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论第三十六讲
【条文】
278、少阴病,吐,利,躁烦,四逆者,死。
上一条 277 条:「少阴病,吐,利,手足逆冷,烦躁欲死者,吴茱萸汤主之。」此条 278 条:「少阴病,吐,利,躁烦,四逆者,死」。可以相互比较。
吴茱萸汤我们已经介绍过了,实在讲这个方子很难吃,我们不晓得要怎么样子来改变吴茱萸的味道,做成药丸可能吞服比较方便,或做成胶囊。
【吴谦注】
此承上条互明其义,以别可治不可治也。此条吐利烦躁厥逆,皆与上条同,一用吴茱萸汤治之,一曰死不治者,何也?盖以少阴烦躁,多躁少烦,躁者阴也;厥阴烦躁,多烦少躁,烦者阳也。厥阴手足厥冷,不过肘膝,微阳未绝,故可治也;少阴四肢逆冷,不能回温,独阴不化,故曰死也。
「此承上条互明其义,以别可治不可治也」,这条的「吐利,烦躁厥逆」跟上条同样,那上条是可以用吴茱萸汤治疗。这条却死不治,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一种差别呢?因为「少阴烦躁是多躁少烦」,躁是阴证;「厥阴烦躁是多烦少躁」,烦是阳证。
意思是说你手脚逆冷,不会冷过手肘、膝盖,所以说「厥阴手足厥冷,不过肘膝,微阳未绝」,因此可以治疗;而「少阴四肢厥逆,不能回温,独阴不化」,那当然就是死证了。
【集注】
程应旄曰:由吐利而躁烦,阴阳离脱而扰乱可知。加之四逆,其阳绝矣,不死何待?使早知温中,宁有此乎?
张 璐曰:此条与上条不殊,何彼可治,而此不可治耶?必是已用温中不愈,转加躁烦,故主死耳。
【条文】
279、少阴病,恶寒身踡而利,手足厥冷者,不治。
278、279、280 都是属于少阴死证,包括 282、283 条。
279 条「少阴病,恶寒身踡而利」。冬天很冷,你盖的衣被比较不够的时候,整个人拱的就跟虾子一样叫做「身踡」。拉肚子当然热能燃烧不够、手脚冰冷,一方面一直拉肚子当然会脱水、手脚冰冷,当然大脑也会缺氧、心脏也会无力。
【吴谦注】
此互详上条手足逆冷不治之义也。恶寒身踡而卧,虽系少阴证,而不至于死。
若下利不止,手足逆冷不回,是有阴无阳,即不吐利躁烦,亦不可治也。
此互详上条手足逆冷不治之义也。
恶寒身踡而卧,虽然是少阴证,但是未必会到死证。
有一个登山的人,没有办法,只好野外求生,抓了青蛙把它的皮剥了,因为没有瓦斯炉,只好活着吃,本来心里是毛毛的,没想到活青蛙这样吃蛮好吃的,真是很恶心。
手脚冰冷未必是死,如果下利不止、手脚冰冷不能恢复正常温度的话,叫作有阴无阳。所以如果设定一个问题的话,为什么手足逆冷会出现死证呢?那答案就是因为有阴无阳了。即使没有像 278 条的吐利躁烦也是死证,很难起死回生。
【集注】
喻 昌曰:阴盛无阳,即用四逆等法,回阳气于无何有之乡,其不能回者多矣,故曰不治。
所谓回阳气于无何有之乡,就像元参的泻无根之游火是一样的意思,无根之游火和无何有之乡是一样的意思,就是来促进你的肾上腺、副肾上腺皮质贺尔蒙的分泌。
【条文】
280、少阴病,四逆,恶寒而身踡,脉不至,不烦而躁者,死。
少阴病,四逆,恶寒而身踡,脉不至,不烦而躁者也是死证。
【吴谦注】
此总承上三条,以明不治之死证也。四逆,谓四肢逆冷,过肘膝而不回也。
表阳虚,故恶寒也。阴主屈,故踡卧不伸也。脉不至,则生气已绝,若有烦无躁,是尚有可回之阳,今不烦而躁,则是有阴无阳,故曰死也。
所以刚刚讲从 278 到 280 条都在探讨不治的死证,四逆就是手脚冰冷,已经过了你的手肘和膝盖,那个温度始终没办法恢复。如果是表阳虚的话,就会恶寒。
「阴主屈,故踡卧不伸」。脉不至,当然就生气已绝,「若有烦无躁,是尚有可回之阳,今不烦而躁,则是有阴无阳」,因此是死证。
【集注】
程应旄曰:诸阴邪具见,而脉又不至,阳先绝矣。不烦而躁,孤阴无附,将自尽也。
经曰:阴气者,静则神藏,躁则消亡。盖躁则阴藏之神外亡也,亡则死矣。使早知复脉以通阳,宁有此乎?
程应旄说:「诸阴邪具见,而脉又不至,阳先绝矣。不烦而躁,孤阴无附」,将要结束自己的生命。
经曰:「阴气者,静则神藏,躁则消亡。盖躁则阴藏之神外亡也,亡则死矣」。如果能够早知使用一些强心复脉的方药,通阳就是强心的意思,那就不至于有这种演变。
【条文】
281、少阴病,下利,脉微涩,呕而汗出,必数更衣,反少者,当温其上,灸之。
281 条说:「少阴病,下利,脉微涩」。涩为血少、涩是气滞。「呕而汗出」,一直想上厕所,「必数更衣」。古时候的人要上厕所必须先把长袍马褂脱下来,事实上你到现在为止还会发现,洗手间的门上还有挂勾在那边,那就是方便你把西装外套大衣脱下来,所以我们的洗手间叫更衣室。所以「必数更衣」就是一直想上厕所,反而次数减少,像这种状况就当温其上,来灸之。
「当温其上」的话大概是灸百会,用艾条来灸一灸,灸一灸以后他的下利就会改善了。但是解的不顺,更衣就是拉肚子,到厕所去排泄,结果拉不太顺,每次去拉一点点,就是里急后重的现象。怎么办呢?结果他说你不妨先灸他的百会,「当温其上」,怎么温法呢?用灸法灸一灸,也许他下利的现象就会改善。
【吴谦注】
脉微,阳虚也。涩,血少也。必数更衣者,下利勤也。反少者,欲下而反少也。即今之阳虚血少,里急后重,下利病也。呕而汗出者,阴盛于内,上逆而作呕也。阳虚失护,故汗出也,当温其上,宜灸之。
脉微就是阳虚的意思。涩就是血不够。必数更衣就是拉肚子的次数比较频繁。本来应该次数很多而反少,欲下而反少也。就是今天的阳虚血少,而且里急后重。一直想拉又拉不出来就是里急后重,他也是下利,但是拉的不太顺畅,拉的不太顺畅的话,我们称之为滞下。呕而汗出者,是阴盛于内,上逆而作呕。阳虚失护,所以就出汗出的很厉害,事实上那是一种虚脱的现象。当温其上,那就是用灸法的意思。
【集注】
程应旄曰:少阴病下利,阳微可知,乃其脉微而且涩,则不但阳微而阴且竭矣。阳微故阴邪逆上而呕,阴竭故汗出而勤,努责一法之中,既欲助阳兼欲护阴,则四逆、附子辈,俱难用矣。惟灸顶上百会穴以温之,既可代姜、附辈之助阳而行上,更可避姜、附辈之辛窜而燥下,故下利可止,究于阴血无伤。可见病在少阴,不可以难用温者,遂弃夫温也。
汪 琥曰:按此条论仲景不言当灸何穴。《脉经》云:灸厥阴俞。
常器之曰:灸太冲。皆误。
郭 雍曰:灸太谿。虽系少阴经穴,亦误。
仲 景曰:宜温其上。
方有执曰:上,谓顶,百会穴是也。《图经》云:一名三阳五会,在前顶后一寸五分,顶中央,原治小儿脱肛久不差,可灸七壮。此条亦灸之者,升举其阳以调夫阴也。
程应旄曰:「少阴病下利,阳微可知,乃其脉微而且涩,则不但阳微而阴且竭矣」,「阴竭」指有形的物质也流失掉了。「阳微故阴邪逆上而呕」,大脑缺氧的话常常会晕就想吐,阴竭的话就冒虚汗。「故汗出而勤,努责一法之中,既欲助阳兼欲护阴,则四逆、附子辈,俱难用矣」。你要用四逆汤、附子汤好像不是很妥适,惟灸顶上百会穴来温之,既能够代替姜、附辈的助阳而行上,更可以避掉姜、附辈之辛窜而燥下。因此用灸法,「下利可止,究于阴血无伤」。可见病在少阴,不可因为难用温法,就把温法放弃掉。
有一个老先生据说任何百病他都灸百会穴,很厉害的一位老先生,很可惜的我错过了认识这位老先生的一个机缘。有一位○○医检师,他任何病找○○的,医生看都看不好,就去找这位老先生看病。这位老先生他既不针、也不开方,不管你天下万病,他都用灸,而且连高血压都灸百会,这很厉害。
一般而言,灸百会,对于下利、脱肛、子宫脱垂、胃下垂都有效,灸百会有升提作用。可是连高血压他都灸百会,一般高血压一升提的话,血压可能会升高,但是老先生很厉害,不管什么病他都给你用灸,但是当你感冒的时候,他就拒绝帮你灸。感冒是实证,是邪气实的症状,他绝对不用灸法。我在怀疑他是不是念《伤寒论》念的很透彻,《伤寒论》里面三阳病全部都用针法,没有用灸法。〈太阳上篇〉第 7 条,太阳病吃了桂枝汤以后反烦不解,他说要针风池、风府,却与桂枝汤则愈。第 14 条太阳头痛七日以上为什么会自己好?那是行其经尽故也,若欲作再经者,他说是针阳明,使其经尽不传则愈。122 条、123 条,肝乘脾,名曰纵:肝乘肺,名曰横,都是刺期门。173 条阳明病,下血谵语,此为热入血室,也是刺期门。〈少阳篇〉239 条、240 条、241 条,那边所谓经血适来、经血适断,也叫做热入血室,那边也没有第二个治疗原则,他用小柴胡汤以外,就是刺期门,随其实而泻之。你看三阳篇,你绝对找不到有任何一条是用灸的,但是三阴篇全部用灸,只有一个例外,我们马上就会提到,「少阴病,下利便脓血,可刺」只有这么一个条文用到针灸的针法,其他全部都用灸法。
用灸法的话,他说既能够代替姜、附辈的助阳而行上,又能够避掉姜、附辈之辛窜而燥下。「努责一法」的「努」就是用力呀,用力就是「努」的意思。用力大便,因为里急后重啊,肚子有一点绞痛啊,那么很多人就会造成眼底出血啦。很多便秘的人也会造成眼底的充血,一用力的话血压就上升,导致他的微血管就破裂。「责」就是要推动肠子的蠕动,责成你去办一件事情,就是交代你去办一件事情。
汪琥说:按此条论仲景不言当灸什么穴道。《脉经》王叔和说:应该灸厥阴俞。应该是灸厥阴和那些俞穴,一定漏掉了什么字,应该是灸厥阴和大肠俞或什么俞,因为既然下利了,应该跟大肠俞比较有关系,或者灸胃俞、脾俞大概这样子。常器之说灸太冲,这些都是错误的。郭雍说灸太谿,虽然系少阴经穴,亦误。
仲景说宜温其上,「上」当然就是头顶。方有执说「上」就是顶,从常理来判断应该就是百会穴。《图经》说:一名三阳五会,在前顶后一寸五分,顶中央,原来是治疗小儿脱肛,刚刚我们才介绍过,脱肛、子宫脱垂、胃下垂都可以灸,可以灸七壮。此条亦灸之者,升举其阳来调夫阴,使其阴平阳秘。
