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论第二十七讲
【条文】
168、阳明病,若中寒者,不能食,小便不利,手足濈然汗出,此欲作固瘕,必大便初鞭后溏,所以然者,以胃中冷,水谷不别故也。
在〈阳明篇〉129 条「阳明病,若能食,名中风;不能食,名中寒。」曾经提过。能食是病情轻的,不能食是病情重的。在 129 条吴谦注文中,他认为「能食名中风,是自中风传来」,「不能食名中寒,是自伤寒传来」。
「小便不利」,水份就跑到肠管中了。产生了腹泻的现象,而且腹泻很长的时间。所谓「固瘕」,就是顽固性的腹泻。拉肚子很久了。而且大便初头硬,后段是水水的。
「胃中冷」,并不是指用温度计去量温度,而是指肠胃消化吸收功能有消退的现象,这也属肠胃的虚证。
「水谷不别」,「水」一般走「清道」,就是小便道。「谷」走大便道。现在水分渗透停留在肠管中,于是产生水谷不别下利的症状。
【吴谦注】
阳明病内热,则不大便,能食小便利,手足濈然汗出,是可下之证也。
今中寒不能食,小便不利,虽手足濈然汗出,不可下也,此为中寒欲作固瘕。何以知之,以大便必初鞭而后溏也。所以然者,胃中虚冷,水谷不分,故小便不利,而大便必溏也。
【吴谦按】
不能食与上条食难用饱,同一不能腐熟水谷也。
小便不利,与上条小便难,同一不能下输膀胱也。
惟手足濈然汗出,与上条饱则微烦头眩不同。彼欲作谷疸,此欲作固瘕,皆胃中寒冷。一以微烦头眩,阳在中上,故不病泻而病疸;一以手足汗出,阳在四肢,故不病疸而病泻也。
再上条中寒食难用饱,无汗小便难,欲作谷疸,以其尚能少食微烦,犹有阳气故也;此条中寒不能食,手足冷汗,小便不利,欲作固瘕,则是寒湿不化,纯阴故也。
固瘕者大瘕泻也,俗谓之溏泻。固者,久而不止之谓也。
人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,阴阳和而后有雨。阳亢则热而雨少,阴盛则寒而雨多,人之汗亦若是也。
四肢手足属土,土主脾胃,若脉大其汗蒸蒸而热,则为阳盛可下之证也,若脉迟其汗漐漐而寒,则为阴盛可温之证也。
吴谦的按语说明了前 167 条,与此 168 条皆有「不能食」,「小便难」,「胃中寒冷」的症状,但因为病理机转的不同而分别产生「疸」,与「泻」的不同结果。认为此 168 条肠胃的寒湿程度更重,所以作泻。
地面上的水接受阳光热量,变成水蒸气,到空中适当的温度和湿度,又变成水落到地面这就称「阴阳和而后有雨」。「阴阳和而后有雨,阳亢则热而雨少……人之汗亦若是也」,中医常由观察自然现象,来推演人的生理,讲天人合一,讲外因风寒暑湿燥火与生理、病理的关系。像今天在二十四节气已到了芒种,没多久就要夏至了,天气还是凉飕飕的天气非常不正常。无怪乎,最近奇怪的病特别多,像肠病毒 71 型,克沙奇病毒,小儿手足口症。
【集注】
程应旄曰:水谷不别,属湿热偏渗者多,此点出胃中冷,欲人知病本于寒宜从寒治,不在小便也。
「胃中冷」,「病本在寒」,「固瘕」,寒泻,水泻,久泻,我们可以用四逆汤、理中汤等温热性的药来治。
【条文】
169、太阳病,寸缓关浮尺弱,其人发热汗出,复恶寒不呕,但心下痞者,此以医下之也。
如其不下者,病人不恶寒而渴者,此转属阳明也。
小便数者,大便必鞭,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。渴欲饮水,少少与之。
但以法救之,渴者,宜五苓散。
169 条出现了较复杂的脉象,其实在第 50 条结胸与藏结比较的条文中也有「寸脉浮,关脉小细沉紧」的脉象。有一位汪教授作单一脉象的研究二十多年,有人请教他如果是兼脉呢?他老实地回答「临床上出现复杂脉象的病人本来就很少,要有特别的病才会出现复杂的脉。往往此类的病人很少,如何去作研究。」
「寸缓关浮尺弱」,并没有对立的脉象,可能同时出现。这种特别的脉象,在辨证上会造成困扰。此条文到「但心下痞者,此以医之下也」是第一段。医者误用了攻下法,而产生胃闷闷胀胀的现象。
「如其不下,病人不恶寒而渴者」,这就相当于阳明经病中的身热烦渴,不恶寒,反恶热。所以说「此转属阳明也」,这是第二段。没有攻下的话,就转属阳明病。
第三段小便数,水分由尿道流失,自然大便鞭,而且不大便十日也没有不适的感觉。
「渴欲饮水,少少与之,但以法救之,渴者,宜五苓散」。这里的叙述就和 22 条后段的叙述相似了。第 22 条「欲得饮水者,少少与饮之,令胃气和则愈。」要少少与之,如果喝太多水,又会变成蓄水证,水饮证了。
【吴谦按】
「但以法救之」五字,当是「若小便不利」,方与上文「小便数」,下文「渴者」之义相合。
此条病势不急,「救之」之文,殊觉无谓。必有遗误。王三阳亦云:「此处五苓散难用,不然经文「渴者」之下,当有阙文也。」
