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论第二十三讲
【条文】
139、阳明病法多汗,反无汗,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,此以久虚故也。
【吴谦注】
阳明病法当汗多,反无汗,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,以其人胃气久虚,邪郁于太阳之表,阳明肌腠不能宣发作汗故也。宜葛根汤小剂微汗,和其肌表,自可愈也。
在 130 条就说过「阳明外病云何?身热汗自出,不恶寒反恶热」。在篇首也提到过,无论经病腑病,一定都汗出多,阳明病是会发高热,39.5-40 度以上,一定会兴奋交感神经,一定会出汗很多。现在「反无汗」,这样原本要由汗腺排出体外的废物邪气无法排出,堆积在皮下。所以干扰了皮下的感觉神经,有冷热、痛痒的神经。尤其痒觉神经就会「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」就是痒的感觉。
为何会反无汗,原因是其人脾胃较虚弱,重点是「胃气久虚」。仲景在此条并无出方。但吴谦用葛根汤小剂微汗,和其肌表。
因此,我临床上经常用葛根汤来治疗皮肤病,因为有桂枝汤原方来调和营卫,用葛根为阳明经药,对肌肉有松弛放松缓解紧张之作用。针对毛细孔,有桂枝汤调和,配合麻黄一味稍稍兴奋交感神经,微汗,和肌表。
【集注】
汪 琥曰:按此条论仲景无治法,常器之云可用桂枝加黄芪汤。郭雍云:宜用桂枝麻黄各半汤。不知上二汤皆太阳经药,今系阳明无汗证,仍宜用葛根汤主之。
魏荔彤曰:阳明病法应多汗,今反无汗,但见身如虫行皮中状者,此邪热欲出表作汗,而正气衰弱,不能达之也。
常器之认为用桂枝加黄芪汤,这是比葛根汤更虚一层的病人才适当,因为黄芪有补气的作用。郭雍(宋朝人),认为用麻桂各半汤,也是桂枝系列。
应该使用桂枝系列都有效,但汪琥认为阳明无汗之证,宜用葛根汤,与吴谦看法相近。
近代伤寒大家,曹颖甫,(由于曹先生,擅用承气汤,而且看病往往一帖见效,又被称为曹承气,或曹一帖)著作有《伤寒》、《金匮注证发微》二书。认为此条条文,有“反无汗、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”,如果有水湿,就可以选择《金匮要略》〈风湿病篇〉,〈水气病篇〉有一个处方,「防己黄芪汤」有防己可利湿。但我在前年,治疗一位尿毒病人,用防己黄芪汤,结果病人肚子绞痛,加入平胃散或芍药甘草汤,还是绞痛,停药后就不绞痛。因此思考可能是木防己与汉防己的差异。
汉防己是防己科,木防己是马兜铃科的,是不同科别的,就像五加皮有南五加、北五加不同科,烟酒公卖局卖的双○五加皮药酒,如果用了萝摩科的五加皮,可能会有药物中毒的现象。
因此 139 条可用桂枝加黄芪汤。可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或葛根汤。湿重的有人主张用防己黄芪汤。用防己黄芪汤可以再加麻黄,增强发汗效果,把皮下堆积废物代谢出来。
【条文】
140、阳明病,初欲食,小便反不利,大便自调,其人骨节疼,翕翕如有热状,奄然发狂,濈然汗出而解者,此水不胜谷气,与汗共并,脉紧则愈。