【条文】
282、少阴病,下利止而头眩,时时自冒者死。
282 条、283 条又是死证,刚刚 278、279、280 条配合这边的。282 条他说少阴病下利止,下利是停止了没有错,而现在头眩,时时自冒者是整个人昏迷不醒了,这个是针对他的昏迷不醒。
【吴谦注】
少阴病利止,若胃和能食,神清气爽,是为欲愈也。今利止头眩,时时昏冒不省,是气脱神去,故下利虽止,仍主死也。
如果「下利止」,「胃和能食,神清气爽」就表示好转过来了,「为欲愈也」。「今利止头眩,时时昏冒不醒」,表示「气脱神去」了。所以虽然下利已经停止了,气脱神去的结果当然是死证。
所以「下脱神去」也可以当成一个问题的答案,它可以有两种问法,少阴病下利止而时时头眩自冒者,他的预后怎么样?选项可以是欲愈啊、不死啊、难治啊、不治啊,正确答案当然就是死啊!或者第二个问法,为什么会死?因为气脱神去。
【集注】
方有执曰:头眩,俗谓昏晕也。诸阳在头,下利止而头眩者,阳无依附,浮越于外,神气散乱,故时时自冒也,死可知矣。
张锡驹曰:此条死证,全在头眩、自冒上看出,若利止而头不眩不冒,此中已和矣,安能死乎?
张 璐曰:人身阴阳相为依附着也。阴亡于下,则诸阳之上聚于头者,纷然而动,所以头眩时时自冒,阳脱于上而主死也。可见阳回利止则生,阴尽利止则死矣。
汪 琥曰:下利止,则病当愈,今者反为死候,非阳回而利止,乃阳脱而利尽也。
【条文】
283、少阴病,六、七日,息高者,死。
这个息就是呼吸,高就是很浅短的意思,你的呼吸很浅短就好像你跑 5000 公尺回来是不是就息高啊?所以就是不能把呼吸吸到丹田。就是所谓气不能归回去,预后诊断是死证。
283 条少阴病六、七日,呼吸变得很浅短。所谓「息高」,这个「息」就是呼吸,「高」就是不到丹田。因为我们呼吸要到丹田,高的话就在胸腔这个部位而不到丹田。喘息,像我们赛跑的时候,呼吸急促,呼吸短浅,气没有办法纳入丹田。假如你真的病到呼吸这么急促的时候,他说那也是死证,因为真气已经耗散掉了。
【吴谦注】
少阴病但欲寐,息平气和顺也。今息高气促,逆也。凡病卧而息高气促者,多死。
少阴病就是脉微细但欲寐,息平气和顺也。「今息高」就是呼吸急促而且气上逆。「凡病卧而息高气促者」,基本上已经像前面的气脱神去一样,多死。
【集注】
喻 昌曰:「六、七日」字,辨证最细。盖经传少阴而息高,与二、三日太阳作喘之表证迥殊也。
程 知曰:肾为生气之源,息高则气散走于胸中,不能复归于气海,故主死也。
程应旄曰:夫肺主气,而肾为生气之源,盖呼吸之门也,关系人之死生者最巨。息高者生气已绝于下,而不复纳,故游息仅呼于上,而无所吸也。死虽成于六、七日之后,而机自兆于六、七日之前。既值少阴受病,何不豫为固护,预为隄防,致令真阳涣散而无可复返乎?凡条中首既谆谆禁汗,继即急急重温,无非见及此耳!
魏荔彤曰:七日之久,息高气逆者,与时时自冒,同一上脱也。一眩冒而阳升不返,一息高而气根已铲,同一理而分见其证者也,故仲景俱以死期之。
喻嘉言说:「六、七日」字,辨证最为详细。盖经传少阴而息高,与二、三日太阳作喘之表证是迥然不同。
程知曰:「肾为生气之源」,所有的一切肾上腺、副肾上腺皮质贺尔蒙来维系我们人的生命,一旦它的功能有障碍的话,那就预后不良了。所以尿毒的病人实际上是可以拖,拖个十几年,实际上那比死掉更痛苦。因为每星期要洗二、三次肾,洗的当天很难过,第二天稍微舒服,第三天又要洗第二次,所以肯定比死还痛苦。「肾为生气之源,息高则气散走于胸中,不能复归于气海」。我们吸气一定要吸到肚脐下面关元、命门。所以「息高气促」就属于死证。
程应旄说:「肺主气,而肾为生气之源,盖呼吸之门也」,关系人的生死非常的重大。「息高者生气已绝于下,而不能复纳」。我们的呼跟吸都不能有障碍的,你光能吐气而不能纳气的话,问题也是很大,所以「游息仅呼于上」,而不能够吸。「死虽成于六、七日之后」,但是病机事先都有预兆于六、七日之前。
「既值少阴受病,何不豫为固护,预为隄防」,为什么不事先预防而可以顾护呢?在这里「豫」与「预」读音跟字义完全一样,豫为固护,预为隄防,「致令真阳涣散而无可复返也?」
「既值少阴受病」,那你为什么不赶紧,就像今天的一个病人一样?很年轻才二十几岁,从基隆来的,她的父亲在左边扶着她,妈妈在右边扶着她,你看养这种孩子也是很累啊!最主要就是为什么有这个耐心让这两家的医师医了四年多,而医到这种奄奄一息的程度。
条文中首先就谆谆告诫你不要用强烈的发汗剂,「继则即急急重温,无非见及此耳!」再三的叮咛你不要大发汗,如果「真阳涣散」赶紧要用一些附子啊、干姜啊,这些大热的药。
魏荔彤说:「七日之久,息高气逆者,与时时自冒」,同样的叫做上脱。「一眩冒而阳升不返」。一个是息高而气根已经被铲除了,同一理而分见其证者也,故仲景认为他的预后都是死证。
【条文】
284、少阴病,脉细沉数,病为在里,不可发汗。
284 条说少阴病脉细沉数,这边是属于虚热证,病为在里,不可以发汗。
【吴谦注】
少阴病但欲寐,若脉细沉微,是邪从寒化也。今脉细沉数,乃邪从热化也,即有发热,亦是将转属阳明,非若前所言少阴病,始得之,反发热脉沉不数,宜麻黄附子细辛汤发汗者可比也。故曰:病为在里,不可发汗。
少阴病就是困倦想睡觉,脉细沉微,那是邪从寒化,今脉出现沉细数,那是邪从热化,即使有发热,也是会转属阳明,不像前面说的「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,麻黄附子细辛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」两个方剂的状况。所以说:病为在里,就不可以用发汗剂了。
【集注】
程 知曰:言热邪在里,有发汗之禁也。少阴之脉微细,其常也。乃沉而加之以数,正为热邪在里之征。发汗则动经而增燥热,有夺血之变矣。
郑重光曰:脉细沉而数,里有伏阳矣,故曰病为在里。乃热邪传里之证,断不可发汗,发汗则动经气,而有亡血之变。少阴发热脉沉,是病为在表,以无里证,故可发汗。若脉浮而迟,表热里寒,下利清谷,是迟为无阳,病为在里,又不得以浮为在表而发汗也。要知阴中有阳沉亦可汗;阳中有阴,浮亦当温。此条脉细沉数,数则为热,沉为在里,此阳邪入里,故以发汗而示戒也。
程知说:「言热邪在里,有发汗之禁也。少阴病之脉微细」,是很正常的。「乃沉而加之以数,正为热邪在里之征。发汗则动经而增燥热」,因为汗多,水份减少,使血液的黏稠度增加,所以有「夺血之变」。
郑重光说:「脉细沉而数,里有伏阳矣」,因为数脉是阳脉,故曰病为在里。「乃热邪传里之证」,千万不可以用发汗法,「发汗则动经气,而有亡血之变」。
「少阴发热脉沉,是病为在表,以无里证,故可发汗。若脉浮而迟,表热里寒,下利清谷,迟为无阳,病为在里,又不得以浮为在表而发汗」,那是通脉四逆汤的症状。「要知阴中有阳,沉亦可汗;阳中有阴,浮亦当温」。这两句话是很珍贵的临床经验!「此条脉细沉数,数则为热,沉为在里,此阳邪入里,故以发汗而示戒也」。
【条文】
285、少阴病,但厥无汗,而强发之,必动其血,未知从何道出,或从口鼻,或从目出者,是名下厥上竭,为难治。
284 条和 285 条是有关联性的。少阴病手脚冰冷没有汗,你要勉强用麻黄附子细辛汤、小青龙汤、大青龙汤来给他发汗的话,就会水份流失,使他的血液变稠黏,所以「必动其血」,是「强发之」的后果:有的就导致动脉血管尤其是微血管会扩张。「必动其血」就是会扩张,扩张以后不知从何道出,我们头上有七个孔道,可能从你的口腔,也可能从你的鼻腔,或者从你的眼睛出来。眼睛流血叫目衄,鼻子流血叫鼻衄,但是口腔出来的不叫衄,而叫吐血。像这种不叫三管齐下,而是七管齐下了。因为你的脑袋是七窍,所以他说或从口鼻,或从目出。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「下厥上竭」。「下厥」即手脚冰冷,上是肚脐上,「上竭」从口鼻,从眼睛出来,这个病名叫「下厥上竭」,这个很难治。所以刚刚讲 284 条和 285 条是有关联性。
此条申明用麻黄附子细辛汤、小青龙汤、大青龙汤勉强发少阴热邪之汗,则有动血之变也。
我们刚刚讲过用类固醇会导致血液被破坏,出现败血症。不只是内服才会出现这种状况,昨天晚上有位小女生她回宜兰,她的皮肤有一点痒,她阿公就买一条药膏给她擦。擦了药膏以后,手臂就像红布一样,整个肿起来,她的委中也发红肿了,所以光用外用药也会渗透到血液里面,来改变你的血液。不是说外用药就没有副作用,外用药也有副作用。
也不是按摩推拿就没有副作用,我已经看了二例了,有一例是中广的记者,被按摩推拿以后一个月不会起床翻身,那个人还在啊,叫傅小姐,是我们的客家老乡,在哪里做的呢?在乌鲁木齐,她去新彊,我在想是不是因为太热,出汗又出太多了,没有休克就已经不错了。所以外用药也好,外面的按摩推拿也好,也可能会发生不良的后果。
【吴谦注】
此条申明强发少阴热邪之汗,则有动血之变也。少阴病脉细沉数,加之以厥,亦为热厥。阴本无汗,即使无汗,亦不宜发汗。若发其汗,是为强发少阴热邪之汗也。不当发而强发之,益助少阴之热,炎炎沸腾,必动其本经之血,或从口鼻,或从目出,是名下厥上竭。下厥者,少阴热厥于下也;上竭者,少阴血竭于上也,故为难治。
【集注】
张 璐曰:强责少阴汗,而动其血,势必逆行而上出阳窍,以发汗皆阳药故也。
程应旄曰:五液皆主于肾,强发少阴之汗,周身之气皆逆,血随奔气之促逼而见,故不知从何道而出也。
沈明宗曰:少阴病但厥无汗,其病在里,当以四逆散,和阴散邪,其病自退,而厥自愈矣。岂可强发其汗耶!
