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论第二十八讲

 

我在开方都很注意口感的问题,特别是小儿病人。上星期有位关老太太,耳呜,重听。我在处方中加了磁朱丸的二味药:神曲、磁石。效果很好。不过老太太抱怨磁石的口感好像在吃泥沙一样。于是我把磁石改成细辛,并事先强调细辛会辣辣的。本周回诊关老太太也证实的确会辣辣的。

最近在流行小儿手足口病,克沙奇病毒。咽喉部会肿痛,水疱。我的小外孙最近咽喉痛,女婿赖医师开了甘露消毒丹一方。小外孙就是不吃药,灌药下去,马上又吐出来。

因为甘露消毒丹中有射干,射干很苦。喉科用药中,山豆根(豆科)与射干(鸢尾科)是很好用的药,不过这二味药都很苦。大人还可以接受,小孩就受不了。

平时我开药讲求「简」,「便」,「效」,另外讲究口感,像小建中汤,芍药甘草汤,麻杏甘石汤,麦门冬汤、甘麦大枣汤……。这些方剂合乎「简、便、廉、效」,口感又很好吃,很多小朋友会自动吃药,甚至偷药吃。

喉科用药如不用苦味的山豆根、射干。我们可以用牛蒡子、玄参、桔梗、僵蚕等药。僵蚕咸咸的,还不难吃。

我们开处方,对于每一味药的味道,都要自己去试一试。自己都不愿意接受了,也不要开给病人吃。

【条文】

181、伤寒,身黄发热,栀子蘗皮汤主之。

 

如果是「寒湿在里」的黄疸要用茵陈五苓散,或茵陈理中汤,或茵陈四逆汤。「阴黄」与「阳黄」的处理方向是不同的。

有表证的黄疸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。有里证的黄疸用茵陈蒿汤。如果没有明显的表证,也没有明显的里证,就可使用栀子蘗皮汤。

临床案例

台北市大业路,杨小婴儿,出生后拉肚子一天二十多次,下利清谷。虽说外观皮肤并无明显黄疸暗黄色。我用茵陈四逆汤,服药后便痊愈。

我们有亲戚,出生时,产生初生婴儿黄疸,妇产科不允许出院,我弟弟写了切结书,抱回家去。我用茵陈五苓散,服药后黄疸就消失了。

【吴谦注】

伤寒身黄发热者:

设有无汗之表,宜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汗之可也。

若有成实之里,宜用茵陈蒿汤下之亦可也。

今外无可汗之表证,内无可下之里证,故惟宜以栀子蘗皮汤清之也。

 

黄柏,是一味很好的清热,消炎,抗病菌的药。

丹溪先生最喜欢用知母,黄柏二味药。单一味黄柏九蒸九晒就叫做「大补丸」。

【集注】

林 澜曰:伤寒身黄,胃有瘀热,须当下之。此以发热而热未实,故宜栀子蘗皮汤解之。

汪 琥曰:身黄兼发热者,乃黄证中之发热,而非麻黄桂枝证之发热也。热既郁而发黄,虽表而非纯乎表证,但当清其郁,以退其黄,则发热自愈。

魏荔彤曰:此三条虽皆外寒挟湿之邪,瘀而成热之证,然在表在里,湿胜热胜,尤当加意也,岂可概以为里证而混下耶?

【栀子蘗皮汤方】

栀子十五枚;擘 甘草一两;炙 黄蘗二两

以上三味,以水四升,煮取一升半,去滓,分温再服。

【吴谦按】

此方之甘草,当是茵陈蒿,必传写之误也。

 

栀子也有清热、消炎之作用,同时也有化瘀之作用。黄蘗刚才提过。

吴谦认为要把甘草改为茵陈。这也合理,因为一味茵陈就可以减少体内胆红素,有利胆退黄之效果,因此不论「阴黄」,「阳黄」,都可以用到。

茵陈属菊科植物,在所有治疗黄疸的方剂中,几乎都可发现茵陈。菊科植物一般都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,只要根不被挖掉,可以一直生长。多年生的所以名「陈」。茵陈又称为茵陈蒿、绵茵陈。

在日本汉方医家汤本求真,在著作《皇汉医学》中提及本方不用茵陈蒿,而用甘草,一样有退黄效果。栀子与黄蘗的退黄效果就很好了。再用甘草的退黄效果亦然。但是茵陈「为治黄疸之君药」,退黄效果很好,是事实的。

【条文】

182、阳明病,被火,额上微汗出,而小便不利者,必发黄。

 

