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论第三十四讲
【条文】
252、发汗不解,腹满痛者,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腹满不减,减不足言,当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【吴谦注】
此详申上条,互发其义,以别其治也。
发汗后表已解,腹满不痛者,乃腹满时减,减复如故之虚满也,当温之,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也。
今发汗后表不解,腹满大痛者,乃腹满不减,减不足言之实满也,当下之,宜大承气汤,盖以里急,故攻里后和表也。
252 条是属于实满,所以用大承气汤,如果虚满就是前一条条文的厚朴姜夏甘参汤的适应证。所以他做了一个比较。
「此详申上条,互发其义,以别其治也」。这是一虚一实的对照,吴谦很多文献都是这样子,如 62 条的调胃承气汤与 61 条的芍药甘草附子汤,就是一虚一实的对照。他在整理条文的时候都是这样子来作比较。
【集注】
喻 昌曰:「减不足言」四字,形容腹满如绘。见满至十分,即减去一、二分,不足杀其势也。此所以纵有外邪未解,而当下无疑耳!
程应旄曰:下之而腹满如故,即减去一、二分,算不得减。下之不妨再下,必当以减尽为度也。
刘宏璧曰:太阴无可下之法也,设在经,则各经已无可下之理,在藏则太阴尤无受下之处,桂枝加大黄汤安能无疑乎?不知脾与胃相表里也,太阳误下,太阴受邪,适胃有宿食,则脾因胃之实而实,亦即因太阳之邪而痛矣。既大满大痛,已成胃实,又非此汤之所能治,故宜大承气汤也。
【条文】
253、太阴病,脉浮者,可发汗,宜桂枝汤。
【吴谦注】
(1)太阴经病,脉当浮缓;太阴藏病,脉当沉缓。今邪至太阴,脉浮不缓者,知太阳表邪犹未全罢也。
(2)故即有吐利不食,腹满时痛一、二证,其脉不沉而浮,便可以桂枝发汗,先解其外,俟外解已再调其内可也。
(3)于此又可知论中身痛腹满下利,急先救里者,脉必不浮矣。
在篇首太阴病的提纲条文里,没有提到太阴的脉象。《伤寒论》第一条提到「太阳之为病,脉浮」;第二条提到太阳中风,脉浮缓;太阳伤寒的脉是阴阳俱紧,所以太阳伤寒的脉是浮紧。伤寒三日阳明脉大,所以阳明是大脉;〈少阳篇〉第三条说伤寒脉弦细,头痛发热者,属少阳,所以少阳的脉象是弦细脉。
244 条就提到「太阴之为病,腹满而吐,食不下,时腹自痛,若下之必胸下结鞭,自利益甚」。却始终没有提到太阴的脉象,这里提到太阴经病,脉当浮缓;因为缓是脾的本脉,这边和太阳中风的缓有稍稍不一样。太阴藏病,脉当沉缓。所以这边应该也可以补充 244 条太阴病的脉象,太阴病本身属于虚证,确定他是脉浮,就是仍有表证存在,所以用桂枝汤。因为桂枝本身就会芳香健胃,桂枝汤的药味组成中桂枝、大枣、生姜、炙甘草可以说都算是脾胃药。
【集注】
王肯堂曰:病在太阳脉浮无汗,宜麻黄汤。此脉浮当亦无汗,而不言者,谓阴不得有汗,不必言也,不用麻黄汤而用桂枝汤。盖以三阴兼表病者。俱不当大发汗也,须识无汗亦有用桂枝者。
程 知曰:此言太阴宜散者也。太阴病,谓有腹痛下利证也。太阳脉,尺寸俱浮,今脉浮则邪还于表可知矣,故宜用桂枝解散。不用麻黄者,阴病不得大发其汗也,桂枝汤有和里之意焉。
程应旄曰:此太阴中之太阳也,虽有里病,仍从太阳表治,方不引邪入藏。
程知曰的第二行「今脉浮则邪还于表可知矣,故宜用桂枝解散。不用麻黄者,阴病不得大发其汗也,桂枝汤有和里之意焉。」意即桂枝汤有促进肠胃消化道的健胃作用。
【条文】
254、本太阳病,医反下之,因而腹满时痛者,属太阴也,桂枝加芍药汤主之。大实痛者,桂枝加大黄汤主之。
254 条在 252 条注文、集注的部分提过,「本太阳病,医反下之」,跟 29 条、31 条有关系,31 条说「本发汗而复下之,此为逆也,若先发汗,治不为逆」。既然本来是太阳病,就应该是桂枝汤或麻黄汤的适应证。
「医反下之」误下的结果,第一、一定会拉肚子,第二、也会伤到胃的功能,因为大部份的攻下药是苦寒药,苦寒攻下药会抑制消化吸收,肠胃中发酵产生气体,肠胃就会胀气,「因而腹满实痛者」,就转变成为太阴病了。这就是人为因素,所以六经传变很多都是人工所造成的。
用「桂枝加芍药汤主之」。一方面用桂枝汤解太阳之表,因为误下,造成肠胃平滑肌的紧张,所以加强芍药配合甘草松弛肠胃平滑肌的紧张。
第二段也要从头念成「本太阳病,医反下之,因而大实痛者」,而造成大实痛的话,就要用「桂枝加大黄汤主之」。
【吴谦注】
(1)本太阳中风病,医不以桂枝汤发之而反下之,因而邪陷入里,余无他证,惟腹满时痛者,此属太阴里虚痛也,故宜桂枝加芍药汤以外解太阳之表,而内调太阴之里虚也。
(2)若大满实痛,则属太阴热化,胃实痛也,故宜桂枝加大黄汤以外解太阳之表,而内攻太阴之里实也。
注文提到「余无他证」表示只有单纯的腹痛,没有其他疾病。腹满「时痛」的时痛是整天隐隐作痛的意思。隐隐作痛就跟 244 条一样,「太阴之为病,腹满而吐,食不下,时腹自痛,若下之必胸下结鞭,自利益甚。」
「此属太阴里虚痛也」,所以应该用桂枝加芍药汤以外解太阳之表,芍药甘草配合大枣,甘能缓之,因为桂枝、芍药、甘草、生姜都是健胃剂,所以内调太阴之里虚。
如果是「大满实痛,则属太阴热化」,兼有阳明胃实痛。所以用桂枝汤加承气汤合起来,事实上这边的桂枝加大黄汤应该是桂枝汤加芍药再加大黄的意思。以桂枝汤外解太阳之表,而用大黄内攻太阴之里实证。
另外我跟很多同道提到「痛加大黄」这一点,当临床处方用药时,如果遇到病人疼痛用药后仍不改善,可以考虑在处方中加入大黄,果然,有一些同道运用这个方法后,治疗效果不错。
这不是我自己发明的,这是仲景《伤寒论》中记载的。
【集注】
赵嗣真曰:太阴腹满证有三:有次第传经之邪,有直人中寒之邪,有下后内陷之邪,不可不辨。
喻 昌曰:太阳病之误下,其变皆在胸胁以上。此之误下而腹满时痛,无胸胁等证,则其邪已人阴位,所以属在太阴也。仍用桂枝解肌之法,以升发太阳之邪,倍芍药者以调太阴之气,本方不增一药,斯为神耳!大实、大满宜从急下,然阳分之邪初陷太阴,未可峻攻,但于桂枝汤中少加大黄,七表三里,以分杀其邪,与大柴胡汤同其义也。