魏荔彤曰:厥而有汗,乃内寒迫阳外亡之象,故为寒化。阴邪无汗而厥,则热邪伏于里而不外越,邪热内耗也,斯可议为热化阳邪无疑矣。
我们曾经介绍过,热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。如果便秘你用承气汤,如果没有便秘你用白虎汤,介乎在二者之间你就用四逆散。四逆散在〈厥阴篇〉出现,它不是少阴病的用药。
所以你要先确定到底是阴性病还是阳性病,才能够决定治疗的方向。从头到尾我的观察,很多人一来他就自做主张,说他是中暑。我说你有没有在户外活动,有没有大量出汗,已经濒临到休克的地步?如果是才叫中暑。如果外面的温度是 37、38 度,你一直在外面活动,出汗很多又没有补充水份,导致头很晕,站不住快倒下去才叫中暑。今天你在屋子里享受冷气,打开冰箱吃冰冷饮,造成了你不能散热,头也会痛,也会发烧,想吐吐不出来,想上厕所上不出来,这不叫中暑,这叫伤暑。你没有这样子区分,怎么会看得好呢?
【条文】
286、少阴病,咳而下利谵语者,被火气劫故也,小便必难,以强责少阴汗也。
286 条「少阴病,咳而下利谵语者」,为什么会下利谵语呢?那是因为「被火气劫故也」,这样子一来你的水份因为一方面下利,一方面被火气劫,那当然会一直出汗导致水液流失,膀胱的水份就会减少,所以「小便必难」。为什么会造成「小便必难」呢?那是因为「强责少阴汗」故也。
【吴谦注】
少阴属肾,主水者也。少阴受邪,不能主水,上攻则咳,下攻则利。邪从寒化,真武汤证也;邪从热化,猪苓汤证也。今被火气劫汗,则从热化而转属于胃,故发谵语;津液内竭,故小便难,是皆由强发少阴之汗故也。欲救其阴,白虎、猪苓二汤,择而用之可耳!
吴谦提到「少阴属肾属水,少阴受邪不能主水」。上攻就出现呼吸道的病,引起咳嗽;下攻就出现肠胃消化道的病,出现下利。像这种病的演变,「邪从寒化」是属于真武汤的症状;「邪从热化」是属于猪苓汤的症状。「今被火气劫汗」而从热化转输于胃,所以出现谵语,津液内劫,水份当然就减少,所以他尿尿排出比较困难。他说是皆强发少阴之汗的缘故。「欲救其阴」的话,可以从白虎汤、猪苓汤择而用之可也。猪苓汤它里面有阿胶,白虎汤有知母在里面。
【集注】
方有执曰:强责,谓过求也。小便与汗,皆血液也。少阴少血,劫汗夺血,则小便为之涸竭,故难也。
【条文】
287、少阴病,下利六、七日,咳而呕渴,心烦不得眠者,猪苓汤主之。
在 165 条就出现过猪苓汤证,在《伤寒论》里出现猪苓汤的机会就是这么两次。一次在 165 条,一次在 287 条。
287 条说:「少阴病下利六、七日,咳而呕渴,心烦不得眠者」,用猪苓汤来主之。猪苓汤里面的阿胶,对大脑中枢神经的安定有很大的帮助,因为它有胶原蛋白、卵磷脂等这些成分,可以安定大脑中枢神经。
【吴谦注】
凡少阴下利清谷,咳呕不渴,属寒饮也。今少阴病六、七日,下利黏秽,咳而呕,渴烦不得眠,是少阴热饮为病也。饮热相搏,上攻则咳,中攻则呕,下攻则利;热耗津液,故渴;热扰于心,故烦不得眠。宜猪苓汤利水滋燥,饮热之证,皆可愈矣。
「凡少阴下利清谷,咳呕不渴,属寒饮也。今少阴病六、七日,下利黏秽,咳而呕,渴烦不得眠,是少阴热饮为病也。所以这边的病名也是笼统的,饮热相搏,上攻则咳,中攻则呕,下攻则利」。所以这里的病机发展,就像我们的水饮,〈太阳上篇〉24 条、25 条,就提到过「水在上焦则咳喘,水在中焦则心下悸,水在下焦则苦里急」它的发展也是这样来的。
「咳呕不渴属寒饮」。现在这边「咳而呕渴,心烦不得眠者」则是「热饮为病」,热饮为病又分攻上、攻下、攻中,就造成了这么一系列的毛病。「热扰于心」,你就睡不着了,用猪苓汤来利水滋燥,因为里面的阿胶就有滋润的作用,猪苓、茯苓、泽泻当然就是利水剂,这样一用猪苓汤之后,饮热之证皆可愈也。
【集注】
赵嗣真曰:少阴咳而下利,呕渴心烦不眠,及厥阴下利欲饮水者,是皆传邪之热,脉必沉细数,故以黄连滑石等清利之。其少阴自利而渴,欲吐不吐,心中烦但欲寐,小便色白者,是本经阴邪之寒也,脉必沉微,故以附子、干姜温之。
汪 琥曰:下利咳而呕渴,心烦不得眠,焉知非少阳、阳明之病?然少阳、阳明若见此证,为里实,脉必弦大而长,此病脉必微细,故知其为少阴之病无疑也。
林 澜曰:下利则邪并于下矣,其呕而且咳何也?盖至六、七日渴而心烦不眠,则传邪之上客者又盛,渴则必恣饮,多饮必停水,是邪热既不能解,而水蓄之证复作也。热邪传陷之下利,非阴寒吐利并作之可比。呕而渴者,盖先呕后渴,为邪欲解,先渴后呕,多为水停,况又有水寒射肺为咳之可兼察乎?以是知必有挟饮于内耳。
沈明宗曰:黄连阿胶汤之心烦不得眠,较此条颇同而治异,何也?盖此条乃少阴风热,转入阳明而致下利,故以猪苓汤驱导水邪,还从膀胱而去,急救胃中津液为主;彼条之心烦不得眠而无下利,乃肾水枯少,故用黄连阿胶汤滋阴清火,急救肾阴为主也。
魏荔彤曰:咳而咽不痛,渴而口不干,则知邪虽为传经而入之热,惟其有水饮相混,故热势不能甚肆。其猛烈虽上冲为咳呕,而不致咽痛,隔阻正津为口渴,而不致干燥。兼以心烦不得眠,于少阴但欲寐,阴证中见阳证,岂非传经之热兼水湿者乎?其所以不发黄者,以少阴病原有下利,湿不能留,热不能蓄故也。由此观之,热邪兼水饮昭然矣。
解释沈明宗曰:「黄连阿胶汤之心烦不得眠」,这个我们在 291 条后面会提到,跟 287 条来作对比。291 条那边也治疗睡不着觉,287 条这边也治疗睡不着觉。那边的叙述是「心烦不得眠」,这边的叙述是「咳而呕渴、心烦不得眠」同样是心烦不得眠,一个有下利,一个没有下利,这两条来比较的话,好像同样都是治疗睡不着觉,那到底为什么要分开来治疗?盖此条乃「少阴风热,转入阳明而致下利」,所以用猪苓汤来驱导水邪,让水份从膀胱泌尿道排出体外,让水的循环功能恢复正常。所以刚刚我们介绍过体内的这些病邪或是热,随着膀胱泌尿道把它带出去,所以用来急救胃中津液为主。那么 291 条黄连阿胶汤的心烦不得眠没有下利。
一个是少阴风热,一个叫做肾水枯少,两个方都有阿胶,可以观察出心烦不得眠,而没有下利就是指黄连阿胶汤,乃是肾水枯少,所以用黄连阿胶汤来滋阴清火,以急救贤阴为主。
最后一句「其所以不发黄者,以少阴病原有下利,湿不能留,热不能蓄故也。」由此我们治疗胆色素过高会考虑茵陈五苓散,有便秘的话会考虑茵陈蒿汤,你可以跟小柴胡汤搭配一起来用。
【条文】
288、少阴病四逆,其人或咳,或悸,或小便不利,或腹中痛,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。
288 条是四逆散证。「少阴病四逆,其人或咳,或悸,或小便不利,或腹中痛,或泄利下重」,用四逆散来主之。我们提到过四逆散是治疗所谓的热厥,即手脚冰冷,但属于热证;介乎在白虎汤跟承气汤之间。
【吴谦注】
凡少阴四逆,虽属阴盛不能外温,然亦有阳为阴郁,不得宣达而令四肢逆冷者,故有或咳、或悸、或小便不利、或腹中痛、泄利下重诸证也。今但四逆而无诸寒热证,是既无可温之寒,又无可下之热,惟宜疏畅其阳,故用四逆散主之。
凡少阴四逆,虽属阴盛不能外温,然亦有阳为阴郁,不得宣达而令四肢逆冷者,故有或咳、或悸、或小便不利、或腹中痛、泄利下重诸证也。
这里边有一句话叫「阳为阴郁」,阳并不是不够,而是被控制、阻碍了。例如心脏本来没有问题,但是血管有问题,血管不能正常的把血液输送出去,末梢就会冰冰冷冷的,所以这里重点在怎么样把「郁」缓解,改善末梢循环,「阳为阴郁」,这是一个重点,整部《伤寒论》提到「阳为阴郁」的,只有这么一个条文,没有第二条了。