阳明病,经病要用葛根汤、桂枝加葛根汤来发汗。不可用火攻的方法来发汗。包括用火炉、火堆,来提高温度发汗。发汗一多,身体水份丧失,血液浓度变得稠黏,严重一点的,血液红血球会溶血,血中胆红素就升高。胆红素的生化正常值约 1.2 左右。平常身体制造约 200~300 单位的胆红素,大部分由大便排出。所以大便颜色黄黄的。

红血球溶血,胆红素大增,排不出去。渗透到微血管,于是皮肤,眼白就出现黄疸,更严重的话连指甲都是黄的。这是属于溶血性的黄疸。

像有一位台大医科学生,其父陈先生,住在将军乡。因为我在台大传医社上课,陈姓学生其父肝硬化,肝腹水。我到台大中山南路旧病房出诊,其父全身黄疸。

另一病人是年轻人,短短几天内全身黄疸,由仁爱医院转台大医院,我出诊时,全身肤色就像黄鱼颜色一样。腹鼓胀起来。这一类的病人病情比较难掌控。

【吴谦注】

阳明病无汗,不以葛根汤发其汗,而以火劫取汗,致热盛津干,引饮水停,为热上蒸,故额上微汗出,而周身反不得汗也。

若小便利,则从燥化,必烦渴,宜白虎汤。

小便不利,则从湿化,必发黄,宜茵陈蒿汤。

 

小便利与小便不利,在中医的看法是辨证论治的重点。西医就不重视,反正尿不出来,西医就给你塞条管子。

在此吴谦提出,用「小便利」与「小便不利」来区分「燥化」「湿化」,辨证出是「阳明经热」或是「阳明发黄」。

【集注】

喻 昌曰:阳明病,湿停热郁而烦渴有加,势必发黄。然汗出,热从外越,则黄可免。小便多,热从下泄,则黄可免。若误攻之,其热邪愈陷,津液愈伤,而汗与小便愈不可得矣。误火之,则热邪愈炽,津液上奔,额虽微汗,而周身之汗与小便愈不可得矣。发黄之变,安能免乎?

程 知曰:太阳发黄由寒郁湿,湿不得解。阳明病黄,由湿瘀热,热不得越。故宜分经论治。

 

程知说的「寒郁湿」,「湿瘀热」。也是在区分阳黄,阴黄。我们中医基本上就是要区分阳黄、阴黄不同,用药不同。

西医只是就生化检验的指数诊断而已。而且没有什么有效的药。中医有茵陈蒿汤、茵陈五苓散、茵陈理中汤、茵陈四逆汤。我还习惯用白茅根二两,茵陈一两,煮水代茶喝,退黄效果很好。因为白茅根本身可清热利尿,利湿。配茵陈的退黄,黄疸指数下降很快,很有效的组合。临床成功案例很多。

临床案例

有一位 80 岁的老太太,r-GPT,二月份是 1120 多。服药后,三月份为 840,四月份下降到 68.5.5 月 15 日 r-GPT=10.75。指数下降得很快。

【条文】

183、阳明病无汗,小便不利,心中懊恼者,身必发黄。

 

183 条的症状与 182 条相似。

「阳明病无汗」,182 条也是无汗所以才用火攻。

「小便不利」,182 条亦同。

「心中懊恼者,身必发黄」。「必中懊恼」,由太阳一路下来,如果没有其他症状,几乎都是用栀子豉汤来处理的。

此 183 条有学者认为其叙述较像中毒型的黄症。尤其是到外面吃喜宴,很容易遭受感染。

【吴谦注】

阳明病无汗,以热无从外越也。小便不利,湿不能下泄也。心中懊恼,湿瘀热郁于里也。故身必发黄,宜麻黄连轺赤小豆汤,外发内利可也。

若经汗吐下后,或小便利而心中懊恼者,乃热郁也,非湿瘀也。便鞭者,宜调胃承气汤下之。便软者,宜栀子豉汤涌之可也。

 

「阳明病无汗」,热无法由皮肤毛细孔排出。「小便不利」,湿无法由泌尿道排出。「湿瘀热郁于里」便会「心中懊恼」既然无汗,小便不利,所以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,麻黄可发汗解表。连轺有清热解毒,抗病毒的作用。赤小豆可以利湿。所以称为「外发内利」。

如经过汗吐下,小便利,心中懊恼,就只有热郁,而无湿瘀,此时须区分大便鞭的,用调胃承气汤下之。大便软的,用栀子豉汤。此刻用了栀子豉汤会不会有涌吐的现象倒不重要,重要的是栀子对肝胆清热消炎的作用。同时栀子也具有利胆,减少血中胆色素,退黄的作用。