程应旄曰:误下太阳而成腹满时痛,太阴之证见矣。然表邪内陷,留滞于太阴,非藏寒病也。仍用桂枝汤升发阳邪,但倍芍药以调和之。倘大实而痛,于证似可急下,然阴实而非阳实,仍从桂枝例升发阳邪,但加大黄以破结滞之物,使表里两邪各有去路,则寒随实去,不温而自温矣。然此二证虽属之太阴,实从太阳传来,则脉必尚浮可知。
赵嗣真说太阴腹满证有三:一是有次第传经之邪,从太阳病传到太阴病。二是有直入中寒之邪,三是指本条的下后内陷之邪,不可不辨。在临床上就要考量如果是有表证又出现下利清谷的话,就像 248 条先攻里后攻表,攻里用四逆汤。而「寒邪直中」涉及到他本身体质的问题,一有外感就马上出现太阴腹满呕而吐,食不下,时复自痛的这些现象。
喻嘉言也讲太阳病之误下,其变皆在胸胁以上。太阳病之误下也就是 40 条所说的「病发于阳而反下之,热入因作结胸。病发于阴而反下之,因作痞。所以成结胸者,以下之太早故也。」在临床上我们了解太阳病误下,变证可能是结胸,也可能是痞鞭证。
但此之误下而「腹满时痛」,没有结胸也没有痞鞭等现象,则其邪已入阴位,所以属在太阴也。仍用桂枝解肌之法,以升发太阳之邪,倍芍药者以调太阴之气,本方只是把桂枝汤的芍药加重一倍,不增一药,这才是仲景了不起的地方,所以说「斯为神耳」!把原先的芍药三两,增加为六两。
仲景用药经常是一味药的差别,就例如:四逆汤,附子、干姜、炙甘草,把干姜的剂量加一倍,也没有增减一味药,就不叫作四逆汤了,而称为通脉四逆汤了。
「大实、大满宜从急下,然阳分之邪初陷太阴,未可峻攻,但于桂枝汤中少加大黄,七表三里,以分杀其邪,与大柴胡汤同其义也。」桂枝加大黄汤与大柴胡汤在表里双解的意义是相同的。
程应旄的看法和喻嘉言有很类似的地方,他说要加大黄的道理是「破结滞之物」,可见这里很显然在临床上面有一些便秘的现象,大黄本身就是活血化瘀药。「表里两邪各有去路,则寒随实去,不温而自温矣。然此二证虽属之太阴,实从太阳传来,则脉必尚浮可知」。
【桂枝加芍药汤方】
于桂枝汤方内,更加芍药三两,随前共六两,余依桂枝汤法。
【桂枝加大黄汤方】
桂枝三两 大黄二两 芍药六两 甘草三两;炙 生姜三两;切 大枣十二枚;擘
右六味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桂枝汤加芍药三两变成六两,叫做桂枝加芍药汤。桂枝加大黄汤里的芍药是六两,所以本方是桂枝汤加芍药再加大黄,应该叫桂枝加芍药加大黄汤比较正确。所以我们了解桂枝加大黄汤是从桂枝加芍药汤变出来的。
仲景用药一味药也不加,只是原方一味药的剂量做调整,其作用就跟原方不一样。桂枝汤倍芍药叫作桂枝加芍药汤。桂枝汤倍芍药加麦芽糖叫小建中汤。桂枝汤倍芍药加大黄,叫作桂枝加大黄汤。
而在 36 条「太阳病,下之后,脉促胸满者,桂枝去芍药汤主之。若汗出微恶寒者,去芍药,方中加附子汤主之。即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。」桂枝汤少一味芍药叫桂枝去芍药汤,它的作用和桂枝汤的作用又完全不一样;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跟桂枝附子汤跟桂枝加附子汤作用又完全不同。19 条是桂枝加附子汤跟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只差一味芍药,它的作用又完全不一样。
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跟桂枝附子汤(出自《金匮要略》第二篇〈痉湿暍病脉证治〉治风湿病的一个方),桂枝附子汤药味也是和 36 条的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药味完全相同。可是桂枝附子汤是治风湿病的,它的附子用到 3 枚,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的附子用 1 枚,差两枚的作用,一个治风湿病;一个治太阳病,下之后,脉促胸满汗出微恶寒,让他有足够的热能燃烧以对抗外在的气候。所以仲景甚至不加一味药,剂量调整一下,四逆汤干姜一两半,干姜加倍到三两就不叫四逆汤,而叫通脉四逆汤,所以你从很多仲景的处方用药,可以看出仲景用药之严谨。
「余依桂枝汤法」,就是要像服桂枝汤后,歠热稀粥,然后温覆一时许,遍身漐漐,微似有汗,不可令如水流漓,而且要禁生冷黏滑,肉面五辛,酒酪臭恶等物。
【集解】
柯 琴曰:(1)腹满为太阴、阳明俱有之证,然位同而职异。太阴主出,太阴病则腐秽气凝不利,故满而时痛;阳明主内,阳明病则腐秽燥结不行,故大实而痛,是知大实痛是阳明病,而非太阴病矣。(2)仲景因表证未解,阳邪已陷入太阴,故倍芍药以益脾调中,而除腹满之时痛,此用阴和阳法也。若表邪未解,而阳邪陷入阳明,则加大黄以润胃通结,而除其大实之痛,此双解表里法也。(3)凡妄下必伤胃之气液,胃气虚则阳邪袭阴,故转属太阴;胃液涸则两阳相搏,故转属阳明。属太阴则腹满时痛而不实,阴道虚也;属阳明则腹满大实而痛,阳道实也。(4)满而时痛,是下利之兆;大实而痛,是燥屎之征,故倍加芍药,小变建中之剂,少加大黄,微示调胃之方也。
「腹满为太阴、阳明俱有之证」,阳明的部位在肚脐之上,太阴的部位在肚脐四周,虽然同在腹部,「然位同而职异」,胃主消化,脾主吸收及统筹分配的。「太阴主出」,指有关代谢产物的运输,「太阴病则腐秽气凝不利」,因此导致满而时痛。「阳明主内」,内同纳,阳明接受所有的食物,「阳明病则腐秽燥结不行」,所以大便解不出来,大便鞭,故大实而痛,会痛到在地上打滚的是阳明病,「是知大实痛是阳明病,而非太阴病」。
「仲景因表证未解,阳邪已陷入太阴」,所以倍芍药以益脾调中。事实上芍药能松弛痉挛,因为一痉挛就会痛,所以芍药能解痉止痛,「而除腹满之时痛,此用阴和阳法也」,这是《内经》的治疗原则。
“见阳攻阴,见阴攻阳”在《金匮要略》的〈百合病篇〉有提到,事实上这句话是引述《内经》的话,「见阳攻阴,见阴攻阳」叫正治法,「以热治寒,以寒治热」也是正治法,例如用干姜治手脚冰冷;热性病用知母石膏也是正治法。
“以热治热,以寒治寒”叫反治法,又叫从治法,「从」就是权宜之计,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,我们也介绍过,在伤寒方里就有,白通汤用干姜附子葱白,里面加猪胆汁人尿,猪胆汁跟人尿是阴药,是寒凉药,猪胆汁跟人尿在这个方子扮演的角色就是“从”或称为“反佐”,这叫反治法。