在 129 条说过「阳明病,若能食,名中风。不能食,名中寒」。140 条这里说「初欲食」这与中风有关。阳明病一般是「小便自调,大便不利」,这里反而是「小便反不利,大便自调」,这是水分代谢流向有问题,水分一旦渗到组织甚至肌肉,就会引起「骨节疼」、酸痛。水停蓄在组织久了,会有微微发热的现象。「奄然发狂」是突然情绪不稳定。「谷气」指正气、营养物质。
【吴谦注】
阳明病,初欲食,知其从中风热邪传来也。
阳明受邪,当小便数,大便鞭,今小便反不利,大便自调,知津未伤而胃自和,不成里实也。既不成实,则在经之邪本轻,可自愈也。
若其人骨节疼,翕翕如有热状,是太阳之表未除也。
奄,忽也,忽然发狂。
濈然汗出而解者,盖以太阳传来之邪本轻,阳明所受之邪自浅,津未伤而胃自和,仍当还表作解也。
然必待发狂而解者,此胃中水气,不胜初欲食之谷气,谷气长阳化热,水不胜热,酿汗共并而出,所以发狂作解也。
凡将汗解,脉必先浮,今言脉紧则愈者,亦邪还于表,欲解应见之脉也。
在 88、89、90 条「有其人如狂」,「其人发狂」的症状,是蓄血症,与这里不同。但要在临床上找到「发狂作解」的病例很少,因正气不虚,就「奄然发狂,濈然汗出而解」,很难去评估探讨,不过仲景每一个条文都忠实地记录,也许有一天,临床上我们会遇到才是。
【条文】
141、伤寒,发热无汗,呕不能食,而反汗出濈濈然者,是转属阳明也。
【吴谦注】
伤寒发热无汗,呕不能食,为太阳之邪欲传也。若无汗,为太阳阳明之表尚在,汗之可也,今反汗出濈濈然者,是邪已转属阳明之府,可下不可汗也。
140 条是「初欲食」是中风传来的,141 条这里是「呕不能食」与中寒有关,这是根据 129 条来区分,来比对的。如果是「伤寒,发热无汗」可以用发汗法,可用前条注文的葛根汤。
「反汗出濈濈然」就和 130 条之阳明外证「身热,汗自出」一样,所以说「转属阳明也」。
【集注】
成无己曰:伤寒发热无汗,呕不能食者,太阳受病也,若反汗出濈濈然者,是太阳之邪转属阳明也,故经曰:阳明病法多汗。
方有执曰:呕不能食,热入胃也,反汗出者,肌肉着热,肤腠反开也。
程应旄曰:太阳本证现在,而反汗出濈濈然者,虽表证未罢,已是转属阳明也,濈濈连绵之意,即俗云「汗有一身不了,又一身」是也。
成无己说的“阳明病法多汗”,指 139 条。方有执说的“肌肉着热,肤腠反开”,肤腠反开是指皮肤毛细孔反开所以反汗出。程应旄说的“汗有一身不了,又一身是也”就是流汗擦干了又流,就像夏天吃热汤面,马上就会汗出“濈濈然”了。
【条文】
142、伤寒脉浮,发热无汗,其表不解,不可与白虎汤。渴欲饮水,无表证者,白虎加人参汤主之。
142 条可以和前面第 20 条,66、112 条比较。20 条是「服桂枝汤,大汗出后不解」,服了桂枝汤不当,出现了阳陷于里,邪已入阳明,所以「大烦渴,脉洪大者,白虎加人参汤主之」。第 66 条出现「大渴,舌上干燥而烦,欲饮水数升者,白虎加人参汤主之」。第 112 条出现「口燥渴,心烦,背微恶寒者,白虎加人参汤主之」,(在 112 条曾提过,112 条背微恶寒,是实证、热证,要与 265 的虚证、寒证之背恶寒附子汤证比较)。
这里 142 条是白虎汤的禁忌症,与白虎加人参汤的适应症。有表证不可以用白虎汤。无表证,渴欲饮水,可用白虎加人参汤。
【吴谦注】
伤寒之邪,传入阳明,脉浮,发热无汗,其表不解者,虽有燥渴,乃大青龙汤证,不可与白虎汤。
即有阳明渴欲饮水热证,应与白虎者,亦必审其无太阳表证,始可与也。
加人参者,以其脉浮不滑,非有余也,且欲于大解热中,速生其津液也。
【集注】