在临床上会咳嗽、会心悸、会小便不利、肚子痛想拉又拉不太顺畅,所谓的腹中痛、泄利下重诸证。「今但四逆而无诸寒热证」,看不出明显的心脏衰竭、身踡卧、下利等症状。所以是没有可温之寒,又没有可下的热证。没有可温之寒,我们要考虑四逆散,「惟宜疏畅其阳」,这边已经很明确,可能有血液循环障碍的这种现象,其原因可能是心脏血管有阻塞,或者是心脏血管有某一个病变,因此用四逆散来疏畅其阳。
【集注】
李中梓曰:按少阴用药,有阴阳之分,如阴寒而四逆者,非姜附不能疗。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,或指头微温,或脉不沉微,乃阴中涵阳之证。惟气不宣通是以逆冷。故以柴胡凉表,芍药清中,此本肝胆之剂,而少阴用之者,为水木同源也。以枳实利七冲之门,以甘草和三焦之气,气机宣通,而四逆可痊矣。
程 知曰:盖伤寒以阳为主,四逆有阴进之象,下之则阳益亏,陷而不出。故经谓诸热邪传经至于手足逆冷最难辨认,谓为寒深于里,则无脉微欲绝之象;谓为热深于里,则无烦渴之证。盖只是热邪入结于里,而阳气不得顺行于四肢也。「此证当用和解,不当用寒下,故经中用剂之轻少者,无如此方,则其轻缓解散之义可见矣。」
程应旄曰:初得之四逆,固非热证,亦非深寒,咳悸而或小便不利,既似乎水蓄,腹痛泄利,又似乎寒凝,其中更兼下重一证,得毋气滞在趺阳,而经络失宣通也耶!
汪 琥曰:四逆散,乃阳邪传变而入阴经,是解传经之邪,非治阴寒也。凡阳热之极,六脉细弱,语言轻微,神形懒静,手足清温,有似阴证,而大便结小便数,齿燥舌苔,其热已伏于内,必发热也。若用热药,则内热愈炽;用凉药,则热被寒束而不得散。法惟宜和表解肌,疏通气血,而里热自除,此仲景四逆散所由设也。
李中梓说:少阴用药,有阴证、阳证之分,阴证就用热药,我们的四逆汤,附子、干姜、甘草全部都是阳药,针对他的手脚冰冷,所以少阴病用药有寒热之分,如阴寒而四逆者,非姜附不能疗此证,你的手脚冰冷一定要用强心剂。你看看这叫科学吗?西医他会管你吗?你手脚冰冷西医会管你吗?他认为这很正常的,冬天打点滴,点滴很冷,打到人身体内,人接受这冷的点滴,不管是葡萄糖或者是生理食盐水,打进去一碰到冷的东西就会发抖,跟医师反应,他说不可能。问题是这是你的反应还是我的反应,你又不是我,你怎么知道我快不快乐,「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?」此证虽云四逆,可见他的手脚冰冷一定不是很严重,或指头微温,或脉不沉微,乃阴中涵阳之证。只是因为他不能正常的把血液、营养物质输送到你的末梢而已,惟气不宣通所以你的手脚才会逆冷。
因此用柴胡凉表,柴胡是繖形科植物,它有发散作用。芍药清中,此本肝胆之剂,所以四逆散是小柴胡汤变出来的,「此本肝胆之剂,而少阴用之者」,因为「水木同源」。肾属水,水生木,所以说水木同源。有些肝病要水木同源一起治疗,有些肝病你不是单独的治肝病,一定要从补肾水这个角度来一起探讨,我们很多补肾的药,往往有利于肝机能的恢复,像一贯煎用来治肝病,它里面的地黄就是入肾的,它里面有当归可以补肝血,有川楝、枸杞、沙参、麦冬,很简单的几味药,对某一些肝胆病有治疗的效果。以枳实利七冲之门,以甘草和三焦之气,气机宣通,你的血液循环正常了,手脚温度当然也就恢复正常了。
程知曰:「盖伤寒以阳为主,四逆有阴进之象,下之则阳益亏陷而不出。故经谓诸热邪传经至于手足逆冷最难辨认,谓为寒深于里,则无脉微欲绝之象;如果是热深于里,则无烦渴之证。」「盖只是热邪入结于里,而阳气不得顺行于四肢也。此证当用和解」所以四逆散是一个和解剂,因为小柴胡汤本身就是和解方,四逆散可以说是小柴胡汤的变方。「说此证当用和解,不当用寒下,故经中用剂之轻少者,无如此方,则其轻缓解散之义可见矣」。
程应旄说:「初得之四逆,固非热证,亦非深寒,咳悸而或小便不利,既似乎水蓄,腹痛泄利,又似乎寒凝,其中更兼下重一证」,有里急后重的现象,所以「得毋气滞在趺阳,而经络失宣通耶」,趺阳是胃脉,是胃的意思。
经络的变化会不会引起周身的变化,有时候是很难评估的。我刚刚介绍过台中大雅来了一个病人,他右内眼角的旁边长了一个东西,最近三个多月前才开刀,开完刀以后,他右下肢的皮肤就发生了变异,甚至连左下肢也开始发生变异,现在有慢慢往上发展的倾向,他女儿就问那一颗肿块拿掉后,会不会影响到他周身的这种变化,这我们当然很难去评估?因为足太阳膀胱经走到睛明是没有错,他会走也是走到后面的督脉旁边,再往下走到膝盖对侧的委中,再走到小趾外侧的至阴,应该这样走,但是他发病的位置并不一定是在太阳膀胱经的位置上,至于会不会影响到别的经络,就很难说,因为没有办法再找一个同样的病例,再割掉再观察。
汪琥曰:「四逆散,乃阳邪传变而入阴经,是解传经之邪,非治阴寒也」。四逆散不是治疗手脚冰冷的。「凡阳热之极,六脉细弱,语言轻微」,整个人都懒洋洋的不喜欢讲话,「神形懒静,手足清温,有似阴证」,有一点像阴证,而大便有一点硬硬的,小便次数比较多,「齿燥舌苔,其热已伏于内,必发热也」,那一定有内热的现象,所以必发热也。
若用热药,则内热愈来愈严重:若用凉药,则热被寒束又不会发散。所以治法惟宜和表解肌,疏通气血,而里热自除,此仲景所以会设四逆散这么一个方。
【四逆散方】
甘草炙 枳实破,水渍,炙干 柴胡 芍药
右四味,各十分,捣筛,白饮和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
咳者,加五味子、干姜各五分,并主下利。
悸者,加桂枝五分。
小便不利者,加茯苓五分。
腹中痛者,加附子一枚,炮令坼。
泻利下重者,先以水五升,煮薤白三升,煮取三升,去滓,以散三方寸匕,纳汤中,煮取一升半,分温再服。
四逆散只有四味药,是由小柴胡汤的七味药,保留了甘草、柴胡,去掉人参、半夏、黄芩、生姜、大枣,因为没有呕吐等这些现象,所以去掉了半夏、生姜。因为现在是少阴病,也不用担心他的病情会继续怎么演变,这些药都是很平妥的药。
其中的枳实要把它破开,有点苦的味道,它是属于芸香科的植物,跟我们吃的柠檬、橘子、柳丁、葡萄柚、柚子,全部都是同属于芸香科的,芸香科的植物都含有精油,所以它有一点强心的作用。通常以前我们在乡下会去采,但是你知道橘子树也好、柠檬树也好,或是枳实、枳壳的树也好,都有刺刺的,你不小心的话呢,就会被它刺到,柚子树是比较不明显,柠檬树、枳壳树上都很多刺的。
柴胡本身是属于繖形科植物。
右四味,各十分,捣筛,白饮和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这边有五个加减法,「咳加五味子、干姜各五分」,加了五味子、干姜以后不但可以治咳嗽,而且还可以治疗下利。
四逆散这个方是我经常用的,现代的人常常会心理郁卒,常常会有不爽的现象,因此常常在他两肋胁的地方会胀胀闷闷的,严重的话甚至还有痛的感觉。今天就有一个病人,他上个礼拜因为痛来看病,吃了药以后他就不痛了。我们都会用一些疏肝气的药,川楝子、木香就是最好的疏肝气的药,或者川楝子、香附,川楝子、香附止痛效果没有川楝子、木香来的理想,但是你可以加郁金、元胡索、乳香、没药。
如果「心悸加桂枝五分」,因为它有强心的作用。
「小便不利加茯苓」。