「若表邪未解,而阳邪陷入阳明」,则加大黄以「润胃通结」,大黄是寒凉药,胃是燥热的,所以润胃通结而除其大实之痛,此双解表里法也。所以大黄并不是直接止痛,它把你的问题清除掉,因为你的肠管积蓄了这些粪便,刺激干扰知觉神经,所以会大实痛,用大黄把这些东西清除掉就不会痛了。所以说桂枝加大黄汤是双解表里法。
「凡妄下必伤胃之气液,胃气虚则阳邪袭阴,所以变成太阴病;胃液涸(涸是干燥)则两阳相搏,故转属阳明」。阳明属于二阳,少阳是一阳,太阳是三阳。「属太阴则腹满时痛而不实,阴道虚也;属阳明则腹满大实而痛,阳道实也」。满而时痛,胀胀的,隐隐作痛是下利的征候,是下利之兆;大实而痛,是燥屎之征。所以有时候紧急住院发现肠管积满了又干又鞭的粪便,想办法一通,所有的症状就改善了。
「故倍加芍药,小变建中之剂。少加大黄,微示调胃之方也」。桂枝加芍药汤再加麦芽糖的话,就是小建中汤。而桂枝加大黄汤,是桂枝汤加芍药再加大黄变出来的,这里大黄只用到二两,大承气汤、小承气汤、调胃承气汤的大黄都用到四两,所以说「少加大黄」。
仲景的方子,不变方剂组成,只加重其中一味,方剂的名称就不同,而且使用的对象也就不同,相当了不起。
【条文】
255、太阴为病,脉弱,其人续自便利,设当行大黄,芍药者,宜减之,以其人胃气弱,易动故也。
255 条怕你乱用大黄,连芍药有时候都要慎重使用。所以「太阴为病,脉弱,其人续自便利」,因为肠胃已经较差了,假如你要使用大黄、芍药的话,碰到太阴病的人你也要少量的用,所以说「宜减之」,用大黄、芍药要减量,大黄、芍药都是寒凉药,大黄更是大苦大寒的。「以其人胃气弱,易动故也」,因为原本肠胃功能差,用了大黄会刺激肠管蠕动,而且使水份集中到肠管来,引起腹泻。
【补充】
有的人把大黄蒸熟了,所以叫熟大黄,完全没经过炮制的叫生大黄,一般最常见的是大黄用酒去浸,叫酒大黄,因为酒是热的,大黄是寒的,就可以缓和大黄的大苦大寒。
蒸熟以后泻下的作用就没有那么强烈了,大黄现在已经被发现有很多成份,是很好的抗癌药所必须的,其中的大黄蒽菎可以作用在脊椎神经,所以它的作用是透过脊椎神经的传导,大脑与肠胃系统之间有迷走神经在连系,透过脊椎神经的传导。尤其是脊椎神经有问题的,不管是开刀还是意外伤害而影响到脊椎神经,用大黄制剂会改善。
【吴谦注】
(1)太阴为病,必腹满而痛,治之之法,当以脉消息之。
(2)若其人脉弱,则其中不实,虽不转气下趋少腹,然必续自便利。设当行大黄、芍药者,宜减之,以胃气弱难堪峻攻,其便易动故也。
(3)由此推之,可知大便鞭者,不论在阴在阳,凡脉弱皆不可轻下也。
「太阴为病,必腹满而痛,治之之法,当以脉消息之」。其实在前面〈太阴篇〉245 条就提过,痛并不全然是实证,有时候是虚证,所以要用脉来参考。
「若其人脉弱,则其中不实,虽不转气下趋少腹,然必续自便利」。前面第 245 条就出现过「伤寒四五日,腹中痛,若转气下趋少腹者,此欲自利也」,比对这里「虽不转气下趋少腹,然必续自便利」。
「设当行大黄、芍药者,宜减之,以胃气弱难堪峻攻,其便易动故也」。因为用了大黄、芍药以后,会使肠管强烈蠕动,就会大量吸收水分。
「由此推之,可知大便鞭者,不论在阴在阳,凡脉弱皆不可轻下也」。事实上用药是因人而异的,我们可以慎重一点先用轻剂量,再慢慢加重。
【集注】
程 知曰:此言太阴脉弱,恐续自利,虽有腹痛,不宜用攻,与建中汤相发明也。
喻 昌曰:此段叮咛与〈阳明篇〉中互相发明。阳明曰:不转失气,曰:先鞭后溏,曰:未定成鞭,皆是恐伤太阴脾气。此太阴证而脉弱,恐续自利,虽有腹痛,减用大黄芍药,又是恐伤阳明胃气也。
汪 琥曰:或问大黄能伤胃气,故宜减。芍药能调脾阴,何以亦减之?答曰:脉弱则气馁不充,仲景以温甘之药能生气,芍药之味酸寒,虽不若大黄之峻,要非气弱者所宜多用,故亦减之。
喻嘉言所提:「阳明曰:不转矢气,曰:先鞭后溏,曰:未定成鞭,皆是恐伤太阴脾气」指第 151、153 条条文。而此条是「此太阴证而脉弱,恐续自利,虽有腹痛,减用大黄芍药,又是恐伤阳明胃气也」。可见仲景用药非常谨慎。我们把病治好是医师的天职,不要没把病治好却又制造出更棘手、更严重的病。
【条文】
256、伤寒脉浮而缓,手足自温者,系在太阴。太阴当发身黄,若小便自利者,不能发黄,至七,八日,虽暴烦,下利日十余行,必自止,以脾家实,腐秽当去故也。
「伤寒脉浮而缓」,出现太阳中风的脉。「手足自温者,系在太阴」,手足自温的条文出现很多,根据手足自温,因为脾主四肢,表示他的营养还足够供应到末梢,目前的病位在太阴。「太阴当发身黄,若小便自利者,不能发黄,至七、八日,虽暴烦,下利日十余行,必自止」。脉浮缓,显示病位在表,从他的手足自温表示肠胃机能没有严重的衰退,所以可以肯定他的拉肚子会自己好。「以脾家实,腐秽当去故也」。
256 条条文和〈阳明篇〉的 186 条前段的条文可以说完全相同。186 条那边是「至七八日大便鞭者,为阳明病也」;这边 256 条是「至七、八日,虽暴烦,下利日十余行,必自止」。所以这两条可以并在一起讨论,如果便秘就演变成回到阳明病,如果暴烦下利可以预测它很快可以停止,因为他的肠胃功能没有严重的衰退。
这两条的机转对照,病理的演变都是一个周期过了,有的可能会回到阳明病,有的仍在太阴病,虽然下利,但是根据他的脉浮及手足自温来预测他的下利很快会停止。
这条条文掌握二个重点:「脉浮缓」,太阴病出现浮缓的表证脉,表示病机由里而表。「手足自温」,因为脾主四肢,所以四肢温表示脾胃运化功能正常。基于这二点,所以预后是好的。
附注:186 条条文「伤寒脉浮而缓,手足自温者,是为系在太阴,太阴者身当发黄,若小便自利者,不能发黄,至七八日大便鞭者,为阳明病也。」
【吴谦注】
(1)伤寒脉浮而缓,手足热者,为系在太阳,今手足温,故知系在太阴也。
(2)太阴属湿,湿与热瘀,当发身黄,小便自利者,则湿不蓄,熟不瘀,故不能发黄也。
(3)若至七、八日,大便鞭,则为转属阳明,今既不鞭,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,必当自止,何也?以脉浮缓手足温,知太阴脾家素实,邪不自容,腐秽当去故也。
【集注】