郑重光曰:此申明用白虎汤之法,以白虎但能解热而不解表,若稍带外感,有无汗、恶寒,身痛、头疼之表证,慎不可用也。
【白虎加人参汤方】
于白虎汤方内加人参三两,余依白虎汤方。
白虎加人参汤,于〈太阳上篇〉第 20 条,〈中篇〉66 条,〈下篇〉112 条,上中下三篇各出现一次,有些是人为因素诊治不当(20、66 条),有些是邪入里(112 条),而使提前演变为阳明经病。这是提醒我们,太阳病如果诊治不当,会提早演变为阳明经病,此时可用白虎加人参汤来缓解热象,生津止渴。
【条文】
143、伤寒脉浮滑,此以表有热,里有寒,白虎汤主之。
【吴谦按】
王三阳云:经文“寒”字当“邪”字解,亦热也。其说甚是,若是寒字,非白虎汤证矣。
这条“里有寒”,“寒”字也是历朝历代争论的问题。因为白虎汤中有知母、石膏等寒药,不应该用在寒证。这在《冷庐医话》一书中,有一段医话,谈及浙江省祥符县,一位书生误用白虎汤的故事,大家可以参考。
王三阳,吴谦认为把“寒”字改为“邪”字。“里有邪”这是合理的解释。
其实中医的“寒”字不只可当症状,也可以当病因,此条文也可理解成「受了寒邪,但临床转变出“热”证」,这也可以解释。
【吴谦注】
此言伤寒,太阳证罢,邪传阳明,表里俱热,而未成胃实之病也。
脉浮滑者,浮为表有热之脉,阳明表有热,当发热汗也。滑为里有热之脉,阳明里有热,当烦渴引饮,故曰:表有热,里有热也。
此为阳明表里俱热之证,白虎乃解阳明表里俱热之药,故主之也。
不加人参者,以其未经汗,吐、下,不虚故也。
吴谦注文就直接解释成「表里俱热」了。“未成胃实之病”是指尚未出现大便鞭,大便难的症状。
基础脉学中六脉提纲:“浮沉、迟数、滑涩”,其中浮、滑、数,是属于阳脉。
【集注】
程 知曰:滑则里热,云浮滑则表里俱热矣,大热之气得辛凉而解,犹之暑暍之令,得金风而爽,故清凉之剂,以白虎名之。又曰:厥阴条中有伤寒,脉滑而厥者,里有热也,白虎汤主之,可证此条之非里有寒矣。
魏荔彤曰:此里尚为经络之里,非藏府之里,亦如卫为表,荣为里,非指藏府而言也。
【白虎汤方】
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;碎 甘草二两;炙 粳米六合
右四味以水一斗,煮米熟汤成去滓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「脉滑而厥」,厥就是四肢冰冷。在临床上常看到发烧 40 度以上,但却手脚冰冷。屡见不鲜。以后〈厥阴篇〉会再提及。
白虎汤中知母、石膏,是寒药。借助炙甘草、粳米来缓和其寒性。
知母性寒,能解热。而体温上升,体内水份由体表蒸发变多,体内水分减少。而且体内血液之酸碱值会改变。石膏钙离子可以平衡之。而且生石膏有结晶水,结晶水之释放,可解热,并增加组织间之水分,所以石膏重用到一斤。
很多人认为西医退烧比较快,其实中医只要辨证正确,往往一包药就可以退烧,缓解热象。
临床病例
新竹胜利路有一位 12 年次,台大医科毕业的吴医师,曾经持续发烧近四个月,由省立新竹医院转到林口长庚医院,最后转到台大。因为是台大毕业的老校友,住进台大医院新大楼,作尽各项检查找不出原因。持续反复地发烧退烧,这就是往来寒热。那阵子台大医院上上下下都知道这一号病人。我前去看诊时,先排除结核与疟疾的可能。我把此病诊为少阳病往来寒热来治疗,处以小柴胡汤,因有腹泻症状合七味白术散,再加地骨皮、鳖甲等。吃到第三,四包药,就退烧了。一直到今日,完全正常。
