管气化,在《难经》〈第三十一难〉:「三焦者,水谷之道路,气之所终始也」。
《内经》·〈灵兰秘典论〉:「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」,膀胱可以说是水利局的局长。
在第 24、25 条曾经提过:水在上焦会咳喘,水在中焦会心下悸,水在下焦会苦里急。而在此处「膀胱之气化不行,三焦之水气失道」会产生「停上焦则或咳或喘或噎。停中焦则或渴或干呕或满。停下焦则或小便不利,少腹满,或下利。」
我们人体的水分,如果身体机能正常,当然会正常的运作。但如果机能不正常,就会造成该部位的病变。就是「凡水所行之处,皆得而病之也」。
大青龙汤「治太阳病表实之热燥」,而小青龙汤「治太阳表实之寒饮也」。所以在《金匮》第十五章〈水气病篇〉注文中就告诉我们:腰以上有水气,用发汗法,可用大青龙汤与小青龙汤。腰以下有水气,用利尿法,可用猪苓汤或五苓散。
在《金匮》第十三章〈痰饮篇〉的条文中也提到「病溢饮者,当发其汗,大青龙汤主之,小青龙汤亦主之」。
【集注】
程 知曰:此明伤寒表证未解,水积心下,散寒涤饮法也。
汪 琥曰:《明理论》云:青龙主风寒两伤之疾固已。伤寒表不解,则麻黄可以发。中风表不解,则桂枝可以散。惟其表不解,而又加之心下有水气,则非二汤所能发散,必以小青龙汤,始可祛除表里之邪气尔。
《明理论》就是成无己的《伤寒明理论》,元朝末年、明朝初年成无己第一位注疏仲景的《伤寒论》。成无己写了《伤寒明理论》,应该是中华书局和力行书局有出版此书。
以前我曾经逛旧书摊,发现有力行书局印皇甫谧先生的《甲乙经》,我一次买了 100 本分别送人。也买了好多本《伤寒明理论》。其实有空我们可以再去找,因为中医书的销路有限,很多书卖不掉。所以很感谢古铁君学长跟○○杂志社交涉,把《中国医学大成》一套 8500 元卖出来。我以前买了一套,还是透过关系用员工价买一万多元,我真是大亏本。就像以前向华岗书局买了一本《圣济总录》,定价 800 元,说好说歹打八折 640 元,结果二十年后我看到一个广告:《圣济总录》一本 400 元。所以买古书也不要抢着买,陈伯坛有二本书:《读过伤寒论》、《读过金匮》二本书定价大概要二万元,现在可能不用 5000 元。
现在我想再多买三套《中国医学大成》,因为我们诊所有三位医师,我想一人送一套,鼓舞士气。四个医师一个月看了 8000 多人次的纯内科,尤其星期天早上我一诊就看了约 400 人次。不过以后会停掉一些诊,太累人了,改成上课。
不过一些奇奇怪怪的病症还是会跑来看。最近就看了二例的肺癌病人。一例是交通大学研究所的二年级许学生,吐血、流鼻血。西医宣判为肺癌,要在胸腔挖一个洞。结果吃药到第五天不吐血也不流鼻血了。
现在的新兴人类爱吃冰,晚上又不早睡,看电视、打电脑、上网路。有一位阿郎先生 59 年次,每天熬夜,结果一感冒就破坏血液系统,医院就宣判为血癌。
还有一位 72 岁的王老师,住在永和,也是咳出血块,西医也是马上宣判为肺癌。以前王老师都没有任何症状,壮得像牛一样。只是一次感冒之后咳血,西医就判为肺癌要放、化疗。
我一直希望开一堂临床课,把我看过的病例告诉大家,让大家都会看病,西医就不会瞧不起我们,还会主动介绍病人给我们。长庚有一位谢医师,他的太太,全身无力,双腿无力不能动,她说她真正体会到「手无缚鸡之力」的感觉,她连端碗的力量都没有。服药第一周没有反应,第二周已经有感觉了,现在是第三周。她之前看过很多医师,作过很多检查,诊断是肌肉神经炎,看了很多年没有效。
【小青龙汤方】
麻黄三两;去节 芍药三两 五味子半升 干姜二两 甘草三两;炙 半夏半升;洗 桂枝三两 细辛三两
右八味,以水一斗,先煮麻黄,减二升,去上沫,内诸药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。
【加减法】
若渴,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。