程 知曰:言自利之证,脉浮缓,手足温,则为脾实也。太阴脉本缓,故浮缓虽类太阳中风,而手足自温,则不似太阳之发热,更不似少阴、厥阴之厥逆,所以为系在太阴也。太阴湿热相蒸,势必发黄,然小便利,则湿下泄而不发黄矣。此虽暴烦频利,有似少阴之证,然其利当自止。所以然者,以脉浮缓,手足温,知其人脾气实,而非虚寒之比,其湿热所积之腐秽,自当逐之而下也。若不辨晰而以四逆法治之,则误矣。
程应旄曰:太阴得浮缓、手足温之脉证,则胃阳用事,自无藏寒之痛,阴郁或有之。小便不利必发黄,虽发黄不为阴黄。若小便自利者,不能发黄,阴欲郁而阳必驱,至七、八日,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,必自止。所以然者,脉不沉且弱而浮缓,手足不凉而自温,阴得阳以周护则不寒,不寒则不虚,是为脾家实也。经曰:阳道实阴道虚,阴行阳道,岂肯容邪久住,此则腐秽当去故耳。
汪 琥曰:下利烦躁者死,此为先利而后烦,是正气脱而邪气扰也。兹则先烦后利,是脾家之正气实,故不受邪而与之争,因暴发烦热也。
程知:「太阴湿热相蒸,势必发黄,然小便利,则湿下泄而不发黄矣。」可以知道,湿热会造成黄疸,所以要利小便,可以用茵陈五苓散,或单用一味茵陈。
我们开头就提到,「脉浮」及「手足自温」是辨证的一个重点,所以对每一个条文的认识,你掌握其中的一个重点,一个重点就够了,很多的文字叙述一大堆,真正重要的就那一两句话。
【条文】
257、太阴中风,四肢烦痛,阳微阴涩而长者,为欲愈。
六经都有欲解时,而三阴经在欲解之前,都会出现阳脉。
「阳微阴涩而长者」,阳是指寸脉或浮脉就比较微弱,阴脉是指尺脉或沉脉比较涩。微脉、涩脉为阴脉,但是两个阴脉间出现了一个阳脉就是长脉,长脉、大脉、动脉、滑脉、数脉、浮脉属于阳脉。“阴病见阳脉,虽困无害”,在《四诊心法》的 113 条就提到这么一个问题,就是“阴退阳回”的意思。
【吴谦注】
(1)太阴中风者,谓此太阴病是从太阳中风传来者,故有四肢烦疼之证也。
(2)阴阳以浮沉言,夫以浮微沉涩之太阴脉,而兼见阳明之长脉,则为阴病阳脉,藏邪传府,故为欲愈也。
【集注】
程 知曰:伤寒,阴邪也,故自利,宜用四逆。伤风,阳邪也,故烦痛见于四肢。凡太阴病脉浮者,多是太阴中风。
喻 昌曰:微涩之中,更察其脉之长而不短,知元气未漓,其病当自愈也。
【条文】
258、太阴病,欲解时,从亥至丑上。
【吴谦注】
邪之解也,必于所旺之时,亥、子、丑乃太阴所旺之时也。当此旺时,故邪不能胜而自解矣。
亥、子、丑,跨越三个时辰,由晚上 9 点到凌晨 3 点,是太阴病的欲解时。
六经都有欲解时,我们在〈太阳篇〉第 125 条就已经提过。且太阴病欲解时由亥至丑,少阴病欲解时由子至寅,厥阴病欲解时由丑至卯,在三阴篇中各有二个时辰重叠。
「邪之解也,必于所旺之时,亥、子、丑乃太阴所旺之时也」,病解之时必在太阴所旺之时,在亥、子、丑这三个时段是太阴旺的时刻,抗病力较强,当然在此时段缓解。
〈太阴篇〉从 244 条到 258 条,共 15 条,是六经病篇中最少的章节。我们曾提到过在〈阳明篇〉198 条开始,一路下来有很多地方提到胃中冷、胃中寒,那些条文是否也可以考虑摆在〈太阴篇〉里,这是我个人的看法。
以下开始谈到〈少阴篇〉,〈少阴篇〉真正讲起来只有麻黄附子细辛汤、麻黄附子甘草汤二个方子,其他如四逆汤、真武汤等方,其实在三阳篇都出现过了。例如四逆汤在太阳病就出现过,只要有下利清谷的症状就用四逆汤。但是,在〈阳明〉与〈少阳病篇〉没有出现四逆汤。因为阳明病大热,而少阳主相火,比较不会用到干姜、附子这种热药。
【御纂医宗金鉴 卷七】
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全篇
(一)少阴肾经,水火之藏,邪伤其经,随人虚实,或从水化以为寒,或从火化以为热。水化为阴寒之邪,是其本也:火化为阳热之邪,是其标也。
(二)阴邪其脉沉细而微,阳邪其脉沉细而数。
(三)至其见证,亦各有别。
1、阴邪但欲寐身无热,阳邪虽欲寐则多心烦。
2、阴邪背恶寒口中和,阳邪背恶寒则口中燥。
3、阴邪咽痛不肿,阳邪咽痛则肿;
4、阴邪腹痛下利清谷,阳邪腹痛下利清水或便脓血也。
5、阴邪外热面色赤,里寒大便利,小便白:阳邪外寒手足厥,里热大便秘,小便赤。此少阴标本寒热之脉证也。
(四)凡从本之治,均宜温寒回阳:从标之治,均宜攻热救阴。
回阳救阴,其机甚微,总在临证详究,辨别标本寒热,以急施其治,庶克有济,稍缓则不及矣。
「少阴肾经,水火之藏。」如果是就经脉系统而言是足少阴肾经,就脏腑系统而言就是肾脏。传统中医认为左肾右命门,肾属水,命门属相火,所以称之为水火之脏。人体里面君火只有一个,相火就很多,肝、胆、三焦皆有相火。
「邪伤其经,随人虚实,或从水化以为寒,或从火化以为热。水化为阴寒之邪,是其本也;火化为阳热之邪,是其标也。」所以少阴病你要看是属于标病还是本病。
以下可以做对照:阴邪其脉沉细而微,阳邪其脉沉细而数。至于在临床的见证,也不一样:
「阴邪但欲寐身无热」,阴邪是没有发烧,但是一直打哈欠想睡觉:「阳邪虽欲寐则多心烦」阳邪虽然也是但欲寐,但是必多心烦,那是因为有内热。所以〈少阴篇〉有两个方来治疗所谓不得卧、不得寐,一个是黄连阿胶汤,一个是猪苓汤。在 287 条是猪苓汤,291 条是黄连阿胶汤。共同的现象是不得卧不得寐。
「阴邪背恶寒口中和」,也就是〈少阴篇〉265 条与 266 条,口中和是附子汤证。「阳邪背恶寒则口中燥」在 112 条已经介绍过,112 条讨论的是口燥渴的白虎加人参汤证。
「阴邪咽痛不肿,阳邪咽痛则肿」。
「阴邪腹痛下利清谷」是四逆汤证。「阳邪腹痛下利纯清水」是大承气汤证,「便脓血」是桃花汤证。所以临床上要辨阴邪还是阳邪。
「阴邪外热面色赤,里寒大便利,小便白」,这是属于通脉四逆汤证;「阳邪外寒手足冰冷,里热大便秘,小便赤」,这里要见证治疗,便秘是承气汤证,手足厥里热是白虎加人参汤证。阴邪是少阴的本,阳邪是少阴的标,所以这是少阴标本寒热之脉证。
「凡从本治,均宜温寒回阳」附子干姜之类的四逆汤、白通汤、附子汤等温寒回阳。「从标之治,均宜攻热救阴」,所以黄连阿胶汤里的药都是寒凉药。
「回阳救阴,其机甚微」,如果不能掌握治疗的时机,往往就会很危险,至于如何辨证论治,「总在临证详究,辨别标本寒热,以急施其治」,如此还有一线生机,不然可能就缓不济急。