后来又介绍他台大的同班同学,在中坜开妇产科西医院的詹医师来看病。其症状是每天发烧,一发烧就嘴唇肿,眼睛肿,发烧了 10 个月以上。我处方小柴胡汤合七味白术散,或小柴胡汤合竹叶石膏汤。加减来治疗,没多久就出院,亲自来诊。
【集解】
柯 琴曰:阳明邪从热化,故不恶寒而恶热。热蒸外越,故热汗出,热烁胃中,故渴欲饮水。邪盛而实,故脉滑。然犹在经,故兼浮也。盖阳明属胃,外主肌肉,虽内外大热而未实,终非苦寒之味所宜也。石膏辛寒,辛能解肌热,寒能胜胃火。寒能沉内,辛能走外,此味两擅内外之能,故以为君。知母苦润,苦以泻火,润以滋燥,故用为臣。甘草、粳米调和于中宫,且能土中泻火,稼穑作甘,寒剂得之缓其寒;苦剂得之平其苦,使二味为佐,庶大寒大苦之品,无伤损脾胃之虑也。煮汤人胃,输脾归肺,水精四布,大烦大渴可除矣。白虎为西方金神,取以名汤,秋金得令,而炎暑自解。方中有更加人参者,亦补中益气而生津也,用以协和甘草粳米之补,承制石膏知母之寒。泻火而土不伤,乃操万全之术者也。
柯琴的注文中,「热烁胃中」,「烁」有消耗的意思。因为「虽内外大热而未实,终非苦寒之味所宜」,所以不用苦寒攻下如大黄芒硝之药。
方义中:知母为百合科植物,和百合、天冬、麦冬同科,不会很苦。(百合科唯一会苦的是芦荟)。「中宫」是指肠胃系统。
中国古老传统有四大守护神:东方青龙属木,南方朱雀属火,西方白虎属金,北方真武属水。在伤寒方中有这些代表的方剂名,唯一没有的是朱雀汤。由于「朱」是红色,有人认为是十枣汤。
宋朝钱乙,制方颇有仲景精神,东有泻青丸,西有泻白散,南有导赤散。北方有百祥圆(一味大戟泻水)。
可恶的是,有一次全国制药公会开会。有个人,自己中国人不懂中国传统文化,开会时竟然提出「为了保护野生动物,中药的处方白虎汤、青龙汤不能作,不能输入美国」。这种连自己的传统文化都不懂的人,实在跟「洋奴」没有两样,真是可恶。
注文中,「白虎汤加人参来协助甘草,粳米益气生津,制衡石膏之寒」。「乃操万全之术」。所以临床上如不敢用白虎汤,就用白虎加人参汤吧。连白虎加人参汤都不敢用,就选择竹叶石膏汤、麦门冬汤吧!
因为这些方的演变关系如下:白虎汤加人参就是白虎加人参汤。白虎加人参汤去知母,加入竹叶、麦冬、半夏就是竹叶石膏汤。竹叶石膏汤去竹叶石膏加入麦门冬、大枣就是麦门冬汤。
竹叶石膏汤再加四物再加黄芪、黄芩、就是竹叶黄芪汤。
【条文】
144、病人烦热,汗出则解,又如疟状,日晡所发热者,属阳明也,脉实者,宜下之;脉浮虚者,宜发汗。下之与大承气汤,发汗宜桂枝汤。
【吴谦注】
病人,谓病太阳经,中风伤寒之人也。
太阳病烦热,汗出则应解矣。今又寒热如疟状,每至日晡所即发潮热。日晡者,乃申酉阳明王时,故曰「属阳明也」。
证虽如此,当审其果尽归阳明耶?抑或尚兼太阳也?故又当以脉辨之。
若脉实者,邪已入里,则汗出潮热,为阳明下证,宜与大承气汤下之。
若脉浮虚者,邪尚在表,则寒热如疟,仍属太阳当汗之证也,宜与桂枝汤汗之。
“如疟状”在条文 108、109,麻桂各半汤,那里也有类似症状,可以比较。
如疟状,就是忽冷忽热的意思。“日晡所发热者”,「日晡所」就是指下午,闽南话“下晡”,客家话“今晚晡”。往往一些古语,要用闽南语、客语来念,有人可以闽南话念《诗经》,有人用闽南话背《汤头歌》,据说《内经》也可以用闽南话念。如《内经》中土运太过称为「敦阜」用国语念不生动,也不知其意。用闽南语念,“敦阜”“肚子敦阜”(音ㄉㄨˋㄉㄨˋ)就很生动,有意思,胀胀的意思。
