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论第四十二讲

【辨温病脉证并治篇】

《内经》言:「热病皆伤寒之类也。」非谓类乎伤寒,乃谓与伤寒同乎一类之病也,盖伤寒因伤时令之寒而得名也。温病,热病,亦随时而易其名耳。

经曰:「冬伤于寒,则为病热」,此即时而病者也。经曰:「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」此过时而病者也。

经曰:「凡病伤寒而成温者,先夏至为病温,后夏至为病暑」,暑即热之谓也。此随时而病者也。是则秋分以前,皆得以热病名之:秋分以后,皆得以伤寒名之矣,此轩歧仲景立伤寒,温病,热病之名义也。

经又云「藏于精者,春不病温」,此明过时不病之原也。经曰:「冬不藏精,春必病温」,此明过时必病之故也。

于此可知伤寒为病,不在精之藏与不藏,而但有触犯即得为病:非若温病,热病,藏精则不病,不藏精则必病也。

但能藏精者,纵偶感于邪,或温或暑,其病自轻。不藏精者,虽微感于邪,或温或暑,其病必重。差为稍异耳。

若专以冬不藏精,毫无外感,为少阴本病,热从内生,则悖仲景温病之旨矣。

仲景论中,但言太阳初病发热而渴,不恶寒者为温病,辨其非伤寒,非谓太阳之寒,不由表入,竟从少阴之热,内生为病也。

经又曰:「风温为病,脉阴阳俱浮」,是明指温病之发,因感春风辄动内热而始发,所以阴阳脉俱浮也。

盖以温病,风温,与热病论,互发其义。但热病一论,经已昭然,若复立论,未免赘疣,非仲景详于伤寒,而略于温证也。

今将伏气,温病,风温,合为一篇,其温热治法,同于六经,读者再细玩《素问》〈热病论〉,及〈刺热、评热诸论〉,与是论互相参考,自有得焉。

 

在《内经·素问》第三十一章〈热论〉,第一句话就是「热病皆伤寒之类也」,指的是广义的伤寒,包括了〈太阳上篇〉的太阳中风,〈太阳中篇〉的太阳伤寒,包括了本篇的温病,后面的湿病,以及中暑病,也就是痉、湿、暍病,这些都包含在广义的伤寒之中。

所以在《难经》〈第 58 难〉提到:「伤寒有五,有中风,有伤寒,有湿温,有热病,有温病。」这也是广义的伤寒。所以「热病皆伤寒之类也」是指广义的伤寒。狭义的伤寒就是〈太阳中篇〉第 54、55 条条文。

「盖伤寒因伤时令之寒而得名也。温病、热病,亦随时而易其名耳」。在夏至之前秋分之后有发热症状的病称为「温病」,而在夏至之后、秋分之前有发热症状的病称为「暑病」。

接着提到「即时而病者」、「过时而病者」,冬天感受寒邪,马上就发烧症状出现的是即时而病。而冬天感受寒邪,没有马上发作,到了明年春分之后,又有一波病邪诱因使病人发烧,称之为过时而病。

经曰:「凡病伤寒而成温者,先夏至为病温,后夏至为病暑」,中暑就是中热的意思。所以夏至以前称温病。夏至以后、秋分以前称为热病。而秋分以后、到明年春分之前,只要有感受寒邪而发烧的现象,称为伤寒。

「此轩歧、仲景立伤寒、温病、热病之名义也」,「轩」是轩辕氏,就是黄帝。「歧」是歧伯。「轩歧医学」就是指中医学。

「经又云:藏于精者,春不病温」,如果平时就保养身体,减少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、消失,有足够的抵抗力对抗病邪病毒,纵使冬天感受寒邪,没有即时发病,到了明年春天又遇到一波不正常的气候变化,也不会发病。说明过时不病的原因。

「冬不藏精,春必病温」,冬天不好好保养,营养物质流失太多,没有抵抗力,到了明年春天遇到一点气候变化,马上就发病了。

吴谦把伏气、温病、风温,合成一篇,同时提醒大家把《内经》第三十一章〈热论〉、第三十二章〈刺热论〉、第三十三章〈评热论〉三篇文章相互研究。这三篇文章属于特论、个论。每年特考班的课程中,我都会挑一些必读的文章,这三篇也是必读的文章。

【条文】

387、师曰:伏气之病,以意候之,今月之内,欲有伏气,假令旧有伏气,当须脉之,若脉微弱者,当喉中痛,似伤,非喉痹也。病人云:「实咽中痛。」虽尔,今复欲下利。

 

在夏至以前有发热的症状,称之温病。夏至之后,秋分之前有发热的症状,称之暑病。

今天已经过了秋分,9 月 23 日是秋分,秋分以后是寒露、霜降。秋分的前后是中秋节,每一年中秋节大约都在秋分前后。就像春节都在立春前后。

「伏气之病」,有些病会潜伏,例如:冬天感受寒邪没有马上发病,潜伏着到隔年春天,又遇到一个诱因引发,所以引起发烧的症状,称之为「伏气温病」。有些病人是一感受风寒就发烧,称之为「新感温病」。一般而言伏气温病比较不好处理。

【吴谦注】

四时令气,正气也。非时之气,邪气也。

正气之中人也浅,感之甚者即病,微者藏在肌肤,不即为病,壮实之人可以自己。邪气之中人也深,感之虽微,亦即为病,甚则直入于藏不能自已,虚者死焉。

此篇所谓伏气之病,即四时令气正病,非四时不正之邪,与非常异气之疫邪。所为伏气者,如感冬令之风寒,其重者,伤于荣卫,即时而发者,名为中风伤寒是也。其感之轻者,伏藏于肌肤,过时而发,名为温病是也。

故时气伏气之为病,二者不可辨焉。

春三月,名曰发陈,是伏气欲发之月也。假令旧有伏气之人,乘冬不藏精之隙而病者,当须以脉识之。

今月之内,初病伤寒温病者,脉若微弱,是少阴脉也。若喉中痛,是少阴证也。然其痛必缓,非若外感时气之喉痹肿伤暴痛也。

今既云实咽中痛而脉又微弱,故知为少阴伏气内发之阴火也,虽尔咽痛,恐复欲下利,不可以时气,外感阳火之喉痹治之。

 

「四时令气,正气也」,指四季气候正常的变化,例如:夏天很热冬天寒冷这是正常的。「非时之气,邪气也」,冬天要寒冷,如果冬天出现 30 度的气温就不对了;夏天很热,结果有一年英国六月下雪,这样就叫做「邪气」。

壮实的人有足够的抵抗力,如果中邪气,也可以自行恢复。如果是抵抗力弱的人,很可能感受一点病邪病毒就丧命了。

「此篇所谓伏气之病,即四时令气正病」是随四季变化时产生的病症,「非四时不正之邪,与非常异气之疫邪。」不是因为异常的气候变化产生的病症。

「感冬令之风寒,其重者,伤于荣卫,即时而发者,名为中风伤寒是也」,马上发病有症状的是称为中风、伤寒。「其感之轻者,伏藏于肌肤,过时而发,名为温病」,没有马上发病,潜伏在身体肌肤,到了明年春分以后,又感受一些诱因而发病发烧,称之为温病。

「故时气伏气之为病,二者不可不辨焉」,时气温病就是新感温病,与伏气温病二者不同。

在《素问》第二章〈四气调神大论〉中「春三月,名曰发陈。夏三月,名曰蕃秀。秋三月,名曰容平。冬三月,名曰闭藏」,就是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的意思。

「春三月,名曰发陈,是伏气欲发之月也」,古时候的观察,在冬天潜伏的虫类、甚至病邪病毒,在春分、雨水、惊蛰之后,特别是惊蛰打雷之后,就蠢蠢欲动。

「当须以脉证之」,其实不只以脉证之,要详细辨证。

「脉若微弱,是少阴脉也,若喉中痛,是少阴证也,然其痛必缓」,少阴证的喉痛不像新感、喉痹的痛法。少阴伏气的咽痛是缓慢的疼痛,所以治疗的方法也不同。

少阴伏气的咽痛是「少阴伏气内发之阴火也」,所以治疗时,可能要用滋阴药。而新感、喉痹的咽痛就猛烈迅速,治疗时可能要用泻火清热的药物了。

【集注】

张锡驹曰:此条言伏气之病,由内而出,非若时行卒病,由外而至也。

【条文】

388、太阳病,发热而渴,不恶寒者,为温病。发汗已,身灼热者,名风温。风温为病,脉阴阳俱浮,自汗出,身重多眠睡,鼻息必鼾,语言难出,若被下者,小便不利,直视失溲。若被火者,微发黄色,剧则如惊痫,时瘈疭。若火熏之,一逆尚引日,再逆促命期。