【条文】
259、少阴之为病,脉微细,但欲寐也。
「少阴之为病,脉微细」,心脏功能一定有问题,且血管在缩小,可见血液的流动量及供血量都有问题,但欲寐就是整个人困倦,一天到晚打哈欠想睡觉。
如何预防老化抗衰老是 21 世纪医学的重点,日本老年人口早已超过 10%,台湾民国 84 年统计是超过 8%,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定义,老化人口超过 7%,就属于老化国家、老人国了。而且高龄化问题只会越来越明显,据预测,2010 年台湾的老化人口会到 10%,这是以后重要的医学、社会课题。而这些老化产生的问题,往往最常见的就是要由少阴心、肾来入手。
常常看病时我会发现,有的人坐在那里就会想打瞌睡,我告诉他一定要找事情做,老祖宗告诉我们活动活动,活着就要动,一息尚存就要动。中风病人如果是躺在家里,一天请三、四个看护在轮班的,你仔细去调查,没有一个会康复的;如果是那些家里必须要靠他养家活口的人,大概三五个月到一年就会走路会康复,你用爬的也要爬到洗手间,不能拿东西也要想办法,不然谁帮你!所以“置之死地而后生”就是这个道理。年纪大的人没事做怎么办呢?有人用一袋黑豆,一袋红豆,两袋豆子混合在一起,没事就黑豆红豆把它分开,他就会全神贯注,就不会打瞌睡了。
「少阴之为病,脉微细,但欲寐」涉及到三个问题,心脏无法把血液送到大脑,使得脑细胞缺氧;第二跟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有关;第三个是「肾主欠」,与内分泌不足有关,命门相火燃烧不够,热能燃烧不够也会很困倦。所以要动,活着就要动。
因此怎么样抗老化可以从心肾去处理,至于用什么方药就不是那么重要。你可以用人参黄芪,因为人参强心,在后面 265 条及 266 条会提到的附子汤里有人参。
【吴谦注】
少阴肾经,阴盛之藏也。少阴受邪,则阳气微,故脉微细也。卫气行阳则寤,行阴则寐。少阴受邪,则阴盛而行阴者多,故但欲寐也。此少阴病之提纲,后凡称少阴病者,皆指此脉证而言也。
少阴是手少阴心与足少阴肾经,但是吴谦始终都迁就在足少阴肾经。
注文说「少阴肾经,阴寒之藏也。少阴受邪,则阳气微,故脉微细」。显然跟心脏的力量与血管有关系。当然心脏、血管的收缩与内分泌也有关连,例如:肾上腺素等。
「卫气行阳则寤,行阴则寐」,寤是醒来,寐是睡着。在《内经》,尤其《灵枢经》〈营卫生会篇〉中提到这一点。另外在《难经》第 46 难提到「老人卧而不寐,少壮寐而不寤,何也?」也是与营卫的盛衰有关系。
《诗经》中“关关睢鸠,在河之洲。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……求之不得,寤寐思服”,「寤寐思服」就是醒着也想,睡着也想。
「少阴受邪,则阴盛而行阴者多,故但欲寐」。你为什么会睡觉困倦,事实上就是血液循环无力,大脑缺氧,或者是内分泌分泌不足。
「此少阴病之提纲,后凡称少阴病者,皆指此脉证而言」。以后提到少阴病就要想到这条条文,有两个重点:脉微细,然后整天很困倦,想睡觉。
【集注】
方有执曰:少阴肾经也,居于极下,其脉起于小趾之下。《灵枢》曰:是主所生病者,嗜卧但欲寐。盖人肖天地,天地之气行于阳则辟而晓,行于阴则阖而夜,故人之气行于阳则动而寤,行于阴则静而寐。凡病人但欲寐者,邪客于阴故也。
张 璐曰:此言少阴之总脉总证也。盖少阴属水主静,即使热邪传至其经,在先之脉虽浮大,此时亦必变为沉细;在先之证虽烦热不宁,此时亦必变为昏沉嗜卧。但须辨出脉细沉数、口中燥为热证;脉沉微细、口中和为寒证,以此明辨,万无差误矣。
程应旄曰:凡阴脉皆沉,异乎太阳之浮,不必言矣。阳明脉大,微者大之反;少阳脉弦,细者弦之反,沉兼微细,阴证定矣。
方中行:「少阴肾经也,居于极下,其脉起于小趾之下」,应该直接讲在脚底下的涌泉穴,肾经的井穴。《灵枢经》第十章〈经脉篇〉就谈到每一条经的“是动病、所生病”。而肾经的所生病就是「嗜卧但欲寐」。「盖人肖天地,天地之气行于阳则辟而晓,行于阴则阖而夜,故人之气行于阳则动而寤,行于阴则静而寐」,人体就像天地一样,所以行于阳则醒来,行于阴则睡着。
张璐说:「但须辨出脉细沉数、口中燥为热证。脉沉微细、口中和为寒证,以此明辨,万无差误矣。」这在篇首已经提到过。
所以我很钦佩吴谦,他综合二十几家的见解而得到归纳,非常了不起,张璐只看到一点两点,而吴谦把各家看法列举在此作总整理。
【条文】
260、少阴病,始得之,反发热,脉沉者,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。
三阴病不应该发烧,所以叫「反发热」;发烧脉应该浮,却出现脉沉,所以叫「反」,这是仲景的用词是相当严谨的。他对每一个字的用法都相当严格。
「少阴病」,就是指前一条的「脉微细,但欲寐」,但却又有发热的症状,所以用「反」字。
这是有少阴里证及太阳表证,所以用麻黄发太阳的汗,在发汗过程中又要兼顾心脏的功能,所以用附子强心,用细辛作为向导。
【吴谦注】
少阴病,谓但欲寐也。脉沉者,谓脉不微细而沉也。今始得之,当不发热而反发热者,是为少阴之里寒,兼有太阳之表热也。故宜麻黄附子细辛汤,温中发汗,顾及其阳,则两感之寒邪,均得而解之矣。
「少阴病」,一定要记住有「脉微细,但欲寐」的脉与证。「脉沉者,谓脉不微细而沉也。今始得之,当不发热而反发热者,是为少阴之里寒,兼有太阳之表热」。因此用麻黄附子细辛汤,温中发汗,顾及其阳(指心脏),则两感之寒邪,均得而解之矣。此处之两感与大青龙汤之两感不尽相同。
【集注】
方有执曰:发热邪在表也,脉沉少阴位北而居里也,以其居里,邪在表而发热,故曰反也,以邪在表不在里,故用麻黄以发之;以其本阴而标寒,故用附子以温之。细辛辛温通于少阴,用之以佐主治者,以其专经而为向导也。
程 知曰:三阴表法与三阳不同,三阴必以温经之药为表,而少阴尤为紧关,故用散邪温经之剂,俾外邪之深入者可出,而内阳亦不因之外越也。
程应旄曰:一起病便发热,兼以阴经无汗,世有计日按证者,类能用麻黄而忌在附子。不知脉沉者,由其人肾经素寒,里阳不能协应,故沉而不能浮也。沉属少阴,不可发汗,而始得病时即发热,则兼太阳,又不得不发汗。须以附子温经助阳,托住其里,使阳不至随汗而越,其麻黄始可合细辛用耳!