阳明病发热都在「日晡所」,即申时(下午 3-5 点)酉时(下午 5-7 点)。因此可以用发热的形式来分类分型。
但要注意在下午时段会发热的疾病还包括(1)风湿性关节炎(2)肺结核(3)疟疾。风湿性关节炎会伴随膝踝关节的疼痛。肺结核病会体型瘦,长期咳嗽,咳血。而疟疾是忽冷忽热,与阳明之定时发潮热不同。
中医可根据发烧的类型来分证型,西医往往就是找有无感染、有无病菌。一旦找不到,就归为不明原因热,通常也无适当的药,最后就用类固醇。
临床上常见就是这一类西医认为不明热的病人,包括上述的二位台大毕业西医,新竹胜利路的吴小儿科医师:中坜妇产科詹医师。我曾经看过长期发烧三年之久的病人。
“脉实者,宜下之”,“脉浮虚者,宜发汗”写在前就是先点出治疗原则,后段再提出方药来治疗。可见仲景重视的是方法、治疗原则。我们也可以把条文重排成「脉实者,宜下之,下之与大承气汤;脉浮虚者,宜发汗,发汗宜桂枝汤。」
这条文是由脉来区分「里实证」与「表虚证」。里实用下法,大承气汤。表虚用桂枝汤。
【集注】
程 知曰:病人得汗后,烦热解,太阳之邪将尽未尽,其人复如疟状,日晡时发热,则邪入阳明审矣。然虽已入阳明,尚恐未离太阳,故必重辨其脉。脉实者可下。若脉浮虚者,仍是阳明兼太阳,便宜汗而不宜下也。
【条文】
145、太阳病,若吐,若下,若发汗后,微烦,小便数,大便因鞭者,与小承气汤和之愈。
【吴谦注】
太阳病,若吐、若下、若发汗后不解,入里微烦者,乃栀子豉汤证也。
今小便数,大便因鞭者,是津液下夺也,当与小承气汤和之,以其结热未甚,入里未深也。
小便数,水份由小便道排出,肠道的水分减少,大便就变鞭。但“若吐,若下,若发汗”已经消耗身体内之水份津液,因此就算出现大便鞭的症状,慎重起见,还不可以用大承气汤来攻下,而用作用较缓和的小承气汤来“和”之。
【集注】
喻 昌曰:微烦小便数,大便因鞭,皆是邪渐入里之机,故用小承气汤和之。
程应旄曰:吐下汗后而见烦证,征之于大便鞭,固非虚烦者比。然烦既微而小便数,当由胃家失润,燥气客之使然。胃虽实,非大实也,以小承气取其和也,非大攻也。
【小承气汤方】
大黄四两 厚朴二两;去皮,炙 枳实三枚;大者,炙
以上三味,以水四升,煮取一升二合,去滓,分温二服。初服汤当更衣,不尔者,尽饮之,若更衣者,勿服之。
小承气汤用生大黄。三味药一起煎煮。煮取一升二合(360c.c.),分温二服,一次吃六合(180c.c.),第一次吃后会上厕所。没反应的话,再把剩下的六合喝完。如果有上厕所就不要再喝了。
【条文】
146、趺阳脉浮而涩,浮则胃气强,涩则小便数,浮涩相搏,大便则鞭,其脾为约,麻仁丸主之。
因为结肠水分吸收太多,导致水分由泌尿道带出体外所以小便数,相对的大肠内的水份变少,大便就变鞭。在临床上很多老人家晚上要上七八次厕所小便,几乎每一个钟头都起来,也有的人几分钟就想小解,临床上看过一位由高中开始到现在二十几年每半小时就想小解。所以很多老人家频尿排掉水分,大便就鞭,习惯性便秘。有些不是大便鞭,而是肠子没有力,排不出来。长期就吃软便剂,越吃越多。松江路有一位陈姓老太太长期吃软便剂,一天由 1 颗吃到 12 颗,仍不会解大便。
我通常不轻易用承气剂,一般会先用润滑的和推动肠子的。用增液汤地黄、玄参、麦门冬等。增加推动力的木香、大腹皮、槟榔、香附。用仁类,如柏子仁来润。
小承气汤三味药是一次煎好,而大承气汤四味药分三次煎,先煎枳实、厚朴,再煎大黄,最后下芒硝。