「腹中痛者,加附子一枚,炮令坼」,《伤寒论》中腹中痛一般都加芍药,因为这里边已经有芍药了,所以就不用加芍药进去,如果没有芍药的话,还是要加芍药,「腹痛加芍药」,但是太阴腹痛例外,太阴腹痛加人参。四逆散这里加附子。
「泻利下重者」,拉肚子拉的不太顺叫「里急后重」,就加薤白。「泻利下重者,先以水五升,煮薤白三升,煮取三升,去滓」,四逆散要先磨粉,以散三方寸匕,纳汤中,煮取一升半,分两次吃掉,所以分温再服。
「匕」它是一个容器单位,如果我们拿十块钱硬币,去挖它一瓢药,挖一瓢叫一钱匕。它这种容器的形状像匕首,像一个小刀的形状,就像我们的汤瓢叫挖一茶匙、二茶匙,方寸匕是四四方方的方,寸就是一寸的长短,匕就是像匕首一样,可能有一个手把,这么一挖就是一匕,如果我用十块钱挖就叫一「十块钱」ヒ,用五十块钱币挖就叫一「五十块钱」匕,匕那是指容器。
拉肚子是因为气不通,你可以加木香、槟榔,也可以加木香、大腹皮,或大腹皮、神曲,你不一定要用薤白这一味药。薤白不太好吃,薤白你如果去闻的话,就像把葱放在塑胶袋里,放在太阳底下半个钟头再打开,那个葱就不能闻了,很臭,非常怪的味道,因为他们是同科的,薤白、葱、蒜都是属于百合科的。
【方解】
方名四逆散,与四逆汤均治手足逆冷,但四逆汤治阴邪寒厥,此则治阳邪热厥。热厥者,三阳传厥阴合病也。太阳厥阴,麻黄升麻汤、甘草干姜汤证也;阳明厥阴,白虎汤、大承气汤证也。此则少阳厥阴,故君柴胡以疏肝之阳,臣芍药以泻肝之阴,佐甘草以缓肝之气,使枳实以破肝之逆,三物得柴胡,能外走少阳之阳,内走厥阴之阴,则肝胆疏泄之性遂,而厥可通也。或咳或下利者,邪饮上下为病,加五味子、干姜,温中以散饮也。或悸者、饮停侮心,加桂枝通阳以益心也。或小便不利者,饮蓄膀胱,加茯苓利水以导饮也。或腹中痛者,寒凝于里,加附子温中以定痛也。或泻利下重者,寒热郁结,加薤白开结以疏寒热也。
四逆散跟四逆汤是不一样的方剂,他们都是治疗手脚冰冷,但是四逆汤是治疗「阴邪寒厥」,四逆散是治疗「阳邪热厥」。热厥我们有提到过,可能是承气汤,可能是白虎汤,也可能是四逆散。「热厥者,三阳传厥阴合病也」。「太阳厥阴」,用麻黄升麻汤,也可以用甘草干姜汤,所以你的手脚冰冷也可以用甘草干姜汤。
「阳明厥阴」,用白虎汤、大承气汤,热厥有便秘就用承气汤,热厥没有便秘就用白虎汤。此则「少阳厥阴,故君柴胡以疏肝之阳,臣芍药以泻肝之阴,佐甘草以缓肝之气,使枳实以破肝之逆,三物得柴胡,能外走少阳之阳,内走厥阴之阴」,则肝胆疏泄之性就能够发挥。「则肝胆疏泄之性遂,而厥可通也」,则肝胆疏泄之性就可发挥,能够达到目的叫「遂」,而厥可通也。
或咳或下利者,邪饮上下为病,加五味子、干姜,温中以散饮也。或悸者,饮停侮心,加桂枝通阳以益心也,也就是有扩张血管强心的作用。或小便不利者,饮蓄膀胱,加茯苓利水以导饮也。
「或腹中痛者,寒凝于里,加附子温中以定痛也」,附子本身是一个很好的止痛药。「或泻利下重者,是寒热郁结,加薤白开结以疏寒热也」,薤白本身是一个通气的药,你不加薤白加葱也可以。我们的葱、蒜、洋葱,你切这些东西的时候就会一直流眼泪,可见他里面就有精油的成分,它借由精油成分来刺激,所以也有强心回阳的效果。
在《金匮要略》就有几个方用薤白,《伤寒》方原方没有用薤白的,只有在加减法里面用薤白,而且也就只有这一个方。在《金匮要略》就有很多了,在第九章〈胸痹心痛短气病篇〉就有栝蒌薤白白酒汤、栝蒌薤白半夏汤、栝蒌枳实桂枝汤。
【集解】
方有执曰:人之四肢,温和为顺,故以不温和为逆,但不温和而未至于厥冷,则热犹未深入也,故用柴胡以解之,枳实以泻之,芍药以收之,甘草以和之也。
方有执曰:「人之四肢,温和为顺」,手脚冰冷都是不正常的,所以「故以不温和为逆,但不温和而未至于厥冷,则热犹未深入,因此用柴胡来解之枳实以泻之,芍药以收之,甘草以和之」。每一种药的用法,解之、泻之、收之、和之,都是它治疗的原则与方法。
方剂发微
四逆散一变就变出了后代的柴胡疏肝汤、柴胡清肝汤,都是从四逆散变出去的方子,也变出了复元活血汤、少腹逐瘀汤,这些方子都是从四逆散变出去的方子。四逆散又是从小柴胡汤、大柴胡汤变出来的,所以方剂的演变就是这样变出来的。
【条文】
289、少阴病下利,若利自止,恶寒而踡卧,手足温者,可治。
这边的重点第一个:下利停止了。第二个:手脚的温度已经恢复正常的温度了。最后注文有一句话叫「阴退阳回」,阴邪已经退掉,他本身的心脏功能已经逐渐恢复,当然就可治了。
【吴谦注】
少阴病,恶寒厥冷下利不止者,阴寒盛也。今下利能自止,手足能自温,虽见恶寒踡卧,乃阴退阳回之兆,故曰可治。
【集注】
程应旄曰:少阴病,下利而利自止,则阴寒亦得下祛,而又不致于脱,虽有恶寒踡卧不善之证,但使手足温者,阳气有挽回之机,故可温而救之也。
沈明宗曰:手足温者,乃真阳未离,急用白通四逆之类,温经散寒,则邪退而真阳复矣,故曰可治。
「脱」是脱水之义。
【条文】
290、少阴病,恶寒而踡,时自烦,欲去衣被者,可治。
【吴谦注】
少阴病,恶寒而踡,阴寒证也。若时自烦欲去衣被者,此阳回阴退之征,故曰可治。
既然都要把衣服被子减少,肯定就是所谓「阳回阴退」之征了,老祖宗的用词,阴退阳回跟阳回阴退有什么不同,朝三暮四跟朝四暮三有什么不同。
【条文】
291、少阴病,得之二,三日以上,心中烦,不得卧,黄连阿胶汤主之。
在 287 条时就已经提到过,在 291 条有一个黄连阿胶汤证,跟猪苓汤来做一个比对,治疗所谓心中烦不得卧。那边是心烦不得眠,这边是心中烦不得卧不得眠、不得卧有层次上的不同,一个用猪苓汤,一个用黄连阿胶汤。最大的不同点在:287 条有下利,291 条没有下利。
其实我们从方剂就可以看出来,猪苓汤中茯苓、猪苓、泽泻有利水作用,它把水份从你的泌尿道带出体外的话,相对的,你肠管的水份就一定会减少,就不会下利,所以从方剂所使用的药物就可以分析。
【吴谦注】
此承上条以出其治也。少阴病,得之二、三日以上,谓或四,五日也。言以二、三日少阴之但欲寐,至四、五日反变为心中烦不得卧,且无下利清谷咳而呕之证,知非寒也,是以不用白通汤;非饮也,亦不用猪苓汤;乃热也,故主以黄连阿胶汤,使少阴不受燔灼,自可愈也。
【集注】
程 知曰:二、三日邪在少阴,四、五日已转属阳明,故无呕利厥逆诸证。而心烦不得卧者,是阳明之热,内扰少阴,故不欲寐也,当以解热滋阴为主治也。
黄芩、黄连全部都是大苦大寒的,当然就有解热的作用。滋阴当然是鸡子黄跟阿胶的作用,2000 年前仲景就已经很清楚了,鸡蛋黄的营养是非常的高的,而且鸡蛋黄里面的卵磷脂就有安定大脑中枢神经的作用,所以这个方当然可以治疗精神衰弱。很多病人他一来就自己告诉你,他是得了精神衰弱症,我们中医没有精神衰弱这个名词,我们中医只有像百合病这一类的症状,可以治疗不得眠、不得卧,当然都是失眠症,所以肯定它可以治疗失眠症,但是这个方要是我自己的看法,一定是很难吃的。黄连、黄芩苦的要死,阿胶一股腥臭味,煮好了以后又调一个鸡蛋黄进去,那是个什么味道。
后代的《温病条辨》就有几个方的思想,大概就有类似这个思想。尤其最后一个方叫做专翕大生膏,那里面也有乌骨鸡、也有蛋、也有海参,那个到底是什么味道,我都搞不清楚。专翕大生膏连方剂的名称都取得阴阳怪气的,什么大定风珠、小定风珠。最后一个压轴应该叫做广东海鲜粥,可是又有乌骨鸡的肉,叫海鲜粥又不对,应该叫海陆什么粥的,那个方能吃吗?闻到我都想吐耶!