 

此条文一开始提出了“温病”与“风温”的对照。

「太阳病,发热而渴,不恶寒者,为温病」,其实发热不恶寒、口渴,是不是就和阳明病相似了呢?所以有一些学者认为治疗温病不必另起炉灶,只要运用《伤寒论》阳明病中的一些处方来治疗就可以了。

「风温为病,……语言难出。若被下者,小便不利,直视失溲」,风温误用了阳明府病的承气汤攻下,会造成小便不顺畅,而且干扰了滑车神经、动眼神经、外旋神经,变成「直视」。同时也可能干扰了大脑中枢排尿的功能,小便变成失禁了,因为大便、小便的排泄也是大脑在掌控。

「若被火者,微发黄色」,误用火攻,造成了溶血性的黄疸。在前面第 182 条条文也提过用火攻,出汗太多,体液流失过多,血液稠黏,造成溶血,而形成黄疸。更严重一点也会造成大脑中枢神经的病变,出现了「惊痫」脑神经异常放电,「瘈疭」运动神经的障碍,不能屈伸。

「若火熏之,一逆尚引日,再逆促命期」,又再次用错误的治法。一次的错误,也许还可以拖延一点时间,「尚引日」的意思是还可以拖延几天。「再逆促命期」再次错误可能就提早结束,收到阎先生的帖子了。

【吴谦注】

发热、不渴、恶寒者,太阳证也。发热而渴,不恶寒者,阳明证也。

今太阳病始得之,不俟寒邪变热,转属阳明,而即热渴不恶寒者,知非太阳伤寒,乃太阳温病也。由于膏粱之人,冬不藏精;辛苦之人,冬伤于寒,内阴已亏,外阳被郁,周身经络,早成温化。所以至春一遇外邪,即从内应。

感寒邪者,则无汗,名曰温病,当以河间法,用水解散,审其表里以解之。水解散,即天水六一散、防风通圣之合剂也。

感风邪者,则有汗,名曰风温,当以水解散,减麻黄,加桂枝,倍石膏,令微似汗以和之。若大发其汗,则益助蕴热,必令身热如火灼也。

盖风温为病,乃风邪外盛于表,故阴阳六脉俱浮,热邪内壅于胸,故多眠睡,鼻息鼾也。风邪伤卫表气不固,故自汗出,壮热伤气,故身重倦,声微语难出也。

若被下者,则愈夺阴液,故水泉竭而小便不利也,太阳府气将绝,故目直视也,少阴藏气不固,故遗失溲也。

若被火者,则以火益火而阳气熏灼,将欲发黄,故微发黄也。剧者热极生风,故如惊痫时瘈疭也。微黄病深色渐加黑,故若火熏之也。

温病热痫而不恶寒者,表热也。口渴引饮者,里热也。表热无寒,故不宜汗;里热无实,故不宜下;表里俱热,尤不宜火。曰一逆者,若汗,若下、若火也。再逆者,汗而复下,下而复火也。一逆已令阴竭,尚可延引时日,再逆则阴立亡,故曰促命期也。

伤寒者,伤冬月之正寒也。温病热病者,伤三时之暴寒也,非时暴寒乃异气也,以其兼令气而为病也。故春兼风温,即以风温名之。夏兼暑热,即以暑热名之。世人通名曰伤寒,又名曰时气,医工见其传变六经,表里情状皆同,故同乎一治也。

其温病热病无汗者,宜大青龙汤。时无汗时有汗者,宜桂枝二越婢一汤。有汗者,宜桂枝合白虎汤。内热者,防风通圣散;表实者,倍麻黄;里实者,倍大黄。量其病之轻重,药之多少而解之,三日之前,未有不愈者。其有外感邪重,内早伤阴,已经汗下而不愈者,则当审其表里,随其传变所见之证,治之可也。

此法惟西北二方,四时皆可行之,无不随手取效。若江淮间,地偏暖处,冬月初春,乃可用之。若春末秋初,即脉证允合,当用麻桂青龙等汤者,亦必轻而减之,随证消息,适可即止,慎不可过,过则反致变逆。经所谓同病异治者,此之谓也。

 

条文「太阳病,发热而渴,不恶寒者,为温病」。由症状来看,太阳温病与阳明经病的症状相似。所以吴谦提出阳明经病是由太阳病寒邪变热,转传阳明。而太阳温病不是传经,而是直接就有发热而渴、不恶寒的症状。

「膏粱之人,冬不藏精」指有钱富有人,冬天不保养身体,每天膏粱厚味。「辛苦之人,冬伤于寒」指贫穷之人,再严寒也要出去生活,易感受寒邪。因为「冬伤于寒」「冬不藏精」所以病邪潜伏在体内,到了明年春天,又遇外邪诱因,就发病成为温病。

「感寒邪,则无汗,名温病,当以河间法」,刘河间创制了防风通圣散,所以称为河间法。是表里双解之剂。防风通圣散中原本就有滑石、甘草。天水六一散就是滑石与甘草。

「感风邪者,名曰风温,当以水解散,减麻黄加桂枝倍石膏,令微似汗以和之」,用水解散来加减。

「若被火者,则以火益火而阳气熏灼,将欲发黄,故微发黄也」与第 182 条误用火攻,造成溶血性黄疸是相同的。

「伤寒者,伤冬月之正寒也。温病热病者,伤三时之暴寒也,非时暴乃异气也」,这已用了「正寒」、「异气」来区分病因。

「其温病热病无汗者,宜大青龙汤」,因为大青龙汤中有石膏。「时无汗时有汗者,宜桂枝二越婢一汤」,越婢汤中也有石膏。「有汗者,宜桂枝合白虎汤」,白虎汤中也有石膏。「内热者,防风通圣散」,防风通圣散有大黄、芒硝。

「量其病之轻重,药之多少而解之,三日之前,未有不愈者」,如果三日之前,就能辨证正确,用药方向正确的话,所有发热的症状都可以治愈。

【集注】

程 知曰:温病热自内出,故发热而渴不恶寒。风温内外交热,加之自汗,故有身重多眠诸证。有轻重死生之分,医者当以有汗无汗为辨别之大要,亦即以可汗不可汗,为救治之微权。曰:仲景之青龙白虎神矣。得此意而推广之,可以应用于不穷,盖温病宜于发散中重加清凉,风温不可于清凉中重加发散也。

程应旄曰:太阳初得之一日,即发热而渴,不恶寒者,因邪气早已内蓄,其外感于太阳,特其发端耳。其内蓄之热,固非一朝一夕矣。盖自冬不藏精,而伤于寒时,肾阴已亏,一交春,阳发动,即病,未发,而周身经络已,莫非阳盛阴虚之气所布濩,所云至春发为温病者,盖自其胚胎受之也。

 

「微权又曰」要改成甄权。「盖温病宜于发散中重加清凉,风温不可于清凉中重加发散」,这是治疗原则。

由此篇中,可以发现老祖宗的观念相当入微,不必用生化检验,即可以区分出很多不同症候。

五、六月间,通报死于肠病毒的死亡病例共有 50 几例,最后发现真正死于肠病毒的只有六例。再经过二个月后解剖,发现六例中有一例不是死于肠病毒,而是死于脑膜炎。现在南部地区还在大流行,西医也没办法有效治疗。又有流行登革热,发现了本土型登革热。好像一有新的病毒,卫生署就有得忙。

以下一章,是痉、湿、暍三种病。痉病是痉挛,广泛一点要包含破伤风。而湿病,包含风湿病、风湿关节炎。而暍病,指中暑,一般在夏至之后,秋分之前的发热症称为中暑。

【辨痉,湿,暍病脉证并治篇】

经云:「诸痉项强,皆属于湿。」又云:「诸暴强直,皆属于风。」论曰:「太阳病,发汗太多,因成痉。」夫六气皆足以致痉,不专在湿也。六经皆有痉证,亦不专在太阳一经也。

盖身以后属太阳,凡头项强急,项背𠘧𠘧,脊强反张,腰似折,髀不可以曲,腘如结,皆太阳痉也。

身以前,属阳明,头面动摇,口噤齿齘,缺盆纽痛,脚挛急,皆阳明痉也。

身之侧属少阳,口眼歪斜,手足牵引,两胁拘急,半身不遂,皆少阳痉也。

至若腹内拘急,因吐利后而四肢挛急者,未尝非太阴痉也。

恶寒踡卧,尻以代踵,脊以代头,俯而不能仰者,未尝非少阴痉也。

睾丸上升,宗筋下注,少腹里急,阴中拘挛,膝胫拘急者,未尝非厥阴痉也。

大抵痉以状名,而痉因筋急,故凡六经筋病,皆得以痉称之。

其因于风寒者,必发热恶寒,而无汗,其脉浮紧,其状身强直而口噤,即经所云:「诸病强直,皆属于风。」者也,其势劲急,故名曰刚痉。其因于风湿者,发热汗出,不恶寒,其脉浮缓,其状项强𠘧𠘧,而身不强直,即经所云:「诸痉项强,皆属于湿。」者也。其势濡弱,故名曰柔痉。