趺阳脉是指足阳明胃经,大约在足背绑鞋带的地方,有脉搏跳动。一般两手的寸关尺都摸不到脉的时候,要摸一下趺阳脉,如果趺阳脉也没有了,表示胃气衰竭,「人无胃气不生」大概存活的希望渺茫了。
(据说蒋经国在赣南时,生了一场大病,找不到医生,找到一个兽医,帮他按脚脉。)
【吴谦注】
趺阳,胃经脉也。
趺阳脉浮而涩,阳浮则胃气强,阴涩则小便数,阴阳相搏,则热盛而液竭矣,故大便则鞭也。
其名为约者,谓脾为所邪约束,不能为胃行其津液,故名脾约也。
以麻仁丸主之,养液润燥,清热通幽,其不敢恣行承气者,以脉清故也。
「趺阳脉浮而涩」,涩脉是因为小便次数多,水分流失,脉中水分减少而出现涩脉。
「脾为邪所约束,不能为胃行津液」,胃主受纳,脾主运化。胃中的水谷由脾来输布精微。
【集注】
程 知曰:言胃脉浮涩,不可大攻,宜用麻仁丸润法也。跌阳,胃脉也,在足跗上,动脉应手。浮则阳热盛而胃强,涩则阴津少而小便数。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,胃阳强则脾阴弱,不能为胃行其津液,故约其食物,如一二弹丸也。此不当下而当润之。
程应旄曰:麻仁丸润燥通幽,伤寒不可恣行大承气可知矣。所以然者,以其为太阳阳明,非正阳明胃家实者可比也。推之少阳阳明,其不可以正阳阳明胃家实之法治之,更可知矣。
汪 琥曰:以胃强脾弱为脾约作解,盖以胃中之邪热盛为阳强,故脉浮。脾家之津液少为阴弱,故脉涩。用麻仁丸者,以泻胃中之阳而扶脾之阴也。
「胃强脾弱」,在临床上有一些人很容易肚子饿,很会吃,但消化吸收不好,人瘦瘦的,这一类的人就是胃强脾弱。
【麻仁丸方】
麻仁二升 芍药半斤 枳实半斤 大黄一斤;去皮 厚朴一斤;去皮 杏仁一升;去皮尖,熬,别作脂
右六味,蜜合丸,如桐子大,饮服十丸,曰三服,渐加,以和为度。
【集解】
方有执曰:麻子、杏仁能润干燥之坚。枳实、厚朴能导固结之滞。芍药敛液以辅润。大黄推陈以致新。脾虽为约,此能疏之。
枳实、大黄、厚朴,三味就是小承气汤,但剂量不同。这里枳实是用斤来量的,而不像大、小承气用枚来计算。
我认为用斤来计算比较合理,像《金匮》有厚朴一尺,厚朴有厚的薄的,一尺的量是多少,实在不好计算。
小承气汤再加麻仁、芍药、杏仁就变成麻仁丸了。
「渐加以和为度」,我们中药都是由少量慢慢递增,没有不良反应再慢慢递增,以操万全之策。不像西医一次就用很多药,再慢慢减。
此方是可治疗便秘,尤甚是老年人因为小便过多而导致便秘是最合拍的。产妇,产后便秘的也适用。产后失血过多,肠道枯涩而便秘可用。也可用在肠阻塞的症状。
麻子、杏仁,「凡仁皆润」能润滑。枳实、厚朴为行气通气的药。芍药的饮片久煎时会呈现膏状像浆糊一样也有润的效果。
【条文】
147、伤寒吐后,腹胀满者,与调胃承气汤。
伤寒一开始不该用吐法。结果误用吐法,因为吐影响了肠胃之分泌,影响消化道,产生气体,所以就腹胀满,所以用调胃承气汤。
【吴谦注】
伤寒吐后,胸不胀满而腹胀满者,是表邪已尽,胃中壅热故也。
宜与调胃承气汤,下其热而和之,以无鞭痛,故不用大小承气也。
调胃承气汤,与大小承气汤三个承气汤的大黄都是四两。不过调胃承气的大黄为酒浸。大承气为酒洗。小承气的大黄用生的,而且三味药一起煮。
【集注】
程 知曰:言吐后腹胀满宜调胃也。热在上焦则吐,吐后腹胀满,则邪不在胸,其为里实可知。然胀满而不鞭痛,自不宜用急下之法。但与调胃承气,和其胃热可耳!《内经》云:诸胀腹大〉皆属于热也。
程应旄曰:吐伤津液,燥气不能下达,遂成土郁,是以腹胀满,用调胃承气一夺其郁可耳!