我常常讲我能不能把你的病治好,这个都不关紧要,起码我开出来的方会很好吃,会让不到两周岁的小男生主动要求说要来找我看。原因何在?就是因为开的药太好吃了,迷死他了,所以喔!今天开一个胡椒粉,要先熬三个小时,然后再加其它的药,拜托,那个胡椒能吃吗?兴隆路看完病还要到迪化街去抓药,诊金 1800,到迪化街一帖药要 3000 元。有一位韩先生看巴金森氏症,去花了好几万块,到这边,我用芍药甘草汤、甘麦大枣汤、钩藤钩又好吃又有反应,比那个用黑胡椒熬三个小时的好吃多了。
【黄连阿胶汤方】
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芍药二两 鸡子黄二枚 阿胶三两
右五味,以水六升,先煮三物,取二升,去滓,内胶烊尽,小冷,内鸡子黄,搅令相得,温服七合,日三服。
以上 5 味,用水 6 升,先煮 3 样药:黄连、黄芩跟芍药。剩下 2 升去渣以后再把阿胶丢进去烊化。稍稍放一下下待小冷,因为刚煮开是 100℃沸点,大概你放到 80 几度 90 度左右即所谓小冷,然后再纳鸡子黄(蛋白不要),把蛋黄用筷子调开以后倒进去药汤里,所谓搅令相得是搅到混合均匀。温服七合大约 210cc 左右,一天 3 次。
【集解】
柯 琴曰:此少阴之泻心汤也,凡泻心必藉连、芩,而导引有阴阳之别。病在三阳,胃中不和,而心下痞鞭者,虚则加参、甘补之,实则加大黄下之。病在少阴,而心中烦不得卧者,既不得用参甘以助阳,亦不得用大黄以伤胃也。故用芩、连以直折心火,用阿胶以补肾阴;鸡子黄佐芩、连,于泻心中补心血;芍药佐阿胶,于补阴中敛阴气。斯则心肾交合,水升火降,是以扶阴泻阳之方,而变为滋阴和阳之剂也。是则少阴之火,各归其部,心中之烦不得眠可除矣。经曰: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。斯方之谓欤!
柯琴在他的《来苏集》说黄连阿胶汤这个方子是少阴病的泻心汤。凡泻心汤必定要用黄连,不一定要用黄芩。
「而导引有阴阳之别,病在三阳,胃中不和」,胃那边有点鼓鼓胀胀的是属于虚证,所以我们的黄连泻心、半夏泻心、甘草泻心、生姜泻心里面全部都有黄连,到了半夏泻心就开始加人参了,加人参甘草来补之。如果是实者泻之的话,那加大黄来下之,就是大黄泻心了。
「病在少阴,心中烦不得卧者」,既不能加人参、甘草来助阳,亦不得用大黄以伤胃。所以用黄芩、黄连来直折心火,用阿胶来补肾阴,阿胶是用驴皮熬出来的,它可以促进骨髓的造血机能,因为肾主骨,你看老祖宗的观察是很有道理的,鸡子黄是帮助黄芩、黄连在泻心中来补心血。很多人怕吃蛋黄,说它的胆固醇会升高。有此一说,说是那个蛋煮的时候,蛋本来是液体状的,煮到刚刚凝聚,有点软,快成硬块的时候,他说它不仅仅不会增加你的胆固醇,甚至于还可以溶解你的胆固醇,据说有此一说啦!所以据说董○○先生,有一次发表一个谈话,告诉我们全国的人,你安心的吃鸡蛋吧!每天吃六颗鸡蛋都不会超过,你要不要听他的话?我觉得每天吃一个就不会太过。
鸡蛋黄一般有的人在锅子里边一直炒,炒到焦黑的时候,就有油出来,据说那个油一滴就有强心作用,它最主要是有补心血的作用。
「芍药佐阿胶于补阴中敛阴气」,让他能够心肾交通,肾属水,心属火,水升火降,所以这一个方是从「扶阴泻阳」之方,一变就变成「滋阴和阳」之剂了。
「是则少阴之火,各归其部,心中之烦不得眠可除」。《内经》所说的:「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。」就是指这一个方了!其实何只这一个方,仲景的很多方都是在调节阴阳平衡的,调节你的动态平衡的,所以我们常常称仲景方不是用来治病的,是在调整你的阴平阳秘,这样子才能精神乃治了!所以我们很多很多的病都用仲景的方,太过不及不算,还有很多你想不到的,有很多疑难杂症我们都用仲景方把他治好,太神奇了!
【条文】
292、少阴病,下利咽痛,胸满心烦,猪肤汤主之。
猪肤的「肤」就是猪皮,因为猪肤汤很不好唸,干脆念猪皮汤就好了,但是他不是只有猪皮一种,还有蜂蜜跟白粉,一共是三味药,如果问猪肤汤一共几味药,你如果写猪皮一味那就错了。
【吴谦注】
身温腹满下利,太阴证也;身寒欲寐下利,少阴证也。身热不眠咽痛,热邪也;身寒欲寐咽痛,寒邪也。今身寒欲寐,下利咽痛,与胸满心烦之证并见,是少阴热邪也。少阴之脉,循喉咙,其支者,从肺出络心注胸中,是以少阴之热邪上逆,则所过之处无不病也。以猪肤汤主之,解少阴上焦之热,兼止下焦之利也。
「身温、腹满下利」,是太阴病。「身寒,欲寐下利」那是少阴病。
「身热不眠咽痛」是热邪,「身寒欲寐咽痛」是寒邪。所以「寒邪」也会喉咙痛。
今身烦欲寐、下利咽痛与胸满心烦之症一起出现,是少阴热邪。少阴之脉循喉咙,另外有一个分支从肺叶出发联络到心脏,然后一直进入到胸中,是以少阴之热邪上逆,他所经过的路线到处都产生病变。
用猪肤汤来治疗,「解少阴上焦之热,兼止下焦之利」。但是猪皮吃多肯定会让你下利,尤其煮的很烂很烂的时候,会让你的肠黏膜像洒到了一桶油一样的,肯定就会让肠子滑动。煮的很有咬劲的时候还好,而且吃的量不多的时候,它那个猪皮一下就粘粘的。
比较早期没有洋菜做果冻的时候,所有的冻都是用猪皮煮水,煮出来马上它就凝结了,看你要做什么冻。后来有了洋菜以后,我们的果冻就是用洋菜做的。你做果冻也就罢了,中间又包了一个水果粒在那边,糟糕了,已经三个孩子死翘翘了,硬生生的被噎死,如果是单纯的果冻还好,它最主要是果冻中间又包一个水果粒在那里,一岁多的、八个多月的,就这样死翘翘,情何以堪!
【集注】
喻 昌曰:下利咽痛,胸满心烦,此少阴热邪充斥上下中间,无所不到,寒下之药,不可用矣,故立猪肤汤一法也。盖阳微者,用附子温经;阴竭者,用猪肤润燥,温经润燥中,同具散邪之义也。
【猪肤汤方】
猪肤一斤
右一味,以水一斗,煮取五升,去滓,加白蜜一升,白粉五合,熬香,和令相得,温分六服。
所以我跟大家提到,我的牙齿摇摇晃晃的时候,我弄一个猪耳朵一吃,就感觉到比较舒服一点,然后弄一点猪皮烫一烫,沾一点大蒜,大蒜就会把胆固醇分解掉,所以你怕什么呢?偶尔吃吃觉得很好吃,经常吃的时候就觉得很腻,刚刚讲过,尤其煮的太烂的时候,猪皮把它红烧也很好吃。你知道吗!那里边就有胶质了,就可以补充胶质了,但是有的人谈到猪皮就色变。
有一位许老爹 95 岁,头发是黑的、脸上是没有皱纹的,每天在家里都拖地板。人家问他养生之道,他说我哪有什么养生之道,我天天吃猪皮啊!人家简直不敢相信。确定啊!你天天吃猪皮以后,就运动拖地板把它燃烧掉了嘛!你还担心胆固醇过高吗?我已经讲过我老岳母只要一阵子不给他吃肉的话,整个人很快就老化,几乎就没有神了,你用两根鸡腿或一大个蹄膀给她吃,核能电厂又用不完了。88 岁还要煮饭给儿子、媳妇、孙子、孙女吃,88 岁了,就是靠那个肉,因为她吃惯了。胆固醇三百多又怎么样子呢?胆固醇三百多就会有生命的威胁吗?她可能就是这样子的胆固醇你又怎么样呢?中性脂肪一千多又怎么样呢?尤其是中性脂肪下来最快。
所以猪皮是很好吃的东西,把猪皮煮水,猪皮拿来吃,另外猪皮水就结成冻了,倒一点蜂蜜进去,蜂蜜又是高营养的食物,再加我们吃的米饭的米粉,就是白粉,这三样一起就一直炒一直炒,太香了。那个米茶我想就是这样研发出来的,你有没有发现在冬天推着车子,在街上会叫的,呜~,有一个茶壶嘴很长的有没有,那是什么味道,我没有喝过我不知道,以前我们在乡下念小学的时候,看人家卖杏仁跟油炸粿,口水流很长,又没有钱去买,等到现在有钱的时候,我已经不吃油条了。几十年一口油条我都不吃的,因为看到那锅油我就倒尽胃口了。读书准备考试,尤其到了冬天,熬夜体力消耗,声音沙哑,你每天泡这么一杯给你的小朋友,或者给准备考试的人喝一喝的话,又能增强体力,又能润燥很好呢!分六次来吃。
临床案例
有一位徐先生,中性脂肪九百多,吃药一周就掉到三百多,太神奇了,我们用茵陈五苓散,一吃它就会下来。
【方解】
猪肤者,乃革外之肤皮也。其体轻,其味咸,轻则能散,咸则人肾,故治少阴咽痛,是于解热中寓散之意也。
方解中说「猪皮乃革外之肤皮」,所以我们叫猪皮汤比较好念,「其体轻、其味咸,轻则能散,咸则入肾」,所以猪是水畜。所以治少阴咽痛,是于解热中寓有散发之作用。
【集解】
成无己曰:猪,水畜也。其气先人肾,解少阴之客热。加蜜以润燥除烦,白粉以益气断利也。