林 澜曰:传邪与阴寒皆有沉脉,沉但可为病之在里,而未可专以沉为寒也。夫少阴证中,微细而沉,与细数而沉,其为寒热之殊,盖大有别矣。
方中行:「少阴位北而居里也」这样的说法没什么意义,少阴肾是居北,但少阴心呢?心属火居南,可见方中行也只是认为是足少阴肾经。但是「少阴病,脉微细」显然与心脏关系更为密切才是。
程知:「内阳亦不因之外越也」。此处「内阳」是指心脏之阳,「不外越」指心脏功能不会衰竭。程应旄:「须以附子温经助阳,托住其里,使阳不至随汗而越」,用附子温经强心,保护心脏功能,使心脏的功能不会因发汗、汗液流失,而亡阳、衰竭。
麻黄附子细辛汤,如果是冬天天气冷,感冒头痛,骨节疼痛,当然是很合拍的处方。其实在台湾大部份的日子不会很冷,但是,像今天有一位小姐来看诊,她工作的场合都开冷气到 20 度,结果就不舒服了,有人建议她穿毛衣去上班,不过吹冷气又穿毛衣实在有点奇怪。真正比较适合的温度是 25、26 度。
有些人要在冷冻库上班,例如生鲜食品的冷冻库,而且这些冷冻库都在地下室居多,我觉得这些工人作几个月就要轮一轮班,不要长期在地下室、冷冻库上班才是。
虚弱老人家一感冒就全身骨节酸痛,麻黄附子细辛汤也可以运用。
在○德路有一家中医诊所,老院长有一天邀请我去作演讲,中午一个小时,这家中医诊所从开院到我去演讲那天,从来没有叫过麻黄附子细辛汤的药,也没人开过这个方子,结果中午我演讲完,下午就开出很多的方子。可见仲景方大部份医师怕怕的不敢用,也不知怎么用。
【麻黄附子细辛汤方】
麻黄二两;去节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;炮去皮,破八片
右三味,以水一斗,先煮麻黄,减二升,去上沫,内诸药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在 80 年 2 月 22 日有一位病人,完全没有声音,曾经到妇幼医院耳鼻喉科看病,上药,然后开内服药,吃了一礼拜的药,胃痛得要命,但是还是没有声音。那时候天气还是很冷,他说围着围巾好像感觉能发出一些声音,很明显的,这是寒闭证,印象中我就开了麻黄附子细辛汤,加蝉蜕、桔梗、菖蒲,只吃一包药,声音就出来了。因为袪寒、开闭,自然声音就出来了。
所以,我们要仔细的辨证,要辨寒热虚实。又例如:以前有一位篮球国手,冬天逆着风,点香烟,吸一大口,冷风一灌进来,就开始打嗝,连续打嗝一个礼拜,这也是因寒气而起,我用了吴茱萸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,寒证用热药,吴茱萸汤就是热药,可以温中降逆,也是一次就好了。
麻黄本身是止痛既能发汗又能利尿,临床上有个方子叫「阳和汤」,用来治疗阴疽,痈是阳会红肿热痛,来势汹汹。疽属阴不红不肿不热但会痛,「阳和汤」里就用到麻黄,感冒声音沙哑一般人都会想到用寒凉药,你要看脉象,假如是少阴伤寒引起的失音,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效果很好,这里已经提到全身不会出汗,跟他心脏有关系,我们提到过,出汗的第一要件是你的心脏功能要正常,第二个你的汗腺要能正常制造汗液,第三个你的交感神经兴奋,才能构成出汗之要件,临床上这三者如果缺一而不能配合的话,病人就不会出汗。
这个方子可以强心所以能治疗心脏病,可以治疗水肿,尤其用当归四逆汤治疗雷诺氏症候群效果不理想时,也可以考虑用本方试看看,因为雷诺氏症候群有点像阴疽,在 1837 年的时候,法国一个医师首先发现这个问题。
麻黄附子细辛汤方的麻黄用二两,比麻黄汤的麻黄轻。所以汪昂我始终就怀疑他没有临床过,他在《本草备要》讲细辛用量不能超过一钱,否则会“气闷而死”,我们细辛二两相当于二钱就已经超过一钱了,反而有很好的止痛效果,我自己吃过三钱的细辛,也没死掉,重要的是你怎么配药,没有人叫你单独吃三钱细辛,细辛有麻醉作用,吃多了心跳可能会停止。老医师开细辛往往三分或五分,我们也孤妄信之。我平常开一钱,我自己吃三钱。细辛是马兜铃科,味道很麻,可以开窍,有止痛作用,但用细辛还是得慎重一点,最好不要单用、多用。
曾有药房将细辛五分误抓成五钱,病人一吃就不得了,心脏好像要停止一样,所以很可怕,有的人开药写字像画符,没人看得懂。所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你不要看他只有三味药。
另外在《金匮要略》第十五章〈水气病篇〉中,有关于气分肿有二个方,枳术汤与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,后者就是桂枝汤与麻黄附子细辛汤的合方去掉芍药。
气分肿在临床上比较少见,我看过的第一例病人姓黄,民国十年生,他的膝盖每次都像吹气球一样,很快肿起来。早期他去看公园路的公保联合门诊,也看过三总、台大等医院,每一位医生的诊断都不一样,有的说滑囊炎、有的说骨刺,有的说是水肿,甚至有一个医师说是骨癌。最后到三总住院全身检查,住院三十天,全部正常。西医当然检查不出气分肿。因为无原无故,会像气球一样迅速肿起来,这就是气分肿,可以视症状用枳术汤或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。
枳术汤的后续变化方,可以运用在妇科,产妇的肚子发胀,可以用枳术汤加大腹皮,再加桑寄生等安胎药。
【条文】
261、少阴病,得之二,三日,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,以二,三日无里证,故微发汗也。
比起麻黄附子细辛汤,麻黄附子甘草汤的作用比较轻微。「无里证」就是没有吐、下利的症状,所以他说「微发汗」即可。
【吴谦注】
此详上条少阴病得之二、三日,仍脉沉发热不解者,宜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其汗也。盖谓二、三日不见吐利里寒之证,知邪已衰,然热仍在外,尚当汗之,但不可过耳,故不用细辛而用甘草,盖于温散之中有和意也。此二证,皆未曰无汗,非仲景略之也,以阴不得有汗,不须言也。
【集注】
张 璐曰:少阴无发汗之法,汗之必至亡阳。惟此一证,其外有太阳发热无汗,其内不吐利躁烦呕渴,乃可温经散寒,取其微似之汗也。
程应旄曰:既云微发汗矣,仍用「以」字、「故」字推原之,足见郑重之意。按此二条,与〈太阳篇〉发热头痛脉沉用四逆者同一证。彼以不差,则期过三日,可知病已入里,虽尚冒太阳头痛,直以少阴法律之。此少阴病在初得二、三日,虽无头痛证,不容竟作少阴治之,故仍兼太阳之法以律之。一出一人,不啻爰书。假令前条得之二、三日,后二条过二、三日不差,则四逆之与麻黄,易地皆然矣。