若噎者,去麻黄加附子一枚,炮。
若小便不利少腹满,去麻黄加茯苓四两。
若喘,去麻黄加杏仁半升,去皮尖。
若微利,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,熬令赤色。
【吴谦按】
加荛花如鸡子大,熬令赤色,此必传写之误。盖《本草》荛花即芫花类也,用之攻水,其力甚峻,五分可令人下行数十次,岂有治停饮之微利,而用鸡子大之荛花者乎?似当改加茯苓四两。
小青龙汤其实也是麻、桂合方,不过有些变化。
因为在条文中有「或渴、或利或噎,或小便不利,少腹满,或喘者」的或有证,所以有加减,发展出五个加减法。
「若渴,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」,因为半夏辛燥,所以去半夏。栝蒌根又名天花粉,能生津解渴。
「若噎者,去麻黄加附子一枚(炮)」,如果咽喉一直像有东西梗住的感觉,去掉麻黄改成附子,是因为寒甚,用附子来温散的意思。
「若微利,去麻黄加荛花如鸡子,熬令赤色」,把荛花捏成像鸡蛋大,然后熬成红色,因为芫花有毒,熬成红色,破坏其生物碱,就较没有毒性。芫花是大戟科植物,与蓖麻、巴豆、大戟同科。就像三年前引起中毒事件的减肥药(守宫木)也是大戟科植物,加热以后就几乎没有毒性。东南亚地区是当成菜炒来配饭吃,我们台湾却生打成汁,没有加热,而且三餐当饭吃,早中晚各喝 2000c.c.,累积毒性太多,最后心脏毛病,死掉好几个人。
吴谦的按文,认为第五个加减法中的荛花,就是大戟科的芫花,是峻下有毒的药。所以认为如果有拉肚子的现象,还是加茯苓四两。因为在第 100 条中,如果用赤石脂禹余粮汤治疗腹泻仍然没有效,就「当利其小便」。由此角度,用一点利尿剂,把肠管中的水份引到小便道,这样就可改善腹泻的症状。
【方解】
太阳停饮有二:一中风有汗,为表虚,五苓散证也。一伤寒无汗,为表实,小青龙汤证也。
表实无汗,故合麻桂二方以解外,去大枣者,以其性滞也。去杏仁者,以其无喘也,有喘者,仍加之。去生姜者,以有干姜也,若呕者,仍用之。佐干姜细辛,极温极散,使寒与水俱得从汗而解。佐半夏逐痰,以清不尽之饮。佐五味,收肺气,以敛耗伤之气。
若渴者,去半夏加花粉,避燥以生津也。若微利与噎,小便不利,少腹满,俱去麻黄,远表而就里也,加附子以散寒,则噎可止。加茯苓以利水,则微利止,少腹满可除矣。
此方与越婢汤,同治水饮溢于表,而为腹胀水肿,宜发汗外解者,无不随手而消。
越婢治有热者,故方中君以石膏,以散阳水也。小青龙治有寒者,故方中佐以姜桂,以散阴水也。
【集解】
柯 琴曰:两青龙俱治有表里证,皆用两解法。大青龙是里热,小青龙是里寒,故发表之药相同,而治里之药则殊也。此与五苓同为治表不解,而心下有水气。然五苓治水之蓄而不行,故专渗泻以利水,而微发其汗,使水从下而去也。此方乃治水之动而不居,故备举辛温以散水,而大发其汗,使水从外而出也,仲景发表利水诸法,精义入神矣。
赵 良曰:溢饮之证,《金匮》云:当发其汗,小青龙汤治之。盖水饮溢出于表,荣卫尽为之不利,必仿伤寒荣卫两伤之法,发汗以散其水,而后荣卫行经脉通,则周身之水可消,必以小青龙汤为第一义,于此可类推矣。
吴谦在方解中,先比较了五苓散与小青龙汤。
小青龙汤是麻桂合方的变化。因为大枣是甜的,会滞腻,所以去大枣。因为条文主要证并无喘,所以去杏仁,不过在或有证中,或喘还是加杏仁。因为已经有干姜,所以不再用生姜,不过如果呕吐严重,还是可以再加生姜。用很辣的干姜、很麻的细辛是为了温散寒水,由发汗而解。用半夏逐痰饮。用酸收的五味子来敛肺气。
接着是或有证的加减法:其中「若微利与噎,小便不利,少腹满,俱去麻黄」是因为没有表证。而「加附子以散寒,则噎可止」,可见是寒闭证,因为寒闭而使喉咙好像有物梗住,发不出声音,所以用附子来温散。