把「但以法救之」改成「若小便不利」。这是吴谦引用王三阳之说法。当然「小便不利」是五苓散的主要适用症之一。此改法仍合理。
【吴谦注】
太阳病脉浮缓而弱,中风脉也。发热汗出恶寒,中风证也。不呕则里气和,缘何而有心下痞证,此必以医下之故也。
如其不经医下,邪热自传于里,病人不恶寒而渴者,此邪去太阳,已转属阳明。
若小便数者,大便必鞭,然使不更衣十余日,而无或满或痛之苦,是仍属虚燥不实之鞭,不可议下,俟之可也。
如或渴欲饮水,必是胃中干燥,当少少与之,以滋其胃可耳。其或小便不利而渴者,是又为水停不化,宜五苓散以导其所停之水矣,盖病在膀胱,故仍治太阳而不治阳明也。
「不呕则里气和」,表示肠胃功能尚可,这时医者以大黄、芒硝等苦寒药攻下,会抑制肠胃消化、吸收,抑制消化酶分解作用之功能,肠胃就闷闷胀胀的,就是「心下痞」。
苦寒药不论芩、连、柏,少量的使用,都有「厚肠胃」的功用,有健胃效果。但大量用就变成抑制肠胃吸收消化功能了。
「不恶寒而渴」,渴的症状表示体温升高,蒸发体内水份。「小便数者,大便必鞭……仍属虚燥不实之鞭,不可议下,俟之可也」,这时就等待身体生理机能自行恢复正常了。
有些人肠胃运化功能不好的话,喝水也不能多饮,要适量的供应水分即可。尤其是大脱水或大出血的人,一下让他喝大量的水,血液浓度快速变化,会产生大问题的。
【集注】
张兼善曰:十日不更衣,而不用攻伐,何也?曰:此非结热,虽不大便而无潮热谵语可下之证,当须审慎,勿以日数久而辄为攻下也。
喻 昌曰:寸缓关浮尺弱,发热汗出恶寒,纯是太阳中风未罢之证,设非误下,何得心下痞结耶?如不误下而太阳证,必渐传经,乃至不恶寒而渴,邪入阳明审矣。然阳明津液既偏渗于小便,则大肠失其润而大便鞭,与肠中热结自是不同,所以旬日不更衣无所苦也。
汪 琥曰:小便数大便鞭,仲景论中何以无治法耶,盖此正是仲景不须用药处,俟其阴阳自和,则小便渐少,大便必自出也。
旬日就是十日。「旬日不更衣无所苦」。我实在无法理解,十天不大便会不痛苦。我仍是主张每天最好上三次大便,把代谢废物都排掉。
【条文】
170、阳明病,心下鞭满者,不可攻之,攻之利遂不止者死,利止者愈。
阳明病,(特别是阳明经病),非胃家实,而心下鞭满的,不可攻之。如果误攻,造成腹泻不止,水分流失,脱水,演变成心脏衰竭,就会死亡。
【吴谦注】
此申上条痞鞭,不更衣十日无所苦,误攻之变也。
阳明病非胃家实,而心下鞭满者,不可攻之。若攻之,其人利不止者,则正脱而死。其人利自止者,邪退,则犹可愈也。
【集注】
汪 琥曰:或问结胸证同是心下鞭满,又属可下何也?盖结胸证。心下鞭满而痛者,为胃中实。故可下。此证不痛,当是虚鞭虚满,与半夏泻心汤之心下痞鞭略同,故云不可攻也。
在〈太阳篇〉40 条开始就有一系列结胸的条文。心下鞭满而痛大陷胸汤来治疗。此 170 条不痛,汪琥认为属虚鞭虚满,用心下痞的半夏泻心汤来治疗,这提示我们,是不是也可用甘草泻心汤,在 96 条甘草泻心汤的条文「医反下之,其人下利,日数十行,心中痞鞭而满」和这里「攻之利遂不止」相似,而甘草泻心汤再加人参便是半夏泻心汤了。
【条文】
171、诸虚者,不可下。下之则大渴,求水者易愈,恶水者剧。
170、171 条,也是阳明禁下之证。
【吴谦注】
虚者下之,是为重虚,阴津消亡,自然大渴。
其求水者,阳气犹存,故易愈。若恶水者,阳气已绝,则难愈矣。
正确的治疗原则是「实者泻之,虚者补之」。现在虚者还用下法,虚者更虚,是谓「重虚」。
【集注】
程应旄曰:诸虚者,阳津阴液,必有所亡,故下之则大渴。求水者亡阴,恶水者亡阳,故有愈剧之分。观此知仲景虑误下之助阴,甚于虑误下之亡阴矣。
【条文】
172、大下之后,复发汗,小便不利者,亡津液故也,勿治之,得小便利必自愈。
用了强烈的攻下药大下之后,又发汗,体内水分已经由大便道,毛细孔排出,自然小便就少。这里「小便不利」不是小便尿不出来,而是没水分尿量减少。不要把这里的「小便不利」和五苓散,猪苓汤的「小便不利」当作一样。这里是「亡津液故也」。所以「勿治之,得小便利必自愈」,不要用五苓散,猪苓汤去治疗。要等待身体的正气,自然疗能,生理恢复正常,小便利必自愈。
【吴谦注】
大下之后,复发其汗,重亡津液,小便当少,以水液内竭故也。
勿治之,言勿利其小便也,须俟津液回而小便利,必自愈矣。
【集注】
程 知曰:言下后复发汗,有俟津液自回之法,若强责其小便,则膀胱之气化不行,有增鞭满喘胀明矣,故宜以不治治之。
「不治」也是一种治法,就是「期待疗法」,等待身体生理机能自己恢复正常。仲景在二千多年前就有如此之思想。
临床案例
昨天有一位妇女,上星期带大女儿到南昌街找一位谷姓的中医看病,这位谷先生一开口就说她大女儿肾脏有问题。害得妇人紧张万分。