「内经云」:是指《内经》第七十四篇〈至真要大论〉里的「病机十九条」。
很重要的一段文章,每一年我都会要求特考班的学生背熟。
程应旄说的「土郁夺之」。这也是《内经》中七十一篇〈六元正纪大论〉。
【调胃承气汤方】
大黄四两;去皮,酒浸 甘草二两;炙 芒硝半升
右三味,以水三升。煮取一升,去滓,内芒硝,更煮两沸,少少温服之。
原则上方剂中有芒硝,都会最后才下芒硝。煮到最后一升(300c.c.),再内芒硝煮一、二沸。
没有说到服的量,只要一匙一匙少少的服。因为有大黄、芒硝等苦寒药,所以要温服。
方剂中如果有大热的药就要冷服了,这样来缓和药性。
有一个同事,长期耳鸣,我开了肾气丸,他煎了一帖,就温温的服了。他自己发现耳鸣有些改善,但是舌头和牙龈都浮肿起来。于是建议他以后要放凉了才服。浮肿得到改善。
现代的科学中药,如果吃热药可以用冷开水服,如果吃苦寒药就用热开水服。
【方解】
方名调胃承气者,有调和承顺胃气之义,非若大小承气专攻下也。
经曰:热淫于内,治以咸寒。火淫于内,治以苦寒。
君大黄之苦寒,臣芒硝之咸寒,二味并举,攻热泻火之力备矣。
恐其速下,故佐甘草之缓。又恐其过下,故少少温服之,其意在不峻而和也。
有一个同道的夫人,每天都要吃 1.5 公克的调胃承气汤,大便才会顺畅。
大便不顺畅,会十分痛苦,尤其代谢废物堆积在大肠太久,会产生很多的细菌与毒素,影响健康。我常主张要训练,每个人每天上个二、三次大号,废物与毒素就不会堆积。
【条文】
148、阳明病,不吐不下,心烦者,可与调胃承气汤。
145 条是「若吐,若下,若发汗后,微烦。」这里 148 条「不吐不下」,关键症状是「心烦」。
【吴谦注】
阳明病,谓已传阳明。
不吐、不下、心烦者,谓未经吐、下而心烦也,其为热盛实烦可知,故与调胃承气汤泻热,而烦自除也。
【集注】
成无己曰:吐后心烦谓之内烦,下后心烦谓之虚烦。今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,则是胃有郁热也,与调胃承气汤以下其郁热。
喻 昌曰:胃气及津液既不由吐下而伤,则心烦明系胃中热炽,故可与调胃承气汤。
科学中药中三个承气汤效果都不错。各有其使用之症状。下一条第 149 条为大承气汤的适应症了。
【条文】
149、阳明发热汗多者,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阳明病一开始就会发热,体温升高,又一直冒汗,发烧会增加水分消耗,水分由体表蒸发又一直汗出,更加速体内水分消耗掉,这样会影响脑部之神经,而产生神昏谵语之脑部症状。要用大承气汤来缓解热象、泻热。
【吴谦注】
阳明病,不大便,发热,汗多不止者,虽无内实,亦当急下之。
盖因阳气大蒸于内,恐致阴液暴亡于外,故以全津液为急务也。宜大承气汤下之。
阳明病发高热,又一直冒汗,虽无「内实」便秘大便鞭的现象,但热由体温 40 度以上,大量水分由汗流失,用大承气汤来缓解热象、泻热,体温下降,自然流汗减少而保全了身体剩余之水分体液。
【集注】
喻 昌曰:汗多则津液外渗,加以发热,则津液尽随热势,蒸蒸腾达于外,更无他法以止其汗,惟有急下一法,引热势从大肠而出,庶津液不致尽越于外耳。
程应旄曰:此等之下,皆为救阴而设,不在夺实,夺实之下可缓,救阴之下不可缓。
沈明宗曰:阳明里实,以潮热微汗为正,兹见发热汗多,乃里热炽盛之极,蒸腾胃中津液,尽越于外,非亟夺其邪以救津液不可,故宜大承气汤急下也。
大承气汤的应用还包括了高热引起之脑部病变,出现如神昏谵语,抽搐筋挛,急惊风等往往使用「病在上取之下」的道理,可以收到很不可思议的疗效。
【大承气汤方】
大黄四两;酒洗 厚朴半斤;炙,去皮 枳实五枚;炙 芒硝三合
右四味,以水一斗,先煮二物,取五升,去滓,内大黄更煮,取二升去滓,纳芒硝,更上微火一两沸,分温再服,得下,余勿服。
三个承气汤大黄都是四两,大承气用酒洗,调胃承气用酒浸,小承气用生大黄。