成无己说猪是水畜,其气先入肾,解少阴之客热。加蜜来润燥除烦、白粉来益气断利。我们吃米饭,尤其是米汤,就让你不会再拉肚子了。
古今汇通
以前我们乡下如果下利的话,老阿公阿妈就给你一点点盐巴放在粥里面,那个就等于补充生理食盐水来预防下利太严重所导致的脱水,这是很有道理的。所以猪是水畜,吃猪肉可以补肾。
在《儿科心法》有一个医案,有一个婴儿一出生出来就没有皮肤的,现在是可以放在保温箱里,古代没有保温箱还是硬要把他养活。怎么养活,用糯米粉轻轻的敷在小婴儿的表皮,然后再用瘦肉切的薄薄的,贴在上面,贴热了、干了就拿掉,干了以后就换一块,再干了以后又换一块,就这样一出生以后没有皮肤的,硬是这样把他养活了。那当然要有很大的耐心跟爱心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?第一个就是先天禀赋不足,也就是你的父系或母系的遗传基因很差:第二个很可能中间有梅毒性病的感染,所以导致他一出生就没有皮肤,所以猪肉立大功,糯米粉本身也是有高营养的食物,它也可以敛汗。所以一般我们要敛汗,桂枝粉掺上糯米粉效果也不错。
动物的皮都是有胶质的,阿胶是驴皮熬的,也有胶质。但是阿胶有假的,假的阿胶一到夏天,本来一块一块的,会溶解在一起。所以连黑驴皮胶都有假的,真正的黑驴皮胶会有一股芳香的味道,通常你一闻到阿胶的味道是有腥臭的,都是品质比较烂的。所以我在想猪比较多不稀罕,养驴的人比较少,我想全台湾可能找不到几头驴了。
【条文】
293、少阴病二,三日,咽痛者,可与甘草汤,不差,与桔梗汤。
293 条少阴病二、三日喉咙痛,可与甘草汤,如果还不能改善的话,就用桔梗汤。所以你看单一味甘草就有修补的作用,不管是咽喉还是胃都可以用。
【吴谦注】
少阴病二、三日,咽痛无他证者,乃少阴经客热之微邪,可与甘草汤缓泻其少阴之热也。若不愈者,与桔梗汤,即甘草汤加桔梗以开郁热,不用苦寒者,恐其热郁于阴经也。
「少阴病二、三日,咽痛无他证者,乃少阴经客热之微邪,可与甘草汤缓泻其少阴之热也」,甘草是一个泻火的圣药。「若不愈者,与桔梗汤,即甘草汤加桔梗来开郁热,不用苦寒者,恐其热郁于阴经也」。
很多人会自作主张吞黄连胶囊,那是越吞越糟糕的,越不会散热。
台中大雅来的 80 岁老阿妈,还贪喝冷饮,你知道吗?她说夏天很热,不吃受不了。越喝就越渴,越喝越不会散热,这种道理很奇怪,为什么都不懂。有一个胖胖的太太六十岁,她说有什么药吃了以后,还可以让我继续吃冰冷的东西。有一个小男生,他就比较脑子急转弯了,他说把冰含在嘴里就好了嘛!等到不冰的时候再吞下去,我那放在锅子里炒一炒会更好一点。
【集注】
喻 昌曰:用甘草者,和缓其势;用桔梗者,开提其邪也。此在二、三日,他证未具,故可用之。若五、六日,则少阴之下利、呕逆诸证皆起,此法又未可用矣。
【甘草汤方】
甘草二两
右一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半,去滓,温服七合,日二服。
【桔梗汤方】
甘草二两 桔梗一两
右二味,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滓,分温再服。
这个方可以治疗喉咙痛、胃痉挛,及反射性的咳嗽,用了它以后,你什么烦恼都忘掉了,所以有人称甘草这一味药叫“忘忧汤”,让你忘掉忧愁的意思。可见甘麦大枣汤有好多用处你知道吗?芍药甘草汤就是甘草加一味芍药,有多好用你知道吗?太神奇了,所有的后代,很多咽喉呼吸系统的毛病的一些处方,几乎都是从甘桔汤变化出来的方子,包括程国彭的止嗽散就是甘桔汤的变方。
以上甘草用水三升,煮剩下一升半,去渣,一次吃七合,一天吃两次,很甜、很好吃。你不能跟病人说我给你开甘草汤,你可以跟他说我替你熬好,供应给你甘桔汤或叫桔梗汤也是一样,用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渣,一次吃半升。
【条文】
294、少阴病,咽中痛,半夏散及汤主之。
【吴谦注】
少阴病,咽痛者,谓或左、或右,一处痛也。咽中痛者,谓咽中皆痛也,较之咽痛而有甚焉。甚则涎缠于咽中,故主以半夏散,散风邪以逐涎也。
少阴病,咽痛,可能在左边、也可能在右边,真的有人单边在痛。咽中痛就是咽中皆痛,整个呼吸系统喉头的地方,较之咽痛而有甚焉。甚则就会有黏黏的分泌物缠绕在喉中,故主以半夏散,散风邪以逐涎也。
【集注】
方有执曰:此以风邪热甚,痰上壅而痹痛者言也。故主之以桂枝祛风也,佐之以半夏消痰也,和之以甘草除热也,三物者,是又为咽痛之一治法也。
原则上本来半夏是属于辛温的,应该是不可以用才对,可是他认为半夏会促进咽喉的粘膜层的分泌。
【半夏散及汤方】
半夏洗 桂枝 甘草炙
(以上各等分。)
右三味,各别捣筛已,合治之,白饮和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若不能散服者,以水一升,煎七沸,内散两方寸匕,更煮三沸,下火令小冷,少少咽之。半夏有毒,似不当散服。
半夏散及汤把半夏、桂枝、甘草三味药磨成粉混合起来,配白米汤,每次吃一方寸匕、一天吃三次。如果不能用药粉来服用的话,可以用水一升煎七沸以后,把药粉倒进水里,两方寸匕,再煮它两三沸,然后熄火,让它温度下降,令小冷就是不要太烫,少少咽之,就是温温的一口一口地让他吞下去。
因为半夏有毒,虽然已经炮制过了,做药粉不太合适,还是用汤可能比较好,一口就喝掉了,纵使你喉咙会痛,那么也不会直接刺激那个局部。
【条文】
295、少阴病,咽中伤,生疮,不能语言,声不出者,苦酒汤主之。
【吴谦注】
少阴病,咽痛不愈,若剧者,咽中为痛所伤,渐乃生疮,不能言语,声音不出,所必然也。以苦酒汤主之,用半夏涤涎,蛋清敛疮,苦酒消肿。则咽清而声出也。
「少阴病,咽痛不愈。若剧者,咽中为痛所伤」,渐渐的那个地方就出现慢性喉头炎了,会影响到你的声音,就会有「不能言语,声音不出」的现象。用苦酒汤来主之,半夏能刺激喉管黏膜分泌,用蛋清即蛋白是很好的修补剂,局部的溃疡它会帮你收敛,苦酒就是醋,是很好的消肿的药,自然你的声音就出来了。
我是比较建议,你每天早上起来,用一个鸡蛋白跟冰糖,用一百度的开水冲泡,这样子喝对嗓子的保护有很好的作用。
【集注】
程 知曰:咽痛忌汗、忌寒下,故甘草、桔梗、苦酒三方,皆用和解之法。惟半夏散及汤,在前条为辛散温解之法也。
程知说:「咽痛忌汗、忌寒下」,所以也不是所有的都用寒药,一般民间最习惯的就是用黄连胶囊,这是最坏的习惯,药店的朋友才不管你,你要买 300 个,他才乐得推销给你,既然是主动要买的他更高兴,所以很多人吃了以后就越吃越糟糕,因为物极必反,你越吃寒凉药,你本来要发散的你发散不掉。
【苦酒汤方】
半夏十四枚;洗,破如枣核大 鸡子一枚;去黄,内上苦酒,着鸡子壳中
右二味,内半夏,着苦酒中,以鸡子壳置刀环中,安火上,令三沸,去滓,少少含咽之,不差,更作三剂。
苦酒汤半夏要用 14 枚,而且一定要洗过,因为半夏是属于天南星科的植物,跟我们吃的芋头是同科的。
鸡蛋用一个,把蛋黄去掉,「纳上苦酒」就是摆在醋里面,好的醋叫苦酒,比较差的醋叫白酒,栝蒌薤白白酒汤的白酒,就是白醋,苦酒就是黑醋。就是半夏放在苦酒里边,再放入有蛋白的蛋壳中,将鸡蛋壳摆在刀环上面,放在火上面,一加热马上就会滚起来,令两三沸。等于你的半夏沾到鸡蛋白了,你就含着半夏在喉咙里边,慢慢的含,慢慢的含,含了之后他就有一个反应,会有分泌,你也把它吞下去,如果没有反应,就两剂、三剂这样来处理。倒是蛮麻烦的。
【集解】
李 杲曰:大抵少阴多咽伤、咽痛之证,古方用醋煮鸡子,主咽喉失音,取其酸收,固所宜也。半夏辛燥,何为用之?盖少阴多寒证,取其辛能发散,一发一敛,遂有理咽之功也。
程 知曰:按卵白象天,卵黄象地。前黄连阿胶汤用鸡子黄,义取人肾滋阴;此苦酒汤用鸡子白,义取人肺润疮也。
、
李东垣说:「大抵少阴病,多咽伤、咽痛之证。古方用醋煮鸡子」,就是用醋来煮鸡蛋,吃了以后,主咽喉失音。所以后代有人将受精鸡蛋放在电烤箱里,让它孵化,以前是母鸡抱窝,小鸡出来以后,蛋壳会有一层膜,那个膜一般我们称它为“凤凰衣”,因为我们称鸡为凤凰,蛇又称它叫龙。凤凰衣是治喉咙痛跟没有声音最好的一味药,我不知道现在浓缩药粉有没有这一味药,如果有的话,毕竟它也是没有毒性的,所以这里他是用醋来煮鸡蛋,吃了以后声音沙哑就好了。「主咽喉失音,取其酸收,固其所宜也」。半夏辛燥,为什么会用得上呢?「盖少阴多寒证,取其辛能发散,一发一敛」,所以就有理喉之功也。所以问题的重点还是在鸡蛋白跟醋这两味。