我望闻问切,其大女儿脸色红润,身体健康,并无任何症状,也没有开任何处方,只提醒注意饮食。妇人还是先入为主认为女儿有肾脏病。
【条文】
173、阳明病,下血谵语者,此为热入血室,但头汗出者,刺期门,随其实而泻之,然汗出则愈。
「热入血室」,将来在〈少阳篇〉还有三条条文(239~241 条)也提到「热入血室」,在少阳病连续三条条文都提到「经水适来」、「经水适断」,就是生病时月经刚刚好来,或刚刚结束。因此很多医家谓「血室」指的是子宫,认为「热入血室」是女性特有的疾病名称。但此 173 条并没有界定是男性或女性。所以认定「血室」就是子宫的说法是不够周延的。陆渊雷认为「血室」就是子宫。日本汉方医学认为「血室」指肝。而《黄帝内经》指出「血室」应和冲任脉有关系,因为「冲为血海」。
这里「热入血室」后出现了「但头汗出」的症状。全身就只有头湿答答的。此 173 条治疗的方法是「刺期门」。
「但头汗出」在前面 162 条栀子豉汤出现过。在后面 185 条「但头汗出,身无汗,剂颈而还」用茵陈蒿汤,在〈少阳篇〉226 条柴胡桂枝干姜汤也出现了「但头汗出」。我们可以看出,「但头汗出」的症状除了阳明病热入血室之外,茵陈蒿汤和柴胡桂枝干姜汤都是偏肝胆病方面。
期门穴在胸部第六肋与第七肋之间,即是乳头下二肋间,是肝经募穴。「刺期穴,随其实而泻之」也可以达发汗的效果。募穴一般在身体前方,俞穴在身体背侧。俞穴都属足太阳膀胱经,心有心俞,肝有肝俞,脾有脾俞,肺有肺俞,肾有肾俞等。在《内经》有俞穴的按压诊断法。如:按肝俞,肝俞有痛感,就意味肝有问题,但是有可能西医的检查,检查不出来。
临床案例
刚刚提到汪教授,是国防医学院毕业,和许多中医同道一起研究脉波仪 20 多年,有一天他告诉一位三总的西医朋友,根据脉波仪指出这西医朋友心脏有点问题。这西医朋友刚作过心电图一切正常,所以不相信。想不到没多久西医朋友居然心脏病发。
临床上在一些病历,用我们中医之诊断法,包括望诊、脉诊、脉波仪、穴道压按,我们发现有异常状态,但西医医检检查不出来,我看过以下三个特殊的案例值得我们来探讨。
案例 1。
新庄吴姓少将,十年多的肝硬化,最后末期三年经常肝昏迷,严重腹水,但是肝指数,GOT、GPT 是正常的。
案例 2。
台大医学系学生之父亲,台南县将军人,陈○水先生,肝硬化,腹水,全身黄疸,住在台大医院急诊室,我到急诊室出诊时,这病人全身皮肤,眼睛都黄疸,肚子胀得很大,但一看生化检验 GOT、GPT 都正常的。
案例 3。
另外临床看过一位郭○玫小姐饭前血糖比饭后血糖高,譬如饭前血糖 180,饭后血糖会降到 140。又看过一位李○妹女士,客家乡亲,血糖一直维持 300 多,不论怎么打胰岛素,吃药都是 300 多。
临床案例
郭○玫小姐的弟弟郭○光先生也是怪病历,梦游症之外,只要枕大骨去压迫到。譬如睡觉躺下去压到枕骨,马上就饥饿,洕谷善饥,一定要爬起来找东西吃。
梦游症,我用温胆汤效果相当不错。「百病皆由痰起」,这郭○光先生我用温胆汤治疗其怪病,效果显著。
【吴谦注】
妇人病伤寒,经血适至,则有热入血室之证,宜刺期门。男子病伤寒,有下血谵语者,亦为热入血室也。
若热随血去,必通身汗出而解矣。
若血已止,其热不去,蓄于阳明,不得外越而上蒸,但头汗出而不解者,亦当刺期门,随其实而泻之,则亦必通身濈然汗出而愈也。
由吴谦的注文知道,把「血室」当成子宫是不妥当的。所以民国初年陆渊雷的见解是不妥当的。不能只看〈少阳篇〉那三条条文「经水适来」「经水适断」,而忽略了〈阳明篇〉这 173 条。
在〈少阳篇〉「热入血室」的治疗法,除了刺期门之外,还可以使用小柴胡汤来治疗。
【集注】
方有执曰:血室、头汗、期门,注皆见〈太阳篇〉中,阳明之脉,其直者,从缺盆下乳内廉,下侠脐入气街中。血室之脉,起于气街,上行至胸中而散。所以妇人经来,热入血室,则似结胸而谵语,从阳明里也。男子下血,热入血室,但头汗出亦谵语,从阳明外也,故并宜刺期门。
程应旄曰:下血则经脉空虚,热得乘虚而入血室。谵语,以血室虽冲脉所属,而心经实血室之主,室被热扰,故心神不清也。但头汗出者,血下夺则无汗,热上扰则汗蒸也。刺期门者,热入阴分,实在阴,随其实而泻之,则荣气和而心气下通,故濈然汗出而解。
「乳内廉」,就是「乳内缘」。「气街」就是「气冲穴」。
【条文】
174、阳明病,口燥但欲漱水,不欲咽者,此必衄。
174、175 条谈到「衄」。我们可以回到 84~86 条条文也提到鼻衄。84 条提到「其人发烦目瞑剧者,必衄,衄乃解」,流了鼻血,让病邪有出路,外感热病就缓解了。85 条的症状程度较轻,所以「自衄者愈」。86 条是不发汗,体温更热鼻腔黏膜充血而流鼻血。在 84~86 条有提及用麻黄汤来发汗,发散病邪就可减低颅内压,减少鼻粘膜充血,就不会鼻衄了。