若夫因误汗亡阳,津竭无以养筋,而致痉者,即本论所云:「太阳病,发汗太多而成痉,」又非因湿,因风,而却因燥者也,盖痉之始,本非正病,多杂于他病之中,如妇人之脱血,跌扑之破伤,俱能致痉。今见患此者,悉指为风,殊非确论。

学者当于证中审察风,寒,湿,燥,内外虚实之因,分别施治,庶不致误,慎勿概指为风也。

 

《内经·素问》第 74 章〈至真要大论〉中的病机十九条中「诸痉项强,皆属于湿。」「诸暴强直,皆属于风」,所谓「诸暴强直」指突然间全身僵硬挺直,属于风邪。而《伤寒论》中「太阳病,发汗太多,因成痉」,因为发汗太多,津液流失,电解质流失也会使身体肌肉神经僵硬。

「夫六气皆足以致痉」,风暑湿燥寒火六气,都会造成肌肉痉挛僵硬。「亦不专在太阳一经也」,表示六经也都有发生痉病的可能。

「身以后属太阳」,后脑勺、后项、背部,沿着督脉两边呈现出肌肉僵硬的感觉。「脊强反张」,脊背像拉弓箭一样地角弓反张,腰部好像要断掉,膝盖不能弯曲,委中的腘窝像打结一样,(甚至有人在委中附近长结节、软瘤)这些都是太阳痉病。

所以项背部僵硬、项背强𠘧𠘧的属于太阳痉病。最近有一位傅太太,整个颈项部是歪斜的,都要用手扶住脖子,头才不会歪掉,也是属太阳痉病,不过此例服药效果不尽理想。

「身以前属阳明,头面动摇,口噤齿齘」阳明经走头面,所以我使用葛根汤治疗眨眼症,效果相当良好。另外口角、牙龈、缺盆、一直到脚部也是阳明经循行,如果有僵硬痉挛的现象,属于阳明痉病。

「身之侧属少阳」,身体两侧属于少阳,这也是为何口眼歪斜我会用小柴胡汤的原因,这符合《内经》的原则。手足不灵活,两侧胸胁绷急闷痛、半身不遂、左瘫右痪、身体两侧僵硬痉挛,属于少阳痉病。

补充一点,一般半身不遂,左边称为瘫、右边称为痪。很少人同时左右都不灵活。而且因为男左女右的观念,男生左侧不遂,女生右侧不遂的情况,古人认为预后比较乐观。

「至若腹内拘急」,腹中绞痛,因为脾胃主四肢,所以「吐利后而四肢挛急者」,都属于太阴痉也。

「恶寒踡卧」,怕冷,身体像虾米一样卷起来。「尻以代踵」,屁股尾椎取代了脚踝。「脊以代头」,头向下弯所以脊椎取代了头。「俯而不能仰者」,头向下低垂不能擡起来。以上这些都属于少阴痉。因此,弯腰驼背的人可以由手少阴心经、足少阴肾经来处理,强心补血,补肾壮骨。肾主骨,所以僵直性脊椎炎、骨质疏松用这些方法都有帮助。

「睾丸上升,宗筋下注」,睾丸上升、宗筋抽痛。「少腹里急,阴中拘挛」,小腹两侧称少腹,两少腹绷紧拘急。「阴中」女生的阴道痉挛,男生的阴茎抽搐感。膝盖、胫部僵硬。因为肝主筋、肝经环绕阴器,所以以前这些症状属于厥阴痉病。

而痉病可分为刚痉与柔痉。

「其因于风寒者,必发热恶寒,而无汗,脉浮紧」是刚痉。「其因于风湿者,发热汗出,不恶寒,其脉缓」是柔痉。有汗为柔、无汗为刚,这样子比较好记。

除了风寒、风湿之外,燥也会形成痉病,《伤寒论》:「太阳病,发汗太多而成痉」,就是过汗,津液流失,形成燥而成痉。我们刚刚提过:风暑湿燥寒火,六气都有可能形成痉病。

另外,妇人的大出血、跌打损伤引起的破伤,也都可能形成痉病,所以不能把痉病全部当成风。

【条文】

389、伤寒所致太阳病,痉,湿,暍此三种,宜应别论,以为与伤寒相似,故此见之。

【吴谦按】

伤寒所致四字,甚无所谓,衍文也。

 

痉、湿、暍三种病要分别讨论,因为属于广义伤寒的范围。「以为与伤寒相似」,痉、湿、暍是类伤寒,也会有头痛、发烧的症状,和狭义的伤寒很像,所以要提出说明,分别讨论。

【吴谦注】

伤寒太阳经中之一病,非谓太阳经,惟病伤寒也。盖以六气外感之邪,人中伤之者,未有不由太阳之表,而入者也。

痉,风邪也。湿,湿邪也。暍,暑邪也。

夫风寒暑湿之病,固皆统属太阳,然痉、湿、暍三种,虽与伤寒形证相似,但其为病传变不同,故曰宜应别论也。

【集注】

方有执曰:痉、湿、暍三者皆风寒之变证,既成变证则当别为立论。然自风寒变来本属太阳,犹有风寒涉似之疑,须当并为辨论。

【条文】

390、病身热足寒,颈项强急,恶寒,时头热面赤,目脉赤,独头面摇,卒口噤,背反张者,痉病也。

 

「颈项强急」,「强」字念为ㄐ一尢,就是僵硬的意思。

「身热足寒」、「恶寒」指有太阳病的症状。而「头热面赤」、「目脉赤」这是阳明经病的症状。「卒口噤」突然嘴巴张不开。

最近看了二例,嘴巴咬合不灵活的病人。其中一例服药一周就改善了。我用葛根汤再加秦艽、钩藤等松弛肌肉的药物。因为阳明经走头面,循上下牙龈,所以使用葛根汤。

南部有一位西医妇产科医师,也是有嘴巴开合不灵活的问题,到医院作Ⅹ光、核磁共振,要用开刀的方式来治疗,有中医朋友告诉他可以扎针,扎阳陵泉穴。结果他当了妇科的住院医师,竟然不敢自己扎自己,于是用艾条艾灸阳陵泉,没多久牙关居然就可以灵活开合了。因此他对中医大为着迷,修中医学分,也考取中医师。最后也不当西医妇产科医师,改当中医师了。

又有另外一位男病人,也是嘴巴无法灵活张开,只能张开一点点,已经好几个月,服了葛根汤加减之后也能灵活张开了。

这个条文,没有出方。但是根据症状,我们可以使用葛根汤作主方再加减。因为有太阳与阳明经证,「颈项强急,恶寒」可以用葛根汤。「时头面赤」可以用葛根汤加菊花、木贼草、茺蔚子。「头面摇,卒口噤,背反张者」也都可以使用葛根汤来加减。

【吴谦注】

病人身热恶寒,太阳证也。颈项强急,面赤目赤,阳明证也。头热阳郁于上也,足寒阴凝于下也。

太阳之脉,循背上头。阳明之筋,上挟于口,风寒客于二经,则有头摇口噤,反张拘强之证,故名痉病也。

 

太阳膀胱经由目内眦的睛明穴,上头,挟脊椎两侧,一直到脚小趾的至阴穴。而上下颌与上下龈为手足阳明经所循行。所以,与太阳和阳明经有关连。

【集注】

方有执曰:此以痉之具证。言身热头热,面赤目脉赤,阳邪发于阳也。足寒阴邪逆于阴也。独头面摇,风行阳而动于上也。卒,忽然也;噤,寒而口闭也,言忽然唇口吻合,噤急而饮食不通也。背反张者,太阳之脉,挟背寒则筋急而拘挛,热则筋缓而纵弛也。然刚柔二痉,则各见证之一偏,惟风寒俱有而致证者,则具见也。

郑重光曰:此总论痉之经俞皆病,气血并伤,而为强急反张之证也,风湿俱有,故为痉之具证也。

 