【集注】

方有执曰:无汗小便不利,则湿停懊恼,湿停热郁,所以知必发黄也。

张 璐曰:外不得汗,下不得溺,而热湿郁于胸中不得泄,势必蒸身为黄也。

 

黄疸的发生与胆囊发炎,胆管阻塞,胆色素增多,都有密切之关连。中医视为「湿瘀热郁」。

现代医学临床上可见自体中毒型的黄疸,溶血型的黄疸,胆囊阻塞、胆管发炎等分类。但不论现代医学如何区分。中医一般针对黄疸病的症状有下列几个方向;如果有胆管阻塞,可视为气滞血瘀,用川楝子,木香,郁金等药。发炎,用栀子,茵陈。溶血性黄疸,就必须用入血分的药,如玄参、丹参、鸡血藤、牡丹皮。

胆囊阻塞,可以用柴胡系列,如四逆散来疏导。但如果有肝吸虫,治疗的方向又不同。

临床案例

邱○升先生,B 型肝炎带原,经西医诊治,来诊服药,上个月到台大医院医检,B 型肝炎抗原阳性居然转为阴性。台大的医师十分错愕,邱先生直接告诉他正在服中药且服中药不到二个月。

最近我们经常接到台大医师介绍过来的病人。

【条文】

184、阳明病,面合色赤,不可攻之,必发热色黄,小便不利也。

 

阳明病大都发热,体温升高,自然在望诊上,脸部会红红的。如果是经病,不可用承气汤来攻之。如攻之「必发热色黄,小便不利」。甚至如果用火攻之,就又变成 182 条条文「必发黄」产生溶血型的黄疸。

【吴谦注】

阳明经病,面合当色赤,是热邪犹怫郁在经,尚未入里而成实也。故虽不大便,不可攻之。

若攻之则怫郁在经之邪不解,必令发热色黄。

若其人里燥,小便利,则同燥化,当不发黄,而必大便鞭矣。

【集注】

方有执曰:合,应也,赤,热色也,胃热上行,面应赤色。攻则亡津液,故发热色黄因小便不利也。

程 知曰:言热在阳明之经,不可攻也。热在于经,阳气怫郁在表也。攻之则经中之热,未得表散,必发热色黄,因小便不利也。

程应旄曰:热阻于肌肤之间,故发热而小便为之不利,郁而成黄也。

 

方有执说的「胃热上行,面应赤色」,其实是阳明有热象体温升高,脸部微血管扩张,面色会红红的。就像我们去跑步,跑完脸会红红的一样。

其实由 178 条开始,我们可以发现,这些条文,注文都共同提到一个症状「小便不利」。甚至后面 185 条也提及「小便不利」。湿瘀热郁没有排出的管道就会发黄,这是黄疸主要之病因,病机。所以程应旄说「发热而小便为之不利,郁而成黄也。」

【条文】

185、阳明病,发热汗出,此为热越,不能发黄也。但头汗出,身无汗,剂颈而还,小便不利,渴饮水浆者,此为瘀热在里,身必发黄,茵陈蒿汤主之。

 

如果会出汗的话,体温能够散发,皮肤也是一个调节体温的系统。「发热汗出」,不能发黄。「但头汗出,身无汗,剂颈而还」,「剂」字也可写成「跻」。「剂颈而还」,就是头部出汗,到颈部为止,其他身体各部位不出汗。接着又出现了「小便不利」。「渴饮水浆者」表示有热象。「此为瘀热在里,身必发黄,茵陈蒿汤主之。」茵陈蒿汤是一个退黄效果很好的方子。

【吴谦注】

阳明病发热汗出者,此为热越。小便若利,大便因鞭,不能发黄也。

但头汗出,身无汗,是阳明之热不得外越,而上蒸也。小便不利,湿蓄膀胱也。渴饮水桨,热灼胃府也。此为湿热瘀蓄在里,外薄肌肤,故身必发黄也。

茵陈蒿汤主之者,通利大小二便,使湿热从下窍而出也。

 

「外薄肌肤」,「薄」就是「迫」的意思。

茵陈蒿汤中,茵陈是一味很好的利胆退黄药。栀子本身虽无利尿作用,但有消炎清热效果可以帮助茵陈作用。大黄可以使湿瘀热郁由大便道排出体外。所以茵陈蒿汤有「通利大小二便,使湿热从下窍而出」之效果。