在此又提及流鼻血,这 174 条是很重要的辨证要点。「口燥但欲漱水」,但不像白虎汤,白虎加人参汤的条文,「大烦渴」,「渴欲饮水」,「欲饮水数升」(20 条,66 条,165 条)要大量喝水。这里「不欲咽」,这就代表邪已入营分、血分。
如何区分邪在气分或血分?气分病会口渴,血分病不会口渴。像气分病白虎汤证、白虎加人参汤证、竹叶石膏汤证,都会渴。而病入血分就不会口渴。
在方剂学上有一个处方「通关丸」又名「滋肾丸」,东垣的方子。知母、黄柏、肉桂三味药。知母、黄柏剂量重(2 两);而肉桂剂量很少(1 钱)。就有提及病在血分不会渴。
在温病学,《温病条辨》〈上焦篇太阴温病〉,「法当渴,今反不渴者,热在营中也」。也是用渴与不渴来区分气分,血分。
另外如果是血分病,还可以看到皮肤有红斑。像红斑性狼疮是血分病,在颧骨会出现蝴蝶斑,在咽喉出现咽喉疼痛,在肢关节出现红肿热痛。
此条「阳明病,口燥但欲漱水,不欲咽者,此必衄」,这也是病入血分。
【吴谦注】
阳明属胃,开窍于口,阳明有热,故口燥也。
但欲漱水不欲咽者,虽燥而不渴,知热在经而不在府,在血而不在气也。
热在经血,迫血妄行,必致衄也。
「热在经而不在府」,指热邪在经络系统,而不在肠胃的脏腑系统。
注文也明确的指出不口渴的是「在血而不在气也」。
热在经、血,体温升高,鼻腔粘膜充血,血管扩张,有些人血管较脆弱,一扩张血管就破裂,就流鼻血了。
【集注】
喻 昌曰:口中干燥与渴异,漱水不欲咽,知不渴也。阳明病,口燥但漱水不欲咽,知邪入血分,阳明之脉起于鼻,故知血得热而妄行,必由鼻而出也。
沈明宗曰:阳明病,口燥漱水而不欲咽,乃邪郁于经,未入于府也。
沈明宗说的「未入于府也」,指尚未有阳明府证大便鞭,便秘的现象。如果有大便鞭,好几天不解大便,有时不仅鼻腔粘膜破裂流鼻血。甚至临床上经常看到解大便时,用力去解。一用力眼底会出血。
像这种眼底出血的,我们会用苓桂术甘汤,加车前子,怀牛膝,再加川芎与茺蔚子。因为川芎与茺蔚子会扩张血管增加局部血液循环。提升局部组织的吸收与代谢作用,一般效果不错。
【条文】
175、脉浮发热,口干鼻燥能食者,则衄。
又出现能食,不能食的问题。阳明 129 条「阳明病,若能食,名中风;不能食,名中寒」,中风是阳邪,中寒是阴邪。出现「衄」,表示阳气盛,热象比较明显。
【吴谦注】
此承上条详出脉证,以互发其义也。
阳明病,脉浮发热,口鼻干燥,热在经也。若其人能食,则为胃和,胃和则邪当还表作解也。
然还表作解,不解于卫,则解于荣。汗出而解者,从卫解也。衄血而解者,从荣解也。今既能食,衄血,则知欲从荣解也。
就像 86 条那里提到,北方人称流鼻血为「红汗」。病邪不从皮肤毛细孔,就从泌尿道,大便道排出,甚至由鼻腔粘膜作为管道。流了鼻血,脑部的颅内压就会下降。例如血压高的人,流了鼻血,血压也会下降。其作用就类似用三棱针在头维穴放血来降压是一样道理。也可从少商放血来缓解咽喉充血现象,喉咙痛就缓解,是一样的道理。
【集注】
张锡驹曰:此论阳明经脉燥热也。夫热在经脉,故脉浮发热,热循阳明经脉而上,故口干鼻燥。不伤胃气,故能食,能食者则衄,言病不在胃府,非因能食而致衄也。
【条文】
176、阳明证,其人喜忘者,必有蓄血,所以然者,本有久瘀血,故令喜忘,屎虽鞭,大便反易,其色必黑者,宜抵当汤下之。
蓄血证在 88~90 条就提过,「其人如狂」,「其人发狂」。提到「少腹急结」,「少腹鞭满」。提到「小便不利」,「小便自利」。
「小便自利者」就是有蓄血证。另外在 90 条提到望诊,色诊,「身黄」,脉象是「脉沉结」。我们在 88~90 条就提到过。那时也把这里的 176、177 条一起比较过。
这里 176 条多出的症状「其人喜忘」,「大便反易,其色必黑」。病人如果反应说大便像马路柏油那样黑的时候,就表示有肠胃内出血之状况。这是关键症状。其他的次要症状「如狂」、「发狂」、「少腹鞭满」、「消谷善饥」(177 条),就较不重要了。
仲景在二千多年前就把这一些蓄血,内出血的外在表现,临床症状综合归纳在这几条条文中了,相当周延仔细。不必每个病人都要照胃镜,采样,血液检查。
「其人喜忘者,必有蓄血,所以然者,本有久瘀血,故令喜忘。」这是第一段。第二段「屎虽鞭,大便反易,其色必黑」,大便像柏油沥青一样的时候就代表肠胃有内出血了。因为有瘀血,所以用抵当汤活血化瘀。在 88~90 条,就提过抵当汤了。
《内经》提及「气并于上,血并于下,乱而喜忘」,「喜忘」就是善忘的意思。
【吴谦注】
经曰:「血并于下,乱而喜忘」。喜忘者好忘前言往事也。今阳明病,其人喜忘者,本有久瘀之血与热上并于心,故令喜忘也。
蓄血之屎虽鞭,然大便反易,其色必黑,盖以血与糟粕共并,故反易而色黑也。
不用桃仁承气汤而用抵当汤大下之者,以其人本有久瘀之血故也。