「卒口噤」,就是忽然嘴巴张不开,「言忽然唇口吻合,噤急而饮食不通也」,古时候遇到这种口噤不能饮食的病人,会用锉子锉掉牙齿,再灌喂食物。现在有鼻胃管比较方便。

【条文】

391、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,名曰痉。

 

此条文补充了痉病的脉象。太阳中风脉浮缓,太阳伤寒脉浮紧。但此处却出现了「脉沉而细」的脉象。

【吴谦注】

太阳病发热,脉当浮大,脉若沉细,兼少阴也。

今发热脉沉细,而名曰痉者何也,以其已病痉证,而得沉细脉,不可名太阳少阴伤寒之脉,当名太阳风湿痉病之脉也。因风邪郁于阳,故病发热也。湿邪凝于阴,故脉沉细也。

此承上条痉病得沉细脉之义,非谓太阳病发热,脉沉细,即名之曰痉病也。

【集注】

方有执曰:发热,太阳未除也。沉,寒也。细,湿也。

程 知曰:脉沉细,法宜救里,而痉又为燥热之病。故《金匮》谓难治,谓未可轻同于太阳发热脉反沉之例也。

张 璐曰:发热脉当浮数,而反沉细。知邪风为湿气所着,所以身虽发热,而脉不能浮数,是阳证见阴脉。故《金匮》指为难治也。

程应旄曰:痉病有同有独,固以其独者名之矣。然脉在太阳,更有独而无同。以头面摇,口噤,背反张之证,合沉细之脉。虽有太阳发热等证,不致为伤寒所溷,乃可定其名曰痉也。

 

方有执:「沉,寒也。细,湿也」,一般湿的脉象是濡脉、或缓脉。所以此说法有些不能接受。细脉是少气的意思。

程知:「而痉又为燥热之病。」这说明也不太正确。刚刚已经提过六气皆能致痉。而且失血过多也会引起痉病。不一定是燥热之病。

「谓未可轻同太阳发热脉反沉之例也」,太阳发热脉反沉是少阴病,属于麻黄附子细辛汤的范围。而此处是痉病,所以治疗方向是不同的,不能用麻黄附子细辛汤。

以下第 392 条在区分刚痉、柔痉的差别。

【条文】

392、太阳病发热无汗,反恶寒者,名曰刚痉。

   太阳病发热,汗出,而不恶寒,名曰柔痉。

 

无汗、实证、阳证是刚痉。

汗出、虚证、阴证是柔痉。

【吴谦按】

反恶寒之反字,衍文也。刚痉证应恶寒,非反也。

【吴谦注】

痉病既属太阳,当以太阳虚实例之。故曰太阳病发热无汗,恶寒,为实邪,名曰刚痉。发热汗出,不恶寒,为虚邪,名曰柔痉。

此详申上二条痉病虚实。非谓太阳病,发热无汗恶寒;汗出不恶寒,即名之曰刚柔痉病之证也。

【集注】

程 知曰:太阳病,发热无汗,恶寒,为伤寒。发热,汗出恶风为伤风。发热,汗出不恶寒,为温热。以证有颈项强急,甚则反张,故不谓之风寒温热病,而谓之痉也。

张 璐曰:《金匮》云太阳病无汗,而小便反少,气上冲胸,口噤不能言,欲作刚痉,葛根汤主之。即是申明此条之义,而补其治法也。无汗而小便少者,以太阳阳明二经之热,聚于胸中,延伤肺金清肃之气,内外不能宣通故也。又云太阳病其证备,身强𠘧𠘧然,脉反沉迟,此为痉,栝蒌桂枝汤主之。即是申明此条之义,而补其治法也。其证备则发热汗出等证,《金匮》已详,不必赘矣。

 

太阳中风、伤寒,温热与痉病,有一些症状相似,但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第 390 条的那些症状,就是颈项强急、甚则反张的症状,这是痉病才有的症状。

张璐提到《金匮要略》,《金匮要略》也有〈痉湿暍病篇〉。《金匮要略》中刚痉也是用葛根汤来治疗,而柔痉用栝蒌桂枝汤,就是桂枝汤加栝蒌根。而在《伤寒论》中柔痉用桂枝加葛根汤。

葛根与栝蒌根是不同科属的药物。葛根是豆科植物,而栝蒌根又名天花粉是葫芦科植物。

葛根含有很多的淀粉,有很好的松弛效果,可以松弛肌肉。因此如果要松弛身体的肌肉,可以用钩藤、秦艽、天麻、僵蚕、蝉蜕,也可以用葛根。当然全蝎、蜈蚣,也有很好的肌肉松弛作用,可以抗痉挛,也可以作用在大脑,可以抑制大脑的异常放电,但毕竟全蝎、蜈蚣是有毒性的药物,近几年来我已经不用全蝎、蜈蚣了。

第 392 条在区分虚证、实证,区分刚痉、柔痉。有汗为柔痉,无汗为刚痉。

前面第 390 条提到痉病的主要症状,是重要的条文。

【条文】

393、太阳病,项背强𠘧𠘧,无汗恶风,葛根汤主之。

 

第 393 条开始提出治疗的方子。刚痉用葛根汤来治疗。

【吴谦注】

此略其证脉,单举痉之颈项强急者,以明其治也。

太阳脉下项循肩挟脊。阳明脉循喉咙,人缺盆,贯膈,下乳内帘。太阳主后,前合阳明,阳明主前,后合太阳。今邪壅于二经之中,故有𠘧𠘧拘强之貌也。

太阳之强,不过颈项强,此痉之强则不能俯仰,项连胸背而俱强,故曰项背强𠘧𠘧也。

无汗恶风实邪也,宜葛根汤发之,即桂枝汤加麻黄葛根,两解太阳阳明之邪也。

 

足太阳膀胱经由睛明穴向上,沿着头顶两侧,下行到项部,循肩膀,挟脊椎两旁,一直走到脚小趾至阴穴。

而足阳明胃经由眼睛下方承泣穴向下,到颈部结喉两边人迎大动脉,再向下走到锁骨凹窝的缺盆穴,然后贯膈,到乳房内缘。所以乳房为足阳明胃经所管,(而乳头是足厥阴肝经)。

「故有𠘧𠘧拘急之貌也」,脖子有僵硬痉挛绷紧的感觉。有些人脖子僵硬不能转动,每天好像缩着脖子一样。就像下雨的时候,母鸡会缩着脖子躲在窝里,翅膀包着小鸡一样。「𠘧𠘧」念为ㄕㄨㄕㄨ。

现在,每天在冷气房打电脑的人,每天开计程车的人,整天在狭窄的空间中,就容易项背强𠘧𠘧。葛根汤就是很好的治疗方。可是偏偏这些人特别喜欢吃冰冷饮,一喝冰冷饮,肌肉血管就收缩,项背就会更不舒服。

「此痉之强则不能俯仰,项连胸背而俱强,故曰项背强𠘧𠘧也」,痉病的僵硬拘急比太阳病强烈,不能向前弯,也不能向后仰。就例如:僵直性脊椎炎,西医最后还是用类固醇,吃到最后副作用很大。而我们就可以用治疗刚痉的葛根汤,或小续命汤,再合右归丸。也可以再单用鹿茸粉。我看过很多例,反应效果很好,曾经一天之内就有二例僵直性脊椎炎的病人,一位是报社记者,一位是刑事警察局的队长。二位病人都过度疲劳。连开车倒车时,头也没有办法向后转。所以是颈部连同背部整个僵硬。

葛根汤是桂枝汤加麻黄、葛根。葛根汤的适用范围很广,在我的用药排行榜中占前几名,每天的用量很大。

【集注】

方有执曰:𠘧𠘧,鸟之短羽者,动则引颈。𠘧𠘧然,形容病人之颈项俱病者,俛仰不能自如之貌。

 

方中行说明了「𠘧𠘧」的原意。大家可以去观察鸟类项背部的羽毛,尤其鸟在整理羽毛的动作。

「俛」字就是「俯」,在《内经》之中都用俛字。而「悗」字与「寃」字,在《内经》都念成ㄇㄣ,就是「闷」字。在《金匮要略》第 4 章第 3 条文「少气烦寃」,就是烦闷的意思。

【条文】

394、太阳病,项背强𠘧𠘧,反汗出恶风者,桂枝加葛根汤主之。

【吴谦注】

太阳病,项背强𠘧𠘧,无汗恶风者,实邪也。今反汗出恶风者,虚邪也。宜桂枝加葛根汤,解太阳之风,发阳明之汗也。

【集注】

汪 琥曰:太阳病项背强矣,复𠘧𠘧然,颈不得舒。颈之经属阳明,项背与颈𠘧𠘧然,其状当无汗,今反汗出恶风。仲景法,太阳病汗出恶风者,桂枝汤主之。今因其𠘧𠘧然,故加葛根于桂枝汤中,以兼祛阳明经之风也。