大承气汤厚朴用半斤;小承气汤用二两。大承气汤枳实用五枚;小承气汤用三枚。大承气汤芒硝用三合;调胃承气用半升。(即大承气汤的芒硝是调胃承气汤的 1/2 而已)。
大承气汤先煮厚朴枳实由一斗(3000c.c.)煮剩五升(1500c.c.)。再加入大黄更煮剩下二升。第三步再加入芒硝,更上微火一二沸,分温再服。服了之后如果立刻有反应,腹泻了,就不用再服。
仲景相当注意服药的反应,一再的叮咛。
如果煎服的方法不依照步骤去煎,往往得不到好效果。
临床病例
我第一次用大承气汤是一位同事,她脾气不好,每早带一份报纸,一套烧饼油条。九点上班先看完报纸,11 点多吃烧饼早餐,然后午睡。下午四点多下班前叫工友帮忙买面吃中餐。下班先打牌,晚上 10 点多吃晚餐,吃完再打牌,几乎天天如此。常常五六天不大便,脾气大,情绪暴躁。化妆化很浓,人称妖姬。我开大承气汤,居然服后没有动静。研究的结果可能是煎煮的方法不对。我生平作过一次更衣丸,用朱砂芦荟,加蜜成丸,就是做给此同事。有趣的是此同事的女儿也严重便秘,女儿生了一对双胞胎孙女也严重便秘。
【方解】
诸积热结于里,而成满痞燥实者,均以大承气汤下之也。
满者,腹胁满急䐜胀,故用厚朴以消气壅。
痞者,心下痞塞鞭坚,故用枳实以破气结。
燥者,肠中燥屎干结,故用芒硝润燥软坚。
实者,腹痛大便不通,故用大黄攻积泻热。
然必审四证之轻重,四药之多少适其宜,始可与也。若邪重剂轻,则邪气不服。邪轻剂重,则正气转伤,不可不慎也。
满痞燥实,我习惯再加一个”坚”字,「满痞燥实坚」。
「必审四证之轻重」,如满症重,就重用厚朴。痞症重的,重用枳实。燥者重的,就重用芒硝。实症重的,就重用大黄。
临床上常看到二位医生开的处方用药一样,但甲医师的有效,乙医师的无效,关键在于剂量的拿捏。经验丰富的医师会掌握症状的轻重缓急,去重用或轻用药物。所以明明二位医师用相同的药物但疗效却有天壤之别。剂量的拿捏相当重要。
【集解】
柯 琴曰:诸病皆因于气,秽物之不去,由于气之不顺也。故攻积之剂必用气分之药。因以承气名汤,方分大小有二义焉。厚朴倍大黄,是气药为君,名大承气。大黄倍厚朴,是气药为臣,名小承气。味多性猛,制大其服,欲令大泻下也,因名曰大。味寡性缓,制小其服,欲微和胃气也,因名曰小。且煎法更有妙义,大承气用水一斗煮朴枳,取五升去滓,内大黄,再煮取二升,内芒硝,何哉?盖生者气锐而先行,熟者气纯而和缓,仲景欲使芒硝先化燥尿,大黄继通地道,而后朴枳除其痞满。若小承气,以三味同煎,不分次第,同一大黄而煎法不同,此可见仲景微和之意也。
程 知曰:调胃承气,大黄用酒浸。大承气,大黄用酒洗,皆为芒硝之咸寒而以酒制之。若小承气不用芒硝,则亦不事酒浸洗矣。
柯琴说:「攻积之剂必用气分之药」,这是经验之谈。包括在肿瘤病的用药也要用气分之药。在《杂病心法》中有三个气分之方。一个在「诸气门」,一个在「肿胀门」,一个在「症瘕门」。症瘕就包括了肿瘤。方有木香流气饮、十六味流气饮、二十四味流气饮。这些处方都可用来治疗肿瘤。可以看出都用到气分之药。如厚朴、木香、香附、鸟药等。所以在用活血化瘀,软坚散结药的同时,也要加入行气、破气的药物。这样效果会更好。
柯琴认为承气汤方分大小的命名,第一是以气分药的多寡来区分,如大承气汤厚朴半斤,是大黄四两的 2 倍。而小承气汤大黄四两,是厚朴二两的 2 倍。第二是大承气汤味多四味药,味多性猛制大。小承气汤三味药,味寡性缓制小。在大小承气汤可以用药味数来分大小。大小柴胡也可以用此方法,大柴胡八味药,而且有大黄,味多性猛。而小柴胡只有七味药。
但是在大小青龙,大小建中,就不能如此区分了。大青龙七味药,小青龙反而有八味药。大建中有四味药,小建中汤六味药。所以这种区分法有时适用,有时不适用。
大建中因为有蜀椒,所以作用较强,而小建中有饴糖,作用就更缓和了。
程知认为大黄用酒浸,酒洗,皆为制衡芒硝之咸寒。但我认为不只是芒硝,其实更是制衡大黄本身之大苦大寒。用酒去炮制,大黄作用就不强烈了。酒制大黄在处方中常写成「酒将军」或「酒军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