吴谦也引用《内经》之文。在《内经》第六十二篇〈调经论〉「血并于下,气并于上,乱而喜忘」,吴谦注文的「本有久瘀之血与热上并于心」,就是由此引申的。
「血与糟粕共并,故反易而色黑也」,肠管中有血液润滑,所以「反易而色黑」。
【集注】
张志聪曰:太阳蓄血在膀胱,故验其小便之利与不利,阳明蓄血在肠胃,故验其大便之黑与不黑。
张 璐曰:大便色黑,虽曰瘀血,而燥结亦黑。但瘀血则黏如漆,燥结则晦如煤,此为明辨也。
郑重光曰:太阳热结膀胱证,轻者如狂,重者发狂。如狂者血自下,故用桃仁承气汤,因势而利导之。发狂者血不下,须用抵当汤。此条喜忘差减于狂,乃用发狂之重剂何也?盖太阳经少血,阳明经多血,所以宜用抵当汤峻攻。太阳云主之,乃确然不易之法,此云宜用,则证有轻重,在于临时酌量耳。
张志聪即张隐庵,与马元台(马莳)先生皆是明代人。二人合作写了《素问、灵枢注证发微》。我们如果上《内经》的课,可以用二本书来讲课。一本就是《素问、灵枢注证发微》。一本是张景岳(张介宾)先生的《类经》,《类经》是把《内经》拆开再重新分门别类,所以叫《类经》。把《内经》中有关藏象、色诊、脉诊、疾病……的内容分门别类。
张志聪在此提出「太阳蓄血在膀胱,故验其小便之利与不利」,这在 90 条就谈过了。「阳明蓄血在肠胃,故验其大便之黑与不黑」,这强调关键症状在解黑便。如果病人主诉,大便黑得跟柏油沥青一样,要马上了解他可能有肠胃道出血。
张石顽还特别提出「粘如漆」,像柏油沥青一样胶黏,才是瘀血,才是肠胃道出血。郑重光提的「如狂」、「发狂」,就是 88、89 条的比较,我们已经提过。不过郑重光提的「发狂者血不下」,与 89 条有些出入。89 条是「下血乃愈」,是如果血能自下的话,瘀血就能自行清除的意思,不是郑重光「发狂者血不下」的比较法。
【条文】
177、病人无表里证,发热七八日,虽脉浮数者,可下之。假令已下脉数,不解合热,则消谷善饥,至六七日不大便者,有瘀血,宜抵当汤,若脉数不解,而下不止,必协热便脓血也。
「无表里证」,表是指太阳病,里是指阳明病。「发热七八日,虽脉浮数者,可下之」,这样的症状就「可下之」,好像有点贸贸然。应该要有瘀血或内热实的症候,例如瘀血证的「其人喜忘」、「少腹急结」、「小便自利」、「脉沉结」、「身黄」,这些瘀血症状。或是内热实,不大便,有燥屎,这些症状。才可用下法。
第二段「假令已下脉数,不解合热」,下后脉数应会缓解,反而脉数不解,又伴随发热,就出现了「消谷善饥」。
「假令已下……,有瘀血,宜抵当汤」,这是第二段。消谷善饥,就是很容易肚子饿,明明刚吃饱,又要找东西吃。半夜也要爬起来找东西吃。
「若脉数不解,而下不止」,表示热象不缓解,又下利不止,下腹腔肠粘膜微血管会破裂,于是脓血与大便就一起由大便道排出来。这就叫「协热便脓血也」。此刻就不可以用抵当汤了。而要用白头翁汤或桃花汤了。
在〈少阴篇)296、297 用桃花汤,固脱止利的方法。当然如果像阿米巴感染,腹泻到便脓血的可以用白头翁汤。
临床案例
临床上常见消谷善饥的病人。有一位金门街章小姐并无糖尿病史,但很容易肚子饿。吃完饭没多久又想再吃。我用调胃承气汤治疗。一次就痊愈,不再发作。
不过用调胃承气汤治疗有个缺点,会腹泻,所以要先向病人说清楚。但是最近我再看到消谷善饥的病人,不再用调胃承气汤了,改用甘露饮加黄精、玉竹,口感更好,效果亦佳又不会腹泻。比较容易被接受。
临床案例
一位病人刘○枣太太,也是严重消谷善饥之病人,我用甘露饮效果不错。但她又患有乳房肿瘤。于是再加入了加味逍遥散与蒲公英,结果每一次吃药就胃痛。前前后后换了三次药,实在不知如何去分析为何会胃痛,最后还是用回甘露饮来处理消谷善饥。
临床案例
有个小男生小便后有粘液状液体,向其母叙述说小便像流鼻涕一样,其母紧张万分。其实这是中医的「白浊」、「白淫」,西医检查尿蛋白四个〈+〉,我们可以用一些萆薢分清饮,猪苓汤加冬瓜子、白茅根,就会改善。
现在西医动不动就洗肾,最近看了二位 67 年次就在洗肾,其实他们只是在校身体检查时,检查出有尿蛋白,台大医院和荣总医院开类固醇,最后就洗肾了。
我觉得倒不如天天喝绿豆汤、多瓜汤,尿蛋白就会改善,至少不会变到洗肾,不要动不动就用类固醇,动不动就洗肾,至少也应该把类固醇与洗肾的副作用、后遗症告诉病人。
【吴谦注】
此承上条言蓄血喜忘,热结而无表里证者,当下之义也。
病人无表里证,是无太阳表,阳明里证也。但发热而无恶寒,七八日,虽脉浮数,不可汗也,若屎鞭可下也。
假令已下,脉不浮而数不解,是表热去,里热未去也。至六七日又不大便,若不能消谷善饥,是胃实热也,以大承气汤下之。今既能消谷善饥,是胃和合热,非胃邪合热,故屎虽鞭,色必黑,乃有瘀血热结之不大便也,宜用抵当汤下之。
若脉数不解,不大便鞭而下利不止,必有久瘀协热腐化而便脓血也,则不宜用抵当汤下之矣。