汪 琥曰:上条反发热脉沉,此亦反发热脉沉,但上言始得之为急,此言得之二、三日为缓。病势稍缓,治法亦缓。
程应旄讲既云微发汗矣,仍用「以」字、「故」字推原之,足见郑重之意。「按此二条」,与〈太阳篇〉65 条发热头痛脉沉用四逆者同一证。「彼以不差,则期过三日,可知病已入里」,所以 65 条出现下利清谷,已经出现里症,「虽尚冒太阳头痛,直以少阴法律之」,所以不用麻黄汤而用四逆汤了。
【麻黄附子甘草汤方】
麻黄二两;去节 附子一枚;炮去皮,破八片 甘草二两;炙
右三味,以水七升,先煮麻黄一两沸,去上沫,内诸药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
麻黄附子甘草汤,只有三味药,有麻黄的一定要先煮麻黄,而且一定要先把泡沫去掉,这是一个原则。所以我现在很怀疑,浓缩药粉里面的麻黄是不是这样处理,单一味药的萃取,跟三、四味药一起煎煮,再萃取,作用绝对不会是一样的。不过好在现在也一直遵古法来炮制,所以我发现效果都相当不错。
【集解】
柯 琴曰:1、彼太阳病而脉反沉,便用四逆以急救其里,是里寒阴盛也。2、此少阴脉而表反热,便于表剂中加附子以预固其阳,是表热阳衰也。3、夫以发热无汗,太阳之表脉沉,但欲寐,少阴之里。(1)设用麻黄开腠理,细辛散浮热,而无附子以固元阳,则太阳之微阳外亡。(2)惟附子与麻黄并用,则寒邪散而阳不亡,此里病及表,脉沉而当发汗者,与病在表,脉浮而发汗者,迳庭也。4、若表微热,则受寒亦轻,故以甘草易细辛而微发其汗,甘以缓之,与辛以散之者,又少间矣。
柯韵伯对这两个方(麻黄附子细辛汤、麻黄附子甘草汤)的看法说太阳病脉沉,用四逆汤急救其里,是里寒阴盛(指 64 条病发热头痛,脉反沉,若不差,身体疼痛,当温其里,宜四逆汤)。此少阴脉而表反热,便在表剂中加附子以预固其阳,是表热阳衰,有发烧叫表热,阳衰心脏功能比较差。「夫以发热无汗,太阳之表脉沉,但欲寐少阴之里。设用麻黄开腠理,细辛散浮热,无附子以固元阳,则太阳之微阳外亡」附子除了可以增强心脏功能,附子是入肾的,肾里有元阴有元阳。附子可以「固元阳」,应该也包括肾中元阳,可以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分泌。
柯琴把太阳当作心脏,「惟附子与麻黄并用,则寒邪散而阳不亡,此里病及表,脉沉而当发汗者」,心脏的功能就不会衰竭。「与病在表,脉浮而发汗者,迳庭」机转完全不一样,「迳庭」就是“不相同”的意思。「若表微热,则受寒亦轻,故以甘草来替代细辛而微发其汗,甘以缓之,跟辛以散之」,中间又有一些不同。所谓「少间」,跟「迳庭」事实上是意思一样的。
古代用词,尤其柯琴,所以难怪很多人看《来苏集》看了老半天看不懂,因为柯琴他常常要引述经典,引述很多典故,那就要查《康熙字典》,查《中文大辞典》,有机会可以找柯琴的《来苏集》来看,尤其他〈论翼〉后面的〈制方大法〉,一开头是〈六经病解〉,从此看出他对六经的看法,我觉得这本书很有价值。
【条文】
262、少阴病,脉微,不可发汗,亡阳故也。阳已虚,尺脉弱涩者,复不可下之。
「少阴病,脉微,不可以发汗,亡阳故也」,这是一个原则,「脉微」表示心脏的功能不好,不可发汗,怕会汗多亡阳,心脏会衰竭。这是第一段。
第二段「阳已虚,尺脉弱涩者,复不可下之」。心脏原本就已经虚了,又出现了沉而无力的弱脉,与往来不流利、气弱血少的涩脉。当然不能再用攻下药了,会造成亡阴。
汗多会亡阳,下多会亡阴。
【吴谦注】
少阴病,脉微,虽有发热,亦为少阴里寒外热,非太阳发热者可比,故不可发汗,发汗则亡阳。
然阳已虚,津液已涸,即见少阴口燥咽干可下之证,若尺脉弱涩者,复不可下之,又恐亡阴也。
【集注】
方有执曰:微者,阳气不充,故曰无阳,无阳则化不行,故汗不可发也。尺以候阴,弱涩者,阴血不足也,故谓复不可下,其当亟行温补,又可知矣。
程应旄曰:少阴多自利证,人固无肯轻下者。但拈出「尺脉弱涩」者,则少阴之有大承气汤证,其尺脉必强而滑,已伏见于此处矣。
「阳已虚,尺脉弱涩者」,尺脉是肾或是下焦,「复不可下」,因为怕亡阴。在注文的最后一句话,「尺脉弱涩,复不可下之,又恐亡阴也」,不管是亡阳也好、亡阴也好,亡阳是心脏衰竭,亡阴因为拉得太厉害了,会脱水,最后也会导致心脏衰竭、缺氧。
程应旄:「但拈出尺脉弱涩字,则少阴之有大承气汤证,其尺脉必强而滑,已伏见于此处矣」。这是为少阴病后面第 300 条那里有三条少阴病用大承气汤作下伏笔,指出那里的脉象一定不是「尺脉弱涩」,而是「尺脉必强而滑」所以才用大承气汤。
【条文】
263、病人脉阴阳俱紧,反汗出者,亡阳也,此属少阴,法当咽痛,而复吐利。
263 条,「病人脉阴阳俱紧」,就是伤寒的脉,在〈太阳中篇〉的第一条,也就是 54 条,那边是无汗的,55 条也是无汗,54 条说:「太阳病,或已发热,或未发热,必无汗,体痛呕逆,脉阴阳俱紧,名曰伤寒。」55 条说:「太阳病,头痛发热,身疼腰痛,骨节疼痛,恶风无汗而喘,麻黄汤主之。」所以太阳伤寒原则上是无汗的。
结果此条「脉阴阳俱紧,反汗出」,如果发汗发得太厉害,会造成亡阳也。「此属少阴」,一但出汗出得太严重太厉害,就演变成少阴病了。这是叙述病的机转,由太阳伤寒演变为少阴病的一个过程。
「法当咽痛,而复吐利」假如演变成少阴病的话,会出现喉咙痛,而且会有呕吐下利的症状出现。
【吴谦注】
病人脉阴阳俱紧,发热无汗者,太阳伤寒证也;发热汗出不止者,太阳亡阳证也。
今脉紧无热而反汗出,此属少阴。然少阴证,法当咽痛而复吐利也。
上条脉微无汗,不可发汗者,是以脉为主也;此条有汗脉紧,不可发汗者,是以证为主也。从脉从证,不可不察。
【集注】
程 知曰:阴阳俱紧,伤寒之脉也,法当无汗,而反汗出,太阳之阳外亡也。若以少阴亡阳之证,而认为太阳中风之证,则误矣。少阴之寒上逼,则咽痛而吐,下逼则下利也。
常常在临床上,我们在〈太阳中篇〉就已经提到过,有时要「舍脉从证」,有时要「舍证从脉」,至于要「舍脉从证」还是要「舍证从脉」,应该临床上看病人所显示的脉跟证来考量,我们记得在〈太阳中篇〉的 58 条就提到过。故曰:「从脉从证,不可不察」。应该要从脉还是从证,因人而异。
【条文】
264、少阴病,脉紧,至七,八日,自下利,脉暴微,手足反温,脉紧反去者,为欲解也,虽烦,下利,必自愈。
「少阴病,脉紧,至七八日,自下利,脉暴微」,突然间,好像脉就变成无力了,因为拉肚子嘛,拉肚子当然脱水,脉就变成无力了、很弱,「暴」就是突然间的意思。
不过你安心,虽然他拉肚子,脉几乎诊不到,这是很正常的现象,这才叫做真正的“脉证相当”,你拉肚子拉得很严重脱水,脉突然间变得很没有力,这个是很正常,反而比较好治疗。