 

项背属足太阳膀胱经,而前面有喉结、人迎动脉的颈部属足阳明胃经。痉病是后项背与前颈部都僵硬。

「加葛根于桂枝汤中,以兼祛阳明经之风也」,古人认为葛根是驱风药。但葛根是豆科植物,实际上是用其松弛肌肉的作用。所以头痛、颈椎僵硬、头部动摇、落枕,都可以用葛根。

落枕,用针灸的效果不错,但用葛根汤的效果也不错。可以用葛根汤加秦艽、钩藤,再加防风、川芎,川芎可以扩张血管。

而头痛的部位如果在前额或后脑勺,用葛根汤的机会很大。但偏头痛用柴胡桂枝汤的机会较多。

另外对营卫不调的皮肤病,用葛根汤有很好的效果。在〈太阳病下篇〉第 108 条有「以其不能得小汗出,身必痒」,桂枝系列的处方对营卫不调的皮肤病效果很好。在〈阳明篇〉第 139 条「阳明病法多汗,反无汗,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」,如虫行皮中状就是身体会痒,在集注中汪琥提到要用葛根汤来治疗。

桂枝系列的处方对于鼻子过敏与皮肤的毛病有很好的作用。在〈太阳病上篇〉第 3 条就提到「鼻鸣干呕者,桂枝汤主之」。因此桂枝汤扩充出来的处方,对于鼻子与皮肤的毛病,效果奇佳。

【桂枝加葛根汤方】

于桂枝汤内,加葛根三两,余依桂枝汤法。

【条文】

395、太阳病,发汗太多,因致痉。

 

第 395 条说明了痉病的发病原因。

因为《内经》「诸暴强直,皆属于风」,所以大部份的人都把痉病病因归在风。「诸痉项强,皆属于湿」,也有些人把痉病病因归为湿。不过吴谦根据此条条文与历代文献整理出:痉病的病因不只有风、湿。例如:此条的发汗太多,或失血过多等也会引起痉病。以现代观点,还可以加上破伤风杆菌感染的原因。

【吴谦注】

以上论痉,皆外感风寒湿而为病也。若太阳病,发汗太多。津液大亡,表气不固,邪风乘虚而入,因成痉者,乃内虚之所致也,不可以柔痉刚痉例之,宜以桂枝加附子汤,以固表祛风为主治。

由此推之,凡病出汗过多,新产亡血过多,而变生此证者,皆类此也。

 

太阳病发汗太多而成为痉病的,不可以归纳为刚痉或柔痉。要与〈太阳病上篇〉第 19 条作连系。

〈太阳病上篇〉第 19 条:「太阳病发汗,遂漏不止,其人恶风、小便难,四肢微急,难以屈伸者,桂枝加附子汤主之」,也是出汗太多,造成四肢微急,难以屈伸。用桂枝加附子汤来固表祛风。

「由此推之,凡病出汗过多,新产亡血过多」,出汗过多用桂枝加附子汤来固表祛风。而亡血过多就要用补血药。

如果是破伤风引起的,就要用抗痉挛的药物。

【集注】

程应旄曰:即此一端推之,则知此病得之亡津亡血,而因虚致寒,因虚致燥者不少。盖阳气者,柔则养筋,发汗太多,则亡其阳而损其经脉之血液故也。

 

以上条文讨论的是痉病。

第 389 条只是提出痉、湿、暍是三种与伤寒不相同的病,必须分别讨论。

而真正讨论痉病的条文由第 390 条开始到第 395 条。虽然在原条文中没有很明确的说明病因,但在吴谦的注文与集注中,或后代其他医家的文献中,都认为痉病的病因不只《内经》病机十九条提到的「诸暴强直,皆属于风」、「诸痉项强,皆属于湿」。发汗太多、新产亡血、出血过多都有可能。古人虽然对病毒、细菌没概念,但对临床的症状描述与观察是相当详细而完备。更了不起的是,所提出的主治方剂,是相当灵光的。

有时候很感慨,我们经常在临床上看到一些病人,接受现代医学治疗后,不但没把病治好,还因为副作用,多了好几种新的病。

由以下第 396 条开始,介绍湿病。

【条文】

396、湿家之为病,一身尽疼,发热,身色如似熏黄。

 

湿家在临床上的症状:第一、全身疼痛。第二、要有发烧症状,没有发烧的话,不能很肯定是湿病。第三、望诊上,肤色暗暗黄黄的没有光泽,「身色如似熏黄」。大家有没有吃过熏鱼,熏鱼的颜色就是黑黑黄黄的。

【吴谦注】

湿家谓病湿之人。湿之为病,或因外受湿气,则一身尽痛。或因内生湿病,则发热身黄。若内外同病,则一身尽痛发热,身色如熏黄也。

熏黄者,湿盛之发黄,属脾之瘀湿。故其色如烟熏也。不似伤寒热盛之发黄,属阳明之郁热,故其色如橘子色也。

【集注】

张 璐曰:湿证发黄,须分阴阳表里。阳湿在里茵陈蒿汤,在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。阴湿在里白术附子汤,在表麻黄白术汤。此阴湿在表而发黄也。《金匮》有云:「湿家身烦痛,可与麻黄加术汤。」盖寒与湿合,不宜大汗,故加白术。以麻黄得术,则汗不致于骤发。白术得麻黄,则湿滞得以宣通也。

 

吴谦注文说明了此条文「身色如似熏黄」,是脾之瘀湿,属阴黄证,与阳明郁热发黄,其色如橘子色的阳黄证,是不同的。

集注中,张石顽更提出:发黄必须区分阴、阳、表、里。

阳湿在里而发黄,用茵陈蒿汤。阳湿在表而发黄,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来治疗。

现代医学根本没有这种观念,也没有很好的药物可以治疗。有一位○顺发先生,在证券公司上班,压力很大肝胆指数升高,GOT 为 880,GPT 为 687。住进○总医院,住了一段时间,GOT、GPT 一直没下降,胆指数也开始升高。经后中三年级的同学介绍来看诊,服了一次药,胆指数就下降了。接着 GOT、GPT 也下降。

与○顺发先生同住一病房,有一位老病人,是一位老军医,每天在骂中医。结果,老军医一看○顺发先生的生化报告,肝胆指数一下子就降下来。老军医就不敢再乱骂中医。

○顺发先生告诉老军医:如果要来挂号,太晚来可能要挂到 800 多号。老军医一副不可能的表情,认为台北那有医师会挂到 800 多号,很不相信。结果,老军医有一天晚上 12 点偷偷由医院跑出来,跑来挂号,挂到 900 多号。

因为我们诊所的挂号设计,现场挂号为单号,如果有预约挂号为双号。现在已经取消预约,所以只有单号。那一天,上星期三我们全诊所总共看了 670 人次,也就是挂完 1000 号,再由 1 号挂号起,又挂了 300 号。

老军医吃了药三天,小便颜色由咖啡色变为清色,更不敢骂中医了。西药大概只有保肝片,没有很好的效果。我们中医在这方面就有很多好的方剂,可以有系统的分阳黄、阴黄、在表、在里呢!所以到底什么是科学?谁比较科学?

又例如头痛,西医不管什么类型的头痛,大概都用百○灵、普○疼。我们中医可以分不同类型、症状,给不同的方剂。

「阴湿在里白术附子汤,在表麻黄白术汤」,这是阴湿的用药。

「此阴湿在表而发黄也」,指这第 396 条条文属于阴湿。张璐认为可以用《金匮要略》的麻黄加术汤。

在《金匮要略》,风湿病可以用麻黄加术汤、麻杏薏甘汤、黄芪防己汤、桂枝附子汤、白术附子汤、甘草附子汤,很多方剂可以选用,而且这些方剂组成都很简单,就可以治疗大病。

麻黄与白术搭配,白术可以去掉体腔中过多的水份。

前阵子 9 月 27 日有一位大官,在警专举办的“中药科技观摩会”上,指示二年之内,所有医学中心要成立中医部。三总已经马上要成立中医部了。好像中医比较受重视了一些。

【条文】

397、湿家病,身上疼痛发热,面黄而喘,头痛鼻塞而烦,其脉大,自能饮食,腹中和无病,病在头中寒湿,故鼻塞,内药鼻中则愈。

 

「湿家病,身上疼痛,发热,面黄而喘」,就包括了前面第 396 条提到的三个症状,而且多了喘症。「头痛鼻塞而烦,脉大」,同时有头痛鼻塞而烦,并提出了脉象是脉大。

「自能饮食,腹中和无病」,表示肠胃没有问题。「病在头中寒湿,故鼻塞」,基本上会有头重重的,头戴钢盔的感觉,头痛的感觉,有鼻塞的症状。「内药鼻中则愈」,此时治疗的方法,是把药放入鼻腔,刺激鼻腔黏膜,一刺激,鼻塞就通了。「内」字都要念成「纳」,把药放入鼻腔的意思。

我们可以发现第 397 条一开始,重复了第 396 条湿家的三个症状,然后再扩充。

【吴谦注】

此申上条,详其证出其脉,以别其治也。

湿家病,身上疼痛,发热,面黄而喘。此内生外受之湿病也,外宜羌活胜湿汤,内宜茵陈五苓散。喘甚大陷胸丸。

若更鼻塞而烦,其脉大,证类伤寒。但其人里和能食,知非伤寒,不可发汗,乃湿邪之病在头,故头痛鼻塞。惟宜纳药鼻中,取黄水从涕出,自可愈也。所纳之药,即瓜蒂散类也。

 

「此内生外受之湿病也」这句话可以拿来命题。例如:请说明「内生外受之湿病」的症状为何?请说明「内生外受之湿病」的治法为何?