【集注】
张 璐曰:病虽七八日,尚发热,脉浮数,仍属太阳表证,因误下引邪内人,所以脉数不解,内外合邪而见消谷善饥。谷人既多,反至六七日不大便,且不烦渴。是知其证非热结在胃,乃热结在血。以其表证误下,尚兼太阳随经之热未尽,故以抵当为至当也。若脉数不解而下利不止,又当随其下血与不下血而异治之。倘血分之热邪不除,必协热而便脓血也。
脉数不解而下利不止,又须区别有没有便脓血。如没便脓血只是下利不止,可考虑葛根芩连汤,白头翁汤。如有便脓血,可能就要用桃花汤了。
谈到 176、177 条,我们就要回到 88、89、90 条,把这一系列相似的症状归纳出来,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,甚至不用像西医一样,一切都要等医检报告,一等等好几天,我们很快就可以诊断出来。
临床案例
有一对萧姓姊妹,妹妹胃部开刀,原来在我们这里调养得不错。有一天病又发作,在国泰医院住院,也调理一段时间很稳定,准备可以出院,于是打电话叫姊姊去接她。姐姐一到医院看到一大堆医护人员围在她妹妹病床旁抢救,因为在姐姐到医院前一刻妹妹突然大出血,结果抢救不成,就往生了。疾病的变化是相当迅速的,有时是不能等的。
【条文】
178、伤寒发汗已,身目为黄,所以然者,以热湿在里不解故也,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。
178 条到 186 条,在讨论有关「黄疸」的问题。最先出现「黄疸」的条文在 41 条,太阳病,医反下之,结果有的出现结胸,有的就演变成「小便不利,身必发黄」的肝胆问题。
尤其 41 条后段「若不结胸,但头汗出,余处无汗,跻颈而还,小便不利,身必发黄」,和 185 条条文后段几乎一模一样。
出现「但头汗出」的条文就有 41 条,刚刚热入血室的 173 条,后面的 185 条,柴胡桂枝干姜汤的 226 条,以及〈坏病篇〉的 364 条。
一般临床上黄疸有很多种类,178 条谈的是寒湿型的黄疸。另外有溶血型的黄疸,如阳明经病不用葛根汤或桂枝加葛根汤来发汗,反而用烧针,或以火劫攻之,导致大量出汗,血中浓度变稠粘,形成溶血性的黄疸。
此外还有肝细胞发炎的黄疸。有胆道阻塞的黄疸。有新生儿黄疸。甚至有肝吸虫的黄疸。
此 178 条前面提说「以热湿在里不解故也」,后面的治法却说「于寒湿中求」,似乎有些疑点,应该前面改成「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」才对。「为不可下」,寒湿在里不可用下法,要用温法,如茵陈四逆,茵陈理中,至少要用茵陈五苓散。这样才叫「于寒湿中求之」。
【吴谦注】
伤寒发汗已,身目为黄,所以然者,以表为寒,里有湿未解也。
夫表寒里湿,郁而发黄,自非热湿内瘀,郁而成黄者比,故不可下,惟当于表寒里湿中求其治,法宜发其表寒,利其里湿可也。
【集注】
喻 昌曰:伤寒发汗已,热邪解矣,何由反蒸身目为黄?所以然者,寒湿搏聚,适在躯壳之里,故尔发黄也。里者在内之通称,非谓寒湿深入在里,盖身目正属躯壳,与藏腑无关也。于寒湿中求之,求其寒湿中之治法也。
程应旄曰:其人素有湿邪在里,表寒虽经发汗,而其为里湿所持者,终在里而无从解散也。发汗后之寒,与湿郁蒸为热,非实热也,故不可攻下,仍当于寒湿中,责其或浅或深而治之可也。
吴谦注文中亦可看出条文应该是「以寒湿在里不解故也」。
喻昌又分出一个「躯壳之里」,「身目正属躯壳,与脏腑无关」,这说法不对。「寒湿在里」,里指肝、胆系统,与脏腑有关,只是色素变化在身目而已。
此条文有治则,没有出方,不过寒湿型的黄疸,轻的用茵陈五苓散,寒重一点用茵陈理中汤,更重一层用茵陈四逆汤。我们在临床上有很多之案例。
【条文】
179、伤寒瘀热在里,身必发黄,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。
轺,读音ㄧㄠˊ,连轺是连翘的根,现在都用果实部份的连翘取代。
【吴谦注】
伤寒表邪未解,适遇其人阳明素有湿邪,热入里而与湿合,湿热蒸瘀,外薄肌表,身必发黄也。
若其人头有汗,小便不利,大便鞭,则或清或下或利小便,自可愈也。
今乃无汗小便利,是里之瘀热未深,表之郁遏犹甚,故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外发其表,内逐其湿也。
薄,要念“迫”,在《内经》,与《伤寒》、《金匮》中,“薄”,都当成“迫”字,除了有压迫、强迫的意思外,在这里是迫近、接近的意思,就像太阳已接近黄昏,叫“日薄西山”。
【集注】
喻 昌曰:伤寒之邪,得湿而不行,所以热瘀身中而发黄,设泥里字,岂有邪在里而反治其表之理哉?