我记得有一个病例:去年 2 月 22 日很冷的日子,有一位女病人完全没有声音,曾经去妇幼医院诊治,诊断为声带发炎,给了一星期的消炎药。结果还是没有声音,而且吃消炎药后胃痛受不了。最近来找我看,我问了几个问题:吞口水会不会痛?回答不会痛。看她的喉咙也没有红肿热痛,然后她告诉我,她脖子包围巾会比较舒服,声音能发出一点点。我开了麻黄附子细辛汤,因为这是寒闭证,所以方中有附子,再加菖蒲、蝉蜕,吃了一包药声音就出来了。像这一类喉咙没有红肿热痛,吞口水没有异常,只是声音发不出来,应该不能诊为发炎。应该是寒闭证,所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一吃就好了。
如果病人觉得咽喉有东西梗塞,我们第一个要考虑的是《金匮要略》妇科的半夏厚朴汤,「妇人咽中如有炙脔,半夏厚朴汤主之。」咽喉中好像有块肉贴住,好像吃酸梅一样,梅核卡在喉咙中,吞不进又吐不出来,所以又称之「梅核气」。梅核气是一种情绪病,情绪越压抑,咽喉就越紧,甚至连讲话都讲不出来。
「此方与越婢汤,同治水饮溢于表,而为腹胀水肿,宜发汗外解者,无不随手而消」,越婢汤治疗水肿效果相当灵光,再加白术的越婢加术汤效果更好。尤其腰部以上的水肿、眼胞肿胀,效果极好。
「越婢治有热者,故方中君以石膏,以散阳水也。小青龙治有寒者,故方中佐以姜桂,以散寒水也」,越婢汤与小青龙汤都可以治疗「水饮溢于表」「宜发汗外解者」,一寒一热,以后在《金匮要略》第十三章〈痰饮篇〉与第十五章〈水气病篇〉会再谈到。
集解中,柯琴:「大青龙是里热,小青龙是里寒,故发表之药相同,而治里之药则殊也。」大青龙的治里药是石膏,而小青龙汤为干姜,当然芍药、五味子也是里药。
接着柯琴比较了五苓散与小青龙汤。
「五苓治水之蓄而不行」,五苓散治蓄水证为主,所以「专渗泻以利水」用茯苓、猪苓、泽泻与白术,「而微发其汗」指桂,因此五苓散主要是把水由小便道排出。
而小青龙汤「乃治水之动而不居」,小青龙汤的饮证是分布在全身,不只是蓄积在一处。「大发其汗,使水从外而出也」主要是靠皮肤毛细孔发汗。
不过我刚刚提过的病例,吃了小青龙汤居然也会增加排尿量与排尿次数,很奇妙的事情。
赵良:「溢饮之证,《金匮》云:当发其汗,小青龙汤治之」就是在《金匮》的第十三章〈痰饮篇〉。
谈到痰,有个简单的辨别法。如果痰是黄黄黏黏稠稠的属于热证,用麻杏甘石汤。如果是稀稀白白泡沫状的,可以当作寒饮,用小青龙汤。如果是介于二者之间,用苓桂术甘汤。
小青龙汤的适用范围很广,可以治痰饮,在条文中有「或喘者」所以可以治疗气喘病、寒实证的喘病、哮喘病。另外初期的肾脏病引起皮肤表层的水肿,可以根据「肺为水之上源」、「肺主皮毛」的观点,使用小青龙汤。但如果后期肾脏病引起的全身水肿,属于肾功能低下的。就不适用小青龙汤了。
另外,寒证的支气管炎、喘息、百日咳、湿性胸膜炎、鼻炎、关节炎等,适用范围很广。
当年谢贵雄教授的气喘研究计划,第一年用四君子汤加补骨脂与五味子来治疗脾虚兼肾虚型的气喘,用六味地黄丸治疗肾虚型,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型。第一年的研究报告已经出来,疗效颇高。
第二年用生脉饮加冬虫夏草。第三年真正进入辨证分型,寒实证用小青龙汤,虚证用四君子、六君子汤,而热实证用麻杏甘石汤,然后再加减用药。
台北市○○医院有开了一诊气喘特别门诊,据我所知,他们的常用方是苏子降气汤,苏子降气汤中有半夏、桂、厚朴、当归等温热药物,如果痰黄黄稠稠是热证气喘的话,用苏子降气汤是不适合的。
另外他们也常用定喘汤,定喘汤是麻黄汤、麻杏甘石汤变化出来的方子,因为定喘汤中有桑白皮、黄芩、款冬花,可以看出定喘汤是偏于治疗热证气喘的方子,如果痰稀稀白白的寒证就不合适。
要有这种简单的辨证思维,用药方向才不会离谱,偏离方向。西医治疗气喘没有这种思维,用气管扩张剂或类固醇来扩张气管,只能治标。
当然还要配合饮食的控制。大家可以仔细观察气喘的小朋友,几乎都是爱吃冰冷饮。