「外宜羌活胜湿汤」,因为外有表湿,所以用祛风胜湿的药物。羌活胜湿汤是李东垣的方子。李东垣又名李杲先生,他的主要立论是“脾胃论”,认为人之所以生病主要是脾胃运化出了问题。所以后代称他为“补土派”。他所创的方子以健脾胃为主。

羌活胜湿羌独芎、蔓荆藁本防风草,虽称胜湿,但主要都是风药居多,祛风而能胜湿。就像地上有一滩水,我们拿几具电扇,开最强的风,对这一滩水直吹,马上就吹干了。所以老祖宗的经验与归纳,祛风的药都有祛湿的作用。

「外用羌活胜湿汤」,包括头重重的感觉、头痛、鼻塞,都可用羌活胜湿汤。不过这个方很难吃。羌活、独活都很难吃。独活治疗伏风、羌活治疗游风,游走性的疼痛用羌活,定点不动的疼痛用独活。二者都有祛风作用,都是繖型科植物。独活走足少阴肾经,而羌活走足太阳膀胱经。

「内宜茵陈五苓散」,茵陈五苓散中的茵陈、茯苓、白术、泽泻有利湿或燥湿的作用。

「喘甚大陷胸丸」,如果喘症很严重,就用大陷胸丸,大陷胸丸一共有五味药:大黄、芒硝会引起腹泻,甘遂是强烈利水剂,另外葶蘑子有泻肺水的作用,杏仁有止喘、降逆、化痰作用。

「惟宜纳药鼻中,取黄水从涕出,自可愈也」,把药放入鼻腔中,刺激鼻腔,鼻腔就会有分泌物,鼻塞自然就通畅了。吴谦认为要用瓜蒂散来塞入鼻腔。

【集注】

郑重先曰:身上疼痛发热,面黄而喘,头痛鼻塞则寒湿之邪客于上焦。经曰:「因于湿,首如里是也。」用瓜蒂散吹鼻,此在上者,因而越之之法也。

 

《内经》曰:「因于湿,首如里是也。」如果有湿的话,头就会像戴钢盔一样。「首」就是头部,头部好像被包里起来一样。就像印度人、或回教国家的人头部包着一块布一样,就是头中寒湿的感觉。

「在上者,因而越之之法也」,包括了催吐法与这里的纳药鼻中。

在仲景时代就有这剂塞鼻子的用法,我最近治疗鼻瘜肉也用这种方法,用晒干的鱼腥草塞在有鼻瘜肉的鼻腔中。效果不错,可是一定要有耐心,不是塞二天就会见效的。

有一位 50 多岁韩先生,在 3 月 25 日开完第六次的鼻瘾肉,4 月 10 日就来诊所找我,他的鼻瘜肉又长了,才 15 天鼻瘾肉又长出来了!开刀六次还是一样。于是大彻大悟,改看中医我一方面开内服药,一方面告诉他用鱼腥草塞在鼻腔中。

新鲜的鱼腥草味道很难闻,所以又称为臭腥草,一如鱼的腥味。晒以后就没有味道。用干的鱼腥草泡水,搓一搓,揉成一团,塞在鼻孔。当然一次只能塞一个鼻孔,不过要有耐心。韩先生的病例,我用葛根汤加减内服,外用鱼腥草塞鼻子。

【条文】

398、太阳病,关节疼痛而烦,脉沉而细者,此名湿痹,湿痹之候,其人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,但当利其小便。

 

在第 396 条「湿家之为病,一身尽疼」,在第 397 条「湿家病,身上疼痛」。而第 398 条「关节疼痛而烦」,都有疼痛的感觉。

「关节疼痛而烦,脉沉而细者,此名湿痹」。湿家的范围较广义,而湿痹比较局限在有关节痛的症状,不论是膝关节、踝关节,也可能在其他关节。

关节痛比较没有致死的可能,不过很困扰人。有些人受不了,开始吃止痛药、消炎药,吃久都会有副作用,最常见的是肝、肾功能遭破坏,有些是血液遭到破坏。

「湿痹之候,其人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」,所以湿痹证要掌握二个主要症状:一是关节疼痛而烦,二是小便不利。

「但当利其小便」,因为湿痹有小便不利的症状,所以在治疗时要利小便。这种思维与现代医学大为不同,现代医学用消炎药、秋水仙素、类固醇,尤其类固醇越吃越肥。

星期三的诊,很多跟诊的学长都有看到,有一位小女生,头肿得跟猪头一样大,来看诊几次现在都已经感觉好多了。

【吴谦注】

湿家脉浮细,湿在外也,当汗之。今太阳病,关节疼痛而烦,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,脉不浮细而沉细,是湿邪内盛而为湿痹不通之候也。故但当利其小便,使湿从小便而去,乃湿淫于内之正治也。

 

「湿痹不通之候也」,「痹」就是「闭」,不通的意思。不通则痛,所以湿痹会关节痛。

「但当利其小便,使湿从小便而去,乃湿淫于内之正治」,治湿当用利小便的方法。

【集注】

成无己曰:湿盛则濡泄,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者,湿气内流也。但当利其小便,以宣泄腹中湿气。古云:「治湿不利小便,非其治也。」

方有执曰:此以湿之入里者言也。关节疼痛者,寒湿之气,走注内渗,所以脉沉而细也。痹以疼痛言。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者,湿即水,水不外渗,则横流不遵故道,利其小便者,导其遵故道而行也。

张志聪曰:关节者,腰背肘膝之大关,大筋之所统属,不同于骨节也。湿流关节,大筋不和,故疼痛痹闭也。湿伤太阳,筋脉涩滞故名湿痹。利其小便,则水道行而决渎无愆,湿邪去而筋脉调和矣。

 

成无己:「湿盛则濡泄」,由《内经》时代开始,就有这种观念,《伤寒论》也是,体内水份过多,渗透到肠管中,大便自然稀溏、软软的,所以有「小便不利,大便反快」的症状。另一方面如果水份渗透到膝、踝关节,自然关节就会肿胀起来。

古云:「治湿不利小便,非其治也」,这是治疗的原则,治疗的大法,治湿要利小便。最常用的车前子、茯苓就可利湿。

不过很多临床中医师好像不太遵守基本原则,最近有一位干咳三个月的病人,居然之前的医师用小青龙汤合补中益气汤,再加香砂六君子汤,连续用三个月。有些温补派的医师不论任何症状,一律用温热温补的药,这不是正确的方法。

方有执:「导其遵故道而行也」,让水份遵循本来该走的路径而行。

张志聪又名张隐庵,明朝时很用功的医家学者,「湿流关节,大筋不和,故疼痛痹闭也」。痹者,闭也。「痹闭」就是不通,不通则痛。所以如果是水湿太多,就要利小便。如果是血瘀就要活血化瘀。如果是气滞就要行气理气。

气滞用了行气、理气药,还是无法通畅的话,要进一步分析:如果气足够而滞,可以加入破气药,如果气虚而滞就要加入补气药了。

同理,血瘀用了活血化瘀药,还是无法通畅的话,要进一步分析:如果血足够而瘀塞,可以加入破血的药,如果血虚而瘀滞不前,就要加入补血药了。

在利水的方面也是如此:如果湿邪壅盛,要考虑用强烈利水剂,如大戟、甘遂、芫花。如果是水份不够、津液不足就必须补水,如元参、地黄。

中医治病就是这样分析病因病机,拟出理法方药。我也拿过一些其他医师医案给大家“欣赏”过了,每一种病都开八个方,真不知这些医师是什么派的。早期我强烈批判这些医师,很多同道劝我不要得罪这些人,不要与他们结怨。不过我的出发点是恨铁不成钢,希望他们多精进一点。如果这些医案处方流传到大陆中医界,会让大陆医师笑掉大牙。