程应旄曰:凡伤寒瘀热在里者,由湿蒸而来,故身必发黄,此之瘀热未深,只从表一边开其郁滞而散除湿热,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是其主也。
林 澜曰:麻黄连轺一证,虽曰在里,必因邪气在表之时,有失解散,今虽发黄,犹宜兼汗解以治之也。
汪 琥曰:夫寒邪自外而来,若挟内湿瘀于经络之中,则郁而变热,故令其人身目发黄也。此条乃是太阳经传来者,太阳伤寒理宜用麻黄汤,只因邪传阳明,热瘀在里,里非胃府,以阳明经居太阳之里,即《尚论篇》所云:躯壳之里是也。惟其里有热,所以方中用麻黄汤,而去桂枝之辛热,更加赤小豆姜枣之甘辛,以祛散在表之寒湿,复加连轺、生梓白皮之苦寒,以清解肌里之瘀热也。
喻昌指出,不要拘泥在“瘀热在里”的里字,因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,有麻黄是治表的。程应旄说成“瘀热未深”,所以要「开其郁滞而散除湿热」。林澜则认为「邪气在表之时,有失解散」。汪琥则说「太阳经传来者」,「里非胃府」,引用了喻昌着的《尚论》「躯壳之里」。
麻黄连轺赤小豆汤,方中最后一味药,「生梓白皮」从吴谦的时代就不太清楚是什么药物,一直到现今我们也查不出来,也没看过是何药物,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用二种药物来取代。
第一,既然是治黄疸,我们可以用“茵陈蒿”来取代。第二用“桑白皮”,肺主皮毛,桑白皮泻肺火,皮肤病变可以用桑白皮。
麻黄、杏仁、甘草,就是麻黄汤去桂枝。生姜、大枣、甘草,就是桂枝汤去桂枝、芍药,所以可以看做麻黄汤与桂枝汤合方去掉桂枝、芍药。再加连轺、赤小豆。
很多药房没有赤小豆,赤小豆是利湿药,很多中药房用红豆来代替。红豆的颜色是暗红,赤小豆的颜色是枣红色,有光泽。赤小豆价格比较高,而连轺现在都用连翘代。
【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】
麻黄二两;去节 赤小豆一升 杏仁四十枚;去皮尖 生姜二两;切 甘草二两;炙 连轺二两 大枣十二枚;擘 生梓白皮一斤;切
以上八味,以潦水一斗,先煮麻黄,再沸,去上沫。内诸药,煮取三升,分温三服,半日则尽。
潦水,就是下雨到地上泥泞的水,等沉淀之后,取澄清部分来煎药,但是现在台北的潦水实在不能用。酸雨,空气污染,汽车废气中有含铅重金属等,喝了之后恐怕黄疸没治好,肾脏反而出问题了。
以潦水一斗,先煮麻黄,再沸就是沸腾二次。去上沫,内诸药煮取三升,分温三服,12 小时内把三服吃完。
现在煎药都不照古,仲景方的煎煮法每一个方、药都有其步骤,先后,与服法,没有什么头煎,二煎的说法。而且现在都用煎药壶,一次把药都丢下去一起煎。这是不对的。
传统的煎法像麻黄一定要先煎,去上沫。石膏要打碎先煎,而挥发性的如荆芥,薄荷要等煮沸时最后才丢下,钩藤也是要最后下。
像这里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,半日就喝三服,一天要喝六服,根本不是什么头煎,二煎,每天只吃二次药。
【方解】
湿热发黄无表里证,热盛者清之。小便不利者利之。里实者下之。表实者汗之。皆无非为病求去路也。
用麻黄汤以开其表,使黄从外而散。
去桂枝者,避其热也。佐姜枣者,和其荣卫也。
加连轺、梓皮以泻其热。赤小豆以利其湿,共成治表实阳黄之效也。
连轺即连翘根,无梓皮以茵陈代之。
一般治疗原则「热盛者清之」,可用知母、石膏、玄参等。「小便不利者利之」,可用猪苓、茯苓、车前子等。「里实者下之」,可用大黄、芒硝等。「表实者汗之」,用麻黄汤。其实我们常说的治则「八法」,「汗吐下和温清消补」八法,其目的「皆无非为病求去路也」,这一句话就是中医治病的大原则。
不像西医尿蛋白用类固醇,脑瘤用类固醇,红斑性狼疮也用类固醇。皮肤病也用类固醇,干脆不要设医学院了,直接设制药厂就好了,只生产类固醇就好了。
又如白血球偏高也类固醇,白血球偏低也类固醇。我们中医就不同,白血球偏低,我们要用健脾补气的药,用党参、山药、玉竹,白血球就肯定会增加。白血球过高就用寒凉药,如白虎汤,白虎加人参汤等,白血球就会下来,到底是谁比较科学呢?