【集注】

方有执曰:「越」散也,头汗瘀热发黄,注皆见〈太阳篇〉中。茵陈逐湿瘀之黄,栀子除胃家之热,大黄推壅之瘀。三物者苦以泄热,泄热则黄散矣。

程应旄曰:头汗出,身无汗,剂颈而还,足征阳热之气,郁结于内而不得越,故但上蒸于头,头为诸阳之首故也。气不下达故小便不利。府气过燥,故渴饮水浆。瘀热在里,指无汗言。无汗而小便利者属寒。无汗而小便不利者属湿热,两邪交郁,不能宣泄,故盦而发黄。解热除湿,无如茵陈。栀子清上。大黄涤下。通身之热得泄,又何黄之不散耶?

 

「越」是「发散」的意思。

程应旄注中的「头为诸阳之首故也」,也可说成「头为诸阳之会」。因为经络中的阳经都会上头面部。

而且程应旄注文中,又再一次提及小便利,与小便不利的辨证重点。

临床案例

最近有二例胰脏癌之病人。昨天又新增一例。昨天这位胰脏肿瘤的范○老太太是初诊。昨天刚吃药,今天马上又叫女儿来抱怨吃了药还是会痛。实在很困扰。

我对这一类胰脏癌的病例,几乎都用茵陈蒿汤,大柴胡汤,发现有些病人不但不会拉肚子,疼痛也会慢慢缓解。有一例 50 多岁屏东的病人,服药后,症状有改善。

临床案例

茵陈蒿汤的退黄效果相当好。我治过一病例,住在○○医院的病人罗老太太,猛暴性肝炎。和平医院的医师束手无策,把她送到加护病房,请中医会诊。中医部二位科主任也开不出方。我用茵陈蒿汤加减,配合熊胆(当时未列为禁药),三天后就由加护病房转为普通病房,然后出院。

【条文】

186、伤寒脉浮而缓,手足自温者,是为系在太阴,太阴者身当发黄,若小便自利者,不能发黄,至七八日大便鞭者,为阳明病也。

 

「伤寒」的定义,在〈太阳中篇〉第一、二条就提及,尤其第一条「太阳病或已发热,或未发热,必恶寒,体痛,呕逆,脉阴阳俱紧者,名曰伤寒。」伤寒是浮紧的脉象。当然在〈太阳病下篇〉第一、二条那里「伤寒脉浮缓,身不疼但重……大青龙汤主之。」伤寒出现了浮缓脉。

我们曾经解说过,不要去局限中风一定脉浮缓,伤寒一定脉浮紧。可以把脉象看成病轻病重。

「手足自温者」表示手足还有正常体温,不像三阴病,「手足厥冷」,「手足厥逆」。

「是为系在太阴,太阴者身当发黄」,这里的太阴,指足太阴脾,脾主湿。「若小便自利者,不能发黄」,这点可以与 185 条「发热汗出,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。」相互参考,二者都是让湿瘀热郁有排出之管道,所以不能发黄。

【吴谦注】

此太阴转属阳明证也。

伤寒脉浮缓,手足热者,太阳也。今手足自温,非太阳证,是为系在太阴也。然太阴脉当沈缓,今脉浮缓乃太阳脉也。证太阴而脉太阳,是邪由太阳传太阴也,故曰系在太阴也。

若小便自利者,则不从太阴湿化而发黄,至七八日大便鞭者,则是从燥化,此为阳明也。

 

186 条此条文前半段「证太阴而脉太阳,是邪由太阳传太阴也」,后半段「小便自利者,不能发黄,至七、八日大便鞭者」是从燥化变为阳明病。

「系」,这字有连系,就像一条绳子绑在一起的意思。「手足自温,是为系在太阴。」脾主四肢。有时候临床上遇到四肢有症状时我们可以由脾胃来着手。例如手脚长湿疹,我们可以用健脾胃的药,健脾利湿的药如苡仁,加上一些皮肤用药如连翘。手脚上的水疱、湿疹很快可以得到改善。

「若小便自利者,则不从太阴湿化而发黄,至七八日大便鞭者,则是从燥化,此为阳明也。」如从燥化,大便鞭成为阳明病,则可考虑使用承气系列了。

如身发黄大便鞭,就当考虑茵陈蒿汤。如身发黄,但里证、表证都不明显,就当考虑栀子柏皮汤。所以,还是得由四诊来辨证用药了。

【集注】

程应旄曰:阳明为病,本于胃家实。胃家之实,不特三阳受邪,能致其转属阳明。即三阴受邪,亦能致其转属阳明。聊举太阴一经例之,脉浮而缓,是为表脉,然无发热头痛恶寒等外证,而手足自温,是邪不在表而在里。但入里有阴阳之分,须以小便别之。小便不利,湿蒸热瘀而发黄,以其人胃中原无燥气也。小便自利者,胃干便鞭而成实,以其胃中本有燥气也。病虽成于七八日,而其始证却脉浮而缓,手足自温,实是太阴转属而来也。即太阴阳明推之,少阴三大承气证,厥阴一小承气证,何非转属阳明之病哉?