我也曾经拿过○○○医院一位医师的处方给大家欣赏,基本处方都是八个方子以上,最多曾经开过 18 个方在一起。

仲景伤寒方中最多味药的方子麻黄升麻汤也才 14 味药。这位医师把每一个方子当成一味药材用,每个方子都开 0.2、0.3 公克。例如:防风通圣散 0.2 公克,这样一共开十几个方在一起。不知道这些医师在想什么。

「利其小便,则水道行而决渎无愆」,「愆」是过错的意思。

【条文】

399、湿家,其人但头汗出,背强,欲得被覆,向火。若下之早则哕,胸满小便不利,舌上如胎者,以丹田有热,胸中有寒,渴欲得水,而不能饮,口燥烦也。

 

「欲得被覆,向火」,表示有恶寒的现象。

「若下之早则哕,胸满小便不利。」如果太早用大黄剂攻下的话,刺激肠胃,肠胃产生了痉挛现象,就会有哕逆的现象,胸口会闷闷的。而因为用泻下法,水份大部份走到大便道,当然小便不利。

尤其苦寒药一定会干扰肠胃的消化吸收功能,所以「舌上如胎者」在望诊上会发现病人舌苔白厚。

这条条文说明了湿家的症状。同时也说明了太早用攻下法后,引起的变症。

【吴谦注】

湿家但头汗出,乃湿气上淫之汗,非阳明之热不得越也。湿家背强,乃湿气涩滞之重强,非痉病之拘强也。欲得覆被向火,非外恶寒,乃湿盛生内寒也。

若误以湿淫之头汗,为阳明瘀热之头汗而下之,寒湿之气,乘虚人胸则胸满,人胃则哕矣。寒湿不化,故小便不利。胸中有寒,故舌上滑白如胎。丹田有热,故口燥渴。欲得水而不能饮,由胸中有寒湿故也。

 

「湿家背强,乃湿气涩滞之重强,非痉病之拘强也。」湿家主要感觉是「重」,头重,头如戴钢盔,下午觉得脚好像肿起来等症状。而痉病是肌肉绷紧,抽筋拘急的症状。两者是不一样的。

【集注】

成无己曰:伤寒则无汗,湿家虽有汗而不能周身,故但头汗出也。

程应旄曰:虽渴欲得水似热,而不能饮可辨,则只是口燥烦,而实非胸中燥烦可知,证同病别也。

【条文】

400、湿家下之,额上汗出,微喘小便利者死,若下利不止者亦死。

 

第 400 条提到湿家的死证,在正常情况下,湿家的死证很少见。例如:40 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,吃过类固醇,最后手指变形,变成鸡爪一样,但也没有死掉。

此条文最主要是因为用了下法之后,「汗出」、「小便利」体内水份流失过多,造成死证。或者是「下利不止」也是水份流失过多,造成死证。

【吴谦注】

此承上条湿家误下之逆也。

湿家误下,胸满而哕,小便不利,舌上如胎,口燥渴不能饮,已属逆矣,尚在可治。

此误下后,额汗不已,微喘不止,是阳脱于上也。小便反利,下利不止,是阴脱于下也。阴阳相离,故死也。

 

吴谦把「额上汗出,微喘」认为「阳脱于上」,「小便反利,下利不止」认为「阴脱于下」,阴阳相离,精神乃竭,所以是死证。

另外,吴谦提到「湿家误下……已属逆矣,尚在可治」。临床上有时候遇到逆证,我们还是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把希望寄托于万一。

星期三有一位老妈妈来看第二次诊,她有一位 31 岁的儿子自杀,抱着必死的决心,喝农药再上吊自杀。送到马偕医院抢救,存活下来,但是陷入昏迷没有知觉,但是还有呼吸。不知道谁介绍老妈妈到这里求诊。我们就是抱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,当然有事先声明,因为只有老妈妈来口述症状而已,病人还躺在马偕。

星期三老妈妈回诊说:「吃了第二包药后,人就醒过来了。」但是马偕医院作插管,插管后眼睛睁不开了,老妈妈又来口述症状看诊。

又有另外一病例:58 年次何○通男生,大学毕业、当兵退伍,有一阵子食欲不佳,不想吃饭,就到○○○医院检查,结果去年 5 月 16 日脑髓液检查后就开始昏迷,到现在也已经 16 个月了。也是经人介绍来口述症状,最近服药后,有些反应。

【集注】

方有执曰:治湿当利其小便,而以小便利主死,何也?误治而阴阳散亡也。

程 知曰:湿之中人,阴先受之。故本经湿证,多从助阳温散为治。若妄下,则阳虚阴盛而不可救矣。额上汗出微喘,虚阳欲上脱也。二便不禁,盛阴欲下脱也,阴阳离决,死矣。

【条文】

401、病者一身尽疼,发热,日晡所剧者,此名风湿。此病伤于汗出当风,或久伤取冷所致也。

 

第 396 条,湿家的定义,「湿家之为病,一身尽疼,发热,身色如似熏黄。」要有身疼痛、发热、与望诊上的身色如似熏黄。

而此第 401 条多了一个症状「日晡所剧者」,指身疼痛、发热,到了下午时段更严重。

要注意,有三个疾病可能有「日晡所发潮热」的症状:肺结核、阳明病、与风湿关节炎,这三种疾病都可能会有「日晡所发潮热」的症状。

我看过很多特殊的病例在固定的时间会发烧。有一例是每六个小时会发烧一次,每次发烧前会先发抖,发抖的时间越长,发烧的时间越长,而且发烧的温度越高。如果发抖的时间短,发烧的时间就较短,而且发烧的温度也较低。这就是仲景在〈厥阴篇〉提到的「厥深热亦深,厥微热亦微」。

有些古人记录下来的条文,只有在临床上真正遇到这样的病例,才会恍然大悟,更加深体会。不过,也只有在我们这里,才有机会看到这么多奇奇怪怪的病例。非常有意思。

根据此条文,风湿病会身疼痛、发烧,到了下午时段,疼痛与发烧会更严重,这样才能算是风湿病。

有些人风湿关节痛可以预报气象,天气变化的前一天他全身关节就酸痛的不得了。

本条文后半段,提出了风湿病的病因:「此病伤于汗出当风」、「或久伤取冷所致也」。不要认为「汗出当风」这么轻微的动作不会转变成风湿病!有一位蔡先生在奥地利音乐学院主修钢琴,为了准备毕业考,四天没有睡觉,用冷水洗头,喝冰啤酒,又跑到阳台吹风,结果就口眼歪斜了。在欧洲看了一个多月,没有痊愈。坐飞机回来找我看诊,开口第一句话就问:「你有没有把握在二个礼拜就看好」。这个例子虽然没有转变成风湿病,但也显示出风邪、湿邪的厉害。

「或久伤取冷所致也」,以前我曾经到金山、石门、八里一带去义诊,可以发现这一带病人以风湿、关节病的病人居多,七成的病人都是风湿关节痛。因为他们要下海补鱼讨生活。大家可以试试冬天的时候去海边玩水,海水打到身上像针在刺一样。

【吴谦注】

病者,谓一身尽痛之病人也。湿家一身尽痛,风湿亦一身尽痛。然湿家之痛,则重着不能转侧。风湿之痛,则轻掣不可屈伸,此痛之有别者也。

至于发热,湿家之热,早暮不分微甚。风湿之热,则日晡必剧。

此得之于汗出当风。或久伤湿,复受风冷所致也。

 

「然湿家之痛,则重着不能转侧。风湿之痛,则轻掣不可屈伸」,要注意这里的不同处。虽然二者都会一身尽痛,但是湿家会觉得笨重,没有办法翻身。而风湿不会笨重感,但是关节部位的屈伸不灵活。

湿家的痛感是「重着不能转侧」,而风湿的痛感是「轻掣不可屈伸」。这是重点所在,要特别注意。

在发烧的情形:湿家是由早到晚发烧的情形差不多,而风湿是下午发烧特别严重。「日晡所」是指申、酉时的时段。

【集注】

张志聪曰:汗湿当风,则为风湿。久伤取冷,则为寒湿。

张锡驹曰:发热日晡所剧者,日晡而阳气衰,阴气盛。湿为阴邪,故主旺时而甚也。

 

张锡驹:「日晡而阳气衰,阴气盛」因为太阳下山了,阳气渐衰、阴气渐盛。临床上,很多血液疾病到了晚上,病情会变得严重。另外,一部分的皮肤病、干癣也是晚上会比较严重。

【条文】

402、问曰:风湿相搏,一身尽疼痛,法当汗出而解。值天阴雨不止,医云:此可发汗,汗之病不愈者,何也?