那现在唯一很可喜的现象就是「手足反温」,我们刚刚来讲,很多地方提到手足反温,表示身体的能量还够,是好现象。本来脉紧是寒,有寒邪的脉,但因为出现暴微,「脉紧反去」,表示他外感的病邪已经消减了,正气当然也衰弱所以脉暴微。但是已经逐渐在恢复,所以可以肯定,他的病已经快好转了,所以「为欲解也」。因此,虽烦下利,不用担心,他已经逐渐在恢复。
【吴谦注】
此承上条互发其义,以别阴阳寒热也。
(1)少阴病;脉沉微细,寒邪脉也;脉沉数细,热邪脉也。
(2)若脉紧汗出,是少阴寒虚证也;今脉紧无汗,乃少阴寒实证也。
(3)因循至七、八日之久,而自下利,若寒实解,则脉必紧去而暴微,其证必手足由冷而反温,是知邪随利去,为欲解也。故此时虽烦下利,乃阴退阳回,故知其必自愈也。
所以在注文里面说:「此承上条,互发其义,以别阴阳寒热。少阴脉沉微细,寒邪脉也;脉沉细数,热邪脉也」,这是区分阴阳寒热的重点。
「其证必手足由冷而反温,是知邪随利去,为欲解也。故此时虽烦下利,乃阴退阳回,故知其必自愈也。」这句话是重点,「阴退阳回」,阴邪退去,身体机能恢复,自然会痊愈。
【集注】
方有执曰:紧,寒邪也。自下利脉暴微者,阴寒内泻也。故谓手足为反温,言阳回也。阳回则阴退,故谓紧反去,为欲解也。夫寒邪在阴而脉紧,得自利脉暴微,手足温,紧去为欲解者,犹之邪在阳,脉数而热,得汗出脉和身凉数去,为欲愈之意,同阴阳胜复之机也。
程应旄曰:脉于利后顿变紧而为微,手足于利后变不温而为温,则微非诸微亡阳之微,乃紧去人安之微。盖以从前之寒,已从下利而去,故阳气得回而欲解也,虽烦下利必自愈。
这一条从「手足温」,我们就可以看出,乃阴退阳回,所以故知其病自愈也,阴邪退,而阳本身功能恢复了,这是好现象。
【条文】
265、少阴病,得之一,二日,口中和,其背恶寒者,当灸之,附子汤主之。
第 265 条要与第 112 条比较。第 112 条白虎加人参汤证,提到临床时有些病人背部会有凉飕飕的感觉。
在《伤寒论》中这种背部凉飕飕的证状只有二处,第 112 条白虎加人参汤证,因为阳明病发热,皮肤毛细孔打开,水份蒸发,所以会口干口渴。
另外就是此条第 265 条,此条是少阴病,身体的热能不够,所以背部凉飕飕的,因此不会口渴。
「口中和,其背恶寒者,当灸之,附子汤主之」,配合使用灸法,再用附子汤主之。
大家要有一个观念,使用针法或灸法时,在三阳病一律用针法,没有例外。在三阴篇大部份用灸法,除了第 299 条「少阴病,下利便脓血者,可刺」,其余都用灸法。由此也可看出感冒的时候不要用灸法,感冒、喉咙痛还用灸法,无异是火上加油。
三阳病是实证,实者泻之,针法是泻法。三阴病是虚证,虚者补之,灸法是补法。
【吴谦注】
背恶寒为阴阳俱有之证。
(1)如阳明病无大热,口燥渴,心烦背微恶寒者,乃白虎加人参汤证也。
(2)今少阴病但欲寐,得之二、三日,口中不燥而和,其背恶寒者,乃少阴阳虚之背恶寒,非阳明热蒸之背恶寒也。故当灸之,更主以附子汤,以助阳消阴也。
(3)口燥、口和,诚二者之确征矣。
注文说:「背恶寒,为阴阳俱有之证」,就是在对照 112 条,「如阳明病,无大热,口燥渴,心烦,背微恶寒者」,条文内容就是与这边完全相同。
因「少阴病但欲寐,得之二三日,口中不燥而和,其背恶寒者,乃少阴阳虚之背恶寒」,热能燃烧不够,不是阳明热蒸的背恶寒。
口燥是阳明病白虎加人参汤证,口和就是少阴病附子汤证,在临床上辨证最明确的一个征候。
除了阳明汗出会背恶寒,以及少阴病本身的阳虚会背恶寒之外,在临床上还有一个症状会出现背恶寒,《金匮要略》的第 13 章,〈痰饮病篇〉里面,痰饮病,大的分法,可以分为两种,一个叫做留饮,一个叫做伏饮。伏饮比较严重,留饮比较轻微,再分的话,就分成痰饮、溢饮、支饮、悬饮。悬饮跟肝比较有关系,所以用十枣汤。支饮跟肺比较有关系,所以有小半夏汤、有小半夏加茯苓汤、有苓桂术甘汤、有小建中汤、有大建中汤、有肾气丸、有己椒苈黄圆、有木防己汤等等支饮的方子。溢饮的话,可以当水肿来看待。痰饮,那就是一般秋冬马上就会发作气喘病的,叫做痰饮,哮喘病。
在《金匮》的〈痰饮篇〉里面就提到,如果有留饮的话,背寒冷,大概一般会在肺俞、膏肓、风门那一带,会感觉到凉飕飕的,背寒冷如掌大,是因为有留饮,这个时候要用化痰药。
临床病例
我看过财政部一位官夫人,姓卓越的卓,很胖,大概 150 几公分,非常非常的胖,她始终讲说,背后一个局部会凉飕飕的,背寒冷如掌大,那一定要用化痰药,而且我们也提到过,肥人多痰,瘦人多火,用二陈汤去加减也可以把痰饮消除掉,去痰饮的药太多了,苓桂术甘汤也可以去痰饮,这边也可以做个参考。
【集注】
程 知曰:言初得之证,口中和,不渴、不燥,全无里热也。《内经》曰:「背为阳」,背恶寒则阳虚阴盛,寒深可知。若风寒在表而恶寒,则一身尽寒矣。灸之以助阳消阴,与附子汤以温经散寒。论中云:「伤寒无大热口燥渴,心烦背微恶寒者,白虎汤加人参主之。」彼是阳热乘阴虚而内陷之恶寒,与此之阴寒盛者不同。阳人阴者,则口燥心烦,阴寒盛者,则不能销铄津液,故口中和。
张 璐曰:太阳表气大虚,邪气得入犯少阴,故得之一、二日,尚背恶寒不发热,此阴阳两亏,较之两感,更自不同。两感表里皆属热邪,犹堪发表攻里,此则内外皆属虚寒,无邪热可以攻击。惟当温经补阳,以温补其不足,更灸关元以协助之。虽其证似缓于发热脉沉,而危殆尤甚焉。
汪 琥曰:此条论仲景不言当灸何穴。常器之云:「当灸鬲俞、关元穴,背俞第三行。」
郭 雍云:此有错字,当是灸鬲俞、关元穴也。鬲俞是背俞第二行穴。按鬲俞实系背俞部第二行穴,然常器之所云第三行穴者,当是鬲关,非鬲俞也。《图经》云:鬲关二穴在第七椎下,两旁相去各三寸陷中,正坐取之,足太阳气脉所发,专治背恶寒,脊强,俯仰难,可灸五壮。盖少阴中寒,必由太阳而入,故宜灸其穴。又关元一穴在腹部中行脐下三寸,足三阴、任脉之会,可灸百壮。常器之所谓灸鬲关者,是温其表以散外邪;灸关元者,是温其里以助其元气也。
程知也是比较第 112 条条文,不过「彼是阳热乘阴虚而内陷之恶寒」的解释不好理解。其实是因为出汗出多了,毛细孔张开,只要稍微风一吹,背就会恶寒。
谈到灸法的部分,在集注汪琥曰:「此条论仲景不言当灸何穴」,没有提到穴位。
常器之有本书《补亡论》,这个字应该念“无”,不要念“亡”,当然迷失掉了也可以叫亡,常器之这本书,事实上就是补《伤寒论》很多没有提出来的。常器之就讲说,「当灸膈俞,关元」。
而郭雍也讲,当灸膈俞关元,膈俞在背俞第二、三椎那里。膈关在第七椎下。关元在肚脐下面三寸,是足三阴跟任脉会合的地方,可以灸一百壮,用艾条好了,一百壮很麻烦,一燃烧就要拿掉,不然皮肤会烧伤。
另外,在养生方面,我们可以常常灸关元、足三里、养老穴,会有很大的帮助,但是经常用灸法会有一个缺点,会掉头发,所以此时可以用一些生地、玄参,这一类养阴药,尤其是滋养足少阴肾经的药,如六味地黄丸,就比较不会掉头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