魏荔彤曰:病在太阳,热为湿郁团聚于里,必有归者。既不能发黄,小便自利,则邪何归乎?不得不归之于万物所归之胃。至于七八日,小便自多,大便自鞭,而为阳明病矣。

 

由此可以再强调,「辨小便」的重要性。黄疸病一般多见小便不利。

临床上可以发现,黄疸的病人,一开始时小便可能变得较黄,量较少。随着胆色素的升高,小便可能变得像咖啡,像隔夜茶的颜色一样。所以如果自己发现自己的小便颜色像隔夜茶颜色一样时,此刻的肝指数已经升高很多,甚至上千。所以每天要自己观察自己小便的颜色,这是很好的指标。

【条文】

187、伤寒转系阳明者,其人濈然微汗出也。

 

我们看回到〈阳明篇〉首,阳明府病,「潮热谵语,手足腋下濈然汗出,腹满痛,大便鞭者」,吴谦在篇首就提出了「濈然汗出」的现象是阳明府病的症状。另外 130 条也提及「身热,汗自出」,但没指出汗自出的情况。到了 187 条,就告诉我们,「濈然微汗出」。

【吴谦注】

凡伤寒无论三阴三阳,若转系阳明,其人必有濈濈然微汗出之证,始为转属阳明也。

 

濈濈然,是汗出了一身,擦干了,又流一身汗,汗出的多,体内水分减少。自然就燥化转属阳明了。

这条文是纯然由出汗的现象,来推估,推断病情会转属阳明。另外也再呼应 130 条「阳明病外证云何?」在此条说明了濈然汗出,体内水分减少,肠管内水分减少,自然大便变鞭,接着可能就产生谵语潮热等阳明病的症状。

【条文】

188、太阳病吐之,但太阳病当恶寒,今反不恶寒,不欲近衣,此为吐之内烦也。

 

太阳病为表病,当用汗法,在 30、31 条就已经提及。如果太阳病没有 77~82 等条文的栀子豉汤证,或 39 条的瓜蒂散证的可吐之证,太阳病是不可以用吐法的。

而在太阳病条文第 1 条或 54 条都告诉我们,太阳病一定会恶寒。现在「今反不恶寒,不欲近衣」,不欲近衣,就是恶热的意思。就是「不恶寒,反恶热」。

乱用催吐剂,吐得太过,食道、胃粘膜会受损,会产生内热心烦的现象。于是表现出不恶寒反恶热的症状。

【吴谦注】

太阳病吐之,表解者,当不恶寒。里解者,亦不恶热。今反不恶寒,不欲近衣者,是恶热也。此由吐之后,表解里不解,内生烦热也。

盖无汗烦热,热在表,大青龙汤证也。有汗烦热,热在里,白虎汤证也。

吐下后,心中懊恼,无汗烦热,大便虽鞭,热犹在内,栀子豉汤证也。有汗烦热,大便已鞭,热悉人府,调胃承气汤证也。

今因吐后,内生烦热,是为气液已伤之虚烦,非经汗下之实烦也,以上之法,皆不可施。惟宜用竹叶石膏汤,于益气生津中,清热宁烦可也。

 

吴谦注文收集了一些对照的证状与治法。

症状病机治法
不经吐下无汗烦热热在表大青龙汤
有汗烦热热在里白虎汤
吐下后无汗烦热,心中懊恼热在内栀子豉汤
有汗烦热,大便已鞭热在府调胃承气汤
吐后内生烦热气液已伤之虚烦竹叶石膏汤