答曰:发其汗,汗大出者,但风气去,湿气在,是故不愈也,若治风湿者,发其汗,但微微似欲汗出者,风湿俱去也。

【吴谦注】

此详风湿相搏,一身尽痛,不惟不可下,即发汗亦不可失其宜也。

风阳邪,湿阴邪,风湿相搏,阴阳受邪,故一身尽痛也,法当汗出而解。值天阴雨不止,则湿气盛,虽发其汗,汗大出而病不愈者,但以风气去,湿气在,是故不愈也。以其值湿盛之时,发其汗,大汗出,此汗之不如法,所以不解也。

若治风湿者,必俟天气晴明,发其汗,但令微微似欲出状,则风与湿俱去,而病自解矣。

 

「即发汗亦不可失其宜也」,用药的选择、用药的时机,都要适宜。

「但令微微似欲出状」,可以参阅第三条后桂枝汤的服用法,服桂枝汤后要喝热稀粥,然后覆盖棉被,「偏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,不可令如水流漓,病必不除」。这条的「微微似欲出状」要和第 3 条相互参阅。

【集注】

方有执曰:阴雨不止,则湿不除,所以益当发汗也。然风湿本由汗出当风而得,则汗之大出者,必反湿转加甚。微微似欲汗出,而不见出,则湿消而风散矣。此发汗之微机,后之人动辄以大汗为言者,去道远矣。

张 璐曰:风湿相搏,法当汗出而解,合用桂枝加术,使微微蒸发,表里气和,风湿皆去。正如湿家身烦痛,可与麻黄加术同义。

程应旄曰:湿家不惟不可误下,即汗亦不可误汗。风湿相搏一证,一身尽疼痛,虽是微挟表邪,然其脉不浮,终是汗难大汗,治风兼治湿,但使微微似欲汗出者,是其法也。

以下条文,提出了三个主治方剂:桂枝附子汤、白术附子汤与甘草附子汤。

【条文】

403、伤寒八九日,风湿相搏,身体疼烦,不能自转侧,不呕不渴,脉浮虚而涩者,桂枝附子汤主之。

若其人大便鞭,小便自利者,去桂枝加术汤主之。

 

「身体疼烦,不能自转侧」表示湿较重。

条文第一段用桂枝附子汤主之。第二段「若其人大便鞭,小便自利者,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」,就是把桂枝附子汤的桂枝去掉,加入白术,又称为白术附子汤。所以去桂枝加白术汤就是白术附子汤。

【吴谦注】

此承上条详申脉证以明其治也。

伤寒八九日,不呕不渴,是无伤寒里病之证也,脉浮虚涩,是无伤寒表病之脉也。脉浮虚,主在表,虚风也。涩者主在经,寒湿也。身体疼烦属风也,不能转侧属湿也。乃风湿相搏之证,非伤寒也。与桂枝附子汤温散其风湿,使从表而解也。

若脉浮实者,则又当以麻黄加术汤,大发其风湿也。

如其人有是证,虽大便鞭,小便自利,而不议下者,以其非邪热入里之鞭,乃风燥湿去之鞭,故仍以桂枝附子汤,去桂枝,以大便鞭小便自利,不欲其发汗,再夺津液也。加白术,以身重着,湿在肉分,用以佐附子,逐湿气于肌也。

 

「不呕不渴,是无伤寒里病之证也」,在第 190 条提过「食谷欲呕,属阳明也」,如果呕吐的话就表示肠胃有问题,如果口渴的话就表示转属阳明病。

「加白术,以身重着,湿在肉分」表示湿气。水分渗入肌肉组织中,所以感觉身体重着、笨重。

【集注】

成无己曰:烦者风也,身疼不能自转侧者,湿也。经曰:风则浮虚。《脉经》曰:脉来涩者,为病寒湿也。

【桂枝附子去桂枝加白术汤方】

附子三枚;炮去皮,破 白术四两  生姜三两;切 大枣十二枚;擘 甘草二两;炙 

右五味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,去滓,分温三服。初一服,其人身如痹,半日许复服之,三服都尽,其人如冒状,勿怪。此以附子、术并走皮内,逐水气未得除,故使之耳,法当加桂四两。此本一方二法,以大便鞭小便自利,去桂也。以大便不鞭,小便不利,当加桂。附子三枚恐多也,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。

 

桂枝附子汤与第 19 条的桂枝加附子汤只差一味药。桂枝附子汤中没有芍药。

在伤寒方中,用炮附子剂量最重的就是此方,桂枝附子汤,用炮附子三枚。真武汤用炮附子一枚,在第 265、266 条的附子汤用生附子二枚。当然生附子作用较强。

此条文有二个方:桂枝附子汤与白术附子汤(即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)。

注意服药后的反应:「初一服,其人身如痹」,像触电一样麻痹的感觉,「三服都尽,其人如冒状」,就是人好像昏迷了。如果在现在,把病人治到昏迷了,肯定会吃官司,病人家属一定会把药送到药物检验局去检查。结果一检查,附子本身是有毒的,你跳到淡水河也洗不清了。

「勿怪,此以附子、术并走皮内,逐水气未得除」,不要太紧张,这是服药后的瞑眩反应。《书经》曰:「药不瞑眩,厥疾弗瘳」。

最后,提醒了附子的用量「附子三枚,恐多也,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。」在孕妇、产妇用附子时,要注意附子的用量,因为在《金匮要略》中「妇人转胞,不得溺也」用肾气丸,而肾气丸中用炮附子一枚。

【条文】

404、风湿相搏,骨节烦疼,掣痛不得屈伸,近之则痛剧,汗出,短气,小便不利,恶风不欲去衣,或身微肿者,甘草附子汤主之。

【吴谦注】

风湿相搏,骨节疼烦,重着不能转侧,湿胜风也。掣痛不可屈伸,风胜湿也。

今掣痛不可屈伸,近之则痛剧,汗出,短气,恶风不欲去衣,皆风邪壅盛,伤肌表也。小便不利,湿内蓄也。身微肿者,湿外薄也。以甘草附子汤微汗之,祛风为主,除湿次之也。

以上二条,皆详风湿之义,以明风湿之治也。

 

「湿外薄也」,「薄」要念成「迫」。

「以甘草附子汤微汗之,祛风为主,除湿次之也」,这一点要注意。

【集注】

方有执曰:搏,掜聚也。言风与湿掜合搏聚,共为一家之病也。烦,风也。痛,湿也。风淫则掣,湿淫则痛。风湿之邪注经络,流关节,渗骨髓,身体所以烦痛掣痛而不利也。近之则痛剧者,外邪客于内,迕之则逆也。短气者,汗多亡阳,而气伤也。恶风不欲去衣者,以重伤,故恶甚也。甘草益气和中,附子温经散湿,术能胜湿燥脾,桂枝祛风固卫。此四物者,所以为风湿相搏之的药也。

吴人驹曰:必脉之沉而细者。若浮大而盛,则风多而湿少,附子须在审之。

 

方有执:「烦,风也。痛,湿也」,这种说法不太准确,湿应该是重着。

「掣」是牵制的感觉。「迕」就是逆、抵触的意思。

吴人驹则提出要与脉象合参,来审定附子的用量。

【甘草附子汤方】

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;炮去皮,破 桂枝四两 白术二两 

右四味,以水六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初服得微汗,则解。能食,汗止复烦者,服五合。恐一升多者,宜服六七合为妙。

【方解】

风湿之治,用甘草附子汤,即桂枝附子汤,去姜枣加白术也。去姜枣者,畏助汗也。加白术者,燥中湿也。

日三服,初服一升,不得汗解,则仍服一升。若微得汗则解。解则能食,是解已彻也,可止再服。若汗出而复烦者,是解未彻也。仍当服之,但不可更服一升,恐已经汗,多服而过汗也,服五合可也。如不解,再服六七合为妙。

似此服法,总是示人不可尽剂之意,学者于理有未解处,即于本文中求之自得矣。

 

甘草附子汤就只有四味药,其中炮附子用二枚。

「似此服法,总是示人不可尽剂之意」,我们中医不会像西医的用药方式,我曾经看过一病人,每天要吃 28 颗类固醇,实在无法苟同这治法。