小青龙汤也可以治疗鼻子过敏、眼睛过敏,鼻子很痒,眼睛很痒,然后一直打喷嚏、鼻流清涕流不止、流眼泪流不停。一天可以用掉一包卫生纸的。我用了小青龙汤,如果鼻水、眼泪很多再加入二术,苍术与白术,效果相当良好。如果还是流不停,就再加车前子、茯苓,上下分消,增加排尿量,排除多余水分。如果眼睛痒,就再加木贼草、茺蔚子、蝉蜕,也可以加防风。尤其很多小朋友眼痒、鼻痒,每天一直揉啊揉啊!用木贼草等这些药效果不错。
以前省立台北医院眼科主任蓝○福主任,他有一天问我:为什么眼睛痒、眼睛过敏用小青龙汤,为什么有些病人有效?有些病人没效?我告诉他,寒证的病人用小青龙汤有效。热证的病人用小青龙汤没有效,而且不但没有效还会变得更糟。
蓝主任也是一位对中医眼科有兴趣的人,他遇到眼睛痒的病人会推荐自行用小青龙汤试试。因为眼睛痒每天洗眼,点眼药水也不是办法。
另外泪囊阻塞流不出泪水的,有二个病例。一位姓李的小朋友,一岁二个月,每次嚎啕大哭,没有眼泪,父母观察了很久,最后找眼科大夫,诊断为泪囊阻塞症,要开刀手术。不过,父母害怕小朋友会乱抓眼睛,不敢开刀,来找我看诊。我用小青龙汤加远志、菖蒲通窍,小青龙汤中的细辛也可通窍。吃药到第十一天,父母很高兴跑来,小朋友终于哭出眼泪了。
有一位郑姓出版商的太太,下眼胞整个有一小粒一小粒突出来,像脂肪瘤一样,他到大陆湖南长沙看了很久,没有效果。我用小青龙汤,加木贼草、远志、茺蔚子等药。这味茺蔚子,是民国 82 年我随中国医药学院陈梅生院长等二十多位,一起到大陆两岸交流,第一天到广州中医学院(目前已改制为广州中医药大学)。和他们的高级领导交流,那时候有一位老教授邓铁涛老教授,邓老喜欢用茺蔚子来治疗眼科疾病。茺蔚子就是益母草子,益母草本身是唇型科植物,有活血化瘀的作用,也有降压作用。
唇型科的植物中,丹参就是很好的活血化瘀药,益母草也是。而茺蔚子不但能活血化瘀,同时也是很好的眼科用药,有明目作用。所以与邓老交流以后,我在眼科方面常用茺蔚子。
小青龙汤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处方,只要掌握是寒实证的,可以用小青龙汤。
另外提到,我们写处方一定要工整,不要写简体字,半夏就是要在立夏到夏至之间采取,所以叫半夏,不要写成「半下」不上不下的。牛膝不要写成「牛七」,郁金不要写成「乙金」。肉苁蓉不要写成「昌阳」。我们写处方是给药店的人看的,要写工整。剂量也不要简写,万一细辛开五分,药房抓药看成五钱,细辛抓五钱万一出状况就很糟糕。总之,写字要工整,以后还会变成墨宝。
【条文】
114、伤寒,心中有水气,咳而微喘,发热不渴,服汤已,渴者,此寒去欲解也,小青龙汤主之。
【吴谦按】
小青龙汤主之六字,当在发热不渴之下,始与服汤已渴者之文义相属,岂有寒去欲解,而更服小青龙汤之理乎?
在整部《伤寒论》中,有关小青龙汤的条文就这第 113、114 两条。但在《金匮》中就比较多,在第七章〈肺痿、肺痈篇〉就出现,在第十三章〈痰饮篇〉、第十五章〈水气病篇〉,到了后面的妇科也出现过。
吴谦按文,认为要把「小青龙汤主之」搬到「发热不渴之下」。不过我们提过仲景的写作文法有很多倒装句,大家应该都了解。所以也可以把第 114 条念成「伤寒,心中有水气,咳而微喘,发热不渴,小青龙汤主之」这是第一段。第二段「服汤已渴者,此寒去欲解也」。
理论上大部份的病人服小青龙汤后会有口渴的现象。但我之前报告过,我有一位病人,服了小青龙汤之后,不但不会口渴,小便量与小便次数居然还增多。这个病例可以作以后补充注解《伤寒论》。
就像,降眼压,我用苓桂术甘汤加车前子、牛膝效果极佳。这种临床案例在古人的医书与现代的文献找不到。眨眼睛,用葛根汤加秦艽、钩藤钩效果极佳。也是我自己的临床经验与体会。以后都可以作为注解《伤寒论》的补充资料。或者放在医案中,让大家参考。
我一向毫无保留,很多的演讲录音带流出去。像竹东有一个电台,就每天播放我的录音带,事先也没知会我,我就觉奇怪,怎么有很多竹东的病人跑来台北。病人说听了电台节目,奇怪我自己反而不知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