在此条吐后,造成气液已伤之虚烦,用竹叶石膏汤,因为有人参所以可以「益气生津」。有竹叶,石膏可以「清热宁烦」。

竹叶石膏汤是由白虎加人参汤变出来之处方。

白虎汤(石膏、知母、粳米、甘草)+人参→白虎加人参汤

白虎加人参汤-知母+竹叶、半夏、麦门冬→竹叶石膏汤

竹叶石膏汤-竹叶、石膏+大枣→麦门冬汤

这一系列气分的方剂是如此变化来的,口感都还不错,尤其麦门冬汤,有红枣、粳米、麦门冬、人参、甘草,都是甜甜的,好吃的药材。

竹叶石膏汤,人参、粳米可「益气生津」。石膏、竹叶可以「清热宁烦」。

这条注文的重点所在:1、吴谦注文中的四个症状比较。2、与此条文可用竹叶石膏汤。

【集注】

张 璐曰:此以吐而伤胃中之液,故内烦不欲近衣,虽显虚烦之证,较关上脉细数而成虚热,脾胃两伤者稍轻,虽不致逆,亦误吐之过也。

 

张璐集注是与下条 189 条条文作比较。

【条文】

189、太阳病,当恶寒发热,今汗自出,反不恶寒发热,关上脉细数者,以医吐之过也。一二日吐之者,腹中饥,口不能食。三四日吐之者,不喜糜粥,欲食冷食。(五六日吐之者),朝食暮吐,以医吐之所致也,此为小逆。

【吴谦按】

「欲食冷食」之下,当有「五六日吐之者」六字,若无此一句,则「不喜糜粥,欲食冷食」与「朝食暮吐」之文不相联属。且以上文一二日三四日之文细玩之,则可知必有五六日吐之一句,由浅及深之谓也。

 

到了〈阳明篇〉的条文,还是一再的提醒太阳病会发热恶寒,如果没发热恶寒,就不是太阳病。就算有「脉浮,头项强痛」,没有恶寒,就不算是太阳病,可能是阳明经病的葛根汤证。我们必须有这样的认知。不要连太阳病和阳明病都区分不出来就用药。

我们一而再,再而三的反复这些前面条文,就是在提醒把这些重要的关键记牢在心中。

现在此条出现了「今汗自出,反不恶寒发热」,这就不是太阳病了,有点像阳明病了。「关上脉细数者」,右关是中焦脾胃的脉位,「细」表示津液流失。「数」表示有热象,有发炎现象。这些是因为「医吐之过也」,所以肠胃系统方面有了症状。

「一二日吐之者,腹中饥,口不能食」,肚子会饥饿,但是没有食欲,这可能是胃肠发炎的影响了。「三四日吐之者,不喜糜粥,欲食冷食。」病情更严重一层了,连流质的稀饭都不吃了。「五六日吐之者」这句是吴谦补的,认为要由浅及深。「朝食暮吐」更严重的肠胃症状了。

催吐法原本是治病的方法之一,但是如果不分青红皂白,就用吐法是不恰当的。尤其中医有些催吐方,服药之后,还要去压舌根催吐,这不是每一个都能接受。

「朝食暮吐」的意思是,早上吃的东西下午吐出来。

【吴谦注】

太阳病不解,当恶寒发热,今自汗出,不恶寒发热,是表已解也。

关上脉细数,胃不和也。细者胃气虚。数者胃气热,证脉不和,询其故,知以医吐之过也。

一二日病在太阳,正气未衰,吐之者,伤胃未深,故腹中知饥,口不能食也。

三四日病在阳明,胃中已热,吐之者,复伤津液,故不喜糜粥,欲食冷食也。

五六日病将转入阴经,正气已衰,吐之者,胃中虚冷,故朝食暮吐也。

此皆医吐之所致,尚在可治,故曰此为小逆也。

 

「关上脉细数」。这里指右关,呕吐过之后,胃中之精微物质,津液受损,因而出现细脉,表示胃虚。而数脉,胃气热,表示有些发炎现象了。

「此皆医吐之所致……故曰此为小逆也」。在此条文出现小逆。在《伤寒论》〈坏病篇〉中,就有出现「大逆」的状况了。

【集注】

程 知曰:本太阳病,医吐之,则表邪乘虚传入阳明,伤动胃气,而关脉细数矣。

程应旄曰:阳明之气,下行为顺,上行为逆,以医吐之所致,则非脾胃本来之病,此为小逆,更勿误治,使小逆变成大逆也。

 

发展中医是很好的事情,但是一定要清楚了解中医内涵才行。最近有一位胡姓病患,听了一位西医免疫博士的建议,喝了黄芪、红枣的增加免疫功能的免疫汤,我们可以肯定黄芪、红枣,是可以提升免疫,但是要看证型,要看场合,要看阴阳表里寒热虚实。