程知曰:「按卵白象天,卵黄象地」。前面的黄连阿胶汤用鸡蛋黄,义取其入肾滋阴。这边的苦酒汤用鸡蛋白,义取其入肺敛疮。所以你的皮肤被火烧伤的话,赶紧打鸡蛋白涂上去,它会让患处不会很快的发炎发肿,但是有一个缺点,就是它马上就会收敛,整个皱在一块。但是今天不小心吃了有毒的东西,赶紧打七、八个,十几个鸡蛋白,蛋黄不要,全部把它吞进去,马上蛋白就敷在胃壁上面,敷在你的肠粘膜上面,不要让毒液很快就侵蚀到胃壁,不然你胃壁烧伤,一辈子就很难修复了。那咽喉食道烧伤,可以用它保护,就是所谓的「润疮」。晒太阳就已经引起血管扩张了,你又在那边运动,运动更引起血管的扩张,第三个你又不能够充分补充水分的话,不得了耶!马桶全部都是红的我跟你讲,所以有的人就完全尿不出来了,痛到发炎了。
【条文】
296、少阴病八、九日,一身手足尽热者,以热在膀胱,必便血也。
【吴谦注】
邪传少阴,不从阴化而见寒证,亦不从阳化而见热证,是其人肾气素充,所以藏虽受邪,留连八、九日,仍复传府外散也。太阳主表,故一身手足尽热,若热还卫分,非汗不解;热还荣分,非衄不解。热甚于上,则头痛、目瞑、衄血;热甚于下,则腹痛,尿难、便血,理必然也。凡热少血多,瘀成血蓄;热多血少,热迫其血,血不得蓄。今为少阴邪热。复转膀胱而伤荣分,迫走下窍,故便血也。
邪传少阴,不从阴化而见寒证,亦不从阳化而见热证,是其人肾气素充。所以脏虽受邪,留连八、九日,仍复传府外散也。
太阳主表,故一身手足尽热。如果是热还卫分,非汗不解;热还荣分,就非流鼻血不解。热甚于上因此就头痛、眼睛不想睁开,然后又流鼻血。热甚于下就腹痛、尿难、便血,理必然也。「凡热少血多,瘀成血蓄。热多血少,热迫其血,血不得蓄。今为少阴邪热,复转膀胱,而伤营分,迫走下窍,故便血也」。这边应该是尿中有血的意思,其实很多人都有一个习惯,尤其是年轻的小朋友,很喜欢中午的时间在外面打篮球,这是最坏最坏的一个习惯。本来我们午时是要休息的,晒太阳就已经引起血管扩张了,你又在那边运动,运动更引起血管的扩张,第三个你又不能够充分的补充水份的话,不得了耶!马桶全部都是红的我跟你讲,所以有的人就完全尿不出来了,尿道发炎了。
【集注】
程 知曰:前少阴病,手足不逆冷,反发热者不死,阳未全亏也。此八九日,一身及手足尽热,阴盛于里也。
张 璐曰:少阴病难于得热,热则阴尽阳复;故〈少阴篇〉中谓手足不逆冷,反发热者不死。然病至八九日,阴邪内解之时,反一身手足尽热,少阴必无此证,当是藏邪转府,肾移热于膀胱,以膀胱主表,故一身及手足尽热也;膀胱之血为少阴之热所逼,其趋必出阴窍,以阴主降故也。
【条文】
297、少阴病二三日,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,下利不止便脓血者,桃花汤主之。
「下利便脓血」就出现在 297、298、299 三条,尤其唯一用针的就是在 299 条。297 条说:「少阴病,二三日至四五日,腹痛,小便不利,下利不止,便脓血者,桃花汤主之」。其实有的文献是把 297、298 条合并在一起,少阴病下利便脓血用桃花汤主之。
【吴谦注】
少阴病,二三日无阴邪之证,至四五日始腹痛小便不利,乃少阴阳邪攻里也。
若腹痛口燥咽干而从燥化,则为可下之证矣;今腹痛小便不利是热瘀于里,水无出路,势必下迫大肠而作利也。倘利久热伤其荣,荣为火化,血腐为脓,则为可清之证也;今下利昼夜不止,而便脓血,则其热已随利减,而下焦滑脱可知矣,故以桃花汤主之,益中以固脱也。
最后一行的「下焦滑脱」指肠黏膜没有收涩的功能。桃花汤能「益中以固脱」,益中是糯米的作用而且补性很强;固脱是赤石脂的作用,能收涩。
【集注】
成无己曰:《要略》云,阳证内热,则溢出鲜血;阴证内寒,则下紫黑如豚肝也。
喻 昌曰:治下必先固中,中气不下坠,则滑脱无源,而自止。注家见用干姜,谓是寒邪伤胃,不知热邪挟少阴之气填塞胃中,故少佐干姜之辛以散之也。
程 知曰:此下利脓血之治法也。腹痛小便不利,少阴热邪也;而下利不止,便脓血,则证为伤血,且有中气下脱之虞矣,故用桃花汤固肠止利也。
魏荔彤曰:此证乃热在下焦,而熏蒸中焦,使气化因热郁而不行,大便因热盛而自利也。久而下利不止,将肠胃秽浊之物,如脓带血,尽随大便而下;热一日不消,利一日不止也。
沈明宗曰:此邪挟内湿凝滞血分,则便脓血也。
成无己说:《金匮要略》里面说阳证内热则流出来的血是鲜红的,阴证内寒则流出来的血是紫黑如猪肝色一样。但是也不尽然完全是属于瘀血的症状。
喻昌曰:「治下必先固中,中气不下坠,则滑脱无源,而自止。注家见用干姜,谓是寒邪伤胃,不知热邪挟少阴之气填塞胃中,故少佐干姜之辛以散之也」。大家会发现赤石脂用到一斤,干姜只用到一两,不管是十进位还是十六进位,台湾民间的秤子也有十三进位、十六进位的,一般都是十六两,所以才会有「半斤八两」。有的秤子是小秤,小秤就是十三进位,后来就有十进位就是公两了,我们现在一公斤就是十公两。
程知曰:「此下利脓血之治法也。腹痛小便不利,少阴热邪也;而下利不止,便脓血,则证为伤血,且有中气下脱之虞」,所以用桃花汤固肠止利。尤其是赤石脂,它是一种铁的氧化物,是属于矿石类的药物,它有收敛的作用,所以叫做固肠止利。
魏荔彤说:此证乃热在下焦,而熏蒸中焦,使气化因热郁而不行,大便因热盛而自利。久而下利不止,将肠胃秽浊之物,如脓带血,尽随大便而下;热一日不消,利就一日不止。
沈明宗说:此邪挟内湿凝滞血分,而引起便脓血。
【桃花汤方】
赤石脂一斤;一半全用,一半筛末 干姜一两 糯米一升
右三味,以水七升,煮米令熟,去滓,温服七合,内赤石脂末方寸匕,日三服,若一服愈,余勿服。
桃花汤只有三味药,赤石脂一斤,他的制作煎煮方法很特殊,一半捣一捣用布袋装起来丢入药罐子中一起煎。另一半磨成很细很细的粉用筛子过筛。干姜只用一两,糯米用一升。这三味用水七升先煮糯米煮到熟了以后再去渣,温服七合,中间煮好了以后一定是稠稠的,纳赤石脂末方寸匕,倒一点点进去,一天吃三次,假设吃一次下利便脓血的状况就改善的话,剩下的不要继续吃。若觉得可惜继续吃的话,明天就会大便解不出了,因为糯米非常的黏滞。在食物及药物里,黏着性最强的是白芨和糯米。
【方解】
少阴寒邪,多利清谷;少阴热邪,多便脓血;日久不止,关门不固,下焦滑脱矣。此方君以体膏性涩之石脂,养肠以固脱;佐以味甘多液之糯米,益气以滋中,则虽下利日久,中虚液枯,未有不愈者也。其妙尤在用干姜少许,其意不在温而在散火郁,借此以开脓血无由而化也。若一服愈,余勿服,以其粘涩之性甚也。
方解部份说「少阴寒邪,多下利清谷;少阴热邪,多下利便脓血。日久不止,关门不固,下焦滑脱矣」,你的肠黏膜没有收涩的作用了。「此方君以体膏性涩之赤石脂,养肠以固脱」,刚刚讲了它是铁的氧化物有收涩收敛的作用。「佐以味甘多液之糯米,用来益气以滋养中焦。则虽日久下利,中虚液枯,未有不愈者也。其妙尤在用干姜少许,其意不在温,而在散火郁。」
今天有一个病人,62 岁,他始终觉得自己的下半身,尤其脚底始终都是热的,已经很久了,到处都看遍了,后来才很有耐心的到这边来看,他说讲良心话,每次吃你的药那种现象都会改善,但是如果停药,他的症状又跑出来。所以我不承认我把他看好,我一直在思考怎么用药,我用的药都是滋阴的药,结果竟然还是这样,吃有效,不吃没效,这个就颇费思量了。所以我就跟方医师及后中的同学讲,这有点像东垣的升阳散火汤,去人参、独活加葱白叫火郁汤,就是这个郁,是不是应该要用一些发散的药,因为我都是用滋阴的药,我是不是应该要用发散的药,让他的火散掉。我问他有没有吃冰凉的东西?他说以前我们做的要死,乡下人苦命的很啊!吃饭都有问题了还想吃枝仔冰,真的啊!像我们这种年龄层的,以前看到人家吃枝仔冰,只有流口水的份。所以我在思考是不是回头要加一些发散的药。
「借此以开脓血无由而化也。若一服愈,余勿服」,剩下的你不要觉得很可惜,因为以其粘涩之性非常的粘着,糯米的粘着、赤石脂的收涩,吃多了以后明天你的大便就解不出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