「无梓皮以茵陈代之」,可见吴谦的时代,生梓白皮已经很少见了。我个人在临床上如果是针对皮肤方面的病,常常会用桑白皮来取代。
桑白皮是钱乙「泻白散」的主药,可以泻肺热,其作用与麻杏甘石汤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临床案例
汤○铭小朋友出生一个月,皮肤病找荣总刘大夫。出生一个月就吃类固醇。吃了一个月无显效,刘大夫介绍到我们这里看。昨夜也有一位病人是台大医师介绍来。总算西医也有人肯放下身段了。
【集注】
周扬俊曰:此亦两解表里法也,故用外汗之药,必兼渗湿之味,伤寒发黄者,必其人太阴素有湿热,更兼寒邪未散,两邪相合,因而蒸郁为黄也。
「必兼渗湿之味」,最近临床遇到肝胆指数高的病人,我常开科学中药之后,再用茵陈一两,白茅根二两,煮水代茶喝,配药吃,降肝胆指数的效果很好。
常常听到西医批评不可以吃中药,其实白茅根、玉米须这些药和稻米同是禾本科,冬瓜子和葫芦同是葫芦科。难道饭与冬瓜、葫芦,也都不能吃吗?
「蒸郁为黄」,郁,就有阻塞不通的意思。临床上就像胆囊发炎,胆道阻塞引发黄疸一样。血液胆红素指数一般在 0~1.2 左右属正常。人体每天生产的胆血素约 200~300 单位,大部份 98%以上由大便排出体外,有小部份由小便排出。所以大便,小便都黄黄的,但如果小便越来越黄,有点像隔夜茶、咖啡的颜色,那要注意了,去验肝胆指数,GOT、GPT,一定都升高,甚至跳到一千以上,所以每天起床第一泡尿第一次大便一定要观察。
【条文】
180、伤寒七八日,身黄如橘子色,小便不利,腹微满者,茵陈蒿汤主之。
【吴谦注】
身黄湿热之为病也。湿盛于热,则黄色晦。热盛于湿,则黄色明。如橘子色者,谓黄色明也。
伤寒七八日,身黄色明,小便不利,其腹微满,此里热深也。故以茵陈蒿治疸病者为君,佐以大黄,使以栀子。令湿热从大小二便泻出,则身黄腹满自可除矣。
【集注】
唐不岩曰:熏黄阴黄也,橘子黄阳黄也。
程 知曰:此驱湿除热法也,伤寒七八日可下之时,小便不利,腹微满可下之证,兼以黄色鲜明,则为三阳入里之邪无疑。故以茵陈除湿,栀子清热,用大黄以助其驱除。此证之可下者,犹必以除湿为主,而不专取乎攻下有如此者。
黄色晦,熏黄,「阴黄」也。黄色明,橘子黄,「阳黄」也。根据此段,后代医家把黄疸病区分成二大类:「阴黄证」「阳黄证」,再细分阳黄证有「热疸」、「酒疸」。阴黄证有「女劳疸」、「谷疸」。
茵陈为菊科植物,有利尿作用。栀子是清热药。
临床案例
上周有一位竹北病人肝硬化,腹水。要求我到竹北出诊,我实在没时间出诊,我听完症状就吩咐先用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、大腹皮、厚朴、枳壳、木香。
本周一病人就亲自来台北看诊,肿胀已经消除。我问他是不是喝很多酒。果不其然,还拼酒。
茵陈蒿汤有些人吃一点点就腹泻的很厉害,有些人不会腹泻。茵陈蒿、栀子、大黄这三味药,对肝炎、肾炎、水肿、口腔炎、牙龈发炎、子宫出血、睡不着觉的,有便秘,腹胀现象的,可以适用。
【茵陈蒿汤方】
茵陈蒿六两 栀子十四枚;擘 大黄二两;去皮
以上三味,以水一斗二升,先煮茵陈,减六升,内二味,煮取三升,去滓,分三服,小便当利,尿如皂荚汁状,色正赤,一宿腹减,黄从小便出也。
茵陈蒿汤原本是用来治疗黄疸的。临床上用来治急性肝炎也很有效,甚至于猛暴型肝炎也有效,我们有成功之案例。
临床案例
罗老太太,猛暴型肝炎昏迷,送到市立○○医院西医部加护病房,已经开出病危通知。并会诊通知中医部内科主任与妇科主任一起会诊。二位主任并无开出处方。
老太太之孙女为荣总护士,找到我,要求我开药,我用小柴胡汤合茵陈蒿汤,另外加熊胆二分。每吃一次药配二分熊胆,一天用六分,那时熊胆尙未被禁用。那时熊胆一钱约 1800 元,一分就是 180 元,一天六分也才 1000 元左右。要知道住加护病房一天就要好几千元,上万元。
结果服药三天后转普通病房,一个月后出院,罗老太太为慈济委员,一出院又开始作义工奔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