结果这位免疫博士每一位病人都建议喝,黄芪、红枣,这是不对的,会害了病人。

这位胡姓病患,喝了之后,咽喉肿痛,颈部淋巴开始肿大,到医院,西医要从颈部淋巴结作穿刺、切片。最近也有一些病人吃了这方子出现口干舌燥,口破的现象。所以不要小看简单的两味药,也有可能让「小逆」变成「大逆」。

黄芪、红枣,是针对「气虚」的病人。如果不分证型,不是气虚病人,用黄芪、红枣。反而容易化燥生热。于是产生口干舌燥等现象。

又如临床上血虚的病人,我少用当归黄芪补血汤。因为当归黄芪补血汤补气血效果虽好,但是容易化燥。反而我常用阿胶、鸡血藤来补血。阿胶为血肉有情之物,又有养阴滋阴润燥的效果。举例来说,红斑性狼疮 SLE 的病人贫血,我从来不用当归黄芪补血汤来补血,每每使用阿胶鸡血藤有很好效果。

况且中药中可以提升免疫力的不只黄芪,红枣。例如百合、玉竹、山药、党参等。这些药可提升免疫力,但不太会有化燥的现象。像百合、玉竹还有滋阴效果,都是百合科植物,有化痰效果,对于慢性支气管炎,咽喉炎,甚至咽喉癌,肺癌,有很好的帮助。

【条文】

190、食榖欲呕,属阳明也,吴茱萸汤主之。得汤反剧者,属上焦也。

 

「属阳明也」,所以会呕吐,和肠胃系统有关。

关于这第 190 条条文,我曾经在政大国医社的社刊发表一篇文章。提到吴谦编排的〈阳明篇〉,有一些条文似乎不适合编在〈阳明篇〉。

如 190 条,不要因为「属阳明也」,就安排在〈阳明篇〉。因为「阳明之为病,胃家实是也」属实热证。而这里的吴茱萸汤,是大热的药。

我认为从第 190 条到第 196 条的条文,似乎要编排在〈太阴篇〉比较适当。因为这些条文都是寒证。寒证才会用热药。

这里 190 条,「食谷欲呕」也是寒证,包括虚寒性的胃炎、胃扩张、胃下垂。都可以吴茱萸汤来治疗。吴茱萸汤包括四味药:吴茱萸、人参、大枣、生姜。

服了吴茱萸,反而吐得更厉害,病位就不在阳明中焦了。「属上焦也」,表示属于上焦,呼吸系统的疾病。

【吴谦注】

食谷欲呕,属阳明者,以胃主受纳也。今胃中寒,不能纳谷,故欲呕也,以吴茱萸汤温中降逆而止其呕可也。

若得汤反剧者,此非中焦阳明之里寒,乃上焦太阳之表热也。吴茱萸气味俱热,药病不合,故反剧也,法当从太阳阳明合病,不下利但呕之例治之,宜葛根加半夏汤。

 

吴茱萸是一味很好的止吐药,但要属虚寒证的。吴茱萸汤在后面少阴病、厥阴病都有出现,以及《金匮》第十七章〈呕吐哕下利〉也有出现。在《伤寒论》出现三次,《金匮》出现二次。

〈厥阴篇〉「干呕吐涎沫,头痛者,吴茱萸汤主之。」所以吴茱萸汤也是治厥阴寒性头痛的好处方。

吴谦注文也提到「今胃中寒,不能纳谷」,是胃寒证,消化功能差,不能纳谷,食物无法正常消化,停留在胃中,不正常发酵,产生不好的气体,或毒素,刺激大脑呕吐中枢,就呕吐。

「温中降逆」,最主要是吴茱萸与生姜有很好的止吐作用。吴茱萸属芸香科植物。国内有一位专门研究吴茱萸的专家,在十多年前就发现吴茱萸中有一百多种成分。后来这十多年来又陆陆续续发现一百多种成分总共有二、三百种成分。(就像山药里面也有一百多种营养成分)。

有一次我请教这位博士:「《伤寒论》中有几次用到吴茱萸?您有没有真正用过吴茱萸治病?吴茱萸有小毒,您敢不敢用?」这位中药学博士答不出来。因为他钻研药学,而没有实际去用过。不过他研究的成果,分享给大家也是很好的。

我告诉他,《伤寒论》中条文出现过 3 次。但在〈厥阴篇〉中又有「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」用到吴茱萸。

临床上我也常用吴茱萸汤。吴茱萸炮制后就无毒性。炮制方法用水去泡一段时间。或用黄连去炒制其辛热,一起炒就变成「左金丸」,肝胆病,呕吐吞酸,嗳酸,用吴茱萸、黄连组成的「左金丸」,不好吃,但有效。但我不常用,因为很不好吃。我喜欢用口感好的药。我一直想改变「良药苦口」的观念,改成「良药甜口」。

吴茱萸不只辣,还有一股怪味道。但有些病人口感不敏感。像有一位姜姓病人,疝气,我开了小茴香等一些有怪味的药,结果病人也不觉得难吃。

但是有些人敏感的不得了,像有位同道,生病很重,每天要用头上的百会穴去磨墙壁,要不然就瑜伽倒立,到处看医生都看不好。这位同道吃 0.5 克龙胆泻肝,会从会阴穴一直凉到百会穴。改吃 0.5 克四逆汤,由会阴穴热到百会穴,像火烧一样。最后找到我看病。我开甘麦大枣汤等一类平妥好吃的药。

「吴茱萸气味俱热」,又有一股特殊味道,大家可以到药店拿一粒尝尝看。有一位金先生,湖北人,胆结石开刀取出九大颗的结石,开刀后又长,我开吴茱萸,川楝子,鸡内金,木香,延胡索。他用台糖大罐的麦芽糖三分之二罐,才把药吞下去。

吴谦认为,「得汤反剧者,属上焦也」,要当成太阳阳明合病,用葛根加半夏汤。葛根汤中有生姜,再加半夏。「姜、半为止呕圣药」。一般呕吐药都先用姜、半。

此条文有几个段落,(一)食谷欲呕,属阳明也。(二)用吴茱萸汤主之。(三)得汤反剧者,属上焦也。(四)在注文中提出,食谷欲呕,用吴茱萸汤后得汤反剧者,用葛根加半夏汤。

【集注】

方有执曰:食谷欲呕,胃寒也,故曰属阳明,言与恶寒呕逆不同也。上焦以膈言也。

 

190 条到 196 条都是胃寒证。编排在「里热证的〈阳明篇〉」似乎不恰当。

【条文】

191、病人脉数,数为热,当消谷引食,而反吐者,此以发汗令阳气微,膈气虚,脉乃数也,数为客热,不能消榖,以胃中虚冷故吐也。

 

「脉数,数为热」。表示有热象,有热象就容易肚子饿。「当消谷引食」,就是消谷善饥,容易饿的意思。但是吃了食物,反而吐出来。

原来是误汗导致「阳气微,膈气虚」。误汗伤津耗气,影响了心脏力量,严重一点会亡阳,于是产生了虚数的脉象。

「数为客热」,这个数脉是因为外来的因素(发汗)造成。不是病人本身有热象的脉数。而不能消榖,食而反吐的原因是「胃中虚冷故吐也」。

【吴谦注】

病人脉数,数为有热,则当消谷引食。今食而反吐者,盖以身热脉数,误为表热而发其汗,因使其人阳气微,膈气虚也。

不知此脉之数,乃外邪客热之数,非胃中实热之数也,其不能消谷食而反吐者,乃胃中本虚冷故耳。

【集注】

程 知曰:此言汗后脉数吐食,当责胃之阳虚也。阳受气于胸中,发汗过多,令阳气微,膈气虚,客热外越,故脉数也。客热不能消谷而吐者,当责其胃之虚冷,若因其数而投以清胃之药,则左矣。

程应旄曰:见数脉而反吐者,数为热脉,无力则为虚脉。膈虚阳客于上,不能下温,故令胃中虚冷。热为客热,寒为真寒,究其根由,只由发汗令阳气微。然则阳气之珍重何如,而可误汗乎?

 

程知注中:「若因其数而投以清胃之药,则左矣。」这提醒我们切脉不可单单由脉象来下诊断开药,应该要更深一层去思索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脉象,找出病因,病机。

像此条文脉数吐食,是因为发汗过多,阳虚,产生虚数脉。是胃阳虚,胃虚冷,要用理中汤,吴茱萸汤,甚至四逆汤。如果误认为是热证投以清胃之药就错了。

程应旄说:「阳气之珍重何如,而可误汗乎?」《伤寒论》中最大的误治,便是误汗,亡阳。除了发汗剂要注意之外。我认为苦寒药也要慎用,因为苦寒药易伤胃阳,时下有些年轻医师,一开处方一定有龙胆泻肝汤。有位老医师甚至每方必用黄连解毒汤,其实应该要慎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